一副翩翩贵公子模样的洪景来,摇着折扇,穿着丝履,轻飘飘的混进了奎章阁。
守门的那几个书吏还误以为是哪家的大少爷,冲着洪景来点头哈腰。谁叫洪景来用的是成均馆儒生的学生证,一块长条的牛角牌,并没有用自己官告或者户牌。
奎章阁是先王正宗大王设置的保存典章制度,诏书御笔的殿阁。当然啦,大量的王室典籍、重要的存档记录也都在。
只要有心翻一翻,到底还是翻出来了,李朝固定会对日本派出通信使团。
一般在将军继位或者去世的时候派遣,规格比之清使团要低不少。
但是李朝确实有专门的对日外交官员——东莱府使。
如果不认识东莱的话,他现在有一个小港口,没什么太大的名声,只是庆尚道一处不起眼的小地方。名字叫做富山浦,可能这个名字大家还是不认识,没什么,后来改名叫釜山了。
所以以前的倭乱,丰臣秀吉的大军率先登陆攻击的就是东莱。
因为东莱是朝鲜对日贸易最重要的港口,或者说也是仅有的几个在朝日关系崩灭的情况下还能正常运转的港口。
由于留朝倭人渐多,几达三千人之巨,最后甚至开辟了倭馆。
即使到现在,也有数百人乃至千人居住在东莱的倭馆之中。接受江户幕府对马府中藩和东莱当地李朝政府的双重管辖。
李朝政府对倭馆具有征税权和检断权(司法审判权),对当地居住倭人的管理也已经相对成熟和平缓。
如今在东莱府的倭馆建于1678年,(位于今韩国釜山广域市中区南浦洞龙头山公园一带,占地约十万坪。)相对于曾经的豆毛浦倭馆,草梁倭馆被称为新倭馆。
整个倭馆依龙头山的广大敷地而建,有馆主屋、开市大厅(交易场)、裁判厅、浜番所、弁天神社等其他神社以及东向寺、日本人住居等建筑。
被允许居住在倭馆内的日本人,在对马藩派遣的馆主之下,有贸易担当代官、横目、书记官、通词的役职者及其属官,以及小间物屋、仕立屋、酒屋的商人。
亦有数名学医者和朝鲜语学习者滞留馆内。在如今这个年头,李朝的医学相对日本而言更先进,不少日本的藩医和町医来到倭馆,学习内科、外科、针灸等医学知识。
1727年,日本的儒学家雨森芳洲在对马府中藩设置朝鲜语学校,其中的优秀者便能获得赴倭馆留学的资格。
去年李禧著说要去东莱,找莱商的柳成用大房,去和日本人做生意,指的就是和倭馆中对马府中藩的商人做生意。
基本上算是二道贩子,把中国的丝绸绢缎送到东莱,由日本的商人收走,再由他们转运去大阪和江户,形成一条完整的贸易路线。
当然莱商自己也走私,也会开船去日本贸易。毕竟江户幕府是允许朝鲜持有图书的商船停靠在对马和长崎的。
这一点也在荷兰商人的记载中有很多条目,尤其是1700年前后,朝鲜和清国的船只在长崎非常多,以至于港口内至多时有上百条数百吨的商船汇聚。
这么一想,对清贸易做不成,对日贸易应该也不错,而且日本产硫磺啊,日本还产金银啊,哪样在朝鲜不是紧俏货。
如果去东莱做官,洪景来感觉到也还行,虽然比不上栅门团练使,但也差不太多。
可是东莱府使,这级别太高啦,李朝的府本来就比郡等级高。就和宋朝时候一样,州的政治级别比府要低。
郡守都要四品了,何况是高一级的府使?像汉阳府尹更是高高在上,乃是一品或者二品的堂上官兼任的要职。
洪景来没可能一跃而起做上府使这样的高官的啊,纯宗大王看的也是五品以下的官阙,可五品以下有什么官能对日交涉?
离开奎章阁,刚到家,赵万永找上了门。
小伙子风尘仆仆的,显然刚到家,听到赵寅永说洪景来找,就马不停蹄地过来了。
两人一坐定,仆人送上热茶,赵万永不顾形象咕咚咕咚的一杯饮尽。
“贤弟这是饿了还是渴了?”洪景来不介意开一下这位的玩笑。
两个人算是一起做过弊的铁哥们,又有一些意气相投,属于政治理念接近,互相吹牛批比较能吹得来的朋友。
“要是有点心也可以!”赵万永把茶杯放下,哈哈一笑。
待客的东西家里不会少,一直预备着的,韩三石道了声打扰,端进来两碟点心。
“贤弟自便!”既然人家在蹭点心,洪景来也就不招呼了。
林尚沃从铁山写了信过来,此前洪景来让人仿制织布机、梳理机、纺纱机这些工业机器。图纸是有的,可惜上次圆明园没有把实物偷出来。
用那些云山雾罩,完全只具有形状的图像还真不如造蒸汽机那样简单。
你让那些铁匠照着说明书图纸外加一个等比例模型复制一个蒸汽机要不了几个月,可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想象仿造,就有点悬了。
反正林尚沃说差的还有点远,只有一个铁架子徒具形状。
距离成功还有不短的路!
“让世兄见笑了,实在是乡下庄上粗食淡饭,食不知味。”
“留下用饭吧,有上好的鱼白,一炙即可。”
“那便叨扰了!”赵万永凑过头来,嘻嘻一笑。
“贤弟过来肯定不是为了一餐饭吧?”洪景来把信收好。
“那自然不止如此,来给世兄报喜,你还要给我发喜钱嘞。”
“你先不要说让我来猜一猜!”
“愿闻其详!”
“庆尚右道!”
“是!”
“右道水军万户府,东莱!”
“世兄既然早就知道,我就不这么急了。”
“也不过是略略打听了一下,你且说来吧。”其实是洪景来猜不到下面了,他只能查到东莱是对日交涉的一线。
赵万永还以为洪景来早就智珠在握,所任何处,官任何职都打听的清楚了,于是少了几分急切,而是缓缓道来。
“东莱府巡海备倭判官!”
守门的那几个书吏还误以为是哪家的大少爷,冲着洪景来点头哈腰。谁叫洪景来用的是成均馆儒生的学生证,一块长条的牛角牌,并没有用自己官告或者户牌。
奎章阁是先王正宗大王设置的保存典章制度,诏书御笔的殿阁。当然啦,大量的王室典籍、重要的存档记录也都在。
只要有心翻一翻,到底还是翻出来了,李朝固定会对日本派出通信使团。
一般在将军继位或者去世的时候派遣,规格比之清使团要低不少。
但是李朝确实有专门的对日外交官员——东莱府使。
如果不认识东莱的话,他现在有一个小港口,没什么太大的名声,只是庆尚道一处不起眼的小地方。名字叫做富山浦,可能这个名字大家还是不认识,没什么,后来改名叫釜山了。
所以以前的倭乱,丰臣秀吉的大军率先登陆攻击的就是东莱。
因为东莱是朝鲜对日贸易最重要的港口,或者说也是仅有的几个在朝日关系崩灭的情况下还能正常运转的港口。
由于留朝倭人渐多,几达三千人之巨,最后甚至开辟了倭馆。
即使到现在,也有数百人乃至千人居住在东莱的倭馆之中。接受江户幕府对马府中藩和东莱当地李朝政府的双重管辖。
李朝政府对倭馆具有征税权和检断权(司法审判权),对当地居住倭人的管理也已经相对成熟和平缓。
如今在东莱府的倭馆建于1678年,(位于今韩国釜山广域市中区南浦洞龙头山公园一带,占地约十万坪。)相对于曾经的豆毛浦倭馆,草梁倭馆被称为新倭馆。
整个倭馆依龙头山的广大敷地而建,有馆主屋、开市大厅(交易场)、裁判厅、浜番所、弁天神社等其他神社以及东向寺、日本人住居等建筑。
被允许居住在倭馆内的日本人,在对马藩派遣的馆主之下,有贸易担当代官、横目、书记官、通词的役职者及其属官,以及小间物屋、仕立屋、酒屋的商人。
亦有数名学医者和朝鲜语学习者滞留馆内。在如今这个年头,李朝的医学相对日本而言更先进,不少日本的藩医和町医来到倭馆,学习内科、外科、针灸等医学知识。
1727年,日本的儒学家雨森芳洲在对马府中藩设置朝鲜语学校,其中的优秀者便能获得赴倭馆留学的资格。
去年李禧著说要去东莱,找莱商的柳成用大房,去和日本人做生意,指的就是和倭馆中对马府中藩的商人做生意。
基本上算是二道贩子,把中国的丝绸绢缎送到东莱,由日本的商人收走,再由他们转运去大阪和江户,形成一条完整的贸易路线。
当然莱商自己也走私,也会开船去日本贸易。毕竟江户幕府是允许朝鲜持有图书的商船停靠在对马和长崎的。
这一点也在荷兰商人的记载中有很多条目,尤其是1700年前后,朝鲜和清国的船只在长崎非常多,以至于港口内至多时有上百条数百吨的商船汇聚。
这么一想,对清贸易做不成,对日贸易应该也不错,而且日本产硫磺啊,日本还产金银啊,哪样在朝鲜不是紧俏货。
如果去东莱做官,洪景来感觉到也还行,虽然比不上栅门团练使,但也差不太多。
可是东莱府使,这级别太高啦,李朝的府本来就比郡等级高。就和宋朝时候一样,州的政治级别比府要低。
郡守都要四品了,何况是高一级的府使?像汉阳府尹更是高高在上,乃是一品或者二品的堂上官兼任的要职。
洪景来没可能一跃而起做上府使这样的高官的啊,纯宗大王看的也是五品以下的官阙,可五品以下有什么官能对日交涉?
离开奎章阁,刚到家,赵万永找上了门。
小伙子风尘仆仆的,显然刚到家,听到赵寅永说洪景来找,就马不停蹄地过来了。
两人一坐定,仆人送上热茶,赵万永不顾形象咕咚咕咚的一杯饮尽。
“贤弟这是饿了还是渴了?”洪景来不介意开一下这位的玩笑。
两个人算是一起做过弊的铁哥们,又有一些意气相投,属于政治理念接近,互相吹牛批比较能吹得来的朋友。
“要是有点心也可以!”赵万永把茶杯放下,哈哈一笑。
待客的东西家里不会少,一直预备着的,韩三石道了声打扰,端进来两碟点心。
“贤弟自便!”既然人家在蹭点心,洪景来也就不招呼了。
林尚沃从铁山写了信过来,此前洪景来让人仿制织布机、梳理机、纺纱机这些工业机器。图纸是有的,可惜上次圆明园没有把实物偷出来。
用那些云山雾罩,完全只具有形状的图像还真不如造蒸汽机那样简单。
你让那些铁匠照着说明书图纸外加一个等比例模型复制一个蒸汽机要不了几个月,可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想象仿造,就有点悬了。
反正林尚沃说差的还有点远,只有一个铁架子徒具形状。
距离成功还有不短的路!
“让世兄见笑了,实在是乡下庄上粗食淡饭,食不知味。”
“留下用饭吧,有上好的鱼白,一炙即可。”
“那便叨扰了!”赵万永凑过头来,嘻嘻一笑。
“贤弟过来肯定不是为了一餐饭吧?”洪景来把信收好。
“那自然不止如此,来给世兄报喜,你还要给我发喜钱嘞。”
“你先不要说让我来猜一猜!”
“愿闻其详!”
“庆尚右道!”
“是!”
“右道水军万户府,东莱!”
“世兄既然早就知道,我就不这么急了。”
“也不过是略略打听了一下,你且说来吧。”其实是洪景来猜不到下面了,他只能查到东莱是对日交涉的一线。
赵万永还以为洪景来早就智珠在握,所任何处,官任何职都打听的清楚了,于是少了几分急切,而是缓缓道来。
“东莱府巡海备倭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