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前,王家庄。
    吃了午饭的王明乾,独自来到后山。
    看了看四周,确认四周无人后,当即取出手枪。
    上膛瞄准,扣动扳机,枪声若有若无。
    一百多米外的一棵大树上,出现一个孔洞。
    快步走过去,王明乾发现直径二十几厘米的树干,已被子弹洞穿。
    “射击精度真高,只剩十九颗子弹了。”
    “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用手枪。”
    “这是我的杀手锏,先收起来!”
    一念之间,手枪消失无踪,出现在青色空间。
    “昨晚拍视频的时候,那个手机上显示4215年。”
    “手机里面有一张照片,好像是秦汉帝国的皇陵。”
    “难道王明忠所在的世界,位于现在的三千年后?”
    拍摄练功视频的时候,王明乾趁机翻看了一下手机。
    当时他看到几张有价值的照片,还有年月日等信息。
    其中一张照片上,有块石碑上刻着秦汉皇陵......
    种种信息显示,王明忠所在的世界,极有可能是现在的三千年后。
    “除了我之外,其他人看不到青色空间。”
    “如果科举考试的时候,找王明忠帮个忙......”
    “把书放在青色空间之中,科举考试的时候......”
    一时间,计上心来的王明乾,对今年的科举考试充满了信心。
    有别人看不见的青色空间,科举考试绝对是手到擒来。
    倘若王明忠愿意帮忙,不愁答题没有新意。
    网络时代,各种题目的答案应有尽有,选着抄都没问题。
    ......
    三千年后,王家村。
    被闹声吵醒的王明忠,洗了一个冷水脸,随便刷了一下牙,快步赶往镇上。
    忙了一上午,赚了七百多块钱,陪父母吃了午饭。
    “爸,妈,我有个同事过来了,我下午出去一下。”王明忠说道。
    “嗯。”王世成点了点头。
    花钱雇了一辆车,王明忠来到府城。
    买了个背包,走进一个公厕,顷刻之间,包里多了一锭黄金。
    来到古董一条街,王明忠四处转了十几分钟,迈步走进一家古董店。
    有枪有空间,又是大白天,他不怕被人坑。
    古董店老板陈长生,笑容满面的问道:“小兄弟,你想买什么?”
    “我有一件古董,家里传下来的。”王明忠说道。
    “我们去里面谈。”陈长生伸手示意。
    “你看看,秦汉时期的金元宝。”王明忠掏出包里的金锭。
    陈长生看了看黄金,又用仪器检测了一下,皱了皱眉头:“这个太新了。”
    “家里的人经常把玩......”王明忠一本正经的说了下情况。
    前世当过几年群演的他,演技比普通人强出一大截。
    陈长生仔细看了看金锭,说道:“开个价吧。”
    “陈老板开价吧,要是价格合适,我就卖给你。”王明忠踢了个皮球。
    “金锭接近两千五百克......一口价,八十万。”陈长生咬了咬牙。
    “陈老板,这是黄金,也是古董。”王明忠提醒道。
    “你想要多少?”陈长生问道。
    “去年的拍卖会上,有一锭秦汉时期的金锭,那个才二十两,拍出七百八十五万,给我七百万,这锭金子归你。”王明忠底气十足的说道。
    对方都没发现什么异常,自然要把黄金当成古董卖。
    “拍卖价和市场价不是一回事,有些人为了让某些古董升值,比如一个古董茶碗,要想让它升值,多拍卖几次,每次抬高价格拍回来......”陈长生说道。
    “就算不值七百万,怎么也值五六百万。”王明忠理直气壮的说道。
    “你这个黄金太干净了,看着像新做的。”陈长生又道。
    “算了,我还是去找个识货的古董店,三千年前的古董,真要当成黄金卖了,我还不得亏死。”王明忠收起黄金,转身走向外面。
    目送对方离开房间,直至要走出大门,陈长生这才叫道:“等等。”
    “陈老板,你愿意出多少钱?”王明忠问道。
    “一百二十万。”陈长生说道。
    “五百万,少了一分钱,我就不卖了。”王明忠说道。
    “我最多给你一百五十万。”陈长生想了想后道。
    “一百二十万在主城区都买不起一套房子。”王明忠说道。
    “一百八十万,这是我的底线。”陈长生故作肉痛。
    二人讨价还价十几分钟,最后谈到三百二十万。
    半个小时后,拿到钱的王明忠,放下手里的金锭,迈步离开古董店。
    至于那一锭黄金,为什么会被陈长生鉴定成古董,他不清楚,也懒得管。
    在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王明忠坐车返回王家村。
    不时看一下反光镜,连续几次都没发现有人跟踪,他松了一口气。
    “师傅,就在这里。”王明忠下车付钱,快步回家。
    “过来吃饭。”王世成叫道。
    “来了。”王明忠快步走了过去。
    “你都没喊你那同事来家里?”王世成问道。
    “他还有事,坐高铁回去了。”王明忠说道。
    “哦。”王世成应了一声。
    “爸,我以前在外面上班的时候,借了一些钱给我那同事,他当时做生意,说是给我算股份,今天下午,他把钱给我了。”王明忠笑道。
    “多少钱?”王世成问道。
    “五十五万。”王明忠回答道,黄金卖了三百多万,他可不敢实话实说。建栋房子加上装修,大概要四十万左右,‘剩下的钱’还能买一辆车。
    “这么多?”李荣英难以置信,心里惊喜不已。
    “你借了多少钱给他?”王世成问道。
    “借了三万五。”王明忠说道。
    “你借给他三万五,他还你五十五万?”王世成愣了愣神。
    “他做生意赚了两千多万......”王明忠解释道。
    “你打算什么时候建房子?”王世成问道。
    “就这段时间吧。”王明忠回答道。
    第二天,早上去开面馆,下午回村里选地。
    “那个位置的风水很好......”道士先生指了指一块荒地。
    平原之外的地方,种地钱图无亮。
    王家村很多人的大多数土地都荒着。
    一户人家所有的田土种一年粮食,除去种子费、农药费、化肥费......人工费,一年赚不了一万,种菜的利润更高,但也赚不到多少钱。
    村里的人种粮食和蔬菜,只是为了不用去买。
    去厂里上班,每天包吃两顿,月工资最少也有两三千。
    在这买不起房、开不起车、生不起病、住不起院、结不起婚、死不起人......打不起官司的年代,一家人都种地的话,孩子早晚都会读不起书、买不起房......
    虽说九年义务教育不用交学费,但那些高昂的补课费,足以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
    付了五百块钱的风水费,房子位置算是定下来了。
    在网上找了一个多小时,王明忠下载了一份设计图。
    隔房大伯王世博承包修路,认识不少建材厂的老板,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帮他在附近的工厂,买了水泥、石子之类的。
    父亲王世成认识镇上的包工头,不到三天时间,新房就开建了。
    “爸,地基挖深一点,钢材多用一点......”王明忠说道。
    “嗯。”王世成点了点头。
    至此之后,王明忠与李荣英每天早上去镇上开店,下午回家帮忙。
    这天上午,王世成找到隔房堂哥,问道:“哥,地坝的指标还有没有?”
    “还有两个指标,你那房子的地坝可以修,王忠那房子不符合标准。”王世博回答道。
    经济实力飞快增长的炎黄国,这几年都在大力扶持农村。
    乡村公路有指标,田坎有指标,灌溉渠道有指标,危房改造有指标,地坝也有指标。

章节目录

纵横六千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漫步的乌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步的乌龟并收藏纵横六千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