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买骨 作者:罪化
分卷阅读5
上还拿著些香烛供果,想来是还要到附近的缘觉寺里去听早课。
渐行渐远,行人便不见了。
蛤蟆碚生在一个天然溶洞中,是块通体青绿的奇石,因酷肖蛤蟆而得名。那挂清泉便由蛤蟆背上流出,在其後形成温润清冽一泓小潭。洞外分明江风猎猎,洞内却意外温暖宜人。
洞中有人。
垂丝君在洞壁边上见到了堆燃过的枯叶,杏黄色一个包袱,钵盂及声杖。这些总总的边上,蒲团上坐著个不到三十岁的和尚。
和尚虽未上年纪,但面容清格出尘、凝重沈稳,眉心一点银朱天目,甚有庄严肃穆之相,再看那身躯,显然经过武学的历练,匀实而健美,绝非一般吃菜人的瘦弱。他袈裟褴褛,仿佛行了很长的路,蛤蟆碚或许只是他歇脚过夜之地。
垂丝君不意在洞中遇见这等人物,脚下硌了块石子,发出轻微"嗑辣"一声。和尚听见响动,便缓缓睁开了炯炯的眼。
垂丝君点头行礼,关怀道:"大师为何不去缘觉寺休憩。"
和尚同样顿了首,开口却是反诘:"贫僧与施主素未谋面,遑论传授禅意,施主为何唤贫僧为大师?"
垂丝君略一思忖,明白话中有禅不宜直接做答,也是反问道:"我不曾布施过香火与大师,大师又为何唤我‘施主'?"
和尚听了,点头微笑道:"施主今日这灵思间的回答,在十年之前曾花去了贫僧一月有寻求答案。"
垂丝君道:"那是大师佛性高深,认真治学。方才我只是答不上来,勉强作些搪塞,算不上解答。"
和尚轻吁,叹道:"过多的认真乃是我执。自溺於所囚定的樊笼,反失却了至性的真。不复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最终回头感叹,却是白白行了好大一段歧路。"
第005-006章
这句话说得深奥,垂丝君一时不能了悟。低头思索之间和尚已从蒲团上立起。他双手合十,宣一声佛号道:"施主慧根独具,只是眉宇间肃杀之气郁结。若能够静思得悟,仅三世轮回即能得证阿罗汉果。"
听到这里,垂丝君心中"咯噔"一响,修果位须得出家。原来说了半天,这和尚只是要拉人入教。想到这里沈思的心情立刻烟散了去。
他敛住不悦的神情道:"明日之事在下尚未能窥见,更不敢奢望三生後的福祉。唯眼前三丈软红之中尤在缠缚。只怕要拂了大师的一番美意。"
那和尚也是耳聪目明的,见垂丝君如此也不强求,反而收拾了东西拿著声杖要走。临行前告诉垂丝君自己法号"摩诃"。
摩诃乃梵语,意即"大"。之所以用梵语作为法号,乃是因为和尚的度牒领自兽心崖下摩尼寺,是三百年前由十位天竺那烂陀寺的高僧西行建造的名刹。
出於礼节,垂丝君也化名商人崔思君自报了家门,二人在蛤蟆碚边道别。和尚转身行走时候身上响起一阵细碎的金石音。却非是那声杖,垂丝君低头,查见那声响来自於和尚足踝,是一挂暗红色、锈迹斑斑的铁链。
自从打开了头间屋子,常留瑟就像找到了诀窍,後面五天接连破开六扇大门,其中东西二面分占其儿,南北边则仅各开一间。而棋叟给他的评价,却是"智力有余,风吹得跑,体力不足,绣花稻草。"
常留瑟表面对上老头子的讥诮不屑一顾,然而心里还是狠得痒痒。倒不是小肚鸡肠去计较口舌,反而是因为明白老头子踩住了他的痛脚。
於是他决计狠下心来练功,就算是为了那剩下六间屋子里的宝贝,几个许诺的条件,,以及垂丝君惊讶或赞许的神情。
常留瑟本是丝毫不懂精进之道的人,只以为将武学没日没夜的操练,再加上牛嚼那些十全大补丸便能成事。岂料任性胡来了七日之後,竟自觉内息紊乱气血上涌。第二天清早又坚持耍了一套剑招後,口里突然疾喷出鲜血来。
棋书二叟赶忙上前将青年架下竹排,几个老头中有通医理的,一番诊断後才知道是药猛血热,急火攻心,这样一折腾,非但没有任何长进,反而将已精进的修为倒退掉了三成。
於是原本有条不紊的修习,被常留瑟硬生生掰成了卧床静养。一个月时间很快便过去,西陵那边飞鸽来说垂丝君已经回程。
常留瑟明白这下自己绝不会摊上什麽好事,加上棋书茶三个老头在他耳边撺掇,说垂丝君最恨人浪费他的灵药,茶棋书叟之外原来还有个琴叟,就是因为浪费了两粒丹药而被垂丝君错手击杀。
於是剩下的几天里,青年除了吃睡休养,就是想著如何紧紧皮肉,好捱过垂丝君的惩罚。
两天後,垂丝君果然带著一个乌木箱与一坛泉水返回了山中。回来正是未时,却没有看见常留瑟在水泊上练功的影子。
问棋叟後才知道出了这麽回事。他猜到常留瑟必定会提心吊胆的等候自己回来
分卷阅读5
-
分卷阅读5
上还拿著些香烛供果,想来是还要到附近的缘觉寺里去听早课。
渐行渐远,行人便不见了。
蛤蟆碚生在一个天然溶洞中,是块通体青绿的奇石,因酷肖蛤蟆而得名。那挂清泉便由蛤蟆背上流出,在其後形成温润清冽一泓小潭。洞外分明江风猎猎,洞内却意外温暖宜人。
洞中有人。
垂丝君在洞壁边上见到了堆燃过的枯叶,杏黄色一个包袱,钵盂及声杖。这些总总的边上,蒲团上坐著个不到三十岁的和尚。
和尚虽未上年纪,但面容清格出尘、凝重沈稳,眉心一点银朱天目,甚有庄严肃穆之相,再看那身躯,显然经过武学的历练,匀实而健美,绝非一般吃菜人的瘦弱。他袈裟褴褛,仿佛行了很长的路,蛤蟆碚或许只是他歇脚过夜之地。
垂丝君不意在洞中遇见这等人物,脚下硌了块石子,发出轻微"嗑辣"一声。和尚听见响动,便缓缓睁开了炯炯的眼。
垂丝君点头行礼,关怀道:"大师为何不去缘觉寺休憩。"
和尚同样顿了首,开口却是反诘:"贫僧与施主素未谋面,遑论传授禅意,施主为何唤贫僧为大师?"
垂丝君略一思忖,明白话中有禅不宜直接做答,也是反问道:"我不曾布施过香火与大师,大师又为何唤我‘施主'?"
和尚听了,点头微笑道:"施主今日这灵思间的回答,在十年之前曾花去了贫僧一月有寻求答案。"
垂丝君道:"那是大师佛性高深,认真治学。方才我只是答不上来,勉强作些搪塞,算不上解答。"
和尚轻吁,叹道:"过多的认真乃是我执。自溺於所囚定的樊笼,反失却了至性的真。不复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最终回头感叹,却是白白行了好大一段歧路。"
第005-006章
这句话说得深奥,垂丝君一时不能了悟。低头思索之间和尚已从蒲团上立起。他双手合十,宣一声佛号道:"施主慧根独具,只是眉宇间肃杀之气郁结。若能够静思得悟,仅三世轮回即能得证阿罗汉果。"
听到这里,垂丝君心中"咯噔"一响,修果位须得出家。原来说了半天,这和尚只是要拉人入教。想到这里沈思的心情立刻烟散了去。
他敛住不悦的神情道:"明日之事在下尚未能窥见,更不敢奢望三生後的福祉。唯眼前三丈软红之中尤在缠缚。只怕要拂了大师的一番美意。"
那和尚也是耳聪目明的,见垂丝君如此也不强求,反而收拾了东西拿著声杖要走。临行前告诉垂丝君自己法号"摩诃"。
摩诃乃梵语,意即"大"。之所以用梵语作为法号,乃是因为和尚的度牒领自兽心崖下摩尼寺,是三百年前由十位天竺那烂陀寺的高僧西行建造的名刹。
出於礼节,垂丝君也化名商人崔思君自报了家门,二人在蛤蟆碚边道别。和尚转身行走时候身上响起一阵细碎的金石音。却非是那声杖,垂丝君低头,查见那声响来自於和尚足踝,是一挂暗红色、锈迹斑斑的铁链。
自从打开了头间屋子,常留瑟就像找到了诀窍,後面五天接连破开六扇大门,其中东西二面分占其儿,南北边则仅各开一间。而棋叟给他的评价,却是"智力有余,风吹得跑,体力不足,绣花稻草。"
常留瑟表面对上老头子的讥诮不屑一顾,然而心里还是狠得痒痒。倒不是小肚鸡肠去计较口舌,反而是因为明白老头子踩住了他的痛脚。
於是他决计狠下心来练功,就算是为了那剩下六间屋子里的宝贝,几个许诺的条件,,以及垂丝君惊讶或赞许的神情。
常留瑟本是丝毫不懂精进之道的人,只以为将武学没日没夜的操练,再加上牛嚼那些十全大补丸便能成事。岂料任性胡来了七日之後,竟自觉内息紊乱气血上涌。第二天清早又坚持耍了一套剑招後,口里突然疾喷出鲜血来。
棋书二叟赶忙上前将青年架下竹排,几个老头中有通医理的,一番诊断後才知道是药猛血热,急火攻心,这样一折腾,非但没有任何长进,反而将已精进的修为倒退掉了三成。
於是原本有条不紊的修习,被常留瑟硬生生掰成了卧床静养。一个月时间很快便过去,西陵那边飞鸽来说垂丝君已经回程。
常留瑟明白这下自己绝不会摊上什麽好事,加上棋书茶三个老头在他耳边撺掇,说垂丝君最恨人浪费他的灵药,茶棋书叟之外原来还有个琴叟,就是因为浪费了两粒丹药而被垂丝君错手击杀。
於是剩下的几天里,青年除了吃睡休养,就是想著如何紧紧皮肉,好捱过垂丝君的惩罚。
两天後,垂丝君果然带著一个乌木箱与一坛泉水返回了山中。回来正是未时,却没有看见常留瑟在水泊上练功的影子。
问棋叟後才知道出了这麽回事。他猜到常留瑟必定会提心吊胆的等候自己回来
分卷阅读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