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故意缓了缓,一边的周延儒就接上话来了:“陛下,臣以为这种不正之风应当从内阁开始整改!”
    屁股决定脑袋,曹于汴虽然有把柄抓在皇帝手里,但他绝对还不会蠢到直接把李标怼走人。
    那样钱龙锡、韩爌他们会彻彻底底对他火力全开。
    这不符合他本身的利益。
    这一点崇祯也非常清楚。
    所有的政治背后都只有两个字:利益!
    但搞走李标,最符合周延儒的利益。
    从崇祯二年初,崇祯皇帝见到周延儒,就对他非常有好感。
    周延儒一直都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机会,事实上,在正统的历史上,这货崇祯三年确实入阁了。
    崇祯三年,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九月成为首辅。
    这是周延儒在历史上光辉的开始。
    更何况,周延儒在来之前,就得到了暗示。
    正是难得的搞走李标,自己入阁的机会,岂会放过?
    杀人诛心,李标是个清流,清流对自己的品行要求是很高的,事实上李标也能做到这一点,克己复礼。
    但周延儒这话的意思就是你李标的内阁现在搞得乌烟瘴气,不正之风横行。
    这是李标最忌讳的话。
    被周延儒这么说,老脸哪里挂得住啊。
    李标满脸涨红道:“老臣对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出了这样的事情,老臣愧对陛下所托,老臣自知能力不足,自愿辞去首辅之职,告老还乡。”
    他此话一出,钱龙锡和韩爌都忍不住了。
    “陛下……”
    崇祯觉得这个时候自己该说话了。
    说什么话呢?
    准了?
    当然不能就这样准了!
    虽然心里想,但不能如此赤裸裸表现出来啊,要不然会寒人心的。
    崇祯语气变得温和了:“李爱卿严重了,李爱卿是国之栋梁,刚才是朕有些急躁,你不必往心里去。”
    崇祯有意无意盯着李标那涨红的脸。
    李标突然跪下来,痛哭起来:“陛下,老臣没用,老臣愧对君父所托,请陛下成全了老臣吧。”
    “李爱卿,你这是何苦!”
    崇祯此时也表现出一副痛苦难过的样子了。
    朕这是典型的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啊!
    “陛下,老臣无能,请陛下成全。”
    一边的钱龙锡和韩爌也跪下了:“陛下,李阁老他……”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语气有些不舍道:“既然李爱卿执意如此,朕只好答应,赐李爱卿光禄大夫衔,批准还乡。”
    崇祯手心都出汗了,他深怕李标反悔。
    李标这种君子行事大抵如此,容不得别人诋毁。
    相反,像周延儒和温体仁这种脸皮厚的就不同了,你就算骂他祖宗十八代他都不痛不痒的,最多表面跟你生生气气做做样子。
    李标感激道:“臣拜谢陛下圣恩。”
    一边的韩爌和钱龙锡心里都为李标感到惋惜,但同时也觉得皇帝还是蛮近人情的。
    那接下来乔允升如何处理?
    已经不必再争论了,问题都已经上升到朝廷作风的高度了,谁还敢再争下去?
    就这样,李标请辞批准,乔允升被罢官。
    李标严格来说不算东林党,但与东林党走的比较近。
    乔允升就是实打实的东林党了,现在被罢官了。
    偏偏理由充分,让人找不到借口。
    接下来就是找谁来接任刑部尚书的问题了,这是小问题,让刑部侍郎丁启浚先顶着。
    关键是这一下,威慑力还是不小的,故意怠工,直接罢官,让丁启浚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逼迫下面的干活。
    这大明朝,谁不想当官?
    你要知道平民是很惨的,尤其是明末,非常惨,赋税重,杂役重,北方还经常饿死人。
    当官就不同了,当官是有特殊待遇的,并且官场捞钱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所以有官做,而且是侍郎这种大官,谁愿意轻易丢了?
    这下张家口的案子推进速度就明显加快了。
    而三天之后,周延儒直接就收到了入阁的通知。
    本来大明朝的内阁成员都是庭推出来的,就是六部九卿的大臣们来推选。
    但实际上,真正的权力(人事权)还是在皇帝手里,之所以这么玩是为了省事而已。
    当皇帝要动用人事权,直接省去庭推,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也不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
    动不动就不良影响,那些官员也就太玻璃心了,事实上等坐到朝堂上来的大多数官员心理承受力还是很强的。
    所以,周延儒入阁了。
    他知道,接下来首辅的位置也快了,但他没有想到这么快,当天晚上就成了内阁首辅大臣。
    周延儒刚入阁,要处理的事情就涌上来了:张家口八大奸商通敌卖国案。
    三法司已经审完了!
    大概从大明朝开国到现在,三法司的效率从来没有这么高过。
    没办法啊,只有五天时间,不结案就滚蛋。
    审完后的奏疏建议就呈报给内阁了。
    周延儒一看,罪名是通敌卖国,处理结果是斩首示众,抄家,族人发配戍边。
    觉得这个结果很好啊,就是该这样。
    第一天上任,还是蛮认真的,就在旁边也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但都是漂亮的废话。
    结果一提报上去,就被打回来了。
    皇帝的意思很简单:重新定罪,朕不满意!
    结果周延儒就叫上韩爌等人,再把都察院、刑部和大理寺的人都叫上,一起商议。
    商议了大半夜,大家也不是很给他这个新上任的内阁首辅面子,支支吾吾最后也没有一个实际的改变。
    这下周延儒就睡不着了,丫的自己第一天上任,就遇到这种问题了,你们这帮家伙也太不给面子了!
    你们不给脸,以后别怪老子翻脸!
    第二天一大早的早朝,周延儒第一个站出来发言了。
    “启奏陛下,八大奸商通敌卖国,证据确凿,罪大恶极,臣以为当夷其三族!其余人一律发配戍边!”
    韩爌连忙出列道:“陛下,万万不可,大动杀戮,必有损天子圣德,非明君所为。”
    其他人也准备站出来怼周延儒,没想到崇祯接过话道:“朕的圣德在于老百姓能不能吃饱饭,老百姓能吃饱饭,朕就有圣德,老百姓吃不饱饭,朕要这个圣德有什么用!”
    “还有!你们不要动不动把朕的圣德挂在嘴边来要挟朕!你们要是真的为大明江山着想,去把陕西的问题给朕解决了!去把顺天府的灾情给朕解决了!”
    皇帝的声音响彻大殿,自有一股威严,给人巨大的压迫感。
    “八大奸商,通敌卖国,你们是不是忘了刚刚建奴还兵临城下了!一个个坐在朝堂之上,锦衣玉食,总之没到你们头上来,就能满嘴圣德,是不是还觉得自己都把自己感动了?”
    崇祯左手仅仅捏住腰间的天子剑剑柄,扫视一转下面的群臣,语气锋利道:“传朕旨意,八大卖国奸商,诛九族!”
    立刻又有人出列,道:“陛下,万万不可!”

章节目录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唐晓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晓非并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