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鲁思齐布听闻大怒:“万丹伟征谋反,该千刀万剐!”
    他转身看着建奴使者道:“使者,大汗的援兵何时能到?”
    这建奴使者名为金砺,这可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汉奸。
    他原本是明朝武进士,任镇武堡都司,天启二年,广宁之战明军大败,金砺投降后金。
    在正统历史上,这个人在满清开国之后,官至川陕总督,加太子太保,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汉文即男爵)兼拖沙喇哈番(一云骑尉)。
    为什么他能得到这些高官厚禄?
    因为这货在疲明、灭明之战中,都为满清立下过汗马功劳。
    客观来说,金砺很有才能。
    但只是大明辽东镇武堡的都司,四品武官。
    而他投靠建奴后,整个人的状态变得完全不同了,似乎一下子就变得非常有才能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
    一、投降过去的汉人,必须立功,否则被视为没有价值,下场会很明确。
    例如郑芝龙,投降了,但无法配合招抚郑成功,被干掉。
    这是建奴在告诉投降的汉人,你们想要高官厚禄可以,但也价值。
    这叫杀鸡儆猴。
    所以头像过去的汉人,是十分警惕的,绝不敢在大明朝这边天天上班摸鱼。
    二。其实也反应了明末的军政、人事的腐败,任何一个有才能的人,都无法真正施展出自己的才华。
    腐败是王朝末年的通病。
    那么,这一次为什么皇太极要派金砺来呢?
    要知道,己巳之变中,金砺也是立了大功的。
    原因也很简单,皇太极是想要束不的以及他的部下都听听,投降过来的汉人在自己这边是什么体验。
    没错,体验非常好,该给的全部给!
    这样更有说服力。
    所以他派了金砺过来。
    金砺这也没有料到万丹伟征反的这么快,按照之前的动静推断,至少还要等一个月。
    但眼下却是提前了整整一个月。
    他得到的消息是沈阳那边有意派出军队,可即便现在派了,也飞不过来啊!
    不过他也不急,他淡定对固鲁思齐布道:“将军稍安勿躁,眼下元上都城内亦有2万守军。待大汗天军一到,万丹伟征这等叛徒,必沦为齑粉!”
    束不的其实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倒向了皇太极,只不过一直没有表态而已。
    因为明朝一直在想给喀喇沁部粮食,并且给各部提供日常生活用品。
    那些什么香皂、香水等等在喀喇沁部的贵族圈子里大受欢迎。
    搞得喀喇沁部分成了两派,束不的若是公然表态投靠皇太极,担心引来诸多麻烦。
    而万丹伟征却在私下大肆联系各部首领,势力越来越大。
    去年年末,束不的密信皇太极,要求皇太极调兵前来摆平局面。
    可是大冬天的,建奴的军队也不可能横跨被冰雪覆盖的喀尔喀大草原(后世的科尔沁沙地),这事就拖到了四月。
    直到五月初的这个时候,皇太极才调兵,但万丹伟征已经反了。
    束不的深吸了一口气,有些责怪固鲁思齐布的不耐烦,他说道:“遇事要沉着,万丹伟征不就是打到了城下么,固守上都城,他攻不进来,静待大汗援兵到来便是。”
    固鲁思齐布坐在一边不说话了。
    第二天上午,活跃在草原上的探子飞奔到北古口,将元上都城的情报呈递给了孙传庭。
    孙传庭一看,顿时大喜。
    鞑子正在攻打元上都城,眼下双方交战正酣,攻城者有三万大军,各部首领大部分支持万丹伟征,包括永谢布部和阿苏特部。
    孙传庭想着,朵颜三卫,有两卫支持万丹伟征,看来这局势还真如陛下推测的一般。
    “再探!”
    “是!”
    此时,洪承畴也接到了军报,他打开一看,微微一怔:“有意思!有意思!”
    洪承畴和孙传庭两人同时在不同的地方打成了默契,按兵不动,静观敌变!
    北边的战报同时也以八百里加急秘密送回了京师,送到了皇帝的桌案前。
    崇祯看完后大喜,看来那些粮食没有白给啊!那些亏本的生意没有白做!
    在投降皇太极和继续享用明朝的支持之间,朵颜三卫不少人都选择了继续享用明朝的支持。
    这也符合人性。
    人性都是见好就收,那些着眼长远的人,毕竟都是极少数。
    这下,崇祯感觉北边的压力突然减小了一些。
    接下来的一些时日,他除了每日观察票号和乾元堂的数据以外,就等着北边传来的军报了。
    五月十二日一大早,天微微亮,张晨醒来,跑到御花园去给自己前两天种下的那颗银杏树浇了一点水。
    看着这幼小的树苗,张晨自顾自说道:“等你长大了,大明也就改变了,希望到时候我不是挂在你的树枝上死去。”
    王承恩准备了一些早餐,倒是突然激动得小跑过来:“皇爷,皇爷,这是北边传来的军报。”
    崇祯表面淡定地接过来,打开来一看,然后合上了,亲手烧掉了。
    他依旧在浇水,但隐藏在长袖的左手,明显有些颤抖。
    元上都城被万丹伟征攻破了!
    这是一个大好消息。
    不过,这还只是这场战争的开始而已。
    为什么?
    因为束不的、固鲁思齐布、色棱等人带着人逃出了城。
    不仅如此,建奴使者也逃出了城。
    皇太极既然会派兵前来支援。
    而耗尽心力攻下元上都城的万丹伟征,眼下也人困马乏。
    一旦八旗精锐袭来,那才是真正决定局势的重要时刻。
    张晨继续浇着水,他心中也期待,很想让局势发展得再快一点,希望洪承畴和孙传庭能出兵摆平这场乱局。
    但他知道,不可能这么快,至少还要等一个月。
    一个月之后会有结果。
    这一个月里,他要控制住自己给洪承畴和孙传庭写信让他们出战的冲动。
    不仅如此,这件事还不能宣扬出去,否则必然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免不了又是一阵对簿朝廷的口水战。
    但事与愿违,五月十五日,京卫军调到边关一事,很快还是传到了京师,传到朝堂上。
    五月十六日一大早,孙承宗的府邸就被人堵住了。
    被谁?
    还能被谁,被一群言官,被一群清流。
    他们为什么堵孙承宗的大门?
    因为京卫军是枢密院调度的。
    京卫军突然出现在边关,而且听说还调了一批粮食过去了,这是要干什么?
    这是要打仗啊!
    很明显是打蒙古鞑子。
    于是,就开骂了。
    往死里骂。
    骂孙承宗为了一己私利,蛊惑天子,擅自出兵,必酿成大祸。

章节目录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唐晓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晓非并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