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就推移到十月下旬了。
    收冬税的时候到了。
    冬税主要是收南方的粮食。
    南方在金秋九月开始丰收,一般十月下旬开始交粮,十一月完成,十二月开始存储、托运。
    自从上一次在新税政里给税务部门加了武装配置后,收税大概率上来说会顺利一些。
    崇祯倒是很期待此次的收税。
    今年发生了许多事,北直隶黄册案、河南公田案、南直隶案,简称三大案。
    丢掉性命的近万人。
    他倒是要看看,这一次的税收到底有多少。
    他到不在意税收收上来的这点钱。
    南直隶抄出1亿两(约650亿元),他现在有的是钱。
    之所以期待这一次的税收,只是想看看新农政推行的效果。
    最后的数额会直观反映出行政能力的强弱。
    这事他也不急,毕竟要到十二月才有结果。
    上午的时候,他将杨嗣昌召进宫里来询问最近乾元堂的情况。
    杨嗣昌做了简单的汇报:
    主要是各个品类的销量。
    例如香皂,月销量高达10万个,每一个香皂现在卖1两银子,这绝对还是奢侈品。
    目前北京城的粮价是0.8两每石,一个普通的酒楼伙计一天赚20文钱,而一个香皂就要1两银子,1000文钱。
    也就是说这个伙计要工作50天,不吃喝不喝,才能买得起一块香皂。
    即便是1两银子一个,也月销量10万个了。
    按照目前香皂的净利润,有50%,也就是说净赚5万两。
    卫生纸呢?
    这东西月销量到了30万,明显比香皂要高得多。
    这个数字背后,意味着民生的改变,至少民生再慢慢变好。
    一份卫生纸的价格需要500文,也就是0.5两,即便如此,也卖出去了30万份。
    足见老百姓对这些的需求有多么旺盛。
    牙膏倒是卖的不多,也就1万份,毕竟古代有自己刷牙的习惯,能对付着用就对付着用,只有有钱人家才买得起。
    香水也是,一份香水10两银子,这绝对是大户人家才会买的东西。
    乾元堂一个月的流水20万两,净利润能高达10万两。
    杨嗣昌还洋洋自得,觉得自己为皇帝赚了大钱。
    一个月10万两的净利润,一年就是120万两(约7.8亿元)。
    这绝对够一个军镇一年的军费了。
    崇祯说道:“净利润控制在20%即可,不必贪多,把价格降下来,把产能提上去。”
    “朕给你一个目标,明年香皂的价格将到400文一块,保证净利润在20%。”
    “牙膏的价格保证在500文一份,也是同样如此。”
    “陛下,既然目前的价格很多人愿意买,为何还要降价?”
    “朝廷做生意,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为了提高百姓的生活,国营商社要为天下商社开一个好头,明白吗?”
    “陛下圣明仁德,臣明白了。”
    “南京城、苏州城、杭州城、开封、武昌、荆州、成都,都开起来吧,就按照目前北京乾元堂的那一套流程来。”
    北京的模式已经比较成熟了。
    从前端的店面,到后面的制造厂,再到后端的物流供应,再到终端的原材料采集。
    这是一条产业链,这条产业链最重要的是,培养出一些新的人才。
    这是新商业的雏形。
    这种是可以在各地复制的。
    有两个好处,一是让新商业先走出去,二是的的确确有收入。
    等到后期的新基建拉起来后,刺激刺激消费,消费品必然是大涨的。
    “朕给你个新的官职,商务部大卿,与尚书平级,正二品。”
    杨嗣昌有些震惊,这是商务部是做什么的?
    为何从未有过这个衙门?
    崇祯见杨嗣昌有些疑惑,说道:“商务部,以后统管天下商社,商社的成立、注销,商业规则,都由商务部出台政策。”
    “你可以理解为新商业,只不过现在新商业还只有乾元堂和制造局。”
    “朕将这件事交给你来办,你现在先去南直隶,南京城、苏州城,去那里督办南京制造局和苏州制造局,并且成立乾元堂,按照北京的模式来建立即可。”
    崇祯倒是很耐心,毕竟是对杨嗣昌来说还算是新东西:“不必着急,一步步踏踏实实建立起来,拿朕的圣谕过去,各地官府都配合你。”
    “臣领旨。”
    “好,你先下去吧,明天去吏部领官印。”
    “臣告退。”杨嗣昌心情激动,差事办好了,现在有新的差事了,而且还升了官。
    等杨嗣昌走后,崇祯又让人将王徵找来。
    “参见陛下。”
    “上次朕让你写的蒸汽旋转球的总结你写了么?”
    王徵拿出来,呈递上去:“回禀陛下,这是臣的总结。”
    崇祯仔仔细细看完,看来王徵对于蒸汽的原理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蒸汽机的基本原理也并不难。
    蒸汽进入气缸,冷却后出现真空。
    这个时候,设置一个活塞。
    既然真空出现了,活塞另一边就会出现压差,产生压力,推动活塞。
    不过崇祯还并不打算立刻跟王徵说蒸汽机的原理。
    这对王徵来说,跳了好几步。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王徵这个古人搞清楚。
    一、水加热变成蒸汽,热气是往上漂浮。
    二、蒸汽冷却,变成水,冷却会蒸汽是不存在了。
    三、蒸汽不存在了,气缸里就变成了真空。
    四、空气的概念。
    一定要理解这四点,知道了蒸汽的原理,却不可能想清楚蒸汽机的原理。
    崇祯又取出一份图纸。
    这份图纸正是蒸汽的原理和空气的解释。
    蒸汽冷却后重新变成水,这一点王徵觉得很新奇。
    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的成分。
    这对王徵来说,很陌生。
    他不敢相信,一时间也不相信。
    崇祯说道:“朕有一次做梦,梦见一位神人,他告诉朕的,朕也不知道真假,你先去试试蒸汽冷却是否会变成水。”
    “至于空气的存在和原理,以及真空,朕有办法证明。”
    “下次朕找你来,咱们再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
    王徵只感觉脑子有些发涨,却也不说什么,只是道:“臣领旨。”

章节目录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唐晓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晓非并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