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成祖是太祖的儿子,与太祖一同南征北战打过天下,谥号里便破格也有了一个“祖”。
在太祖当开国皇帝期间,成祖自然就是太子啦,他是大启的第一个太子,一个年岁其实已经不小的老太子。老太子人老心不老,闲来无事,在东宫里住着,也捣鼓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事情出来,好比……自己给自己的起居注添加插画。
起居注就是记录帝王言行的一种特殊文体,一般只在皇子当上皇帝后才会开始由史官进行记载。
成祖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帝王,又因为大启当时刚开国,很多东西都没那么讲究,于是他从太子时期开始,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起居注。
成祖觉得只是冷冰冰的文字,并不足以表达出他的文韬武略,非要撸袖子下场,亲自给文字画起了插图。
以及,是的,成祖这个人除了擅长打仗与作画以外,还十分地自恋。他当了皇帝,迁了都,都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太子时期的杰作起居注,死前都不忘交代儿子,要把他的起居注一直这么世世代代地放在东宫,供后来的子孙学习瞻仰。
别问能瞻仰到什么,问就是高处不胜寒的寂寞。
成祖死前对儿子说的原话是:“朕这一死,你就可以轻松一些啦,不用再被拿来和独一无二的朕进行对比,但你同时也就失去了朕随时随地的智慧启迪。不管没有关系,朕这么聪明,早就准备了起居注,若你,不,朕的子孙后代,都能从起居注中窥得朕的一二风采,也够受用终生啦。”
总之就是,成祖这个配有大量插图和他自己人生“智慧”的起居注,就这么被摆放在了东宫最显眼的位置,不只太子能看到,皇子们也需要看。
小太子说他读了这本书,还是有很大可能的,画总比字更有吸引力。
念平帝对此也是心有准备,虽然不是他最期待的答案,但他还是准备了应对的话题:“哦?没想到宸儿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看起居注了。很好,那朕来考考你,看你是真的学到了我闻氏先辈的智慧,还是只囫囵吞枣,可不要大言不惭哦。”
要不是在大殿上,池宁都想拍桌子而起与念平帝打一架了,念平帝这话可太不要脸了,说是考验,实则就是在文武百官和各地藩王面前暗示太子为了装面子骗人。
若太子真的信了念平帝的邪,被他像之前那么放养,那还真就要如念平帝所愿,可惜……
端坐在皇帝斜后方的有琴太后,不着痕迹地看了眼池宁。
池宁回了太后一个“我办事,您放心”的眼神,虽然他不是为了对付念平帝,才给太子准备了李石美来教书,但误打误撞,也算是有了个应对之策。
虽然池宁有点奇怪太子为何选择说他看了起居注,而不是四书五经,但起居注也确实是在李石美的教学范围内就是了。还是那句话,寓教于乐,李石美见太子读书辛苦,就经常给他拓展其他趣味性的知识,好比大启的历史。
从历史里不仅可以总结出很多前人的做法,来让小太子学到经验,避免重蹈覆辙,还可以当个乐子给小太子讲讲,他那些奇葩祖先们都干了些什么矬逼又有趣的事。
《成祖起居注》已经是基础中的基础了,太子不会被难倒的。
念平帝问:“成祖曾言,用人之道,吾不及苏绰。何解?”
太子答:“苏绰,南北朝时西魏名臣,擅算术,巧思好学,曾助北周太祖宇文泰改革,创户籍、计帐之法。”
闻宸回答的思路清晰,很有条例,先介绍了一下苏绰是谁,然后才介绍起了苏绰最著名的事迹,是很标准的回答模式了。
“苏绰曾与宇文泰对奏用人之法。
“苏绰言:用贪官,弃贪官。
“前者的意思是说,给了贪官好处,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然会为维护君王的统治而卖命。
“宇文泰则问,既用贪官,何言弃之?
“苏绰道,杀贪官是为了取悦百姓,而只有用了贪官,才可以一直在关键时刻进行这样的取悦与掩盖。”
这话听起来很无赖,却是事实。无数历史都告诉了我们,不管这个皇帝曾经有多少政策上的失误,只要他开始杀贪官,就总能或多或少得到百姓的歌功颂德。事实上,不只是皇帝,哪怕是官员对官员都是一样的,他们可以用杀贪官这一件事来掩盖不少的事。
贪官就像是韭菜,割了一茬还能再长一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世世代代地割下去,才可以维持统治。
念平帝这三年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太贯彻严苛的政策了,哪怕他自己变得油腻,不再是那个守礼的青年,但他对于下面的要求却并没有变。一律还是从重从严,既让老百姓疲惫不堪,也让朝廷的文武百官不再拥戴。
听到这样的对话,念平帝并没有多少触动与领悟,只觉得成祖真真是胡闹,竟会在起居注里写下这般荒唐之言,影响后代。
等他儿子当了太子,决计不能让他再看什么劳什子的《成祖起居注》。
不过让闻宸看看倒没什么不好。
念平帝点点头:“很好,朕再问你……”
接下来念平帝又孜孜不倦地问了小太子好些个与《成祖起居注》有关的问题,小太子都是对答如流。不仅如此,闻宸还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口若悬河地侃侃而谈,站在大殿的最中心,不仅不慌张,还能偶尔穿插一二属于小孩子童言童语的奇思妙想,引来众人的频频点头。
--
在太祖当开国皇帝期间,成祖自然就是太子啦,他是大启的第一个太子,一个年岁其实已经不小的老太子。老太子人老心不老,闲来无事,在东宫里住着,也捣鼓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事情出来,好比……自己给自己的起居注添加插画。
起居注就是记录帝王言行的一种特殊文体,一般只在皇子当上皇帝后才会开始由史官进行记载。
成祖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帝王,又因为大启当时刚开国,很多东西都没那么讲究,于是他从太子时期开始,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起居注。
成祖觉得只是冷冰冰的文字,并不足以表达出他的文韬武略,非要撸袖子下场,亲自给文字画起了插图。
以及,是的,成祖这个人除了擅长打仗与作画以外,还十分地自恋。他当了皇帝,迁了都,都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太子时期的杰作起居注,死前都不忘交代儿子,要把他的起居注一直这么世世代代地放在东宫,供后来的子孙学习瞻仰。
别问能瞻仰到什么,问就是高处不胜寒的寂寞。
成祖死前对儿子说的原话是:“朕这一死,你就可以轻松一些啦,不用再被拿来和独一无二的朕进行对比,但你同时也就失去了朕随时随地的智慧启迪。不管没有关系,朕这么聪明,早就准备了起居注,若你,不,朕的子孙后代,都能从起居注中窥得朕的一二风采,也够受用终生啦。”
总之就是,成祖这个配有大量插图和他自己人生“智慧”的起居注,就这么被摆放在了东宫最显眼的位置,不只太子能看到,皇子们也需要看。
小太子说他读了这本书,还是有很大可能的,画总比字更有吸引力。
念平帝对此也是心有准备,虽然不是他最期待的答案,但他还是准备了应对的话题:“哦?没想到宸儿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看起居注了。很好,那朕来考考你,看你是真的学到了我闻氏先辈的智慧,还是只囫囵吞枣,可不要大言不惭哦。”
要不是在大殿上,池宁都想拍桌子而起与念平帝打一架了,念平帝这话可太不要脸了,说是考验,实则就是在文武百官和各地藩王面前暗示太子为了装面子骗人。
若太子真的信了念平帝的邪,被他像之前那么放养,那还真就要如念平帝所愿,可惜……
端坐在皇帝斜后方的有琴太后,不着痕迹地看了眼池宁。
池宁回了太后一个“我办事,您放心”的眼神,虽然他不是为了对付念平帝,才给太子准备了李石美来教书,但误打误撞,也算是有了个应对之策。
虽然池宁有点奇怪太子为何选择说他看了起居注,而不是四书五经,但起居注也确实是在李石美的教学范围内就是了。还是那句话,寓教于乐,李石美见太子读书辛苦,就经常给他拓展其他趣味性的知识,好比大启的历史。
从历史里不仅可以总结出很多前人的做法,来让小太子学到经验,避免重蹈覆辙,还可以当个乐子给小太子讲讲,他那些奇葩祖先们都干了些什么矬逼又有趣的事。
《成祖起居注》已经是基础中的基础了,太子不会被难倒的。
念平帝问:“成祖曾言,用人之道,吾不及苏绰。何解?”
太子答:“苏绰,南北朝时西魏名臣,擅算术,巧思好学,曾助北周太祖宇文泰改革,创户籍、计帐之法。”
闻宸回答的思路清晰,很有条例,先介绍了一下苏绰是谁,然后才介绍起了苏绰最著名的事迹,是很标准的回答模式了。
“苏绰曾与宇文泰对奏用人之法。
“苏绰言:用贪官,弃贪官。
“前者的意思是说,给了贪官好处,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然会为维护君王的统治而卖命。
“宇文泰则问,既用贪官,何言弃之?
“苏绰道,杀贪官是为了取悦百姓,而只有用了贪官,才可以一直在关键时刻进行这样的取悦与掩盖。”
这话听起来很无赖,却是事实。无数历史都告诉了我们,不管这个皇帝曾经有多少政策上的失误,只要他开始杀贪官,就总能或多或少得到百姓的歌功颂德。事实上,不只是皇帝,哪怕是官员对官员都是一样的,他们可以用杀贪官这一件事来掩盖不少的事。
贪官就像是韭菜,割了一茬还能再长一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世世代代地割下去,才可以维持统治。
念平帝这三年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太贯彻严苛的政策了,哪怕他自己变得油腻,不再是那个守礼的青年,但他对于下面的要求却并没有变。一律还是从重从严,既让老百姓疲惫不堪,也让朝廷的文武百官不再拥戴。
听到这样的对话,念平帝并没有多少触动与领悟,只觉得成祖真真是胡闹,竟会在起居注里写下这般荒唐之言,影响后代。
等他儿子当了太子,决计不能让他再看什么劳什子的《成祖起居注》。
不过让闻宸看看倒没什么不好。
念平帝点点头:“很好,朕再问你……”
接下来念平帝又孜孜不倦地问了小太子好些个与《成祖起居注》有关的问题,小太子都是对答如流。不仅如此,闻宸还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口若悬河地侃侃而谈,站在大殿的最中心,不仅不慌张,还能偶尔穿插一二属于小孩子童言童语的奇思妙想,引来众人的频频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