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事件之中,避重就轻,达成自己的一些宣传目的······
桓温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杜英这个小子,还真的能够不断地给自己带来惊喜啊。
“且说说,这些戏剧都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桓温接着问道。
这摆明是想要询问杜英,你这戏剧都是怎么编出来的?
杜英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桓温。
按理说,这戏剧作为一个新鲜事物,之后注定也会有很大的市场,应该是自己的不传之秘才对。
可是桓温就这么问出来了。
似乎杜英就应该告诉他,天经地义一般。
杜英不由得感慨,刚刚还觉得只要自己脸皮够厚就无所谓,现在才发现,旁边这个人的脸皮更厚。
大叔,你知道你是谁么?
桓温,你是桓温啊。
能不能不要这么厚颜无耻?
不过转念一想,桓温身为一个枭雄人物,如果什么都讲究道德礼法的话,那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寻觅自己的出头之日呢。
既然桓温已经问出来了,那么杜英也索性并不隐瞒。
这可是自己以后的大靠山,自然没有必要得罪。
这就相当于董事长问总经理,生产线到底是一个什么原理,总经理就算是觉得这个董事长有可能自己再去开一家公司和他形成竞争,以扩大产业,那也得告诉不是?
当即,杜英便向桓温详细的讲解了一个戏剧的编排要点,从剧本到选角,再到如何夸张、艺术的表现出来一个故事,还有如何才能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调动观众的注意等等。
台上,“杜英”正和“王师”一起暴打“苻雄”;台下,真正的杜英正把自己的知识一股脑的交代出来,心里在滴血。
这一出戏落幕,将士们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显然这三个讲述王师以及盟友——当然现在关中盟也是自己人了,只不过这个消息还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的戏剧,很得人心。
杜英也说的差不多了,本身他也不是科班出身,大多数都是靠着自己的理解,都不能说形成了体系,说的也是磕磕绊绊、大大略略。
桓温也察觉到这一点,露出鼓励的神色:
“很不错,以后贤侄就是这戏剧之路的开拓者,伯父也期待你能够越走越远,继续努力。”
接着,桓温又温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包括台上那些演员的动作有些不规范、台词总是过于激昂? 反而让人觉得“审美疲劳”? 以及感觉缺少一些引人入胜的矛盾、出乎意料的转折点等等。
杜英登时一惊。
这些问题,杜英当然清楚。
毕竟后世的电视剧也经常因为这些毛病而被人诟病。
只不过杜英的时间有限? 甚至就连剧本都没有来得及写完? 很多台词全都是演员临场发挥,更不要说改善桓温所说的这些问题了。
他今天也不过是为了先好交差罢了? 之后肯定要做出改进的。
而桓温第一次见到戏剧,就能够指出这么多问题? 不得不承认? 这的确是个眼睛毒辣的厉害人物。
听桓温的意思,他好像也只是想要试探一下杜英,是不是愿意和自己分享这些,并没有想要另起炉灶的意思。
这也让杜英松了一口气。
桓温虽然厚脸皮? 但是总归还是讲规矩的。
而且他现在既没有必要急冲冲的分走杜英的功劳? 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操心这些事。
询问这些细节问题,似乎更多的是为了有所了解之后,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还不至于真的完全不要脸就好。
桓温的话音还没有落下,就听见点将台上,参与演出的演员们已经齐齐上台? 对着台下的将士们拱手行礼。
将士们之前哪里见过这种新奇的表演?此时正是意犹未尽的时候,见到演员行礼? 一个个也有些手足无措,但都还是起身? 不过在还礼的同时,他们都大喊着:
“再来一个!”
一个个中气十足? 听着一点儿都不疲惫。
桓温微微一笑? 等到再上阵的时候? 谁要是畏缩不前,那自己可就有得说道了。
台上的演员登时有些手足无措,他们此时也都在表演的兴头上,其实还真的想再来一个,可是奈何杜英给他们的剧本总共就只有这三个,上哪里再来一个?
一道道求助的目光扫来扫去,最终落在角落中的杜英身上。
“伯父,小侄失陪。”杜英向桓温告罪之后,匆匆跑到点将台上。
骤然站在台上,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头,还有无数期待的目光,杜英也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吐沫,难免有些紧张。
看来自己这一次选出来的这几个演员素质还算是不错,连夜突击训练之后,在这样的场面下还能镇定自若的完成表演,已经很厉害了。
虽然他们的台词并不是很多,而且其中大多数人都是这几个故事得亲历者,就算忘词了也能够临场发挥,但是临场发挥本身也是一种本事不是?
杜英对着台下同样一拱手,提了一口气,朗声说道:
“杜某添为王师督护、关中盟盟主,奉大将军之命,为大家鼓舞士气,事起仓促,三部戏剧,博诸位一笑。待到蓝田战后,当有更多的戏剧为诸位将士接风洗尘、庆祝凯旋!”
下面原本鼓噪的人们也就不再说话了。
毕竟台上的是一位督护级别的人物,毕竟之后也不是没得看,现在是真的没有了,让人家现场生编硬造,也未免强人所难。
甚至旁边一直想看看杜英到底还有什么小动作的桓温,此时也不由得一笑。
这家伙还不忘把自己抬出来,既是拍自己的马屁,又是在告诉这些人,命令都是大将军下的,你们有意见去找大将军啊,关我杜英什么事?
无辜。
桓温不以为忤,毕竟大家是不可能来找他麻烦的。
挡箭牌就挡箭牌吧。
杜英接着说道:
“戏剧所演之惩恶扬善、匡扶社稷,正是王师所向,正是王师所为。杜某有感而发,当歌一首,于诸位听。”
大家登时竖起耳朵。
紧接着便听见杜英的声音拔地而起: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
(作者按:《胡无人行·李白》)
桓温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杜英这个小子,还真的能够不断地给自己带来惊喜啊。
“且说说,这些戏剧都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桓温接着问道。
这摆明是想要询问杜英,你这戏剧都是怎么编出来的?
杜英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桓温。
按理说,这戏剧作为一个新鲜事物,之后注定也会有很大的市场,应该是自己的不传之秘才对。
可是桓温就这么问出来了。
似乎杜英就应该告诉他,天经地义一般。
杜英不由得感慨,刚刚还觉得只要自己脸皮够厚就无所谓,现在才发现,旁边这个人的脸皮更厚。
大叔,你知道你是谁么?
桓温,你是桓温啊。
能不能不要这么厚颜无耻?
不过转念一想,桓温身为一个枭雄人物,如果什么都讲究道德礼法的话,那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寻觅自己的出头之日呢。
既然桓温已经问出来了,那么杜英也索性并不隐瞒。
这可是自己以后的大靠山,自然没有必要得罪。
这就相当于董事长问总经理,生产线到底是一个什么原理,总经理就算是觉得这个董事长有可能自己再去开一家公司和他形成竞争,以扩大产业,那也得告诉不是?
当即,杜英便向桓温详细的讲解了一个戏剧的编排要点,从剧本到选角,再到如何夸张、艺术的表现出来一个故事,还有如何才能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调动观众的注意等等。
台上,“杜英”正和“王师”一起暴打“苻雄”;台下,真正的杜英正把自己的知识一股脑的交代出来,心里在滴血。
这一出戏落幕,将士们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显然这三个讲述王师以及盟友——当然现在关中盟也是自己人了,只不过这个消息还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的戏剧,很得人心。
杜英也说的差不多了,本身他也不是科班出身,大多数都是靠着自己的理解,都不能说形成了体系,说的也是磕磕绊绊、大大略略。
桓温也察觉到这一点,露出鼓励的神色:
“很不错,以后贤侄就是这戏剧之路的开拓者,伯父也期待你能够越走越远,继续努力。”
接着,桓温又温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包括台上那些演员的动作有些不规范、台词总是过于激昂? 反而让人觉得“审美疲劳”? 以及感觉缺少一些引人入胜的矛盾、出乎意料的转折点等等。
杜英登时一惊。
这些问题,杜英当然清楚。
毕竟后世的电视剧也经常因为这些毛病而被人诟病。
只不过杜英的时间有限? 甚至就连剧本都没有来得及写完? 很多台词全都是演员临场发挥,更不要说改善桓温所说的这些问题了。
他今天也不过是为了先好交差罢了? 之后肯定要做出改进的。
而桓温第一次见到戏剧,就能够指出这么多问题? 不得不承认? 这的确是个眼睛毒辣的厉害人物。
听桓温的意思,他好像也只是想要试探一下杜英,是不是愿意和自己分享这些,并没有想要另起炉灶的意思。
这也让杜英松了一口气。
桓温虽然厚脸皮? 但是总归还是讲规矩的。
而且他现在既没有必要急冲冲的分走杜英的功劳? 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操心这些事。
询问这些细节问题,似乎更多的是为了有所了解之后,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还不至于真的完全不要脸就好。
桓温的话音还没有落下,就听见点将台上,参与演出的演员们已经齐齐上台? 对着台下的将士们拱手行礼。
将士们之前哪里见过这种新奇的表演?此时正是意犹未尽的时候,见到演员行礼? 一个个也有些手足无措,但都还是起身? 不过在还礼的同时,他们都大喊着:
“再来一个!”
一个个中气十足? 听着一点儿都不疲惫。
桓温微微一笑? 等到再上阵的时候? 谁要是畏缩不前,那自己可就有得说道了。
台上的演员登时有些手足无措,他们此时也都在表演的兴头上,其实还真的想再来一个,可是奈何杜英给他们的剧本总共就只有这三个,上哪里再来一个?
一道道求助的目光扫来扫去,最终落在角落中的杜英身上。
“伯父,小侄失陪。”杜英向桓温告罪之后,匆匆跑到点将台上。
骤然站在台上,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头,还有无数期待的目光,杜英也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吐沫,难免有些紧张。
看来自己这一次选出来的这几个演员素质还算是不错,连夜突击训练之后,在这样的场面下还能镇定自若的完成表演,已经很厉害了。
虽然他们的台词并不是很多,而且其中大多数人都是这几个故事得亲历者,就算忘词了也能够临场发挥,但是临场发挥本身也是一种本事不是?
杜英对着台下同样一拱手,提了一口气,朗声说道:
“杜某添为王师督护、关中盟盟主,奉大将军之命,为大家鼓舞士气,事起仓促,三部戏剧,博诸位一笑。待到蓝田战后,当有更多的戏剧为诸位将士接风洗尘、庆祝凯旋!”
下面原本鼓噪的人们也就不再说话了。
毕竟台上的是一位督护级别的人物,毕竟之后也不是没得看,现在是真的没有了,让人家现场生编硬造,也未免强人所难。
甚至旁边一直想看看杜英到底还有什么小动作的桓温,此时也不由得一笑。
这家伙还不忘把自己抬出来,既是拍自己的马屁,又是在告诉这些人,命令都是大将军下的,你们有意见去找大将军啊,关我杜英什么事?
无辜。
桓温不以为忤,毕竟大家是不可能来找他麻烦的。
挡箭牌就挡箭牌吧。
杜英接着说道:
“戏剧所演之惩恶扬善、匡扶社稷,正是王师所向,正是王师所为。杜某有感而发,当歌一首,于诸位听。”
大家登时竖起耳朵。
紧接着便听见杜英的声音拔地而起: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
(作者按:《胡无人行·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