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丞相为我指点迷津。”明知道眼前之人要挟,但他还是不得不感谢。
一家人,连同他的生死尽数掌握在别人手上,他又能如何。
想到这里,他心里升起一丝明悟,难道当年昌平君在秦王面前救下他时,就已经开始谋划了?于是,他心底里对昌平君的忌惮更深了。
面对樊於期警觉的眼神,昌平君恍若不觉,沉声道:“燕国远离秦国,中间有赵国阻拦,你不必忧虑。而且,只要你去了,自然会有人接应。你的独子,本相自会派人照料。”此举,即是给他指了条明路,也是把他逼到了绝路。
“我定不会辜负丞相嘱托。”
······
待樊於期走后,昌平君独坐阁台,酒樽之内,清香四溢的酒水不断摇晃,激起道道涟漪。
“一介武夫,难成气候。嬴政,你想要一战功成,本君偏不允许,且看来日吾之手段。”说完,美酒入喉,空留酒香残余。
咸阳宫内,灯火通明。
已是深夜,而嬴政并未入睡,而是在寝宫中批阅奏章。
白底黑字的奏章堆满御案,嬴政看着这些奏章,眼中不由得露出一丝疲惫之意。
他终究是人,不是铁打的。
在他寝宫内部,有一处沙盘,这里是一幅粗略详尽的地图,上面表明了六国主要城镇和驻防之地。
虽然在战时,这份地图未必有用,但在平时,还是可以用来参考地势的。
“启禀陛下,丞相大人刚刚呈上一份奏章。”一袭赤色宫装,带着高冠的太监低垂着眼,恭敬的说道。
“念。”嬴政正在查看地图,头也不抬的说道。
“启禀大王,微臣思虑再三,恍觉公子言之有理。樊於期久不掌兵,冒然领军,恐有负王上重托。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另选他人。”
昌平君老谋深算,岂会轻易涉及此事。呈上奏折,只不过是希望以后受到的罪责会轻一些罢了。
念完,太监就站在一旁,不敢多言。
不知过了多久,嬴政好像看完了地图,才问道:“昌平君想要孤收回成命?真是妄言,朝令夕改,有违秦律。现在诸位大将都已回守大营,怎可妄动。他,真是糊涂了。”
轻轻一语,却让候在一旁的太监为之一寒。
大王难道对昌平君不满?
“赵高,罗网准备的如何了?”悠悠一语,让赵高收回了心思。
只见他恭敬的弯下身子,沉声道:“启禀陛下,罗网已经再度渗透入六国,各地杀手随时准备待命。”
你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瘦弱,看上去略带阴森的的太监竟然是罗网之主,赵高。
罗网一个横跨六国的神秘组织,吸收七国死囚,亡命剑客为其所用,在七国的阴影处编织着一张无形的巨网。
是大秦的凶器,也是嬴政的凶器。
此时的赵高,刚接手罗网没多久,自然不能完全掌握罗网组织。
“不够,孤要掌握六国朝堂的一举一动,无论付出多大代价,罗网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如果你做不到,那就换人吧。”嬴政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继续去批阅奏章。
闻言,赵高立马跪下身子,高声道:“奴才定不负大王所托。”
······
咸阳城外,晴空万里,今天,是大军出征的日子。
咸阳城内,无数士兵缓缓踏步,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仿佛踏在众人心头。现在的大秦还没有以后那么奢侈,给每个士兵都配备了黑色面罩。
一张张朴实无华的脸蛋,青涩、喜悦、激动种种不一。但唯独没有畏惧,老秦人好战,从不避战。即便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那也是无上荣耀。
在街道两侧,是普通百姓,那是无数担忧,期待的脸。
看到这一幕,李玄常关上了门窗,沉下心来,他不忍心再看下去了。
这十万精兵带着建功立业奋勇杀敌的心思和一腔热忱,但他们不会想到,这一次,是十死无生的死局。
同时,李玄常在心中也暗暗下定心思,以后,绝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尤其是日后攻打楚国,昌平君不会再有机会。
想到那个躲在阴影里,如同老狐狸一样的瘦弱老者,李玄常心中就迸发出掩饰不住的杀意。
此战过后,昌平君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执掌大权。葬送十万大军,他总要付出点什么。
数不尽的黑甲士兵,聚集在校场上。他们有的来自咸阳城内大营,有的来自蓝田大营,有的来自咸阳禁卫军。
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是大秦士兵中的精锐。
高台之上,嬴政一袭黑色玄服,腰悬长剑,正在祭天祷告。
国之大事,唯祀唯戎。
等到一切就绪,嬴政来到台前,高声喝道:“大秦万胜!”
一声大喝,下面无数士兵尽数附和。顿时声震云霄,穿云裂石,远在几十里外都听得分明。
“樊於期上前听令!”
“末将在!”一个身着黑甲的魁梧将军上前喝道。
“此次攻赵,由你执掌大军,切勿让孤失望。”嬴政看着下面的樊於期,沉声道。
“定不负大王重托。”虽然早已和昌平君谋划好了,但面对嬴政,他心里仍旧忐忑。尤其是接触到那犹如实质般的的目光,内心更不平静了。
与此同时,嬴政命人将虎符交给他,便准备启程离开。
抚摸着到手的虎符,樊於期心里激动不已。
这,就成了?
此时,一感受到道阴冷的目光牢牢锁定住他,樊於期忍不住打了个寒战,抬头一看。
车架上,昌平君正轻轻的看着他,平淡,却又难以抵抗。
随着嬴政君臣离开,樊於期立即下令,大军开拨。
而在此时,赵国朝堂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因为,有探子来报,秦军频频调动,似要向赵国用兵。
无论这消息真假,但仍旧让赵国君臣如临大敌。
前几年,赵国在与对秦作战中大败,被抢去不少城池。没想到现在,秦军再度来攻,他们拿什么抵挡?
而且,现任的赵王迁则是历史上最后一位赵王。
“诸位爱卿,秦军来袭,不知可有良策?”赵王迁脸色灰白,眼眶发黑,显然是沉迷于酒色而被掏空了身体。
“启禀大王,赵国能抗秦军者,唯李牧将军一人,不如将他从边军调回?”一名年老的臣子说道。
“微臣附议。”眨眼间已经有大部分朝臣同意。
看到这一幕,赵王眼睛一眯,心中一丝忌惮悄然升起。
这些年,他虽然将朝政都交给宠臣郭开,但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李牧之名,他耳朵听得都快起茧子了,但现在他没想到,这李牧在赵国声望居然如此之高。
难道除了他,赵国就无人了吗?一丝戾气之眼底浮现。
而站在朝臣前列的一位大臣高声道:“大王莫不是忘了,前些日子,胡人扣边,李牧将军正在代雁门率兵镇守,无法脱身。”此人正是郭开。
他虽为宠臣,但若真的只会溜须拍马,赵王岂会用他?揣摩上意,正是他的看家本领。今上不喜,既然如此,李牧就在雁门待着吧。
听到此语,满朝文武顿时鸦雀无声,没人敢站出来毛遂自荐。
与秦军作战,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一家人,连同他的生死尽数掌握在别人手上,他又能如何。
想到这里,他心里升起一丝明悟,难道当年昌平君在秦王面前救下他时,就已经开始谋划了?于是,他心底里对昌平君的忌惮更深了。
面对樊於期警觉的眼神,昌平君恍若不觉,沉声道:“燕国远离秦国,中间有赵国阻拦,你不必忧虑。而且,只要你去了,自然会有人接应。你的独子,本相自会派人照料。”此举,即是给他指了条明路,也是把他逼到了绝路。
“我定不会辜负丞相嘱托。”
······
待樊於期走后,昌平君独坐阁台,酒樽之内,清香四溢的酒水不断摇晃,激起道道涟漪。
“一介武夫,难成气候。嬴政,你想要一战功成,本君偏不允许,且看来日吾之手段。”说完,美酒入喉,空留酒香残余。
咸阳宫内,灯火通明。
已是深夜,而嬴政并未入睡,而是在寝宫中批阅奏章。
白底黑字的奏章堆满御案,嬴政看着这些奏章,眼中不由得露出一丝疲惫之意。
他终究是人,不是铁打的。
在他寝宫内部,有一处沙盘,这里是一幅粗略详尽的地图,上面表明了六国主要城镇和驻防之地。
虽然在战时,这份地图未必有用,但在平时,还是可以用来参考地势的。
“启禀陛下,丞相大人刚刚呈上一份奏章。”一袭赤色宫装,带着高冠的太监低垂着眼,恭敬的说道。
“念。”嬴政正在查看地图,头也不抬的说道。
“启禀大王,微臣思虑再三,恍觉公子言之有理。樊於期久不掌兵,冒然领军,恐有负王上重托。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另选他人。”
昌平君老谋深算,岂会轻易涉及此事。呈上奏折,只不过是希望以后受到的罪责会轻一些罢了。
念完,太监就站在一旁,不敢多言。
不知过了多久,嬴政好像看完了地图,才问道:“昌平君想要孤收回成命?真是妄言,朝令夕改,有违秦律。现在诸位大将都已回守大营,怎可妄动。他,真是糊涂了。”
轻轻一语,却让候在一旁的太监为之一寒。
大王难道对昌平君不满?
“赵高,罗网准备的如何了?”悠悠一语,让赵高收回了心思。
只见他恭敬的弯下身子,沉声道:“启禀陛下,罗网已经再度渗透入六国,各地杀手随时准备待命。”
你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瘦弱,看上去略带阴森的的太监竟然是罗网之主,赵高。
罗网一个横跨六国的神秘组织,吸收七国死囚,亡命剑客为其所用,在七国的阴影处编织着一张无形的巨网。
是大秦的凶器,也是嬴政的凶器。
此时的赵高,刚接手罗网没多久,自然不能完全掌握罗网组织。
“不够,孤要掌握六国朝堂的一举一动,无论付出多大代价,罗网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如果你做不到,那就换人吧。”嬴政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继续去批阅奏章。
闻言,赵高立马跪下身子,高声道:“奴才定不负大王所托。”
······
咸阳城外,晴空万里,今天,是大军出征的日子。
咸阳城内,无数士兵缓缓踏步,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仿佛踏在众人心头。现在的大秦还没有以后那么奢侈,给每个士兵都配备了黑色面罩。
一张张朴实无华的脸蛋,青涩、喜悦、激动种种不一。但唯独没有畏惧,老秦人好战,从不避战。即便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那也是无上荣耀。
在街道两侧,是普通百姓,那是无数担忧,期待的脸。
看到这一幕,李玄常关上了门窗,沉下心来,他不忍心再看下去了。
这十万精兵带着建功立业奋勇杀敌的心思和一腔热忱,但他们不会想到,这一次,是十死无生的死局。
同时,李玄常在心中也暗暗下定心思,以后,绝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尤其是日后攻打楚国,昌平君不会再有机会。
想到那个躲在阴影里,如同老狐狸一样的瘦弱老者,李玄常心中就迸发出掩饰不住的杀意。
此战过后,昌平君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执掌大权。葬送十万大军,他总要付出点什么。
数不尽的黑甲士兵,聚集在校场上。他们有的来自咸阳城内大营,有的来自蓝田大营,有的来自咸阳禁卫军。
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是大秦士兵中的精锐。
高台之上,嬴政一袭黑色玄服,腰悬长剑,正在祭天祷告。
国之大事,唯祀唯戎。
等到一切就绪,嬴政来到台前,高声喝道:“大秦万胜!”
一声大喝,下面无数士兵尽数附和。顿时声震云霄,穿云裂石,远在几十里外都听得分明。
“樊於期上前听令!”
“末将在!”一个身着黑甲的魁梧将军上前喝道。
“此次攻赵,由你执掌大军,切勿让孤失望。”嬴政看着下面的樊於期,沉声道。
“定不负大王重托。”虽然早已和昌平君谋划好了,但面对嬴政,他心里仍旧忐忑。尤其是接触到那犹如实质般的的目光,内心更不平静了。
与此同时,嬴政命人将虎符交给他,便准备启程离开。
抚摸着到手的虎符,樊於期心里激动不已。
这,就成了?
此时,一感受到道阴冷的目光牢牢锁定住他,樊於期忍不住打了个寒战,抬头一看。
车架上,昌平君正轻轻的看着他,平淡,却又难以抵抗。
随着嬴政君臣离开,樊於期立即下令,大军开拨。
而在此时,赵国朝堂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因为,有探子来报,秦军频频调动,似要向赵国用兵。
无论这消息真假,但仍旧让赵国君臣如临大敌。
前几年,赵国在与对秦作战中大败,被抢去不少城池。没想到现在,秦军再度来攻,他们拿什么抵挡?
而且,现任的赵王迁则是历史上最后一位赵王。
“诸位爱卿,秦军来袭,不知可有良策?”赵王迁脸色灰白,眼眶发黑,显然是沉迷于酒色而被掏空了身体。
“启禀大王,赵国能抗秦军者,唯李牧将军一人,不如将他从边军调回?”一名年老的臣子说道。
“微臣附议。”眨眼间已经有大部分朝臣同意。
看到这一幕,赵王眼睛一眯,心中一丝忌惮悄然升起。
这些年,他虽然将朝政都交给宠臣郭开,但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李牧之名,他耳朵听得都快起茧子了,但现在他没想到,这李牧在赵国声望居然如此之高。
难道除了他,赵国就无人了吗?一丝戾气之眼底浮现。
而站在朝臣前列的一位大臣高声道:“大王莫不是忘了,前些日子,胡人扣边,李牧将军正在代雁门率兵镇守,无法脱身。”此人正是郭开。
他虽为宠臣,但若真的只会溜须拍马,赵王岂会用他?揣摩上意,正是他的看家本领。今上不喜,既然如此,李牧就在雁门待着吧。
听到此语,满朝文武顿时鸦雀无声,没人敢站出来毛遂自荐。
与秦军作战,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