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皇上朱元璋的意思,这也叫人口渗透,将中国福建的那些大家族迁移部分过去,用不了几年,琉球群岛的风俗习惯、语言、生活全都会被汉化,不久以后就不叫属国了,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海外琉球省了。
    在商谈各项条件时,中山国的使者王弟泰期、北山国的使者王弟雅尼,两人完全是晕晕乎乎的,他们没见过这种真实,在足智多谋的大臣面前,他们几乎是被牵着鼻子在走,大臣们每说一条,他们都是机械的表现,点头、点头、再点头。
    只有南山国使者托菲尔一直在说:“洛、洛、洛,这不公平,这很不公平。”不管他愿不愿意,最终所有的条款全部敲定了,双方在文件上签字画押,形成了备忘。
    托菲尔的不高兴,很快就被大明皇帝的赏赐消除了,大明皇帝朱元璋,给每个使者和出使人员的赏赐,是异常丰厚的,以至于托菲尔都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反而沾沾自喜了。
    朱元璋给每个使者的赏赐是:黄金百两、白银千两、绫罗绸缎十匹、陶瓷工艺品一箱。泰期与雅尼不大懂这些东西的价值,但托菲尔懂啊,在欧洲,这些东西价值连城啊,托菲尔一扫先前签约时的沮丧,现在高兴的连嘴都合不拢了。
    随使人员也各有赏赐,无非就是银子百两、汉人的服饰若干,就这些,也让这些随使人员受宠若惊了,要知道大明朝的服饰的做工,不是海中小岛国可以比拟的。如果说,大明朝的服饰做工精巧,那么岛上的服装简直就是野人穿的破烂了。
    侍郎杨基安排礼部官员,陪同三国使者游览京城,尽量让他们看到大明王朝的辉煌的一面,好好地震慑一下这些化外之民,让他们回去后,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向自己的国王禀报。
    当三国使者在京城玩得不亦乐乎时,朝堂上,今天讨论的两个话题,其一、三国使者既然来朝贡了,那么,大明朝就必须也要派出使者,前往琉球三国宣读皇帝的诏书,派谁出使,所带多少随从;其二、既然对方朝贡了,我大明朝也不能有失礼仪,还得赏赐三国礼品。
    琉球三国的朝贡品有:马、刀、金银酒海、金银粉匣、玛瑙、象牙、螺壳、海巴、擢子扇、泥金扇、生红铜、锡、生熟夏布、牛皮、降香、木香、速香、丁香、檀香、黄熟香、苏木、乌木、胡椒、硫黄、磨刀石。
    在这个名单里,马、牛皮、磨刀石以及螺壳之类,确实是琉球的土产。但是此外还有很多东西,显然不是琉球所有的。比如“苏木、胡椒、黄熟、降、檀诸香”,以及象牙及精制刀具。事实上,琉球国进贡的苏木、胡椒、香料以及象牙都是来自东南亚诸国,而刀具中的大部分则是来自倭国。
    虽然按理说,贡物应该是朝贡国心甘情愿献给大明朝,不要求任何回报的,但中土历来是非常“讲究”的,在朝贡体系中一直采取“厚往薄来”政策。就好比晚辈来拜年,总会给红包一样,所谓“厚往薄来”,就是当朝贡国前来进贡时,中土帝国对他们的赏赐往往比他们进贡的东西要多得多,以此来证明天朝只是欣赏他们的恭顺,并不想占他们任何便宜。
    大臣们在打发使者的问题上,各抒己见,有大臣说:“意思意思下得了,随便给一点,打发算了。”也有大臣说:“我大明泱泱大国,岂能沾小岛国的便宜,厚赏薄收,方显大国风范。”
    徐达说:“送些有代表性的礼品,比如说土特产、陶瓷、茶叶、刀剑、服饰等。”
    刘伯温说:“简单的工艺和制造,可以让他们的人在此学习,军事方面,就不能教他们了,防止他们将来造反。”
    李善长说:“多赏赐物品,不传授技艺,以后让他们拿物资来换,这才是符合易货换货的商贸之道。”
    胡惟庸说:“加大赏赐,让他们眼花缭乱,对我大明产生依赖性,迫使他们年年朝贡。”
    最后,皇上朱元璋曰:“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赍予之物宜厚,以示朝廷怀柔之意。”于是,朝廷开始征调各种物资,黄金白银、绫罗绸缎、珠宝字画、陶瓷制品、刀枪剑戟、茶叶白酒、骡马牛羊、种子树苗,应有尽有,五花八门的回礼,让使者们满载而归。
    在谴派使者的问题上,胡惟庸力推自己的学生吏部侍郎张德平,而徐达要求让福州水师代表朝廷即可,毕竟是化外岛国,以武臣服较为合适,文人前去,稍有不慎,恐有不测,再说,之前就是水师在与对方打交道,水师代表朝廷名正言顺。
    刘伯温、李善长等大臣们,还是力推杨基前往。皇上朱元璋思考再三,即令杨基为正使,福州水师黄缇敏为副使,出使琉球三国,宣读皇帝诏书,以示大国恩威。
    工匠司根据福州水师提供的航海图,用大幅丝绸描绘出了三幅大明帝国版图,在版图的东南角很远的地方,用丝绸标注的一串小黑点,代表着琉球群岛三国。
    给琉球三国的礼品,装满了整整三船,大明国以自己博大的胸怀、丰富的资源、几千年的传统工艺、强大的军事实力,恩威并重的拉拢这些小国,尽力感化这群海外之民。
    皇帝朱元璋这么大张旗鼓的赏赐这三个海上的岛国,朝中大臣多有不解,很多人觉得太不划算了,来的那么点特产,对大明朝来说,毫无价值,反而贴进去了不少物资。
    其实,这也正是皇帝朱元璋的精明之处,好比千金买马骨,换来的是人心,自此后,大明水师直奔高丽半岛,迫使高丽国朝贡;泉州水师与新成立的广州水师,联合南下,迫使暹罗国王臣服,年年朝贡;而后,安南国也开始朝贡,这是后话了。
    杨基组建出使琉球三国的使团,除了副使黄缇敏外,还有礼部的几名官员,福建的三十六大姓的代表,造船司官员等大批的随使人员。
    黄缇敏这次携带三支舰队前往,其一、换回在琉球群岛的张德霖舰队和林忠虎舰队,这是以前就定好了的,各舰队轮流在琉球群岛值守;其二、带上建造琉球群岛水师码头的工匠和物资;其三、沿途保护使者团的安全。
    福建三十六大姓家族代表前往琉球群岛,这是皇帝朱元璋的旨意,让这些大家族迁移一部分到琉球群岛居住,这些人是打前站的,实际上就是考察未来的居住地。
    造船司的人员前往琉球群岛,是为了考察琉球群岛的商业码头,准备在琉球群岛营造一个小型造船厂,以满足当地的需要,毕竟那么多的人移民过去,渔船是不可少的,这可是谋生的家伙,家家都不能少的。
    杨基的使团所乘的三艘大船,与三国使者的三艘船一起,在巢湖水师的护送下,离开了京城,顺江而下,到了出海口。福州水师早已在此等候了,于是,福州水师在黄缇敏的带领下,护送着六艘大船来到了福州,这是沐英要求的。
    沐英这么做是早就考虑好了的,其一、余巴的孤母寡婶还在福州等候着,余巴想带他们去琉球中山国住一段时间,以尽孝道,毕竟现在在那边也有妻子儿女了,让老人家看看后人,以享天伦之乐;
    其二、福建近十五年内失踪的人员统计出来后,由各府衙造册,将每个人家中的情况,逐一注解在册中,让余巴带回琉球群岛,一一对照,以解海外亲属的相思之苦;
    其三、沐英觉得托菲尔是个人才,准备在出使任务完成后,将他留在远洋商队中,为即将到来的远洋商贸服务。
    在福州城沐帅府里,沐英与托菲尔在长谈,从欧洲各国的政治格局,到经济民生,再到军事实力,沐英一直在提问,托菲尔一直在如实的回答。托菲尔的如实回答,是建立在大明国的强大,和这位沐帅的雄才大略基础上的。
    沐英知道托菲尔是流亡在南山国的,就问:“托菲尔先生,你想不想回到葡萄牙去?”
    托菲尔奇怪的问:“我要是能回去,何必一直流亡在外?”
    沐英说:“你这样回去,当然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作为我大明朝的官员,出使葡萄牙,就不会有人敢动你了,是不是?”
    托菲尔总算是明白了,他心里狂喜,以大明国的强大,回到葡萄牙,自己作为使者,享有外交豁免权的。这样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到家中,多年的流亡生涯,他不禁热泪盈眶了,他看着沐英说:“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我愿意为大明效力!”
    沐英说:“你先回到琉球南山国,结束你的使命后,边向南山国辞行,随我大明水师的战舰回来,我们再谈你的年薪报酬和待遇,总之,一定会让你满意的,让你体体面面、风风光光的回到家中。”

章节目录

战神沐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不得不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得不晚并收藏战神沐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