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宋才人帮着刘皇后加害安然,后来刘皇后倒台了,可是将宋才人吓死了,生怕安然对付她。
好在安然没找她的麻烦,这让宋才人稍稍松了口气。——其实是以前害安然的人太多,安然要一个一个收拾, 暂时还没收拾到她头上,不是忘了她加害她的事。
虽然稍稍松了口气,但宋才人也怕总有一天,安然会想起她当年害她的事,会找她的麻烦,所以一直鹌鹑着。
直到这会儿生下了皇子, 宋才人都没放下心来, 甚至一开始更害怕,怕安然会对付她,毕竟她可是生了唯二皇子的人,到时会影响安然的利益,能不怕安然会对付她吗?
结果!结果皇帝对她好的不得了,生了皇子后,立马越级晋升她为宋妃,还特别喜欢她的儿子,她的心腹看了,便不由私下高兴地跟她讨论,说皇帝这样喜欢她的儿子,将来也许会立她的儿子为太子。
宋才人,哦不,现在是宋妃了,宋妃不知道,皇帝这又是在搞小动作,想像当年对安然好, 让她跟刘皇后斗一样, 现在也想通过对宋妃和二皇子好, 怂恿宋妃和安然斗,到时他拉偏架,站在宋妃那边,打压安然和她的大皇子,慢慢的,就能将安然斗下去,让于家得瑟不起来了。
宋妃不知道皇帝是在利用她斗安然,只看着皇帝对她和她儿子好,便不由激动不已,越发相信心腹说的,将来她儿子会立为太子的事。
于是当下有了皇帝撑腰的宋妃,便不再怕安然了,毕竟自己现在地位有了,儿子也有了,还有皇帝的宠爱,于安然敢找自己的麻烦?不怕皇帝弄死她!
毕竟于安然可不像当年的刘皇后,她家可没什么背景,只靠着皇帝的恩宠才有现在的一切,如果皇帝不宠爱她了, 她还有什么呢?
看皇帝像以前利用自己斗于太后和刘皇后时一样,这时也采用这个套路对宋妃,连给宋妃娘家升官,都跟当初利用自己时一样,想让宋妃跟自己斗,让安然差点想笑了,想着这皇帝还真只有三板斧,来来回回就是这些把戏。
不过,虽然是老手段,但无论是于家,还是她宫里那些边缘人物,看宋妃开始得宠,都害怕了起来,怕安然真的被宋妃代替了。
他们跟宋妃一样想的,觉得安然的一切,都是皇帝给她的,要是皇帝不宠爱她了,她还有什么呢?所以不担心是假的。
尤其是于家,生怕自己家像刘皇后和于太后娘家一样倒台,荣华富贵不再,整天都提心吊胆的。
安然看他们整天提心吊胆的,也没马上出手收拾皇帝,让他们安心,毕竟于家也的确需要打击一下,免得他们太飘了,飘久了,迟早要出事,哪怕自己派人看着,都有可能看不住。
现在让他们受一点打击,让他们收敛一下气焰,也挺好的。
所以安然暂时没做任何反应。
当然了,同时也是为了通过这样的事,看看周围的人会是个什么反应,趁这个机会,进一步剔除那些不忠心的人,留下铁粉。
安然没做任何反应,那她看起来就像是失宠了,于家自是因害怕蔫了,于是吴家人看于家蔫了,高兴死了,想着让你们得瑟啊,现在如何?
安然任由皇帝蹦跶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她的孩子五岁启蒙,皇帝借机发作她的孩子——给刚读书的小孩子布置很多内容,没完成,就责骂孩子,将孩子吓坏了,完全就是鸡蛋里挑骨头那种——安然看着被皇帝吓坏了的孩子,就打算收拾皇帝,毕竟如果不管,任由皇帝这样下去,孩子这会儿正是性格养成的时候,别被皇帝吓的性格移了。
另外,安然也觉得,皇帝可以针对她,她还能暂时不理他的种种脑子不好的行为,但,不能针对她的孩子,尤其还是小宝宝,大人的争斗,将矛头指向小孩子,还是他自己的孩子,他如何下得去手,显然,这人太过歹毒。
这种情况,也让安然不想再容忍他下去了。
其实现在想收拾皇帝,真不难,因为这几年,皇帝一直纵情声、色,身体被搞的很差,只要稍微搞点小动作,就能将他撂倒。
不过安然暂时并不想要了皇帝的命,只想让他中风,不能说话,不能做事就行了,因为,她可不想让皇帝什么都不知道,就幸福地挂了,她要让他知道,找自己的麻烦,是什么下场。
就像安然想的那样,收拾皇帝不难。
随着年龄到了三十多岁,皇帝越发觉得床上精力不足,于是不免听信方士建议,吃什么丹药。
这些丹药,其实大多有毒,皇帝吃这些东西吃多了,身体就更差了。
而安然就安排了其中一人,献了一味丹药上去,这丹药效果不错,但吃多了,人容易中风。
但皇帝不知道啊,只看着这丹药有用,就经常吃这个丹药。
果然,不过一年,皇帝就有了中风征兆,并最终在某次纵情声、色的时候,出了事——兴奋过度,当时就直挺挺的倒下了,并像安然想的那样,不能说话,不能动弹,自然也就不能做事了。
其实差点死了,还是安然偷偷出手,将他救了回来,只是成了废人,意识有,大脑清醒,但说不了话,躺在床上什么也做不了。
而且名声很差,人们都知道皇帝是马上风出事的,朝里朝外都对这事议论纷纷,不用说了,一向好面子的皇帝,在历史上留个马上风的名声,到时有多尴尬。
安然还故意让人在皇帝跟前说这种议论,皇帝气的脸都变了,眼睛都瞪死了。
但这会儿的皇帝,气的脸色再难看,眼睛瞪的再狠,也不会有人放在心上了,毕竟他瞪的再狠,又能怎么着这些太监宫女呢?
事实上,大家这会儿的心思,都放在接下来,朝局该怎么维持的事上。
很快就有人提议,因天子仍在,所以由大皇子监国,大皇子之母皇贵妃垂帘听政。
这提议,自然是安然让人提议的。
很快这个提议就在朝中有了一片响应之声,因为安然这些年,安排的人够多嘛。
好在安然没找她的麻烦,这让宋才人稍稍松了口气。——其实是以前害安然的人太多,安然要一个一个收拾, 暂时还没收拾到她头上,不是忘了她加害她的事。
虽然稍稍松了口气,但宋才人也怕总有一天,安然会想起她当年害她的事,会找她的麻烦,所以一直鹌鹑着。
直到这会儿生下了皇子, 宋才人都没放下心来, 甚至一开始更害怕,怕安然会对付她,毕竟她可是生了唯二皇子的人,到时会影响安然的利益,能不怕安然会对付她吗?
结果!结果皇帝对她好的不得了,生了皇子后,立马越级晋升她为宋妃,还特别喜欢她的儿子,她的心腹看了,便不由私下高兴地跟她讨论,说皇帝这样喜欢她的儿子,将来也许会立她的儿子为太子。
宋才人,哦不,现在是宋妃了,宋妃不知道,皇帝这又是在搞小动作,想像当年对安然好, 让她跟刘皇后斗一样, 现在也想通过对宋妃和二皇子好, 怂恿宋妃和安然斗,到时他拉偏架,站在宋妃那边,打压安然和她的大皇子,慢慢的,就能将安然斗下去,让于家得瑟不起来了。
宋妃不知道皇帝是在利用她斗安然,只看着皇帝对她和她儿子好,便不由激动不已,越发相信心腹说的,将来她儿子会立为太子的事。
于是当下有了皇帝撑腰的宋妃,便不再怕安然了,毕竟自己现在地位有了,儿子也有了,还有皇帝的宠爱,于安然敢找自己的麻烦?不怕皇帝弄死她!
毕竟于安然可不像当年的刘皇后,她家可没什么背景,只靠着皇帝的恩宠才有现在的一切,如果皇帝不宠爱她了, 她还有什么呢?
看皇帝像以前利用自己斗于太后和刘皇后时一样,这时也采用这个套路对宋妃,连给宋妃娘家升官,都跟当初利用自己时一样,想让宋妃跟自己斗,让安然差点想笑了,想着这皇帝还真只有三板斧,来来回回就是这些把戏。
不过,虽然是老手段,但无论是于家,还是她宫里那些边缘人物,看宋妃开始得宠,都害怕了起来,怕安然真的被宋妃代替了。
他们跟宋妃一样想的,觉得安然的一切,都是皇帝给她的,要是皇帝不宠爱她了,她还有什么呢?所以不担心是假的。
尤其是于家,生怕自己家像刘皇后和于太后娘家一样倒台,荣华富贵不再,整天都提心吊胆的。
安然看他们整天提心吊胆的,也没马上出手收拾皇帝,让他们安心,毕竟于家也的确需要打击一下,免得他们太飘了,飘久了,迟早要出事,哪怕自己派人看着,都有可能看不住。
现在让他们受一点打击,让他们收敛一下气焰,也挺好的。
所以安然暂时没做任何反应。
当然了,同时也是为了通过这样的事,看看周围的人会是个什么反应,趁这个机会,进一步剔除那些不忠心的人,留下铁粉。
安然没做任何反应,那她看起来就像是失宠了,于家自是因害怕蔫了,于是吴家人看于家蔫了,高兴死了,想着让你们得瑟啊,现在如何?
安然任由皇帝蹦跶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她的孩子五岁启蒙,皇帝借机发作她的孩子——给刚读书的小孩子布置很多内容,没完成,就责骂孩子,将孩子吓坏了,完全就是鸡蛋里挑骨头那种——安然看着被皇帝吓坏了的孩子,就打算收拾皇帝,毕竟如果不管,任由皇帝这样下去,孩子这会儿正是性格养成的时候,别被皇帝吓的性格移了。
另外,安然也觉得,皇帝可以针对她,她还能暂时不理他的种种脑子不好的行为,但,不能针对她的孩子,尤其还是小宝宝,大人的争斗,将矛头指向小孩子,还是他自己的孩子,他如何下得去手,显然,这人太过歹毒。
这种情况,也让安然不想再容忍他下去了。
其实现在想收拾皇帝,真不难,因为这几年,皇帝一直纵情声、色,身体被搞的很差,只要稍微搞点小动作,就能将他撂倒。
不过安然暂时并不想要了皇帝的命,只想让他中风,不能说话,不能做事就行了,因为,她可不想让皇帝什么都不知道,就幸福地挂了,她要让他知道,找自己的麻烦,是什么下场。
就像安然想的那样,收拾皇帝不难。
随着年龄到了三十多岁,皇帝越发觉得床上精力不足,于是不免听信方士建议,吃什么丹药。
这些丹药,其实大多有毒,皇帝吃这些东西吃多了,身体就更差了。
而安然就安排了其中一人,献了一味丹药上去,这丹药效果不错,但吃多了,人容易中风。
但皇帝不知道啊,只看着这丹药有用,就经常吃这个丹药。
果然,不过一年,皇帝就有了中风征兆,并最终在某次纵情声、色的时候,出了事——兴奋过度,当时就直挺挺的倒下了,并像安然想的那样,不能说话,不能动弹,自然也就不能做事了。
其实差点死了,还是安然偷偷出手,将他救了回来,只是成了废人,意识有,大脑清醒,但说不了话,躺在床上什么也做不了。
而且名声很差,人们都知道皇帝是马上风出事的,朝里朝外都对这事议论纷纷,不用说了,一向好面子的皇帝,在历史上留个马上风的名声,到时有多尴尬。
安然还故意让人在皇帝跟前说这种议论,皇帝气的脸都变了,眼睛都瞪死了。
但这会儿的皇帝,气的脸色再难看,眼睛瞪的再狠,也不会有人放在心上了,毕竟他瞪的再狠,又能怎么着这些太监宫女呢?
事实上,大家这会儿的心思,都放在接下来,朝局该怎么维持的事上。
很快就有人提议,因天子仍在,所以由大皇子监国,大皇子之母皇贵妃垂帘听政。
这提议,自然是安然让人提议的。
很快这个提议就在朝中有了一片响应之声,因为安然这些年,安排的人够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