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承帝放权给太子,李湛又是想到就要做的性子,立刻就在朝堂上将同温暖商量男子,尤其是读书,准备入仕的官员不许纳妾写进律法中。
满朝哗然,朝臣呆若木鸡,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就算公主下嫁,前朝有强势的驸马也能纳个小妾。
男人纳妾那是错吗?
明明是做妻子的贤惠,找几个妹妹一起伺候夫君啊。
太子大婚后入朝辅政当日竟然颁布了这么一条……狗屁不通,不合常理的决定,这就是未来的皇帝陛下?
就是隆承帝承认的继承人?
“太子殿下将朝廷大事当作儿戏,取悦长公主,同太子妃的儿戏,臣恳请陛下出面教训太子,否则长此以往,朝上必生乱子,天下动荡。”
“万一太子殿下以后处处以太子妃为尊,天下不安啊。”
“陛下,当世可不能再有烽火戏诸侯的昏君了,史书斑斑,陛下当以史为鉴,王莽尚未篡权时,是朝野上下公认的圣人,纣王尚未登基遇见妖妃祸国前,也是孔武有力英明的帝王。”
“太子殿下征伐有功,聪慧能干,本是极好的,偏偏在迎娶太子妃……”
一个果子砸在正哭诉的官员头上,砸掉了他的官帽。
温浪恼怒道:
“你,你们还是不是个男人?!找不到反对的太子的理由,先说史书,后又把一切都推到太子妃身上?是不是以为太子妃不在,就没人敢揍你们了?”
“你们入宫觐见,有事就事,别屁大点事就攀扯太子妃,一个个看起来才高八斗,可只会拿史书说事,污蔑太子妃,哼,不过就是不让男人纳妾而已,说得好似将要亡国灭种了。”
“斯文持重的诸位大人原来只想着纳妾贪欢的斯文败类!你们脑子里是不是只装着风月这点事,完全不顾民生?”
温浪抓起盘子里的果子,一个个扔出去,砸得朝臣满头包。
隆承帝眯起眸子,仿佛喝醉了身形不稳,大手一挥,“再来一盘果子,赏,赏。”
田公公立刻又端上一大盘果子放在温浪面前,“将军慢慢来。”田公公略略同情觐见的官员,一群没眼色的东西。
陛下好不容易从长公主手中抢走温将军,让温将军陪酒听曲,正在酣饮时,朝臣们冒死进谏,坏了陛下的好兴致不说,当着温将军面说太子妃是妖妃。
温将军哪能忍得住?
兴许一会儿,安阳长公主让他们更惨。
抽红包!
朝臣:“……”
“陛下,陛下,纳妾少了,子嗣就少,税负锐减,人口减少,于国不利。”
“胡扯!”
温浪跳脚大骂:“你们的书都读到狗子里去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们难道不知道一对百姓夫妻可以生下起码五个以上的子女。
贫寒百姓只愁养不起儿女,从没犯愁过生不出儿子,反而是妻妾成群的勋贵高门大户,妻妾面上好姐妹,背后下狠手,能有两三个儿子就算好的。”
“我就没见过广纳姬妾的高官勋贵有七八个儿子活到成年的,倒是听过不少,滑胎,小产,夭折的事。”
朝臣只是干动弹嘴,说不出一句话。
温浪继续冷笑。
“你们可别忘了,读书人,勋贵们是不用交税赋的,太子主张的官绅纳税现在还没完全推广下去,就算将来需要缴税,也不是百姓们交得人丁税,不得纳妾同百姓关系不大,影响不到税赋,更同人口多少钱扯不深。
就算将来官员们只有一两个儿子也不是坏事,一个出息的儿子比生十个八个纨绔窝囊废有用,比如陛下有太子就足够了。
你们别想着将出京就藩的王爷叫回京,他们做不了太子的磨刀石,陛下不似你们心狠看妻妾乱斗,儿子们自相残杀。
早早确立太子,让藩王就藩王是一片慈父之心,是为保全他们一辈子荣华富贵,毕竟下辈子,他们可未必再能遇见陛下这么好的父亲了。”
隆承帝抿了口美酒,叹道:“还是皇妹回调教人,朕听温浪拍马屁,真真是通体舒泰,你们该同温浪好好学学,以前你们拍龙屁太生硬了,听得一点不舒服。”
朝臣:“……”
学什么?在安阳长公主面前伏低做小?
做长公主的狗男人吗?
虽然平郡王等人很想取代温浪,奈何长公主看不上!
“散了吧,散了吧。”
隆承帝靠在温浪身上,懒洋洋醉醺醺说道:
“朕既然将国事托付给太子,对太子就是信任的,太子聪慧,想法多,胆子大,锐意进取,改良弊政,这本是好事。
你们辅佐听从太子的命令,只是纳不让纳妾,你们就来朕面前哭诉,哎,难怪温浪误会你们为女人耽搁正事。”
“先按照太子的命令去做,等五六年后再看看效果如何,一切空谈都不如实际效果有说服力。”
隆承帝打了个酒嗝,“朕都被太子硬塞进后宫好几个寡妇,朕说什么了?你们难不成比朕还委屈?改明儿,朕也只守着皇后一人去。”
朝臣眼看着温浪扶着隆承帝离开,一个个排着队如同战败的公鸡出宫,再没有入宫时的雄赳赳气昂昂的精气神。
他们本打算当着陛下的面,辩倒太子,展现名嘴直臣的风采。
太子没出面,他们连温浪都对付不了。
被温浪拿果子砸,拿话噎,丢人丢大了。
这群入宫请谏的朝臣回府后病倒一批,羞于见人。
李湛给岳父送去好几大车的补品,鼓励岳父再接再厉。
温浪把东西留下,将太子的人赶回去,一点都没给太子面子。
几个巧言吝啬的人借此向太子进温浪的谗言,说温浪恃宠而骄,无视太子殿下……然后就没然后了,这几个人仿佛人间蒸发了。
“果然,不能再等了。”
武王凝视着皇宫方向,朝臣阻止不了太子推行的改革措施,藩王不可能再进京威胁太子,隆承帝完全信任太子,安阳长公主,以及温浪。
他们三人成了最稳定的铁三角。
武王派去的人只是证明他们彼此的信任罢了。
武王频频联络旧部,同幕僚协商,从武王府传出武王手握先帝遗诏的消息。
满朝哗然,朝臣呆若木鸡,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就算公主下嫁,前朝有强势的驸马也能纳个小妾。
男人纳妾那是错吗?
明明是做妻子的贤惠,找几个妹妹一起伺候夫君啊。
太子大婚后入朝辅政当日竟然颁布了这么一条……狗屁不通,不合常理的决定,这就是未来的皇帝陛下?
就是隆承帝承认的继承人?
“太子殿下将朝廷大事当作儿戏,取悦长公主,同太子妃的儿戏,臣恳请陛下出面教训太子,否则长此以往,朝上必生乱子,天下动荡。”
“万一太子殿下以后处处以太子妃为尊,天下不安啊。”
“陛下,当世可不能再有烽火戏诸侯的昏君了,史书斑斑,陛下当以史为鉴,王莽尚未篡权时,是朝野上下公认的圣人,纣王尚未登基遇见妖妃祸国前,也是孔武有力英明的帝王。”
“太子殿下征伐有功,聪慧能干,本是极好的,偏偏在迎娶太子妃……”
一个果子砸在正哭诉的官员头上,砸掉了他的官帽。
温浪恼怒道:
“你,你们还是不是个男人?!找不到反对的太子的理由,先说史书,后又把一切都推到太子妃身上?是不是以为太子妃不在,就没人敢揍你们了?”
“你们入宫觐见,有事就事,别屁大点事就攀扯太子妃,一个个看起来才高八斗,可只会拿史书说事,污蔑太子妃,哼,不过就是不让男人纳妾而已,说得好似将要亡国灭种了。”
“斯文持重的诸位大人原来只想着纳妾贪欢的斯文败类!你们脑子里是不是只装着风月这点事,完全不顾民生?”
温浪抓起盘子里的果子,一个个扔出去,砸得朝臣满头包。
隆承帝眯起眸子,仿佛喝醉了身形不稳,大手一挥,“再来一盘果子,赏,赏。”
田公公立刻又端上一大盘果子放在温浪面前,“将军慢慢来。”田公公略略同情觐见的官员,一群没眼色的东西。
陛下好不容易从长公主手中抢走温将军,让温将军陪酒听曲,正在酣饮时,朝臣们冒死进谏,坏了陛下的好兴致不说,当着温将军面说太子妃是妖妃。
温将军哪能忍得住?
兴许一会儿,安阳长公主让他们更惨。
抽红包!
朝臣:“……”
“陛下,陛下,纳妾少了,子嗣就少,税负锐减,人口减少,于国不利。”
“胡扯!”
温浪跳脚大骂:“你们的书都读到狗子里去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们难道不知道一对百姓夫妻可以生下起码五个以上的子女。
贫寒百姓只愁养不起儿女,从没犯愁过生不出儿子,反而是妻妾成群的勋贵高门大户,妻妾面上好姐妹,背后下狠手,能有两三个儿子就算好的。”
“我就没见过广纳姬妾的高官勋贵有七八个儿子活到成年的,倒是听过不少,滑胎,小产,夭折的事。”
朝臣只是干动弹嘴,说不出一句话。
温浪继续冷笑。
“你们可别忘了,读书人,勋贵们是不用交税赋的,太子主张的官绅纳税现在还没完全推广下去,就算将来需要缴税,也不是百姓们交得人丁税,不得纳妾同百姓关系不大,影响不到税赋,更同人口多少钱扯不深。
就算将来官员们只有一两个儿子也不是坏事,一个出息的儿子比生十个八个纨绔窝囊废有用,比如陛下有太子就足够了。
你们别想着将出京就藩的王爷叫回京,他们做不了太子的磨刀石,陛下不似你们心狠看妻妾乱斗,儿子们自相残杀。
早早确立太子,让藩王就藩王是一片慈父之心,是为保全他们一辈子荣华富贵,毕竟下辈子,他们可未必再能遇见陛下这么好的父亲了。”
隆承帝抿了口美酒,叹道:“还是皇妹回调教人,朕听温浪拍马屁,真真是通体舒泰,你们该同温浪好好学学,以前你们拍龙屁太生硬了,听得一点不舒服。”
朝臣:“……”
学什么?在安阳长公主面前伏低做小?
做长公主的狗男人吗?
虽然平郡王等人很想取代温浪,奈何长公主看不上!
“散了吧,散了吧。”
隆承帝靠在温浪身上,懒洋洋醉醺醺说道:
“朕既然将国事托付给太子,对太子就是信任的,太子聪慧,想法多,胆子大,锐意进取,改良弊政,这本是好事。
你们辅佐听从太子的命令,只是纳不让纳妾,你们就来朕面前哭诉,哎,难怪温浪误会你们为女人耽搁正事。”
“先按照太子的命令去做,等五六年后再看看效果如何,一切空谈都不如实际效果有说服力。”
隆承帝打了个酒嗝,“朕都被太子硬塞进后宫好几个寡妇,朕说什么了?你们难不成比朕还委屈?改明儿,朕也只守着皇后一人去。”
朝臣眼看着温浪扶着隆承帝离开,一个个排着队如同战败的公鸡出宫,再没有入宫时的雄赳赳气昂昂的精气神。
他们本打算当着陛下的面,辩倒太子,展现名嘴直臣的风采。
太子没出面,他们连温浪都对付不了。
被温浪拿果子砸,拿话噎,丢人丢大了。
这群入宫请谏的朝臣回府后病倒一批,羞于见人。
李湛给岳父送去好几大车的补品,鼓励岳父再接再厉。
温浪把东西留下,将太子的人赶回去,一点都没给太子面子。
几个巧言吝啬的人借此向太子进温浪的谗言,说温浪恃宠而骄,无视太子殿下……然后就没然后了,这几个人仿佛人间蒸发了。
“果然,不能再等了。”
武王凝视着皇宫方向,朝臣阻止不了太子推行的改革措施,藩王不可能再进京威胁太子,隆承帝完全信任太子,安阳长公主,以及温浪。
他们三人成了最稳定的铁三角。
武王派去的人只是证明他们彼此的信任罢了。
武王频频联络旧部,同幕僚协商,从武王府传出武王手握先帝遗诏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