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微微一怔,他知道自己跑不了,但是却没有料到,竟然会来得这么快,还这么直接……
“官家!”赵鼎下意识咽了口吐沫,正待说话,赵桓却突然道:“赵卿,朕还记得当年你说过,要真正君臣一体,共商国是,要朕相信朝臣,和你们开诚布公。那今天朕就多说几句。”
赵桓抬起头,目视着朝臣,淡然道:“当年朕说过,天下大事,抗金,抗金,还是抗金!为了抗金,不得不团结一切力量。当时的情形,如果有重臣投靠金人,出卖大宋,国家有立刻崩溃的危险,朕的确是承受不起。所以朕只能尽力维持局势,一些朕很厌恶的人,也能在朝中为官,继续享受百姓供养。”
赵桓略停顿,缓缓出了口恶气。
“时至今日,能追随朕的留下,不愿意追随朕的,自可以去职还乡,不必在朝堂受委屈。至于今后大宋要走什么路,朕归结起来,核心目标是民本,最重要的态度就是务实,对待天下万民,讲究一个公平,对待四周蛮夷,讲究积极进取。”
“对了,还有一条,就是朕很讨厌那首诗,你们也都清楚。今后为官,不至于挨饿受冻,却也别想什么颜如玉,黄金屋!朝廷取士,是为了辅佐君父,治理天下。不是请来一群祖宗供起来,所以尔等都要想好了,从今往后,犯了国法,发配岭南都是小事,破家灭门,扒皮萱草,朕也是干得出来的。”
赵桓绷着脸道:“暂时就说这些了,从赵卿开始吧!”
就在赵桓说话的时候,赵鼎已经凡是思忖,权衡好了。别看赵桓说得好听,但是他真敢挂冠求去,官家保证第一个砍了他的脑袋。
身为首相,又有什么选择呢?
更何况赵桓讲的这些东西,在赵鼎看来,有太多都是理所当然的,绝对算不上标新立异,只不过是以往做不到罢了。
“官家,臣自然是鞠躬尽瘁,追随官家。”
赵桓微微一笑,略带欣慰,总算没有打脸。
赵鼎之后,李若水,徐徽言,乃至张浚,悉数站出来,躬身施礼,表明了态度,毫无疑问,他们都是站在赵官家这边的。
渐渐的,到了户部尚书刘汲这里,他沉吟再三,猛然向前一步。
“官家,臣追随圣人,光复燕云,数年之间,殚精竭虑,不曾懈怠。他家中无有余财,臣的儿子未曾恩荫官职。接掌户部以来,更不敢有分毫差错……臣尽力了!”
刘汲抬起头,朗声道:“臣少读孔孟,曾经追随横渠先生,时至今日,官家锐意进取之心昭然若揭,孔孟之道怕是不复显学,臣不敢苟同,却也不能辜负天恩,忝列朝堂,阳奉阴违……故此,臣,臣请辞归乡,还望官家恩准。”
赵桓略沉吟,“刘卿,你的确是个贤臣,是朕辜负了你!”
一言及此,刘汲涕泪横流,扑通跪倒,“官家圣睿,亘古未有。中兴皇宋,功过光武。是臣迂腐,不能侍奉明君圣主!”
赵桓深深叹息,突然对着众人自嘲道:“朕说去留随意,可到底是舍不得……这样吧,刘卿,朕有个去处安排你,就看你愿不愿意受苦了。”
刘汲慌忙抬头,用袖子抹了一下眼泪,断然道:“愿意,不管什么事情,臣都愿意!”
赵桓轻笑,“这事情不是旨意,是请求……朕想让你去高丽。”
“高丽?”刘汲不解,却还是点头,“臣愿意去!”
他回答太过干脆,让好多人都来不及反应,赵桓也愣了一下,却是摇头笑道:“大家伙怕是会觉得,朕都说了,不会为难大家伙,却要把刘尚书送去高丽,这不是比发配岭南,还要过分吗?”
“容朕解释一下……高丽世家卑劣无耻,逼死了一心复国的郑知常。高丽百姓蒙昧无知,竟然被那几个世家裹挟,杀戮恩人,丧心病狂。朕打算派遣真正儒臣过去,推行教化,以正人心。”
“朕虽然觉得当下的大宋,应该走一条新路。但是高丽太过落后,怕是几十年,也未必能达到昔日大宋的程度。总而言之,教化高丽,使之赶上上国程度,他年也要将高丽并入版图,与其他州县无异,毕竟高丽也是九州之一,岂可弃之!”
赵桓又补充道:“这件事也是自愿的,并不强求,大家伙可以自由选择。”
话说到了这里,又岂是能选择的!
不过大家伙也听明白了,让他们去高丽,是作威作福,当人上人去了,可不吃苦了。当然了,在很多士人眼里,第一好的是家乡,第二好的是京城,离开了京城,去哪里都是发配。
对于这些人来说,赵桓也是无话可说。
沉溺享乐,一点苦吃不了,这样的人,留在朝中,也是祸害,还不如赶走了干净!
很显然,刘汲不是这样的人,他欣然接受,准备前去高丽,传经布道……继续坚守他的圣贤之道。
这个结果刘汲是满意的,既能保持良知,又能继续为朝廷做事,说到底,谁又当真想隐退山林,不问世事。
有了刘汲这个榜样之后,在场的众臣也有了另外的选择。
陆续又有尚书一人,侍郎三人,御史中丞一人,以及各部官吏,还有翰林学士等等,总计五十多人,选择离去,其中竟然有三十多人,愿意去高丽,真正打算离开朝堂,默默无闻的,也就二十多人。
说来说去,甚至赶不上一次整顿吏治。
看到这个结果,赵桓暗暗松了口气。
说到底他这个官家还算不错,没有混到众叛亲离的地步,愿意站在他身边的官吏,还是占据了绝大多数。
其实赵桓也是多虑了,且不说他讲的东西,还有些道理,光是他的无上威望,就足以让大多数人站在他这边了。
事实上任何一群人当中,随大流的都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国人又有天然的务实特点。讲了一千多年的儒家教化,真信的又有多少?
士人表率,屈指可数。
赵桓提出的东西虽然颠覆,但也不妨让他试试,等出了问题再说。
当然了,这也不是说赵桓一下子就大功告成了,相反,他这才真正走上了一条危险道路,后面还有太多的考验等着哩!
“不管去留,君臣一场,以后也未必真的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朕准备了御宴,大家伙畅饮一场吧!”
抠门的赵官家又一次大出血了,光是各种菜肴,就准备了三十道以上……而且每一道都是能大快朵颐的。
众所周知,上档次的宴席都是有看碟的,尤其是御宴,恨不得多一半都是用来看的。但是到了赵官家这里,就行不通了。
虽然赵桓不至于像以往那么扣,但是依旧反对浪费。
也恰恰如此,赵官家的御宴可实惠多了。
酥脆金黄的烤乳猪,肥嫩鲜艳的东坡肘子,拳头大小的红烧狮子头,还有九转大肠……众人看下来,全都愣住了。
尤其是还在场上的赵佶,老脸不善……这个逆子,到底不给自己面子!
众所周知,大宋皇宫的标准肉食是羊肉。
赵佶更是一次御宴能吃掉一万头羊的主儿,现在好了,全都换成了猪肉,完美诠释了猪羊变色这个成语。
用得着吗?
连肉都换了?
这猪肉可不好吃,讲究的人,都吃羊肉的……其实牛肉更好,奈何不许杀耕牛。牛在农耕时代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牛筋牛角,都是不折不扣的战略物资,一副上好的牛角,能卖出一头牛的价钱,就连牛皮都是好东西,用牛皮熬出来的东西叫做阿胶,那可是大补之物。
没错,最早的阿胶是用牛皮熬的,后来因为牛皮用途太多,才不得不换成了相对廉价的驴皮……如果觉得驴皮阿胶太贵了,不妨用牛皮试试,毕竟这个更地道!
一个国家,能吃什么,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度。
肉蛋奶,这是最基本的操作,优质的海鲜,更是蛋白质的最好来源……只要条件允许,可劲儿往肚子里塞,绝对错不了。
毕竟吃水果的猴子还是猴子,吃肉的猴子可是花了十万年就进化成了人。
断然没有被几个人忽悠两句,就真的上当的道理。而能想出这种办法的人,也断然高明不到哪里去,毕竟幼儿园的小朋友得到了一些好的零食,都会装成不好吃的样子,生怕别人抢,说到底,也就是个三五岁的水平,俩字:下贱!
“大家伙想必看得出来,朕这一次用的都是猪肉……是不是朕故意要和太上皇作对,标新立异呢?”赵桓笑呵呵道:“还真不是,朕是仔细算过的。”
众人绷着脸,心说这玩意还能算?
骗鬼呢!
“你们不信?”赵桓笑道:“朕不说别的,一只母羊,两年三窝,平均一窝两只,也就是说,一年能产三只羊羔。母猪就不一样,两年能生足足五窝,每一窝平均八头小猪。你们算算,这个差别有多大?”
“孟夫子说五十者衣帛食肉,却没有规定一定要吃羊肉吧!”赵桓笑呵呵道:“你们说朕以养猪吃肉来实现孟夫子的王道,比起微言大义,皓首穷经,孰高孰低啊?”
“官家!”赵鼎下意识咽了口吐沫,正待说话,赵桓却突然道:“赵卿,朕还记得当年你说过,要真正君臣一体,共商国是,要朕相信朝臣,和你们开诚布公。那今天朕就多说几句。”
赵桓抬起头,目视着朝臣,淡然道:“当年朕说过,天下大事,抗金,抗金,还是抗金!为了抗金,不得不团结一切力量。当时的情形,如果有重臣投靠金人,出卖大宋,国家有立刻崩溃的危险,朕的确是承受不起。所以朕只能尽力维持局势,一些朕很厌恶的人,也能在朝中为官,继续享受百姓供养。”
赵桓略停顿,缓缓出了口恶气。
“时至今日,能追随朕的留下,不愿意追随朕的,自可以去职还乡,不必在朝堂受委屈。至于今后大宋要走什么路,朕归结起来,核心目标是民本,最重要的态度就是务实,对待天下万民,讲究一个公平,对待四周蛮夷,讲究积极进取。”
“对了,还有一条,就是朕很讨厌那首诗,你们也都清楚。今后为官,不至于挨饿受冻,却也别想什么颜如玉,黄金屋!朝廷取士,是为了辅佐君父,治理天下。不是请来一群祖宗供起来,所以尔等都要想好了,从今往后,犯了国法,发配岭南都是小事,破家灭门,扒皮萱草,朕也是干得出来的。”
赵桓绷着脸道:“暂时就说这些了,从赵卿开始吧!”
就在赵桓说话的时候,赵鼎已经凡是思忖,权衡好了。别看赵桓说得好听,但是他真敢挂冠求去,官家保证第一个砍了他的脑袋。
身为首相,又有什么选择呢?
更何况赵桓讲的这些东西,在赵鼎看来,有太多都是理所当然的,绝对算不上标新立异,只不过是以往做不到罢了。
“官家,臣自然是鞠躬尽瘁,追随官家。”
赵桓微微一笑,略带欣慰,总算没有打脸。
赵鼎之后,李若水,徐徽言,乃至张浚,悉数站出来,躬身施礼,表明了态度,毫无疑问,他们都是站在赵官家这边的。
渐渐的,到了户部尚书刘汲这里,他沉吟再三,猛然向前一步。
“官家,臣追随圣人,光复燕云,数年之间,殚精竭虑,不曾懈怠。他家中无有余财,臣的儿子未曾恩荫官职。接掌户部以来,更不敢有分毫差错……臣尽力了!”
刘汲抬起头,朗声道:“臣少读孔孟,曾经追随横渠先生,时至今日,官家锐意进取之心昭然若揭,孔孟之道怕是不复显学,臣不敢苟同,却也不能辜负天恩,忝列朝堂,阳奉阴违……故此,臣,臣请辞归乡,还望官家恩准。”
赵桓略沉吟,“刘卿,你的确是个贤臣,是朕辜负了你!”
一言及此,刘汲涕泪横流,扑通跪倒,“官家圣睿,亘古未有。中兴皇宋,功过光武。是臣迂腐,不能侍奉明君圣主!”
赵桓深深叹息,突然对着众人自嘲道:“朕说去留随意,可到底是舍不得……这样吧,刘卿,朕有个去处安排你,就看你愿不愿意受苦了。”
刘汲慌忙抬头,用袖子抹了一下眼泪,断然道:“愿意,不管什么事情,臣都愿意!”
赵桓轻笑,“这事情不是旨意,是请求……朕想让你去高丽。”
“高丽?”刘汲不解,却还是点头,“臣愿意去!”
他回答太过干脆,让好多人都来不及反应,赵桓也愣了一下,却是摇头笑道:“大家伙怕是会觉得,朕都说了,不会为难大家伙,却要把刘尚书送去高丽,这不是比发配岭南,还要过分吗?”
“容朕解释一下……高丽世家卑劣无耻,逼死了一心复国的郑知常。高丽百姓蒙昧无知,竟然被那几个世家裹挟,杀戮恩人,丧心病狂。朕打算派遣真正儒臣过去,推行教化,以正人心。”
“朕虽然觉得当下的大宋,应该走一条新路。但是高丽太过落后,怕是几十年,也未必能达到昔日大宋的程度。总而言之,教化高丽,使之赶上上国程度,他年也要将高丽并入版图,与其他州县无异,毕竟高丽也是九州之一,岂可弃之!”
赵桓又补充道:“这件事也是自愿的,并不强求,大家伙可以自由选择。”
话说到了这里,又岂是能选择的!
不过大家伙也听明白了,让他们去高丽,是作威作福,当人上人去了,可不吃苦了。当然了,在很多士人眼里,第一好的是家乡,第二好的是京城,离开了京城,去哪里都是发配。
对于这些人来说,赵桓也是无话可说。
沉溺享乐,一点苦吃不了,这样的人,留在朝中,也是祸害,还不如赶走了干净!
很显然,刘汲不是这样的人,他欣然接受,准备前去高丽,传经布道……继续坚守他的圣贤之道。
这个结果刘汲是满意的,既能保持良知,又能继续为朝廷做事,说到底,谁又当真想隐退山林,不问世事。
有了刘汲这个榜样之后,在场的众臣也有了另外的选择。
陆续又有尚书一人,侍郎三人,御史中丞一人,以及各部官吏,还有翰林学士等等,总计五十多人,选择离去,其中竟然有三十多人,愿意去高丽,真正打算离开朝堂,默默无闻的,也就二十多人。
说来说去,甚至赶不上一次整顿吏治。
看到这个结果,赵桓暗暗松了口气。
说到底他这个官家还算不错,没有混到众叛亲离的地步,愿意站在他身边的官吏,还是占据了绝大多数。
其实赵桓也是多虑了,且不说他讲的东西,还有些道理,光是他的无上威望,就足以让大多数人站在他这边了。
事实上任何一群人当中,随大流的都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国人又有天然的务实特点。讲了一千多年的儒家教化,真信的又有多少?
士人表率,屈指可数。
赵桓提出的东西虽然颠覆,但也不妨让他试试,等出了问题再说。
当然了,这也不是说赵桓一下子就大功告成了,相反,他这才真正走上了一条危险道路,后面还有太多的考验等着哩!
“不管去留,君臣一场,以后也未必真的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朕准备了御宴,大家伙畅饮一场吧!”
抠门的赵官家又一次大出血了,光是各种菜肴,就准备了三十道以上……而且每一道都是能大快朵颐的。
众所周知,上档次的宴席都是有看碟的,尤其是御宴,恨不得多一半都是用来看的。但是到了赵官家这里,就行不通了。
虽然赵桓不至于像以往那么扣,但是依旧反对浪费。
也恰恰如此,赵官家的御宴可实惠多了。
酥脆金黄的烤乳猪,肥嫩鲜艳的东坡肘子,拳头大小的红烧狮子头,还有九转大肠……众人看下来,全都愣住了。
尤其是还在场上的赵佶,老脸不善……这个逆子,到底不给自己面子!
众所周知,大宋皇宫的标准肉食是羊肉。
赵佶更是一次御宴能吃掉一万头羊的主儿,现在好了,全都换成了猪肉,完美诠释了猪羊变色这个成语。
用得着吗?
连肉都换了?
这猪肉可不好吃,讲究的人,都吃羊肉的……其实牛肉更好,奈何不许杀耕牛。牛在农耕时代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牛筋牛角,都是不折不扣的战略物资,一副上好的牛角,能卖出一头牛的价钱,就连牛皮都是好东西,用牛皮熬出来的东西叫做阿胶,那可是大补之物。
没错,最早的阿胶是用牛皮熬的,后来因为牛皮用途太多,才不得不换成了相对廉价的驴皮……如果觉得驴皮阿胶太贵了,不妨用牛皮试试,毕竟这个更地道!
一个国家,能吃什么,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度。
肉蛋奶,这是最基本的操作,优质的海鲜,更是蛋白质的最好来源……只要条件允许,可劲儿往肚子里塞,绝对错不了。
毕竟吃水果的猴子还是猴子,吃肉的猴子可是花了十万年就进化成了人。
断然没有被几个人忽悠两句,就真的上当的道理。而能想出这种办法的人,也断然高明不到哪里去,毕竟幼儿园的小朋友得到了一些好的零食,都会装成不好吃的样子,生怕别人抢,说到底,也就是个三五岁的水平,俩字:下贱!
“大家伙想必看得出来,朕这一次用的都是猪肉……是不是朕故意要和太上皇作对,标新立异呢?”赵桓笑呵呵道:“还真不是,朕是仔细算过的。”
众人绷着脸,心说这玩意还能算?
骗鬼呢!
“你们不信?”赵桓笑道:“朕不说别的,一只母羊,两年三窝,平均一窝两只,也就是说,一年能产三只羊羔。母猪就不一样,两年能生足足五窝,每一窝平均八头小猪。你们算算,这个差别有多大?”
“孟夫子说五十者衣帛食肉,却没有规定一定要吃羊肉吧!”赵桓笑呵呵道:“你们说朕以养猪吃肉来实现孟夫子的王道,比起微言大义,皓首穷经,孰高孰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