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李辰着手建造船只以来,周瑜便已经开始在樊口建造水寨。如今整个樊口一代,足足有九座大型的水寨,这些水寨足足绵延数百里。可以这么说,即便是水军之战东吴败了。有这九座水寨横在哪里,秦军就得打水上攻坚战。
听周瑜这般一解释,东吴的这些大臣们,那是纷纷的感叹着周瑜的高瞻远瞩啊。这才是他们东吴的高人,东吴的定海神针。
“此一战乃我东吴之国战,必须倾尽全国之力,方可立于不败之地。有我周瑜在前方,大王大可不必担心前线战况,我周瑜不死,便不会让秦军过樊口一步。”周瑜斩钉截铁的说道。
“公谨之才本王是知道的,有公瑾在前方,本王自然是在放心不过。不过,公瑾这后方还需一人坐镇,不知公瑾以为何人能够胜任?”孙坚朝着周瑜问道。
周瑜负责在前线统筹全军,运筹帷幄。那么这后方还得有一个负责后勤工作的,前面这么多人在打仗,这后边的压力可不比前面小。因此,这负责后勤工作的人,那也得是一个能人了。
如今的东吴仅仅只有江东六郡的地盘,这六郡之地虽然富饶,但是在整个天下的诸侯当中,地盘并算不上大。因此这江东的人口实际上并不算多,而且这人才相比魏,秦更是远远不如。
这可是倾尽全国之力的国战,这负责后方之人,那也不能随便找一个人糊弄着不是。这些个东吴大臣当中,能够负责这件事的,也仅仅只有张昭,顾雍,鲁肃三人而已。
这三人当中,周瑜最中意的就是鲁肃了。但是鲁肃毕竟是小辈,虽然聪慧,但是毕竟经验上难免有些不足。
“吴王,我以为不如让张昭大人负责在后方坐镇,我与张昭大人一前一后,必然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周瑜对孙坚说道。
孙坚自己就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由此可见孙坚对于张昭的本事还是十分的相信的。
“子布,不知你可愿担此重任?”孙坚朝着张昭问道。
一听着话,张昭的脑袋摇的和破浪鼓一般。张昭并不主战,在他看来这场仗是不打最好,他如何能愿意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张昭是孙权麾下的重臣,同样张昭和顾雍两人也是东吴本土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东吴有多少家底子张昭比谁都清楚,若是这场国战打起来。孙坚的那些家底子拾到拾到最多也就能够撑个半年,一年的。
那么等东吴粮草不继的时候,那到时候就的向东南购物的这些个大家族征粮了。若是,张昭接受了这个任务,那到时候他可就得身先士卒。
这个年代,对于张昭这样的家族的子弟来说,家族的利益是大于国家的利益的。因此,张昭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主动担任这个职位的。
张昭有心要拒绝,但是他总不可能直接说我不干吧。他得找个合理的借口将这个任务给拒绝了,还不能引起孙坚的疑心。
“咳咳!”
“吴王信任老夫,予老夫如此之重任,按理说老夫是不应该有半点推脱之言的。但是老夫年老体弱,这般重任有心担当,但是只怕是无力为之啊。”张昭对孙坚说道。
张昭一说这话,孙坚倒也还真挑不出毛病。张昭的年纪可不小了,在东吴的一众文臣当中,也属于年老最大的那一批了。
这仗真打起来,这后勤调度必然也是一个十分高强度的工作,张昭的这幅身体,还真未必能支撑的了。
张昭这般年纪了,不愿意担任这般重任,孙坚也不好意思强行委派。于是,孙坚又看了看一旁的顾雍。
在东吴的文臣当中,张昭是居首位的,张昭在往后,那就是顾雍了。顾雍的本事倒是不在张昭之下,而且也比张昭年轻了一些。顾雍师从大儒蔡邕,算的上是师出名门,确实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元叹,不知道由你来担此重任如何?”孙坚又问向顾雍。
顾雍和张昭一样,张昭能想到的,顾雍也能想到。他们都是东吴的大家族,孙坚要找他们征粮这是必然的。谁担当了这个重任,那谁就得打出血。
这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那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因此,顾雍哪里能够愿意担当如此重任。
“吴王,在下才疏学浅,恐怕拖了大都督的后腿啊。”顾雍对孙坚说道。
一听顾雍这话,孙坚的这个脸色就有点变了颜色了。如果说张昭刚刚那还是各正当理由的话,顾雍这就是纯属在胡扯。
顾雍这话,那就和直说这活我干不了没啥区别了。但是他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张昭还能用的年老体弱来当借口。他顾雍是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借口了,无奈只能硬着头皮扯一个。
顾雍不愿意干,孙坚还真不能强迫他。这可是关于东吴命运的一战,若是强迫顾雍来干,那到时候万一顾雍来上一个出工不出力,那可就坏了大事了。
这个重任张昭是不愿意干,顾雍也不愿意干。鲁肃心说,下一个吴王该点我的名了吧。得了,我也别等吴王点名了,我自个站出来吧。
当然,鲁肃站出来可不是毛遂自荐的,他是要举荐一人。
“吴王,我鲁肃举荐一人,此人才学不在大都督之下。若是咱们能够请来此人,必然能够徒增几分胜算。”鲁肃站出来说道。
一听鲁肃这话,孙坚心中一惊。鲁肃不是无的放矢的人,他既然说有一人才学不在周瑜之下,那么这必然是一个大才啊。
“哦,不知子敬说的是谁?”吴王孙坚问道。
“吴王,不知您可听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即可安天下?”鲁肃问道。
卧龙凤雏得一即可安天下,这句话乃是大汉著名的隐士司马徽所言。如今这句话其实流传的并不是很广,这普通百姓其实并不知晓,仅仅只是在士林中流传。
恰巧,这句话孙坚还真听过。于是乎,孙坚朝着鲁肃问道:“本王听闻卧龙凤雏并未出仕,不知子敬说的是卧龙,还是凤雏呢?”
听周瑜这般一解释,东吴的这些大臣们,那是纷纷的感叹着周瑜的高瞻远瞩啊。这才是他们东吴的高人,东吴的定海神针。
“此一战乃我东吴之国战,必须倾尽全国之力,方可立于不败之地。有我周瑜在前方,大王大可不必担心前线战况,我周瑜不死,便不会让秦军过樊口一步。”周瑜斩钉截铁的说道。
“公谨之才本王是知道的,有公瑾在前方,本王自然是在放心不过。不过,公瑾这后方还需一人坐镇,不知公瑾以为何人能够胜任?”孙坚朝着周瑜问道。
周瑜负责在前线统筹全军,运筹帷幄。那么这后方还得有一个负责后勤工作的,前面这么多人在打仗,这后边的压力可不比前面小。因此,这负责后勤工作的人,那也得是一个能人了。
如今的东吴仅仅只有江东六郡的地盘,这六郡之地虽然富饶,但是在整个天下的诸侯当中,地盘并算不上大。因此这江东的人口实际上并不算多,而且这人才相比魏,秦更是远远不如。
这可是倾尽全国之力的国战,这负责后方之人,那也不能随便找一个人糊弄着不是。这些个东吴大臣当中,能够负责这件事的,也仅仅只有张昭,顾雍,鲁肃三人而已。
这三人当中,周瑜最中意的就是鲁肃了。但是鲁肃毕竟是小辈,虽然聪慧,但是毕竟经验上难免有些不足。
“吴王,我以为不如让张昭大人负责在后方坐镇,我与张昭大人一前一后,必然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周瑜对孙坚说道。
孙坚自己就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由此可见孙坚对于张昭的本事还是十分的相信的。
“子布,不知你可愿担此重任?”孙坚朝着张昭问道。
一听着话,张昭的脑袋摇的和破浪鼓一般。张昭并不主战,在他看来这场仗是不打最好,他如何能愿意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张昭是孙权麾下的重臣,同样张昭和顾雍两人也是东吴本土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东吴有多少家底子张昭比谁都清楚,若是这场国战打起来。孙坚的那些家底子拾到拾到最多也就能够撑个半年,一年的。
那么等东吴粮草不继的时候,那到时候就的向东南购物的这些个大家族征粮了。若是,张昭接受了这个任务,那到时候他可就得身先士卒。
这个年代,对于张昭这样的家族的子弟来说,家族的利益是大于国家的利益的。因此,张昭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主动担任这个职位的。
张昭有心要拒绝,但是他总不可能直接说我不干吧。他得找个合理的借口将这个任务给拒绝了,还不能引起孙坚的疑心。
“咳咳!”
“吴王信任老夫,予老夫如此之重任,按理说老夫是不应该有半点推脱之言的。但是老夫年老体弱,这般重任有心担当,但是只怕是无力为之啊。”张昭对孙坚说道。
张昭一说这话,孙坚倒也还真挑不出毛病。张昭的年纪可不小了,在东吴的一众文臣当中,也属于年老最大的那一批了。
这仗真打起来,这后勤调度必然也是一个十分高强度的工作,张昭的这幅身体,还真未必能支撑的了。
张昭这般年纪了,不愿意担任这般重任,孙坚也不好意思强行委派。于是,孙坚又看了看一旁的顾雍。
在东吴的文臣当中,张昭是居首位的,张昭在往后,那就是顾雍了。顾雍的本事倒是不在张昭之下,而且也比张昭年轻了一些。顾雍师从大儒蔡邕,算的上是师出名门,确实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元叹,不知道由你来担此重任如何?”孙坚又问向顾雍。
顾雍和张昭一样,张昭能想到的,顾雍也能想到。他们都是东吴的大家族,孙坚要找他们征粮这是必然的。谁担当了这个重任,那谁就得打出血。
这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那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因此,顾雍哪里能够愿意担当如此重任。
“吴王,在下才疏学浅,恐怕拖了大都督的后腿啊。”顾雍对孙坚说道。
一听顾雍这话,孙坚的这个脸色就有点变了颜色了。如果说张昭刚刚那还是各正当理由的话,顾雍这就是纯属在胡扯。
顾雍这话,那就和直说这活我干不了没啥区别了。但是他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张昭还能用的年老体弱来当借口。他顾雍是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借口了,无奈只能硬着头皮扯一个。
顾雍不愿意干,孙坚还真不能强迫他。这可是关于东吴命运的一战,若是强迫顾雍来干,那到时候万一顾雍来上一个出工不出力,那可就坏了大事了。
这个重任张昭是不愿意干,顾雍也不愿意干。鲁肃心说,下一个吴王该点我的名了吧。得了,我也别等吴王点名了,我自个站出来吧。
当然,鲁肃站出来可不是毛遂自荐的,他是要举荐一人。
“吴王,我鲁肃举荐一人,此人才学不在大都督之下。若是咱们能够请来此人,必然能够徒增几分胜算。”鲁肃站出来说道。
一听鲁肃这话,孙坚心中一惊。鲁肃不是无的放矢的人,他既然说有一人才学不在周瑜之下,那么这必然是一个大才啊。
“哦,不知子敬说的是谁?”吴王孙坚问道。
“吴王,不知您可听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即可安天下?”鲁肃问道。
卧龙凤雏得一即可安天下,这句话乃是大汉著名的隐士司马徽所言。如今这句话其实流传的并不是很广,这普通百姓其实并不知晓,仅仅只是在士林中流传。
恰巧,这句话孙坚还真听过。于是乎,孙坚朝着鲁肃问道:“本王听闻卧龙凤雏并未出仕,不知子敬说的是卧龙,还是凤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