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青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翻转。韩安国早就领略过燕铭厉害,却也没想到燕铭竟然在大殿之上说出这样的话来。
“好!”倒是角落里的汲黯拍手,公然叫好。
“你,不过是一个谒者,竟然敢如此咆哮殿堂。”庄青翟有些老羞成怒,没想到燕铭之前看似和他是一伙儿的,现如今却倒打一耙,反了天纲。
眼看燕铭说完了这些话之后,皇帝刘彻眼睛里都是笑意。庄青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去找燕铭的麻烦,只好把一腔怒火撒到了此时不过是个谒者的汲黯身上。
只可惜,庄青翟再一次找错了对象。
燕铭不好惹,可汲黯比燕铭还要不好惹。这家伙是个不怕死,又臭又硬的一货。
听到庄青翟的话,汲黯一昂头。
燕铭只看到汲黯一昂头,眼睛一瞪,就知道,庄青翟讨不了好儿去。
“我说庄公,皇帝陛下召集你们这群大臣前来,不过就是为了商讨个对策。我叫个好儿,怎么了?这既是咆哮公堂么?这就是违反朝纲么?难不成只准说和亲,不准有其他的声音么?”汲黯反问道。
庄青翟梗了梗脖子,还要说话,却被韩安国拉住。
他这才反应过来,向着刘彻一抱拳。
刘彻对汲黯这个几乎天天在跟前的小谒者,倒是有些刮目相看。这场朝会,本来就是他发起的。说什么都无所禁忌。自然也不会对庄青翟有所责骂,只是点了点头,示意大家继续说下去。
韩安国沉沉心,说道:“燕侯所说的,是玩笑话。军队是国家的根本,自然不能废止。和亲也是国家的大计,经过三朝的检验,证明了它的功效和意义。自然也是没错。这个……”
燕铭咳嗽一声,直接打断了韩安国的话,说道:“别说和亲的功效和意义。他的功效,就是让匈奴人暂时不欺负咱们大汉朝,啥时候想起来了,就给咱们来上一下子。而它的意义,在高祖草创大汉的时期,在文景两位圣皇韬光养晦的时期,的确是非同一般。可现在,时代变了,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意义。”
看了看刘彻眼中鼓励的意味,燕铭继续说道:“如果现在还非要说和亲的意义,那除了把我大汉女儿送到匈奴胯.下承欢,基本上没什么鸟用。”
这话说的很糙,在这样的场合之中,许多朝中大员都已经有些忍俊不住。
燕铭眼神凌厉的扫视了一眼那些几乎忍俊不住的朝中大员,厉声说道:“我知道我这话说的很糙,很操蛋。甚至让诸位老庄之学,儒门大圣听了,连世俗俚语都不如。可特么记住一句话,话糙理不糙。”
“一个国家,积弱之时,可以委曲求全。可以暂时让步。这都不丢人。可特么现如今我大汉已经远非当初草创时期,经过文景两位皇帝的勤俭治国,咱们现在算是富庶了,有钱了。也特么该给匈奴人看看咱们的獠牙了。”燕铭挥舞着拳头。
“诸位大臣,诸位侯爷,告诉我,你们是安逸的习惯了么?你们已经忘记了该如何骑马,如何打仗了么?”燕铭眼神巡视着周围的一群大臣,昂然问道。
随着燕铭的巡视,刘彻的眼神也巡视过去。
那些之前主战派的人,眼中的意志更加坚毅。而那些主和派的人,此时则有了一丝犹疑。
“诸位回想一下,我大汉自和亲以来,真的得到安宁了么?匈奴真的遵守约定,不再寇我边城了么?”燕铭说着,想要举一些例子,却不知道从何说起。眼神不由自主的望向了主战的王恢。
王恢看到他的眼神,顿时明白过来,接口说道:“自从高祖皇帝开始和亲以来,六十余年,匈奴寇边已经数百次。仅仅是云中郡战死的郡守,就有几十人之多,其中有高祖时期的……”
王恢几乎是掰着手指头说出了那些战死云中郡郡守的名字。他的话语越说越是沉痛,一种异样的气氛凝聚在大殿之中。
汲黯在王恢说完之后,向前一步说道:“这仅仅是云中一郡战死者的名单,至于五原、朔方,死者也不必云中少。而这还是郡守之职。那些埋骨边关,无名而死的将是军兵,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这和国与国的大规模作战来比,终究是小数量的损失。”庄青翟还要再说。
这一次,不等燕铭开口,就有许多大臣要开口阻止庄青翟说下去。
燕铭一抬手,沉声道:“庄大夫,这数代人,无数的将士性命,在你看来,不过是小数量么?试问我大汉绵延百代,若任凭匈奴这样嚣张下去,就算和亲一直管用,死伤一直是这种‘小数量’,可积累下来,是什么概念?”
“为今之计,想要毕其功于一役,不现实。”燕铭话锋一转,说道:“但云中、五原、朔方三郡,断然不能后撤半分。若是后撤,匈奴人得到这个甜头,定然还会进一步蹬鼻子上脸。”
“毕其功于一役,不现实。那按照燕侯的说法,该怎么办呢?”韩安国问道。
“不知道啊!我若是知道,直接就和皇帝陛下说了,还要你们在朝堂上乱七八糟的说么?”燕铭一副无赖的样子,倒是让韩安国噎了一口气。
“你既然不知……”韩安国的话还没说完,再次被燕铭打断。
“我虽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我知道,一位圣人说过一句话‘忘战必危’,我觉得适合送给在场诸位共勉。”燕铭实在想不出这是谁说的,只能说是圣人说的。
“这莫非是孙武子所说?”刘彻问道。
“啊?”燕铭一愣,说道:“大概也许是这样吧。”
众人被他的样子逗得想笑又不敢笑。那些主战的大臣此时对燕铭的好感度飙升,而那些主和的大臣也有大部分开始动摇,认为燕铭说的有理。只有极少数的人,还认为擅起兵锋于大汉不利。
“我们现在不打,不代表我们心里不想打。和亲,可以作为忽悠匈奴人的一个幌子,但是却绝对不可以成为我大汉君臣心中的一项国策。不论何时,我们都要记住,军队才是保护我们国家的唯一手段。和亲,不过是烟幕弹。”燕铭慷慨陈词。
众人虽然不知道烟幕弹是什么意思,但是从字面理解,也明白个七七八八。
“好!”倒是角落里的汲黯拍手,公然叫好。
“你,不过是一个谒者,竟然敢如此咆哮殿堂。”庄青翟有些老羞成怒,没想到燕铭之前看似和他是一伙儿的,现如今却倒打一耙,反了天纲。
眼看燕铭说完了这些话之后,皇帝刘彻眼睛里都是笑意。庄青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去找燕铭的麻烦,只好把一腔怒火撒到了此时不过是个谒者的汲黯身上。
只可惜,庄青翟再一次找错了对象。
燕铭不好惹,可汲黯比燕铭还要不好惹。这家伙是个不怕死,又臭又硬的一货。
听到庄青翟的话,汲黯一昂头。
燕铭只看到汲黯一昂头,眼睛一瞪,就知道,庄青翟讨不了好儿去。
“我说庄公,皇帝陛下召集你们这群大臣前来,不过就是为了商讨个对策。我叫个好儿,怎么了?这既是咆哮公堂么?这就是违反朝纲么?难不成只准说和亲,不准有其他的声音么?”汲黯反问道。
庄青翟梗了梗脖子,还要说话,却被韩安国拉住。
他这才反应过来,向着刘彻一抱拳。
刘彻对汲黯这个几乎天天在跟前的小谒者,倒是有些刮目相看。这场朝会,本来就是他发起的。说什么都无所禁忌。自然也不会对庄青翟有所责骂,只是点了点头,示意大家继续说下去。
韩安国沉沉心,说道:“燕侯所说的,是玩笑话。军队是国家的根本,自然不能废止。和亲也是国家的大计,经过三朝的检验,证明了它的功效和意义。自然也是没错。这个……”
燕铭咳嗽一声,直接打断了韩安国的话,说道:“别说和亲的功效和意义。他的功效,就是让匈奴人暂时不欺负咱们大汉朝,啥时候想起来了,就给咱们来上一下子。而它的意义,在高祖草创大汉的时期,在文景两位圣皇韬光养晦的时期,的确是非同一般。可现在,时代变了,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意义。”
看了看刘彻眼中鼓励的意味,燕铭继续说道:“如果现在还非要说和亲的意义,那除了把我大汉女儿送到匈奴胯.下承欢,基本上没什么鸟用。”
这话说的很糙,在这样的场合之中,许多朝中大员都已经有些忍俊不住。
燕铭眼神凌厉的扫视了一眼那些几乎忍俊不住的朝中大员,厉声说道:“我知道我这话说的很糙,很操蛋。甚至让诸位老庄之学,儒门大圣听了,连世俗俚语都不如。可特么记住一句话,话糙理不糙。”
“一个国家,积弱之时,可以委曲求全。可以暂时让步。这都不丢人。可特么现如今我大汉已经远非当初草创时期,经过文景两位皇帝的勤俭治国,咱们现在算是富庶了,有钱了。也特么该给匈奴人看看咱们的獠牙了。”燕铭挥舞着拳头。
“诸位大臣,诸位侯爷,告诉我,你们是安逸的习惯了么?你们已经忘记了该如何骑马,如何打仗了么?”燕铭眼神巡视着周围的一群大臣,昂然问道。
随着燕铭的巡视,刘彻的眼神也巡视过去。
那些之前主战派的人,眼中的意志更加坚毅。而那些主和派的人,此时则有了一丝犹疑。
“诸位回想一下,我大汉自和亲以来,真的得到安宁了么?匈奴真的遵守约定,不再寇我边城了么?”燕铭说着,想要举一些例子,却不知道从何说起。眼神不由自主的望向了主战的王恢。
王恢看到他的眼神,顿时明白过来,接口说道:“自从高祖皇帝开始和亲以来,六十余年,匈奴寇边已经数百次。仅仅是云中郡战死的郡守,就有几十人之多,其中有高祖时期的……”
王恢几乎是掰着手指头说出了那些战死云中郡郡守的名字。他的话语越说越是沉痛,一种异样的气氛凝聚在大殿之中。
汲黯在王恢说完之后,向前一步说道:“这仅仅是云中一郡战死者的名单,至于五原、朔方,死者也不必云中少。而这还是郡守之职。那些埋骨边关,无名而死的将是军兵,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这和国与国的大规模作战来比,终究是小数量的损失。”庄青翟还要再说。
这一次,不等燕铭开口,就有许多大臣要开口阻止庄青翟说下去。
燕铭一抬手,沉声道:“庄大夫,这数代人,无数的将士性命,在你看来,不过是小数量么?试问我大汉绵延百代,若任凭匈奴这样嚣张下去,就算和亲一直管用,死伤一直是这种‘小数量’,可积累下来,是什么概念?”
“为今之计,想要毕其功于一役,不现实。”燕铭话锋一转,说道:“但云中、五原、朔方三郡,断然不能后撤半分。若是后撤,匈奴人得到这个甜头,定然还会进一步蹬鼻子上脸。”
“毕其功于一役,不现实。那按照燕侯的说法,该怎么办呢?”韩安国问道。
“不知道啊!我若是知道,直接就和皇帝陛下说了,还要你们在朝堂上乱七八糟的说么?”燕铭一副无赖的样子,倒是让韩安国噎了一口气。
“你既然不知……”韩安国的话还没说完,再次被燕铭打断。
“我虽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我知道,一位圣人说过一句话‘忘战必危’,我觉得适合送给在场诸位共勉。”燕铭实在想不出这是谁说的,只能说是圣人说的。
“这莫非是孙武子所说?”刘彻问道。
“啊?”燕铭一愣,说道:“大概也许是这样吧。”
众人被他的样子逗得想笑又不敢笑。那些主战的大臣此时对燕铭的好感度飙升,而那些主和的大臣也有大部分开始动摇,认为燕铭说的有理。只有极少数的人,还认为擅起兵锋于大汉不利。
“我们现在不打,不代表我们心里不想打。和亲,可以作为忽悠匈奴人的一个幌子,但是却绝对不可以成为我大汉君臣心中的一项国策。不论何时,我们都要记住,军队才是保护我们国家的唯一手段。和亲,不过是烟幕弹。”燕铭慷慨陈词。
众人虽然不知道烟幕弹是什么意思,但是从字面理解,也明白个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