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五 特别的喜庆
二百米。
突然,东瀛军阵地上响起了一片密集的枪声。
正在冲锋的北洋军队伍马上出现了伤亡,不少中弹的纷纷倒地。
其他没中弹的也是向前一仆,纷纷葡伏在地上。
北洋军可不像东瀛军,听见枪声还直愣愣地往前冲。
他们在国内已经习惯了,第一要务是保住自己小命,绝不干送命的傻事。
东瀛军满脑子都是《封神演义》里的想法,个个以为,死了后灵魂会成神,所以,也就傻了吧唧的不在乎生死了。
北洋军可是把当兵当成了职业,和平时上班一样,挣点薪水养家糊口。
大清二百多年一直都是这个传统,旗人一家只要有一个补缺当兵了,全家的饭桌上有酒有肉了。
这传统观念可不是一下子能扭转过来的。
北洋军的重机枪又开始疯狂扫射,压制住东瀛军的火力。
保安军炮兵操纵的迫击炮也是瞄准了打,专打机枪和枪声密集的地方。
顿时,枪炮声疾骤地响了起来。
东瀛军阵地上又是尘土飞扬,火光冲天。
没过两分钟,东瀛军阵地上的枪声慢慢弱了下来,最后没有声音了。
“冲!冲啊!”
冲锋队伍后面的北洋军各个连长、排长都大声叫了起来。
趴地上的北洋军士兵一个个小心翼翼爬起来,开始慢吞吞的向前冲锋。
曲线跑,侧滚翻,鱼跃,葡伏前进,前后左右观察,利用地形地物……。
这一套动作做下来,行云流水,娴熟无比,绝对比平时训练做的标准。
要不说,人在生死关头,能够爆发出巨大的潜力,现在的北洋军就是如此。
一百五十米,一百米,八十米,五十米,三十米,……
东瀛军还是没有动静。
莫非是都死光了?
北洋军许多人冒出这样的想法。
二十米。
正当北洋军心里暗喜,准备一举攻占东瀛军前沿战壕时。
“哇呀呀!”一阵子怪叫响起,东瀛军端着刺刀站起身了。
只见个个灰头土脸,身上军装也是破破烂烂的。有的头上、身上还流着血,胆小的都能被吓着。
“杀给给!”又是一阵大叫。
东瀛军士兵跳出战壕就冲了过来。
北洋军士兵本来就精神高度紧张,手指头都扣着板机。
被东瀛军这人不人鬼不鬼的形象一吓,手指头一动,枪口就喷出了火舌。
这么近的距离,瞄准都是多余的,枪口只要对准目标,打不中脑袋,打身体那是稳稳当当的。
北洋军是不讲什么武德的,反正是下死手的时候,什么快用什么,什么方便用什么。
有些东瀛军侥幸躲过子弹,准备和北洋军拼拼刺刀。
北洋军里面练武的也不少,什么杨家枪,岳家棍的都会点。
也是忘了华夏传统文化,以多欺少,连砸带砍的,没几下把人打成了个血葫芦,出气多,进气少,眼见得不能活了。
三下五除二,东瀛军死的死,伤的伤,防线就在这里被撕开了。
田庄台上下游,二千米防线全被北洋军突破了。
徐树铮、王占元及蕲云鹏三个人都看傻眼了。
卧槽!这东瀛军怎么纸糊的是,一捅就破。
咱们北洋军太丅m的猛了,一个冲锋就上去了!
不过,徐树铮心里暗暗感激刘大双,如果不是刘大双送过来的重机枪、迫击炮,还有子弹和炮弹,今天这场胜利是不可能的,说不定败的还是自已。
从东瀛军的枪声中,他已经判断出,东瀛军子弹已经断绝了,现在只是死撑着。
没有了子弹的步枪和烧火棍区别不大,面对弹药充足的北洋军,除了被屠戮,没有什么办法。
“这小子真有一套,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小鬼子军需仓库炸了!”
现在的徐树铮彻底服气了,别看人家是个小皮匠出身,这指挥打仗的能力可比自己这正规军校毕业的强太多了。
“王师长,蕲师长,回去准备一下,炮击三十分钟,全线反击。”
徐树铮沉着的下了命令。
王占元和蕲云鹏都是老行伍了,战场上的形势哪里看不出来。
“是!”二人行个军礼,兴冲冲地走了。
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谁都怕慢了一步,抢不到热乎的。
“传令兵!”徐树铮又叫道。
“有!”
“把后面观战那帮记者都叫上来,让他们亲眼看看,小鬼子是怎么败的!哈哈!”
说完,徐树铮哈哈大笑,心里畅快极了。
“是!”传令兵一个立正,转身向后面跑去。
三十分钟后,各路记者目睹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场面。
辽河右岸,北洋军擂响战鼓,舞动旗帜,杀声震天,一跃而起,冲出战壕,向着对岸的东瀛军席卷而去。
看着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其实没多少悬念,有子弹的打没子弹的,就是个一边倒的战斗。
想成神的东瀛军很快一个一个如愿了,还想在人间多待几年的心态已经崩了,开始转身逃跑。
当然,按照东瀛术语,此乃“转进”也。
一口气跑出四五十里,东瀛军实在是跑不动了,追杀的北洋军也跑不动了。
小原传把人马聚集起来,大概清点了一下,剩下的人马不到二万。
也就是说,这几天的战斗,五万东瀛军伤亡了三万有余。
傍晚,消息已经在全世界传开。
华夏全国又一次陷入了节日般的欢乐中。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比过年还热闹。
最憋屈的是京城的赵权,被几个掏粪的押着,不着一缕,在陡峭的春风中绕着京城转了一圈。
人山人海,观者如云,要多喜庆有多喜庆!
远在靖安的刘大双可没心思理这些,他已经收到了情报,东瀛军开始行动,主力向东撤退。
吴大舌头原来的卫队长张麻子也送来了密报,张景惠手下的团长宋大方愿意反正,适当时机率领队伍反戈一击。
最奇怪的是,张景惠发来了一份密电:
“刘总指挥台鉴,东瀛军欲秘密东窜,属下枕戈以待,愿截杀倭寇,为国立功!张景惠”
突然,东瀛军阵地上响起了一片密集的枪声。
正在冲锋的北洋军队伍马上出现了伤亡,不少中弹的纷纷倒地。
其他没中弹的也是向前一仆,纷纷葡伏在地上。
北洋军可不像东瀛军,听见枪声还直愣愣地往前冲。
他们在国内已经习惯了,第一要务是保住自己小命,绝不干送命的傻事。
东瀛军满脑子都是《封神演义》里的想法,个个以为,死了后灵魂会成神,所以,也就傻了吧唧的不在乎生死了。
北洋军可是把当兵当成了职业,和平时上班一样,挣点薪水养家糊口。
大清二百多年一直都是这个传统,旗人一家只要有一个补缺当兵了,全家的饭桌上有酒有肉了。
这传统观念可不是一下子能扭转过来的。
北洋军的重机枪又开始疯狂扫射,压制住东瀛军的火力。
保安军炮兵操纵的迫击炮也是瞄准了打,专打机枪和枪声密集的地方。
顿时,枪炮声疾骤地响了起来。
东瀛军阵地上又是尘土飞扬,火光冲天。
没过两分钟,东瀛军阵地上的枪声慢慢弱了下来,最后没有声音了。
“冲!冲啊!”
冲锋队伍后面的北洋军各个连长、排长都大声叫了起来。
趴地上的北洋军士兵一个个小心翼翼爬起来,开始慢吞吞的向前冲锋。
曲线跑,侧滚翻,鱼跃,葡伏前进,前后左右观察,利用地形地物……。
这一套动作做下来,行云流水,娴熟无比,绝对比平时训练做的标准。
要不说,人在生死关头,能够爆发出巨大的潜力,现在的北洋军就是如此。
一百五十米,一百米,八十米,五十米,三十米,……
东瀛军还是没有动静。
莫非是都死光了?
北洋军许多人冒出这样的想法。
二十米。
正当北洋军心里暗喜,准备一举攻占东瀛军前沿战壕时。
“哇呀呀!”一阵子怪叫响起,东瀛军端着刺刀站起身了。
只见个个灰头土脸,身上军装也是破破烂烂的。有的头上、身上还流着血,胆小的都能被吓着。
“杀给给!”又是一阵大叫。
东瀛军士兵跳出战壕就冲了过来。
北洋军士兵本来就精神高度紧张,手指头都扣着板机。
被东瀛军这人不人鬼不鬼的形象一吓,手指头一动,枪口就喷出了火舌。
这么近的距离,瞄准都是多余的,枪口只要对准目标,打不中脑袋,打身体那是稳稳当当的。
北洋军是不讲什么武德的,反正是下死手的时候,什么快用什么,什么方便用什么。
有些东瀛军侥幸躲过子弹,准备和北洋军拼拼刺刀。
北洋军里面练武的也不少,什么杨家枪,岳家棍的都会点。
也是忘了华夏传统文化,以多欺少,连砸带砍的,没几下把人打成了个血葫芦,出气多,进气少,眼见得不能活了。
三下五除二,东瀛军死的死,伤的伤,防线就在这里被撕开了。
田庄台上下游,二千米防线全被北洋军突破了。
徐树铮、王占元及蕲云鹏三个人都看傻眼了。
卧槽!这东瀛军怎么纸糊的是,一捅就破。
咱们北洋军太丅m的猛了,一个冲锋就上去了!
不过,徐树铮心里暗暗感激刘大双,如果不是刘大双送过来的重机枪、迫击炮,还有子弹和炮弹,今天这场胜利是不可能的,说不定败的还是自已。
从东瀛军的枪声中,他已经判断出,东瀛军子弹已经断绝了,现在只是死撑着。
没有了子弹的步枪和烧火棍区别不大,面对弹药充足的北洋军,除了被屠戮,没有什么办法。
“这小子真有一套,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小鬼子军需仓库炸了!”
现在的徐树铮彻底服气了,别看人家是个小皮匠出身,这指挥打仗的能力可比自己这正规军校毕业的强太多了。
“王师长,蕲师长,回去准备一下,炮击三十分钟,全线反击。”
徐树铮沉着的下了命令。
王占元和蕲云鹏都是老行伍了,战场上的形势哪里看不出来。
“是!”二人行个军礼,兴冲冲地走了。
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谁都怕慢了一步,抢不到热乎的。
“传令兵!”徐树铮又叫道。
“有!”
“把后面观战那帮记者都叫上来,让他们亲眼看看,小鬼子是怎么败的!哈哈!”
说完,徐树铮哈哈大笑,心里畅快极了。
“是!”传令兵一个立正,转身向后面跑去。
三十分钟后,各路记者目睹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场面。
辽河右岸,北洋军擂响战鼓,舞动旗帜,杀声震天,一跃而起,冲出战壕,向着对岸的东瀛军席卷而去。
看着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其实没多少悬念,有子弹的打没子弹的,就是个一边倒的战斗。
想成神的东瀛军很快一个一个如愿了,还想在人间多待几年的心态已经崩了,开始转身逃跑。
当然,按照东瀛术语,此乃“转进”也。
一口气跑出四五十里,东瀛军实在是跑不动了,追杀的北洋军也跑不动了。
小原传把人马聚集起来,大概清点了一下,剩下的人马不到二万。
也就是说,这几天的战斗,五万东瀛军伤亡了三万有余。
傍晚,消息已经在全世界传开。
华夏全国又一次陷入了节日般的欢乐中。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比过年还热闹。
最憋屈的是京城的赵权,被几个掏粪的押着,不着一缕,在陡峭的春风中绕着京城转了一圈。
人山人海,观者如云,要多喜庆有多喜庆!
远在靖安的刘大双可没心思理这些,他已经收到了情报,东瀛军开始行动,主力向东撤退。
吴大舌头原来的卫队长张麻子也送来了密报,张景惠手下的团长宋大方愿意反正,适当时机率领队伍反戈一击。
最奇怪的是,张景惠发来了一份密电:
“刘总指挥台鉴,东瀛军欲秘密东窜,属下枕戈以待,愿截杀倭寇,为国立功!张景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