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坛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被人杀死在这里,他的父亲刚刚去世,家中还有母亲要奉养,还有他欠表兄夏阿宝的钱,他还没有还上,那样会连累夏阿宝失去药铺伙计的营生,他身上还有银子,他还有可以学做糕饼的好前途,这一切,他都没有来得及做呢,他怎么就会死在这里呢?
姜小坛从来没有遇到过劫道的事情,因为他从来也没有富过,就算是有劫道的,也不会劫他!
但,无论如何,不管他是不是年轻,不管他有没有亲人,也不管他有没有前途,当刀尖从他的背后刺入,从前胸透出来时,他的生命便即走到了尽头!
那蒙着面的人抽出了刀子,看着跌到在地的姜小坛,他先把刀子在姜小坛的身上擦了擦,把血迹擦掉,然后从姜小坛的身上搜出了那一大锭银子,接着,又拖着姜小坛的尸体,把尸体拖进了树林里面。
办完了这些事后,蒙面人才离开,此时距姜小坛被袭击,前后时间连半刻钟都不到,从手法上看,蒙面人是一个惯犯,手段残忍,办事利索,事完之后,扬长而去!
姜小坛的尸体,在第二天中午时分,才被人发现,被发现的原因是有行人路过此地时,发现了地上的血迹,顺着血迹才看到了树林里的尸体!
行人立即叫喊起来,惊动了附近的百姓,然后找来里正,里正再跑去报官,折腾了一通,直到当天晚上,万年县的衙门才接到报案。
时间倒推一天,张浩元带领着捕快出了万年县的衙门,一路出城,往案发时的河边赶去,此时虽然已经过了上元节,但天气并未转暖,河里的冰全无融化的迹象,所以他赶去河边,还是极有可能推演出一番案发时的情况的。
等到了河边,张浩元并没有立即去找冰窟窿,他对着周围的情况看了看,河弯处不能算是十分荒凉,虽然路过此处的行人不多,但却也不能说是一整天一个都不见,所以如果姜半斤不是即刻死亡的,那么他虽然是在冰窟窿里,但只要是叫喊,或者出声呻吟,获救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冰面上有好几个冰窟窿,每个冰窟窿边上都有一些碎冰,看样子都是破冰时留下来的冰渣,就地留在了冰窟窿的周围,现在这些碎冰都已经冻成了一整片,形成了不规则的堆状。
出事的冰窟窿很好找,因为在冰窟窿里面有血迹,所以很容易发现。
张浩元走到冰窟窿的边上,他只看了几眼,心中便初步断定,这肯定是凶杀案,姜半斤自己意外摔死的可能性不大。
当初姜小坛和夏阿宝递状子的时候,他俩基本上都是靠猜的,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姜半斤就是被人害死的,他俩只是猜想姜半斤被人害死,所以张浩元甚至都不想把这案子当成是凶杀案来办。
可现在一到现场,从血迹上来看,张浩元便可以初步断定,姜半斤是被人杀害的。
张浩元蹲在了碎冰的旁边,就见碎冰上面有一块血迹,这血迹不大,被冻到了碎冰里面,因为碎冰已经冻成了一片,所以血迹被冻到了里面,再加上冰窟窿里面的血迹极多,这便使人很容易忽略冰窟窿外面的这一小块血迹!
细节决定成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张浩元一看这块血迹,并且发现血迹里面冻着头发,那么这说明此处的血迹是姜半斤头部受的伤,他是摔倒后,在此处磕到了头。
他便在心里推演了一番,先假定姜半斤是自己不小心摔进冰窟窿里的,那么他是用什么姿势摔进去的,才可和冰窟窿里的血迹相呼应,这样才能得出结论。
就见冰窟窿里的血迹主要集中在底部,并且血迹很大,而在冰窟窿的冰壁上,却没有太多的血迹,从血迹的分布情况上看,当时姜半斤是头冲下摔下去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头部受到重创,从而丧命!
那么,姜半斤在冰窟窿上面时,他是以什么样的姿势才会脑袋冲下摔进去呢,注意,他摔进去之前,要先把头在碎冰上磕一下!
张浩元站起身来,对捕快们说道:“你们想一下,如果姜半斤是自己掉下去的,那么,他的头要先磕在这里,你们过来看,这里有血迹,并且血迹里面还有头发,他先在这里磕一下,然后,会以什么样的姿势摔进这个冰窟窿里,在底部摔到头,从而死亡的呢?”
捕快们立即上前观看,然后便开始纷纷猜起来了,怎么猜的都有,但猜了半天,却都无法得出结论,也就是他们无法得出姜半斤是用什么样的姿势摔进冰窟窿里的。
想了好一会儿,领头的捕头说道:“县尉大人,以属下的愚见,那个姜半斤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没法自己脑袋冲下摔下去的。”
他指着冰窟窿外面的碎冰说道:“有这堆碎冰挡着,姜半斤怎么也没法自己滑进冰窟窿里去,如果他是自己掉进去的,那么在掉进去之前,是一定会把碎冰推开的,反正一定会留下痕迹,那得多大的力气才能推开这么多的碎冰呀,而带血的碎冰也没法保持原样,肯定会散开,但现在并没碎冰散开的迹象。”
捕快们都点头称是,有一个机灵些的捕快说道:“如果他自己先在碎冰块上磕一下,然后再头冲下的摔进去,还没有在冰壁上留下血迹,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是先用脑袋磕在碎冰块上,然后反弹而起,反弹时还是头朝下,然后弹进了冰窟窿里,只有这一种可能,除此之外,他用什么样的姿势,也没法头朝下的摔进冰窟窿里,摔出如此的血迹分布来!”
张浩元点了点头,又道:“那你们再推演一下,如果他是被害死的,那么他是用什么样的姿势摔下去的,凶手是怎么用的力!”
捕快们立即又开始猜起来,但这次好猜得很了,并没有用多长时,而且他们很容易的就推演出一种情况来,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造成眼前的血迹分布,凶手一定是如此杀的人。
(本章完)
姜小坛从来没有遇到过劫道的事情,因为他从来也没有富过,就算是有劫道的,也不会劫他!
但,无论如何,不管他是不是年轻,不管他有没有亲人,也不管他有没有前途,当刀尖从他的背后刺入,从前胸透出来时,他的生命便即走到了尽头!
那蒙着面的人抽出了刀子,看着跌到在地的姜小坛,他先把刀子在姜小坛的身上擦了擦,把血迹擦掉,然后从姜小坛的身上搜出了那一大锭银子,接着,又拖着姜小坛的尸体,把尸体拖进了树林里面。
办完了这些事后,蒙面人才离开,此时距姜小坛被袭击,前后时间连半刻钟都不到,从手法上看,蒙面人是一个惯犯,手段残忍,办事利索,事完之后,扬长而去!
姜小坛的尸体,在第二天中午时分,才被人发现,被发现的原因是有行人路过此地时,发现了地上的血迹,顺着血迹才看到了树林里的尸体!
行人立即叫喊起来,惊动了附近的百姓,然后找来里正,里正再跑去报官,折腾了一通,直到当天晚上,万年县的衙门才接到报案。
时间倒推一天,张浩元带领着捕快出了万年县的衙门,一路出城,往案发时的河边赶去,此时虽然已经过了上元节,但天气并未转暖,河里的冰全无融化的迹象,所以他赶去河边,还是极有可能推演出一番案发时的情况的。
等到了河边,张浩元并没有立即去找冰窟窿,他对着周围的情况看了看,河弯处不能算是十分荒凉,虽然路过此处的行人不多,但却也不能说是一整天一个都不见,所以如果姜半斤不是即刻死亡的,那么他虽然是在冰窟窿里,但只要是叫喊,或者出声呻吟,获救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冰面上有好几个冰窟窿,每个冰窟窿边上都有一些碎冰,看样子都是破冰时留下来的冰渣,就地留在了冰窟窿的周围,现在这些碎冰都已经冻成了一整片,形成了不规则的堆状。
出事的冰窟窿很好找,因为在冰窟窿里面有血迹,所以很容易发现。
张浩元走到冰窟窿的边上,他只看了几眼,心中便初步断定,这肯定是凶杀案,姜半斤自己意外摔死的可能性不大。
当初姜小坛和夏阿宝递状子的时候,他俩基本上都是靠猜的,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姜半斤就是被人害死的,他俩只是猜想姜半斤被人害死,所以张浩元甚至都不想把这案子当成是凶杀案来办。
可现在一到现场,从血迹上来看,张浩元便可以初步断定,姜半斤是被人杀害的。
张浩元蹲在了碎冰的旁边,就见碎冰上面有一块血迹,这血迹不大,被冻到了碎冰里面,因为碎冰已经冻成了一片,所以血迹被冻到了里面,再加上冰窟窿里面的血迹极多,这便使人很容易忽略冰窟窿外面的这一小块血迹!
细节决定成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张浩元一看这块血迹,并且发现血迹里面冻着头发,那么这说明此处的血迹是姜半斤头部受的伤,他是摔倒后,在此处磕到了头。
他便在心里推演了一番,先假定姜半斤是自己不小心摔进冰窟窿里的,那么他是用什么姿势摔进去的,才可和冰窟窿里的血迹相呼应,这样才能得出结论。
就见冰窟窿里的血迹主要集中在底部,并且血迹很大,而在冰窟窿的冰壁上,却没有太多的血迹,从血迹的分布情况上看,当时姜半斤是头冲下摔下去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头部受到重创,从而丧命!
那么,姜半斤在冰窟窿上面时,他是以什么样的姿势才会脑袋冲下摔进去呢,注意,他摔进去之前,要先把头在碎冰上磕一下!
张浩元站起身来,对捕快们说道:“你们想一下,如果姜半斤是自己掉下去的,那么,他的头要先磕在这里,你们过来看,这里有血迹,并且血迹里面还有头发,他先在这里磕一下,然后,会以什么样的姿势摔进这个冰窟窿里,在底部摔到头,从而死亡的呢?”
捕快们立即上前观看,然后便开始纷纷猜起来了,怎么猜的都有,但猜了半天,却都无法得出结论,也就是他们无法得出姜半斤是用什么样的姿势摔进冰窟窿里的。
想了好一会儿,领头的捕头说道:“县尉大人,以属下的愚见,那个姜半斤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没法自己脑袋冲下摔下去的。”
他指着冰窟窿外面的碎冰说道:“有这堆碎冰挡着,姜半斤怎么也没法自己滑进冰窟窿里去,如果他是自己掉进去的,那么在掉进去之前,是一定会把碎冰推开的,反正一定会留下痕迹,那得多大的力气才能推开这么多的碎冰呀,而带血的碎冰也没法保持原样,肯定会散开,但现在并没碎冰散开的迹象。”
捕快们都点头称是,有一个机灵些的捕快说道:“如果他自己先在碎冰块上磕一下,然后再头冲下的摔进去,还没有在冰壁上留下血迹,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是先用脑袋磕在碎冰块上,然后反弹而起,反弹时还是头朝下,然后弹进了冰窟窿里,只有这一种可能,除此之外,他用什么样的姿势,也没法头朝下的摔进冰窟窿里,摔出如此的血迹分布来!”
张浩元点了点头,又道:“那你们再推演一下,如果他是被害死的,那么他是用什么样的姿势摔下去的,凶手是怎么用的力!”
捕快们立即又开始猜起来,但这次好猜得很了,并没有用多长时,而且他们很容易的就推演出一种情况来,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造成眼前的血迹分布,凶手一定是如此杀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