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三月十一,正准备找王承恩继续联络联络感情的朱慈烺,却得到了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消息,那就是李自成的大军已经攻下了宣府,而崇祯皇帝似乎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很快就将王承恩叫到了宫里去。
之所以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实在是因为明军已经拉胯得不能再拉胯,面对气势如虹的闯军守不下去实属正常,这就是情理之中,而意料之外则是因为宣府的守军实力并不算弱,少说也有好几万守军,在朱慈烺看来至少能多坚持几天才是,却没想到一夜之间就彻底沦丧低手。
当然,更加具体的细节朱慈烺并不知道,毕竟他现代的回忆也只知道历史的大概走向,对于宣府什么时候陷落则根本不知情,因此朱慈烺只能一方面派人通知吴襄,抓紧时间做好南下准备,另一方面则是赶往乾清宫,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
刚刚到东暖阁的时候,朱慈烺便看到王承恩正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几分焦虑神色,似乎心事重重的模样,他便故意将脚步放重了些。
听到动静以后,王承恩不由得转过头来,便瞧见了朱慈烺的身影,他脸色微微轻松了几分,急急走上前来低声道:“小爷,万岁又在里面发脾气呢......还说.....还说......”
见王承恩有些结结巴巴,朱慈烺便有些不耐烦,沉声道:“还说什么?”
“还说要写罪己诏!”
王承恩脸色涨红,又急又快地说了出来,却又不敢高声,整个人看着像煮熟的虾子一般。
朱慈烺一脸怪异地望着东暖阁内,心中却充满了几分复杂,所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想要让皇帝自己认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管放在哪个朝代都能算得上是大事件......可是放在崇祯身上,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原因很简单,放在整个大明朝,论起发罪己诏次数的记录,崇祯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在崇祯十七年以前,崇祯已经整整发过四次罪己诏了,其中第一次是在崇祯八年,当时在中原数省流窜的叛军突然挥师南下,一举攻克中都凤阳,导致朱明皇室祖辈的皇陵被焚毁,崇祯虽然是一个非常有自尊心的人,可是这种事情实在没法交代,便发布了人生的第一次罪己诏。
崇祯十年闰四月,北方出现大旱,千里赤野饿殍遍地,百姓民不聊生,崇祯在京城久祈不雨的情况下,发布了第二次罪己诏,而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深切地意识到了大明朝深入骨髓的问题,可是却难以改变。
第三次罪己诏是在崇祯十五年,在这一年当中,明朝的在中原和辽东的战局都陷入了接近崩溃的境地,像李自成在襄城大败明军,斩杀了陕西总督汪乔年,而在辽东爆发两年的松锦之战宣告结束,明军遭遇了惨败,主帅洪承畴被俘,明廷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下了吴三桂的三万残军,从此明廷彻底丧失决战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崇祯第三次下达罪己诏。
而最后一次发罪己诏则是在去年,也就是崇祯十六年六月,崇祯面对已经彻底无法挽回的局势,在在朝堂上悲愤地向天下百姓下达第四次罪己诏,谴责自己的失德和种种过失,并且殷切希望天下官民士绅能够振聋发聩,共赴国难,然而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已经没有人再搭理崇祯了。
眼下得知宣府已失,崇祯一时间就无计可施,在发完脾气之后,就准备再发第五次罪己诏,可是在朱慈烺看来,这种罪己诏已经变得毫无用处——它既不能挽回大明已经失去的民心,也不能挽回对崇祯日益失望的官僚集团。
所有人都在静静地等待着大明的灭亡,等待着他们朱家父子被李闯抓住砍头。
“王伴伴,事不宜迟,我要进去面见父皇,劝说父皇立刻南下。”
朱慈烺的语气淡淡的,却充满了几分不容拒绝的味道,他认真地望着王承恩,道:“王伴伴,眼下只有你是父皇最信任的人,你要赶紧收容军队,准备南迁事宜,等我这边劝说之后,你们就要速速前往天津卫——骆养性和巩永固已经在天津卫准备好了船只,到时候当可顺利前往南京。”
“小爷,奴婢领旨!”
王承恩眼中带着些许热泪,朝着朱慈烺认真地行了礼,便用袖子擦了擦眼泪,立马转身去做准备了。
........
见到王承恩离去之后,朱慈烺并没有着急进去,而是轻轻叹了一口气,他将自己的衣物稍稍整理了一番,才昂首挺胸地走进了东暖阁内。
“儿臣叩见父皇,如今局势剧变,人心不稳,父皇为了天下百姓考虑,更应该保重龙体。”
朱慈烺庄重地行完大礼之后,才抬头望向了崇祯,只见坐在锦塌之上的崇祯皇帝头发散乱,双眼发红,脸上更是带着些许还未退散的怒意,而面前桌子上的奏折已经变得一片散乱,甚至连朱笔都已经被丢到了桌子底下。
崇祯皇帝抬头瞧了一眼朱慈烺,却显出几分不同于往日的脆弱,他怔怔地望着桌子上的奏折,低声道:“朕这么多年宵衣旰食,每日不敢有些许怠慢,可是局势却一日坏过一日,朝政混乱,民怨四起,就连大臣们也都以为朕是亡国之君.......”
朱慈烺并没有急着去安慰崇祯,而是慢慢起来收拾起地上的奏折,他捡起其中一封,却正是关于宣府之战的相关奏文,便仔仔细细看了起来,而这一看却是让他明白了为何崇祯会如此失态。
因为宣府之失根本就不是军事上的失利,而是来自内部的背叛!
三月初十,李自成兵围宣府,而当时驻守宣府的明军足足有六万余人,由巡抚朱之冯、监军杜勋、总兵王承胤率领,严格来说坚守下去还是能拖不少时日的,可是除了巡抚朱之冯愿意坚守之外,可是总兵王承胤见大明气数已尽,便在暗中投靠了李自成,决意献城投降。
就在当晚,总兵王承胤将南城门打开,导致宣府彻底失守,而巡抚朱之冯则选择要杀敌报国,可是手底下的人却没有一个跟随,甚至他想亲自动手向敌军发炮,却也都无人听命,连炮眼都被人用铁钉钉死,无奈之下,朱之冯登城自缢而死,监军杜勋似乎也在城破后尽节了。
如果只是叛将的缘故,或许崇祯还不会那么难受,可问题是宣府全城百姓都很欢迎李自成的到来,“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
这一幕充分说明了在目前老百姓心里,大明都不如李自成来得好!
朱慈烺轻轻叹了一口气,他明白此时崇祯的心境有多么难受,可是他也必须要劝慰崇祯才行,“启禀父皇,儿臣以为眼下局势已经不可逆转,如今闯逆刚下宣府,距离京城尚有一段距离,父皇当抓紧机会南下才是,将来也好重做打算。”
“可是朕还有居庸关,唐通已经带着人去守居庸关了!”
崇祯眼神定定地望着朱慈烺,似乎在为自己心中的不甘心找到一个宣泄的地方。
朱慈烺面露苦笑,居庸关虽然险峻,可是那也得人用心用命去守才行,就眼下这个局面,又能指望谁去为这个即将覆灭的大明朝卖命?
“父皇,我大明已失人和,绝无能凭借地利扭转局势,更何况唐通带的兵力也不多.......为了以防万一,儿臣以为父皇当速速南下,方能保住大明江山社稷。”
崇祯抬起头望着朱慈烺,却依然有些犹豫,他低声道:“若是朕就这么逃了,将来天下人究竟会如何看朕?”
朱慈烺咬了咬牙,跪在地上道:“儿臣愿意率领军队继续坚守京城,直到父皇安全撤离.......如此我大明旗帜将依然飘扬在京城城门之上,当鼓舞天下军民士绅之心!”
说到这里,朱慈烺抬起头来望着崇祯,眼圈却是微微泛红:“儿臣以为,父皇之安危关系到大明江山社稷,若是有父皇在,天下人也就知道我大明并没有亡!儿臣纵然身死报国,亦是值得!”
崇祯眼圈也有些红了,他走上前来扶起朱慈烺,道:“皇儿,可苦了你了........”
之所以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实在是因为明军已经拉胯得不能再拉胯,面对气势如虹的闯军守不下去实属正常,这就是情理之中,而意料之外则是因为宣府的守军实力并不算弱,少说也有好几万守军,在朱慈烺看来至少能多坚持几天才是,却没想到一夜之间就彻底沦丧低手。
当然,更加具体的细节朱慈烺并不知道,毕竟他现代的回忆也只知道历史的大概走向,对于宣府什么时候陷落则根本不知情,因此朱慈烺只能一方面派人通知吴襄,抓紧时间做好南下准备,另一方面则是赶往乾清宫,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
刚刚到东暖阁的时候,朱慈烺便看到王承恩正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几分焦虑神色,似乎心事重重的模样,他便故意将脚步放重了些。
听到动静以后,王承恩不由得转过头来,便瞧见了朱慈烺的身影,他脸色微微轻松了几分,急急走上前来低声道:“小爷,万岁又在里面发脾气呢......还说.....还说......”
见王承恩有些结结巴巴,朱慈烺便有些不耐烦,沉声道:“还说什么?”
“还说要写罪己诏!”
王承恩脸色涨红,又急又快地说了出来,却又不敢高声,整个人看着像煮熟的虾子一般。
朱慈烺一脸怪异地望着东暖阁内,心中却充满了几分复杂,所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想要让皇帝自己认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管放在哪个朝代都能算得上是大事件......可是放在崇祯身上,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原因很简单,放在整个大明朝,论起发罪己诏次数的记录,崇祯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在崇祯十七年以前,崇祯已经整整发过四次罪己诏了,其中第一次是在崇祯八年,当时在中原数省流窜的叛军突然挥师南下,一举攻克中都凤阳,导致朱明皇室祖辈的皇陵被焚毁,崇祯虽然是一个非常有自尊心的人,可是这种事情实在没法交代,便发布了人生的第一次罪己诏。
崇祯十年闰四月,北方出现大旱,千里赤野饿殍遍地,百姓民不聊生,崇祯在京城久祈不雨的情况下,发布了第二次罪己诏,而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深切地意识到了大明朝深入骨髓的问题,可是却难以改变。
第三次罪己诏是在崇祯十五年,在这一年当中,明朝的在中原和辽东的战局都陷入了接近崩溃的境地,像李自成在襄城大败明军,斩杀了陕西总督汪乔年,而在辽东爆发两年的松锦之战宣告结束,明军遭遇了惨败,主帅洪承畴被俘,明廷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下了吴三桂的三万残军,从此明廷彻底丧失决战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崇祯第三次下达罪己诏。
而最后一次发罪己诏则是在去年,也就是崇祯十六年六月,崇祯面对已经彻底无法挽回的局势,在在朝堂上悲愤地向天下百姓下达第四次罪己诏,谴责自己的失德和种种过失,并且殷切希望天下官民士绅能够振聋发聩,共赴国难,然而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已经没有人再搭理崇祯了。
眼下得知宣府已失,崇祯一时间就无计可施,在发完脾气之后,就准备再发第五次罪己诏,可是在朱慈烺看来,这种罪己诏已经变得毫无用处——它既不能挽回大明已经失去的民心,也不能挽回对崇祯日益失望的官僚集团。
所有人都在静静地等待着大明的灭亡,等待着他们朱家父子被李闯抓住砍头。
“王伴伴,事不宜迟,我要进去面见父皇,劝说父皇立刻南下。”
朱慈烺的语气淡淡的,却充满了几分不容拒绝的味道,他认真地望着王承恩,道:“王伴伴,眼下只有你是父皇最信任的人,你要赶紧收容军队,准备南迁事宜,等我这边劝说之后,你们就要速速前往天津卫——骆养性和巩永固已经在天津卫准备好了船只,到时候当可顺利前往南京。”
“小爷,奴婢领旨!”
王承恩眼中带着些许热泪,朝着朱慈烺认真地行了礼,便用袖子擦了擦眼泪,立马转身去做准备了。
........
见到王承恩离去之后,朱慈烺并没有着急进去,而是轻轻叹了一口气,他将自己的衣物稍稍整理了一番,才昂首挺胸地走进了东暖阁内。
“儿臣叩见父皇,如今局势剧变,人心不稳,父皇为了天下百姓考虑,更应该保重龙体。”
朱慈烺庄重地行完大礼之后,才抬头望向了崇祯,只见坐在锦塌之上的崇祯皇帝头发散乱,双眼发红,脸上更是带着些许还未退散的怒意,而面前桌子上的奏折已经变得一片散乱,甚至连朱笔都已经被丢到了桌子底下。
崇祯皇帝抬头瞧了一眼朱慈烺,却显出几分不同于往日的脆弱,他怔怔地望着桌子上的奏折,低声道:“朕这么多年宵衣旰食,每日不敢有些许怠慢,可是局势却一日坏过一日,朝政混乱,民怨四起,就连大臣们也都以为朕是亡国之君.......”
朱慈烺并没有急着去安慰崇祯,而是慢慢起来收拾起地上的奏折,他捡起其中一封,却正是关于宣府之战的相关奏文,便仔仔细细看了起来,而这一看却是让他明白了为何崇祯会如此失态。
因为宣府之失根本就不是军事上的失利,而是来自内部的背叛!
三月初十,李自成兵围宣府,而当时驻守宣府的明军足足有六万余人,由巡抚朱之冯、监军杜勋、总兵王承胤率领,严格来说坚守下去还是能拖不少时日的,可是除了巡抚朱之冯愿意坚守之外,可是总兵王承胤见大明气数已尽,便在暗中投靠了李自成,决意献城投降。
就在当晚,总兵王承胤将南城门打开,导致宣府彻底失守,而巡抚朱之冯则选择要杀敌报国,可是手底下的人却没有一个跟随,甚至他想亲自动手向敌军发炮,却也都无人听命,连炮眼都被人用铁钉钉死,无奈之下,朱之冯登城自缢而死,监军杜勋似乎也在城破后尽节了。
如果只是叛将的缘故,或许崇祯还不会那么难受,可问题是宣府全城百姓都很欢迎李自成的到来,“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
这一幕充分说明了在目前老百姓心里,大明都不如李自成来得好!
朱慈烺轻轻叹了一口气,他明白此时崇祯的心境有多么难受,可是他也必须要劝慰崇祯才行,“启禀父皇,儿臣以为眼下局势已经不可逆转,如今闯逆刚下宣府,距离京城尚有一段距离,父皇当抓紧机会南下才是,将来也好重做打算。”
“可是朕还有居庸关,唐通已经带着人去守居庸关了!”
崇祯眼神定定地望着朱慈烺,似乎在为自己心中的不甘心找到一个宣泄的地方。
朱慈烺面露苦笑,居庸关虽然险峻,可是那也得人用心用命去守才行,就眼下这个局面,又能指望谁去为这个即将覆灭的大明朝卖命?
“父皇,我大明已失人和,绝无能凭借地利扭转局势,更何况唐通带的兵力也不多.......为了以防万一,儿臣以为父皇当速速南下,方能保住大明江山社稷。”
崇祯抬起头望着朱慈烺,却依然有些犹豫,他低声道:“若是朕就这么逃了,将来天下人究竟会如何看朕?”
朱慈烺咬了咬牙,跪在地上道:“儿臣愿意率领军队继续坚守京城,直到父皇安全撤离.......如此我大明旗帜将依然飘扬在京城城门之上,当鼓舞天下军民士绅之心!”
说到这里,朱慈烺抬起头来望着崇祯,眼圈却是微微泛红:“儿臣以为,父皇之安危关系到大明江山社稷,若是有父皇在,天下人也就知道我大明并没有亡!儿臣纵然身死报国,亦是值得!”
崇祯眼圈也有些红了,他走上前来扶起朱慈烺,道:“皇儿,可苦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