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骑镇。
传闻百年前只是一片无名山川野地。
后因多产老参山药等物,所以被广称为掘宝川。
再后来,东唐溙梧州将此地划归疆域。又因与南楚边界相邻,算是“骑”在东唐与南楚之间,所以命名“宝骑镇”。
当然,宝骑镇之名究竟是否由此得来,谁也说不清。
陈浮生一路快步赶路。
终于见到前方镇前的牌坊。
高大的牌坊左右对开,既是入镇门,亦是历史遗址。
传说此地下,曾经有过千年难逢的井龙宫。
文人墨客为纪念此神话,便留下诸多文字诵扬,久而久之便有了这座牌坊和几座雕刻的古朽石碑。
历经百年繁衍兴旺,宝骑镇已经颇具规模,如今已有近千户人家。本地受辖溙梧州,所以牌坊前有官府兵卒巡守。
陈浮生踩着宽大的青石板路,经过高大牌坊,交纳一文钱的门税,正式踏足宝骑镇内之地。
眼中所见是鳞次栉比的房屋,川流赶路的过往商客、江湖走贩,以及忙碌往来的本地居民等等。
东唐正值国泰民安,宝骑镇亦算民风淳朴。
水磨光滑带着些许裂纹的石板路,纵横开去,四面八方。
周边则是一处处民巷、庄落、乡绅宅院等等。
类似于陈浮生这般提剑背幡的道士,或者光头的僧侣,挺胸凸肚的刀客豪侠,江湖医生郎中,走方的货夫等等,并不鲜见,毫不出奇。
陈浮生一路向前,好奇的左顾右盼。
毕竟是初来乍到,在他的眼中,如此古色古韵的环境,确实是从所未见。
虽说是半瞎朦胧,但陈浮生觉得这个镇子有些不对劲。
路是青灰石板,但湿润开裂,缝隙里宛若有着黑色虫子般的蠕动阴影。甚至每个巷子边缘,墙角里,皆是如此。
空气中透露出岁月沧桑的气息。
古镇风雨百年,处处都有朽化斑驳的痕迹。
但是雾气遍布,许多地方模糊不清,宛若蒙纱。
不时有惊乍而起的鸦雀,扑嗤嗤地掠过半空,仿佛受吓。也会有恹头耷脑的猫狗,惶恐不安地窜出逃没,也不知遇到什么。
各地的口音,在街头巷尾角落里时不时兴起。听着像是在议论、在讨价还价,又像是辱骂、讽刺,但偏偏看不见人。
所有可见的诸般景象、风土人情,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怪异观感。
就像一幅乡镇画卷,徐徐展开,但笔墨或残缺,或涂抹模糊,又或是多了一些莫名诡谲。
总之处处氛围皆是不协调。
陈浮生也不知是自己视觉的影响,还是初来乍到不熟悉古代环境,所以只得将疑惑埋在心中,握剑前行,暗暗警惕。
古镇、青石、黑瓦巷,烟雨朦胧......
青衫、道僮、背幡提剑,恍然隔世......
......
陈浮生耳内,可听到姜伯通断断续续的传声指点。
烟笼巷,离镇前的牌坊颇远。
陈浮生走了将近一个多时辰后。
再才望见老道士所说的“五大夫槐”。
五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亭亭如盖,笼罩在一片白墙黑瓦郊巷的进口处。
若是晨间起雾,此处便是烟雾弥遮,故名烟笼巷。
此刻在槐树间,罗列着几个老式店铺,衣食住行皆有。
另有几个游方货郎在叫卖,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在打闹嘻戏。
几位乡绅老翁在树下喝茶走棋,时不时争执几句。
看似岁月静好。
但是槐树属阴,如此亭盖弥遮,似乎凝聚几分阴寒。
周边氛围冷清,并不像看起来的安居适宜。
陈浮生观望片刻,走上前。
对一位站在旁边看棋的老者,施礼问道:
“请问老丈,烟笼巷的姜宅,是不是从此过?”
“姜宅?”
“哪个姜宅?”
“姓甚名谁?”
树下几位老翁,皆是抬起头来,出声询问。
陈浮生瞧了瞧这些人的脸色,觉得有些不对。想了想,说出姜伯通父亲的名字。
老道士离家四十余年,或许只有他父母之名,本地人才会有映像。
“什么?你问的是那个姜......”
“晦气晦气!莫说莫说......”
几个老翁顿时大惊失色。
纷纷摇头的摇头,摆手的摆手,显得慌乱又惶恐的嚷嚷:
“快走快走,当真是晦气!”
“那个什么姜家,已经遭了天谴,家败人亡啦......”
“外乡人,少打听,快走,免得遭了霉运!”
“什么霉运,老朽看来是孽障!噩运!”
“呸呸呸,少说为妙,祸从口出......”
老翁们七嘴八舌的一通吵吵,纷纷抱着棋盘茶壶离开。全都不愿多待,连话都不肯多说一句。
“师父家出事了?”
陈浮生皱眉,心中一沉。
老道士姜伯通的魂魄,禁锢于幡杆符箓内,所以外界发生何事,一概不知。
如今物是人非,故宅在哪,估计老道士自己也不清楚。
陈浮生暗暗沉吟。
不知如何将这噩耗说与师父知道。
老道士念念不忘的,便是叶落归根,将魂魄葬在家宅内。一来是顺心意,二来是寄望借一丝遗留修行者气运,能护佑家宅安宁。
但若是家宅被毁,心愿被断,那么带给老道士的打击,以及巨大失望,恐怕会伤了魂魄,引起诸多麻烦。
老道士毕竟已经亡了,魂魄又岂能受创?
忽然。
陈浮生眼角余光,瞥到一棵槐树后侧,有个畏畏缩缩、探头探脑的男子,不住张望过来,显得神色可疑。
“站住,你有何事?”
陈浮生见那男子似乎要偷偷溜走,立刻上前几步喝止。
谁知男子被唬得一跳,但又仿佛下了极大决心,满脸哀怨地转身过来,扑嗵一下跪在陈浮生面前:
“小神仙,救命哪小神仙!”
“我是姜家旁亲,同样遭了妖精鬼怪的毒害!求求小神仙发发善心啊......”
或许是瞧见陈浮生背幡提剑的道门打扮,又或是被幡上“求神问仙”几个字打动。
这男子伏在陈浮生面前,不住地拜首哀求。
“妖精鬼怪的毒害?”
陈浮生盯着此人,见他年约五旬,花白头发,形貌憔悴,确实是一副受生活折磨的苦相。
“起来说话。”陈浮生扶起此人,“你是姜家的旁亲?”
“正是。”男子抹了把眼泪,拱手道:
“我姓姜,名有财。小神仙问的姜大夫,乃是我的堂叔。四十多年前,堂叔家的独子姜伯通外出学道,至今未归,所以是我操持的堂叔家后事......”
说到“后事”,姜有财的脸色难看,显得仍有余悸。
“姜家怎么了?”陈浮生低语问道。
“堂叔家......”姜有财颤声道,眼神惊恐不安,“堂叔家一年前遭了大祸,都......都死绝了......惨不忍睹......”
传闻百年前只是一片无名山川野地。
后因多产老参山药等物,所以被广称为掘宝川。
再后来,东唐溙梧州将此地划归疆域。又因与南楚边界相邻,算是“骑”在东唐与南楚之间,所以命名“宝骑镇”。
当然,宝骑镇之名究竟是否由此得来,谁也说不清。
陈浮生一路快步赶路。
终于见到前方镇前的牌坊。
高大的牌坊左右对开,既是入镇门,亦是历史遗址。
传说此地下,曾经有过千年难逢的井龙宫。
文人墨客为纪念此神话,便留下诸多文字诵扬,久而久之便有了这座牌坊和几座雕刻的古朽石碑。
历经百年繁衍兴旺,宝骑镇已经颇具规模,如今已有近千户人家。本地受辖溙梧州,所以牌坊前有官府兵卒巡守。
陈浮生踩着宽大的青石板路,经过高大牌坊,交纳一文钱的门税,正式踏足宝骑镇内之地。
眼中所见是鳞次栉比的房屋,川流赶路的过往商客、江湖走贩,以及忙碌往来的本地居民等等。
东唐正值国泰民安,宝骑镇亦算民风淳朴。
水磨光滑带着些许裂纹的石板路,纵横开去,四面八方。
周边则是一处处民巷、庄落、乡绅宅院等等。
类似于陈浮生这般提剑背幡的道士,或者光头的僧侣,挺胸凸肚的刀客豪侠,江湖医生郎中,走方的货夫等等,并不鲜见,毫不出奇。
陈浮生一路向前,好奇的左顾右盼。
毕竟是初来乍到,在他的眼中,如此古色古韵的环境,确实是从所未见。
虽说是半瞎朦胧,但陈浮生觉得这个镇子有些不对劲。
路是青灰石板,但湿润开裂,缝隙里宛若有着黑色虫子般的蠕动阴影。甚至每个巷子边缘,墙角里,皆是如此。
空气中透露出岁月沧桑的气息。
古镇风雨百年,处处都有朽化斑驳的痕迹。
但是雾气遍布,许多地方模糊不清,宛若蒙纱。
不时有惊乍而起的鸦雀,扑嗤嗤地掠过半空,仿佛受吓。也会有恹头耷脑的猫狗,惶恐不安地窜出逃没,也不知遇到什么。
各地的口音,在街头巷尾角落里时不时兴起。听着像是在议论、在讨价还价,又像是辱骂、讽刺,但偏偏看不见人。
所有可见的诸般景象、风土人情,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怪异观感。
就像一幅乡镇画卷,徐徐展开,但笔墨或残缺,或涂抹模糊,又或是多了一些莫名诡谲。
总之处处氛围皆是不协调。
陈浮生也不知是自己视觉的影响,还是初来乍到不熟悉古代环境,所以只得将疑惑埋在心中,握剑前行,暗暗警惕。
古镇、青石、黑瓦巷,烟雨朦胧......
青衫、道僮、背幡提剑,恍然隔世......
......
陈浮生耳内,可听到姜伯通断断续续的传声指点。
烟笼巷,离镇前的牌坊颇远。
陈浮生走了将近一个多时辰后。
再才望见老道士所说的“五大夫槐”。
五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亭亭如盖,笼罩在一片白墙黑瓦郊巷的进口处。
若是晨间起雾,此处便是烟雾弥遮,故名烟笼巷。
此刻在槐树间,罗列着几个老式店铺,衣食住行皆有。
另有几个游方货郎在叫卖,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在打闹嘻戏。
几位乡绅老翁在树下喝茶走棋,时不时争执几句。
看似岁月静好。
但是槐树属阴,如此亭盖弥遮,似乎凝聚几分阴寒。
周边氛围冷清,并不像看起来的安居适宜。
陈浮生观望片刻,走上前。
对一位站在旁边看棋的老者,施礼问道:
“请问老丈,烟笼巷的姜宅,是不是从此过?”
“姜宅?”
“哪个姜宅?”
“姓甚名谁?”
树下几位老翁,皆是抬起头来,出声询问。
陈浮生瞧了瞧这些人的脸色,觉得有些不对。想了想,说出姜伯通父亲的名字。
老道士离家四十余年,或许只有他父母之名,本地人才会有映像。
“什么?你问的是那个姜......”
“晦气晦气!莫说莫说......”
几个老翁顿时大惊失色。
纷纷摇头的摇头,摆手的摆手,显得慌乱又惶恐的嚷嚷:
“快走快走,当真是晦气!”
“那个什么姜家,已经遭了天谴,家败人亡啦......”
“外乡人,少打听,快走,免得遭了霉运!”
“什么霉运,老朽看来是孽障!噩运!”
“呸呸呸,少说为妙,祸从口出......”
老翁们七嘴八舌的一通吵吵,纷纷抱着棋盘茶壶离开。全都不愿多待,连话都不肯多说一句。
“师父家出事了?”
陈浮生皱眉,心中一沉。
老道士姜伯通的魂魄,禁锢于幡杆符箓内,所以外界发生何事,一概不知。
如今物是人非,故宅在哪,估计老道士自己也不清楚。
陈浮生暗暗沉吟。
不知如何将这噩耗说与师父知道。
老道士念念不忘的,便是叶落归根,将魂魄葬在家宅内。一来是顺心意,二来是寄望借一丝遗留修行者气运,能护佑家宅安宁。
但若是家宅被毁,心愿被断,那么带给老道士的打击,以及巨大失望,恐怕会伤了魂魄,引起诸多麻烦。
老道士毕竟已经亡了,魂魄又岂能受创?
忽然。
陈浮生眼角余光,瞥到一棵槐树后侧,有个畏畏缩缩、探头探脑的男子,不住张望过来,显得神色可疑。
“站住,你有何事?”
陈浮生见那男子似乎要偷偷溜走,立刻上前几步喝止。
谁知男子被唬得一跳,但又仿佛下了极大决心,满脸哀怨地转身过来,扑嗵一下跪在陈浮生面前:
“小神仙,救命哪小神仙!”
“我是姜家旁亲,同样遭了妖精鬼怪的毒害!求求小神仙发发善心啊......”
或许是瞧见陈浮生背幡提剑的道门打扮,又或是被幡上“求神问仙”几个字打动。
这男子伏在陈浮生面前,不住地拜首哀求。
“妖精鬼怪的毒害?”
陈浮生盯着此人,见他年约五旬,花白头发,形貌憔悴,确实是一副受生活折磨的苦相。
“起来说话。”陈浮生扶起此人,“你是姜家的旁亲?”
“正是。”男子抹了把眼泪,拱手道:
“我姓姜,名有财。小神仙问的姜大夫,乃是我的堂叔。四十多年前,堂叔家的独子姜伯通外出学道,至今未归,所以是我操持的堂叔家后事......”
说到“后事”,姜有财的脸色难看,显得仍有余悸。
“姜家怎么了?”陈浮生低语问道。
“堂叔家......”姜有财颤声道,眼神惊恐不安,“堂叔家一年前遭了大祸,都......都死绝了......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