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二年的初春,在京城百姓看来,着实是个多事之秋。先是朝庭的火药作坊爆炸,一百余名工匠丧生;接着那醉杏楼又起了大火,诺大的宅院几成废墟。好吧,这或许是天灾,可最近街市之上、码头之边,也不太平,禁军、捕快先后在这些地方与一些不知什么身份的人发生厮杀,殃及的普通百姓也大有人在……
    “宣和”——看上去一点也不“和”。
    时间回到二月二十七这天。
    临近午时四刻,睿思殿内,等待缉拿魔教妖人消息的赵佶与一众大臣仍未离去。
    此前,被诱入宫中的赵德辅被神机营火枪击毙的消息已经传来,赵佶虽然恨恨地道声“便宜了他!”,却也怒气渐消。之后,景明坊那边众教徒被杀或是被俘的消息也传来,但其中有一条却是逃掉了那“宝光如来”邓元觉,并且未见那胡蝶儿的尸体。赵佶便又变得脸色不虞,众大臣只好做低头深思状,无人敢去搭话。
    君臣正沉默间,负责前去醉杏楼捉拿唐盼兮的虞侯终于带来了消息:那妖女借着同党的掩护,逃掉了!
    “啪!”又是声脆响。这次被赵佶摔破的却是一个笔砚。
    大概是气极,赵佶铁青着脸,不怒反笑:“呵呵……堂堂禁军精锐,连几个妖人都拿不下,你们,你们给朕练的好兵啊!”
    “臣等失职!”众人依然只是低着头认错。
    赵佶抬手指指他们,长叹一口气,道:“你们……你们……”
    “臣等请罪!”众人见状,连忙整齐划一地跪地喊道。
    赵佶被弄得彻底没了脾气,他只好摇摇头,道声“都起来吧!”然后又像是自我安慰或是安慰众人道:“还好有神机营,总算是有点收获。哈!神机营,不错!这首功便记在杨卿头上吧!”
    本已起身的杨帆,赶紧又跪倒道:“臣惭愧!”
    赵佶欣慰地一笑,道:“爱卿快平身,朕说得是事实。王卿,一会即刻让门下传旨,加封杨卿为天章阁大学士,赐配金鱼袋!”
    “是!”王黼躬身答应,旋即又道:“杨大人之才,臣着实佩服,且不说进献神器、伐夏立功,单是对付那些江湖贼寇的手段,其他大臣便望尘莫及。前年之时,杨大人妙计擒得宋江等人,安我大宋京东之地;今日剪除京中的魔教妖人,杨大人又立首功。可是……”
    王黼语气一顿,待众人都看向他时便道:“可是魔教的根基不在京城,而在南方的两浙、福建之地。因此,仅仅斩杀京中几人不足为喜。而且,近日两浙路提刑司奏报,魔教在睦州、翕州等地,扇动小股的刁民,上山为匪,反叛朝庭。对于这等流寇,当地官兵还真是办法不多。不过,臣恐若是这样放任下去,必酿大祸。因此,臣举荐杨大人,领钦差职,南下督促、指挥当地官兵,一举平定叛乱、根除魔教!”
    众人听着此话均感在理,赵佶也禁不住点了点头,唯有杨帆在心里暗暗叫苦。
    方腊起义不同于宋江聚义。前年之时,宋江等人倾巢出动攻打曾头市,尚不过千人,这显然符合后世历史上张叔夜以二千厢兵降服宋江的说法。然而,在杨帆的印象中,后世史书记载:方腊起义,参与之众达百万余人,方腊两个月内便占领大宋东南诸州,甚至还在重镇杭州建国称帝,直到童贯亲率十五万西军精锐南下,才将起义平定下去。
    这等规模,你让我前去指挥当地官兵剿灭,开什么玩笑?
    “哼!想把这个锅甩给我,你奶奶个白面狸子终于出招了!”杨帆心道。
    自从军器监火药作坊爆炸,不顾王黼面子,坚决要求严惩其管家以来,杨帆每日里均做好了应对王黼打击报复的准备,然而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却没有遇到什么御史弹劾、构陷攻击之类的事情。原来王黼这厮是在等这个机会,要将平叛不力或是激起民变的黑锅压给自己。
    杨帆心思急转,想着应对之策……
    “臣附议!”那张邦昌也起哄道,而其他人虽不置可否,但看神情,显然也都认为杨帆乃是最合适的人选——谁叫你那么干净利落的收拾了梁山团伙来呢?
    见无人反对,赵佶哈哈笑道:“如此,便再辛苦杨卿一趟,此次功成之后,朕再赐爱卿龙图阁大学士衔、封千户、赏金万两!”
    众人一听,均投来艳羡的目光。
    杨帆正在苦苦思索之际,赵佶一句“龙图阁大学士”之语突然闯入脑海,他灵感乍现,计上心来。
    “臣谢过陛下。”杨帆回道,“不过,若是让臣南下剿灭魔教,臣也有两个条件。”
    “噢?”赵佶纳闷,一众大臣也狐疑地望向杨帆。
    杨帆躬身向赵佶一揖,继续道:“魔教之患,不在他们区区多少妖人,而在于他们会鼓动百姓、酿成民变。臣闻东南之地的百姓,这几年受花石纲拖累,破产亡家者甚众,便是勉强支撑者,亦对这花石纲颇有怨言;而更关键的是,某些官员利用花石纲之名,私自大敛其财,以至百姓怨声载道。这便是魔教在那边生存发展的土壤。因此,若想从根本上剪除魔教势力,臣认为首先应罢除花石纲,安抚百姓。其次便是严惩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收复民心。最后才是武力剿灭魔教。”
    赵佶、众臣不禁皱起眉头。
    “因此,陛下若是让臣南下剿灭魔教,臣一请陛下罢除花石纲;二请皇上赐臣三座铡刀,严惩那些不法官员。这三座铡刀,一曰龙头铡,可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二曰虎头铡,可铡贪官污吏、祸国奸臣;三曰狗头铡,可铡土豪劣绅、恶霸无赖。铡刀所至,如陛下亲临,天威荡荡,恶者伏诛。”
    包拯,包龙图!
    赵佶言道要赐杨帆“龙图阁大学士”之时,杨帆突然想起了包黑子。若想阻止方腊起义,那东南之地,要有一个像包拯那样的青天为朝庭挽回民心才行。
    当然,杨帆来到大宋之后,也对包拯有过打听,结果却是这包拯远没有后世那般出名与神奇,更没有刚才杨帆所说的“三座铡刀”,什么“铡美案”、“狸猫换太子”等等也都是后世的小说家言,或者说,只是后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些愿望罢了。
    不过,既然广大人民群众希望有个包青天般的人物,而杨帆又为他们实现了这个愿望,民心岂有不回之理?
    可是……
    听完杨帆的这两个条件,众臣竟是惊得面面相觑,一时说不出话来。
    “哈哈哈哈……”率先发声的还是赵佶,“杨卿这三座铡刀的想法,实在是……新奇……哈哈哈……”他大概觉得杨帆所提,有点匪夷所思,斟酌了半晌,方才给出一个“新奇”的评价。
    或许在他看来,杨帆的这个要求,只是好玩而已。
    “臣启陛下!杨大人此议万万不可!”见赵佶笑嘻嘻地没有否定杨帆的提议,王黼赶紧道,“对于花石纲是否需要罢除,臣已论证过很多次,今日便不再赘言。至于在置办花石纲的过程中,出现的个别贪官污吏,的确需要惩治。然而,自古以来便‘刑不上大夫’,我朝更是立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制,太祖亦许下“不杀士大夫”之誓约。杨大人这‘三铡’之议,实乃动摇国本之举,陛下万万不可同意。哼!杨大人,你向陛下提出如此不切实际的要求,是何用意?”
    杨帆对自己的要求本就不抱希望,之所以提出,就是让众人反对,从而打消让自己南下剿灭魔教的念头。见王黼如此说法,便道:“治沉疴需下猛药,陛下若不能同意臣的要求,臣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根除魔教。若是一味武力强取,臣担心会激起大规模的民变,让局势变得不可收拾。”
    “我看杨大人是畏敌怯战,故而抛出这荒唐的要求来推诿陛下的圣命。”王黼立刻反驳道,朝着杨帆说完此话,他又转身向赵佶道:“臣弹劾杨帆杨大人,危言耸听、妄语乱政,请陛下治他一个欺君之罪。”
    杨帆心里暗暗地骂道:你个白面狸子!他娘的俗语说得真对,果真是小白脸子,没好心眼子!
    心里骂归骂,杨帆听他弹劾自己,还是忙向赵佶澄清道:“臣决无此意,还请陛下明鉴!”
    赵佶看看王黼,看看杨帆,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便向众人询问道:“众位爱卿有何看法?”
    此时童贯起身,摆出了一副专家的姿势道:“臣以为杨大人所提要求的确过于荒唐,不过也不失为一种根除魔教的方法,故而杨大人也无罪可言。其实行军打仗之事,需要细细谋划之后,方能成竹在胸,所以臣建议,让杨大人回去之后,谋划一番,再做决定不迟。”
    “臣也同意童枢密的看法。”高俅接着应和道,其他几人亦点头称是。
    此时已近日中,赵佶的肚中早已咕噜乱叫,见众人提议此事之后再议,便点头道:“如此也好,今日便到这儿吧!杨卿你且回去好好思索一番,看除了今日你说的要求之外,还有他法否?”
    杨帆只得应声答应,之后众人便向赵佶施礼告退。
    待走出睿思殿,童贯、高俅便趁着与杨帆错身而过之机,向他提醒道:“子航今日所言,过于孟浪了……”
    杨帆只得无奈的摇摇头,心道:若不孟浪,就得向那白面狸子给我挖的坑里跳了……

章节目录

宋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耽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耽文并收藏宋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