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自从娶得张惠为妻之后,对她十分宠爱,每日与她朝夕相守,快活至极。而且张惠从小就熟读诗书,非常聪慧,看问题也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平时,朱温也常常与她谈论一些军中之事,而张惠每次都能给朱温带来一些灵感与警示,因此,每当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朱温就向她主动请教。
一日,朱温接到黄巢诏书,命他进攻河中王重荣,护卫长安。朱温此时正值新婚燕尔,不愿出师,但既为诏命所迫,也是无奈。只得备足粮草,带上人马,向河中进发。
临行前,他便又向张惠问计:“我到河中之后,将如何应对?”
“妾身记得我与春香刚到同州之时,却被你的手下强抢而去,后幸遇将军搭救才得脱身,不知将军为何不对他们进行处罚呢?”朱温没想到张惠不答反问。
朱温以为张惠是对当日之事记恨在心,就小心答道:“当今之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很多百姓生活过不下去,就铤而走险去当兵,然而,他们当兵可不是因为保家卫国,而是利益趋动。可现在唐军与义军都面临着财政困难,很多将领都没有办法及时兑现士兵们的军饷,以致发生多起士兵暴动,斩杀将领事件,后来,将领们只能纵兵抢劫,以满足士兵的意愿。义军起义之初,军纪甚严,但现在也面临着军饷难题,因此,我对手下的行为有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发生大的意外就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还请夫人见谅。”
张惠听了朱温的解释便道:“那你对义军现在的形势如何看?”
朱温想了想说:“义军起义之初,以推翻腐败的朝廷为己任,对待百姓仁爱有加,但自从义军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义军内部就发生了变化,有的将领图谋享乐,不思进取,忘却了起义初衷。有的相互争权,收受贿赂,甚至残害盟友。现在的义军已经失去了百姓的拥戴,虽然占有唐朝的大半江山,但却危机四伏,难言安稳。”
张惠见朱温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义军当前所面临的形势,便说道:“既然相公已经认清形势,就当有所准备,正所谓狡兔三窟,相公也应为自己前途多多谋划。”
“何为狡兔三窟?”朱温问道。
“狡兔三窟就是一个比喻,说的是战国时期门客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的故事。”张惠知道朱温读书不多,于是便为朱温讲起故事来: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冯谖的人来投奔孟尝君。孟尝君就问他:“你有什么本事呢?”
冯谖说:“我什么本领也没有。”
孟尝君笑了起来,说:“那你就先住下吧。”
孟尝君手下的人看冯谖这么穷,又没本领,都看不起他,天天给他粗饭吃。
没过几天,孟尝君问起:“那个冯谖干什么?”
下人回答说:“他呀,天天弹那把剑,边弹还边唱;剑啊咱们回去吧,这儿吃饭没鱼虾。”孟尝君就让人给他鱼虾吃。
几天后,冯谖又唱了:“剑啊咱们回去吧,这里出门没车马。”孟尝君又吩咐再给他一套车马。
谁知没过多久,冯谖仍旧天天唱哩:“剑啊咱们回去吧,没钱不能养活家。”孟尝君挺生气,心想,这个穷鬼怎么这样不知足呢。不过,为了笼络更多的人,他还是派人经常给冯谖的老母亲送钱用。冯谖这才不弹不唱了。
过了一年,孟尝君当上了齐国的相国。一天,孟尝君叫门客冯谖去薛地收债并顺便买回家里缺的东西,冯谖假借孟尝君的命令把债契全部烧毁,借债的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
孟尝君听到冯谖焚烧债券的消息,不由得火冒三丈,从此,对冯谖又冷淡了。
后来,齐国国君废除了孟尝君相位,他只好退居薛地生活。薛地百姓听说孟尝君来此的消息,扶老携幼走出数十里路去夹道欢迎孟尝君。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冯谖为他烧毁债契的价值所在,连连感谢冯谖。
冯谖说:“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
孟尝君给予冯谖五十辆车子,五百斤黄金去魏国活动,他对魏惠王说:“齐国放逐他的大臣孟尝君,哪位诸侯先迎住他,可使其国家富庶而军事强大。”
于是惠王空出相位,派使者带着黄金千斤,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再告诫孟尝君坚决推辞而不去。
齐湣王听说这一消息后,派遣太傅携带千斤黄金,封好书信,向孟尝君道歉,并请求他重新当任齐国臣相。冯谖对孟尝君道:“希望你向齐王请求赐予先王传下来的祭祀祖先使用的礼器,在薛地建立宗庙。”
宗庙成就,冯谖回报孟尝君:“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哦,原来如此!那夫人可能为我谋得三窟呀?”听了张惠的故事,朱温不禁和张惠开起了玩笑。
不想,张惠却认真起来,她告诉朱温只须牢记三点便可应对当前局面:
一是尽量取得大齐皇帝黄巢的信任,以摄取更多的权力,拉拢义军将领,特别是要多多掌握军队,以便在以后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所谓的一窟。
二是尽可能减少与唐军的冲突,必要时可与他们进行对话,了解彼此的想法,挣取同盟者,特别是对于那些曾经接触或归顺过义军的唐军,因为大家都身处同样的环境,便于沟通,这是二窟。
三是不断壮大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只有自身强大后,才能赢得别人的注意与重视。因此,不管何时,都应抓牢自己手中的军队,三窟成矣。
听了张惠的对策之后,朱温心顿时豁然开朗。他明白,只要时时牢记以上三点,一切行动以此为目的,便可应对自如。于是,他对此次的河中之行便有了打算。
他先是以同州兵少为由,不断要求黄巢向河中增兵,壮大自己的实力。黄巢见唐军不断向长安赶来,心中十分着急,不断地督促朱温攻击王重荣。但朱温并不急于向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主动发起攻击,只是与其进行对峙,一边保存实力,一边静观形势的变化。
;
一日,朱温接到黄巢诏书,命他进攻河中王重荣,护卫长安。朱温此时正值新婚燕尔,不愿出师,但既为诏命所迫,也是无奈。只得备足粮草,带上人马,向河中进发。
临行前,他便又向张惠问计:“我到河中之后,将如何应对?”
“妾身记得我与春香刚到同州之时,却被你的手下强抢而去,后幸遇将军搭救才得脱身,不知将军为何不对他们进行处罚呢?”朱温没想到张惠不答反问。
朱温以为张惠是对当日之事记恨在心,就小心答道:“当今之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很多百姓生活过不下去,就铤而走险去当兵,然而,他们当兵可不是因为保家卫国,而是利益趋动。可现在唐军与义军都面临着财政困难,很多将领都没有办法及时兑现士兵们的军饷,以致发生多起士兵暴动,斩杀将领事件,后来,将领们只能纵兵抢劫,以满足士兵的意愿。义军起义之初,军纪甚严,但现在也面临着军饷难题,因此,我对手下的行为有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发生大的意外就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还请夫人见谅。”
张惠听了朱温的解释便道:“那你对义军现在的形势如何看?”
朱温想了想说:“义军起义之初,以推翻腐败的朝廷为己任,对待百姓仁爱有加,但自从义军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义军内部就发生了变化,有的将领图谋享乐,不思进取,忘却了起义初衷。有的相互争权,收受贿赂,甚至残害盟友。现在的义军已经失去了百姓的拥戴,虽然占有唐朝的大半江山,但却危机四伏,难言安稳。”
张惠见朱温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义军当前所面临的形势,便说道:“既然相公已经认清形势,就当有所准备,正所谓狡兔三窟,相公也应为自己前途多多谋划。”
“何为狡兔三窟?”朱温问道。
“狡兔三窟就是一个比喻,说的是战国时期门客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的故事。”张惠知道朱温读书不多,于是便为朱温讲起故事来: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冯谖的人来投奔孟尝君。孟尝君就问他:“你有什么本事呢?”
冯谖说:“我什么本领也没有。”
孟尝君笑了起来,说:“那你就先住下吧。”
孟尝君手下的人看冯谖这么穷,又没本领,都看不起他,天天给他粗饭吃。
没过几天,孟尝君问起:“那个冯谖干什么?”
下人回答说:“他呀,天天弹那把剑,边弹还边唱;剑啊咱们回去吧,这儿吃饭没鱼虾。”孟尝君就让人给他鱼虾吃。
几天后,冯谖又唱了:“剑啊咱们回去吧,这里出门没车马。”孟尝君又吩咐再给他一套车马。
谁知没过多久,冯谖仍旧天天唱哩:“剑啊咱们回去吧,没钱不能养活家。”孟尝君挺生气,心想,这个穷鬼怎么这样不知足呢。不过,为了笼络更多的人,他还是派人经常给冯谖的老母亲送钱用。冯谖这才不弹不唱了。
过了一年,孟尝君当上了齐国的相国。一天,孟尝君叫门客冯谖去薛地收债并顺便买回家里缺的东西,冯谖假借孟尝君的命令把债契全部烧毁,借债的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
孟尝君听到冯谖焚烧债券的消息,不由得火冒三丈,从此,对冯谖又冷淡了。
后来,齐国国君废除了孟尝君相位,他只好退居薛地生活。薛地百姓听说孟尝君来此的消息,扶老携幼走出数十里路去夹道欢迎孟尝君。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冯谖为他烧毁债契的价值所在,连连感谢冯谖。
冯谖说:“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
孟尝君给予冯谖五十辆车子,五百斤黄金去魏国活动,他对魏惠王说:“齐国放逐他的大臣孟尝君,哪位诸侯先迎住他,可使其国家富庶而军事强大。”
于是惠王空出相位,派使者带着黄金千斤,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再告诫孟尝君坚决推辞而不去。
齐湣王听说这一消息后,派遣太傅携带千斤黄金,封好书信,向孟尝君道歉,并请求他重新当任齐国臣相。冯谖对孟尝君道:“希望你向齐王请求赐予先王传下来的祭祀祖先使用的礼器,在薛地建立宗庙。”
宗庙成就,冯谖回报孟尝君:“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哦,原来如此!那夫人可能为我谋得三窟呀?”听了张惠的故事,朱温不禁和张惠开起了玩笑。
不想,张惠却认真起来,她告诉朱温只须牢记三点便可应对当前局面:
一是尽量取得大齐皇帝黄巢的信任,以摄取更多的权力,拉拢义军将领,特别是要多多掌握军队,以便在以后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所谓的一窟。
二是尽可能减少与唐军的冲突,必要时可与他们进行对话,了解彼此的想法,挣取同盟者,特别是对于那些曾经接触或归顺过义军的唐军,因为大家都身处同样的环境,便于沟通,这是二窟。
三是不断壮大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只有自身强大后,才能赢得别人的注意与重视。因此,不管何时,都应抓牢自己手中的军队,三窟成矣。
听了张惠的对策之后,朱温心顿时豁然开朗。他明白,只要时时牢记以上三点,一切行动以此为目的,便可应对自如。于是,他对此次的河中之行便有了打算。
他先是以同州兵少为由,不断要求黄巢向河中增兵,壮大自己的实力。黄巢见唐军不断向长安赶来,心中十分着急,不断地督促朱温攻击王重荣。但朱温并不急于向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主动发起攻击,只是与其进行对峙,一边保存实力,一边静观形势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