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下侯君集就要被撤职?
这玩笑开的也太大了些吧?在场的这些人,不说全部,起码也有一半以上都见过他。
不是他回长安的时候,而是之后特意前往大理寺见的,而且当时侯君集也曾愤愤不平的说过一些埋怨的话,只不过大家都没将其当回事。
看他,只是出于以前的那些情面而已,仅仅如此。
但是紧接着,众人却反应了过来。
李元吉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侯君集犯了军纪,打了皇上的脸,哪怕就算是处置,也不可能不让人去见。
况且房玄龄功高劳苦的,见上一面也不至于如此。
所以说,房玄龄肯定是在皇上面前跟侯君集求情了,不然的话,皇上是不会去动房玄龄的。
只是……
虽然大家都觉得程知节这货挺二的,但是在这时候,大家却不得不感叹一句,这二货说的对。
原本以为作死是程知节的特长,没想到房玄龄竟然也能将作死进行的如此完美。
侯君集……
那可是侯君集啊!
侯君集是谁?
那可是敢公然违抗军令,硬生生将军纪言明的唐军带成土匪的家伙,虽然没有造成更坏的影响。
可唐军职业化以来,皇上对唐军的期望是如何的?这一点还用去多说吗?
文武分治,他们这些以往手握军政大权的大佬们,现在都只能选择其一,而不敢去触碰另外一个层面。
即便是在内阁会议上,很多问题也都是点到为止,或者天马行空的提出一些想法,真正的操作,没人敢去伸出那个手。
连朝廷这个接触不到军队实权的地方,对于军队都是如此的忌讳。
侯君集这个掌握军权的副将,却愣生生的将朝廷倾力打造的唐军给带歪了。
老实讲,侯君集能活到现在,并且没有牵连到他的家人,大家都已经觉得挺意外了,别说去替他说情,就是去见他一面,其实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行了,都散了吧,该干啥干啥去……”得到了答案,程知节满心佩服的驱散了众人。
虽然这幅姿态很是让人生厌,恨不能上去给他两脚。
但是很遗憾,并没有多少人能打过他,而真正能打过他的尉迟敬德,现在正在太极宫门口呢。
禁军统领,啧啧……
问题到了这里,基本上也就算是到了结束。
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事到此也就没有后续了,若是陛下不念及旧情,怕就不是只罢免吏部尚书这么简单的事了。
同时,得到了答案的众人,也在心中给自己提了个醒。
以后别什么事动不动的就去替人求情,特别是这种触碰到底线的事情。
侯君集若是犯了别的事情,那么大家拼着危险也会求个情,可他是要带乱军队风气的。
一但陛下同意了,那其他的将领该怎么看?以后唐军的军纪还要不要了?又拿什么去威慑那些军人?
求情只是个小问题,但是这事却是个大事。
……
众人离去之后,皇甫无逸倒是没有走的那么快。
稍稍慢了两步,登上了同样不慌不急的马周,低声道:“你说房相怎会犯这样的错误?难道他不清楚侯君集都干了些什么事吗?”
“房相跟侯君集的关系可没那么好,连张亮都没站出来替他求情,房相又怎会做这种糊涂事呢?”马周缓缓的摇了摇头,对于这事他却并不紧张。
在镇北的时候,马周就跟着李元吉了解分析了不少当时朝廷的重臣,包括了他们的过往以及性格,做事的习惯以及手段。
房玄龄可不是程知节那种大智若愚,深藏智慧的人。
他是那种拥有大志向,却懂得隐忍,始终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在众人面前的那种人。
说白了就是要用这种人,就必须在他身边放一个互补型的人才,房谋杜断就是这么来的。
难道将两个人拆开来用就不行了吗?当然不是,拆开来用,那就是两个绝顶的天才。
一个拥有如此大智慧的人,又怎会看不清如此严重的问题所在?
“你是说他是有意跟程知节学的?”皇甫无逸愣了下,但又有些想不明白。
“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在我看来,他根本不用这么做。”马周点了点头,同样也想不明白。
“是啊,房相负责的是文官,跟那些武将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房相遇事不是召开内阁讨论,就是去找陛下汇报,所有的事情从未有过自己做主,更未出现过决断的做法,他的确不用像程知节那样给自己找麻烦来自保。”皇甫无逸想不明白的地方就在这里。
如果房玄龄是那种过于积极表现自己的人,那么这么做倒是可以理解。
毕竟这种人时间久了,是会有野心的,为了打消皇帝的猜忌,只能用一些别的方法来进行自救。
房玄龄虽然表现的完美,可问题的核心也同样展现的很清楚,从不轻易的,从不独断的做下某个决定。
别说什么老麻烦上级会给人一种无能的感觉,其实不然,上级其实就喜欢下属来麻烦自己,不过不是那种无厘头的麻烦,该麻烦的麻烦,不该麻烦的不麻烦,能做到这一点,绝对会是一个上级喜欢的下属,前途无量的下属。
“不用去管那些,你我只需牢记自己的身份,不忘初心即可,这些事情暂时还落不到咱们头上。”马周轻轻的摇了摇头,说道。
皇甫无逸虽然年纪稍微大了一些,但在这些问题上还是很看重马周的。
毕竟马周跟皇上在一起的时间更久,有些东西也比他理解的更透彻。
的确,身为皇帝的心腹,他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需要担忧的事情其实也并不多。
只要牢记两点即可,自己是皇帝的人,自己要给皇帝挣面子。
……
关于房玄龄被撤一事,虽然在内阁的风波算是渡了过去,可是在吏部,在各部,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
但这毕竟是高层的事情,底下的人再怎么讨论,也只能是吓唬讨论,影响不了任何事情。
内阁会议结束之后,房玄龄便在吏部收拾了一番,然后将吏部官员召集了起来,宣布了自己的卸任,以及接任者是谁。
其他的话倒是没有多说,对于吏部这个待了几年时间的地方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留恋,而是直接带着几个中书省的属下,搬着自己的东西就离开了这里,接下来,他将坐镇中书省。
或许是商议好的一样,房玄龄前脚刚刚离开,萧瑀后脚便跟着进了吏部。
虽然正式的任命还没有下来,但内阁会议已经通过的提案,提前过来是没有问题的,况且房玄龄已经离开了这里。
进入吏部之后,在两位吏部侍郎的介绍下,逐一的跟这里的官员们见了个面,算是稍稍的熟悉了下。
想象之中的风暴并没有到来,见完面之后,萧瑀便让众官员散去,各自干各自的事情。
而他自己,则是让人调来了吏部近一年以来的工作日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从头看了一遍。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每日早中晚,萧瑀都会去尚书省一趟,处理一些必要的公务问题,若是有急事,也会有尚书省的官员拿着文件跑去吏部找他解决。
除此之外的所有时间,萧瑀都会待在吏部。
除了必要的事情以外,他很少在吏部走动,更没有动不动就去召集各部门的官员开会什么的。
就连例会,也是由两个侍郎负责主持。
日子过的太清闲了,皇帝仅仅只是一句话,萧瑀的生活便彻底的改变了。
现如今,从不加班的萧瑀,也不得不跟着众多的同僚一起加班,不过人家加班是处理公务,他加班则是看资料。
吏部官员的个人资料,工作日志等等。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新来的,在官场中名声‘并不好’的萧瑀没打算大动干戈,也没打算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
萧瑀却出人意料的,在上任一个月后烧起了第一把火。
朝廷改制后最大的改变在哪里?
官员不再是铁饭碗,只要能力不足,就有被清退的可能性。
现在不是后世,古代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章制度,虽然清退一名官员并不容易,所需要经过的流程也很复杂,先是需要部门的负责人写一份报告,然后由提起人写一份报告,交由吏部尚书审核签字,并写上自己的意见,观察结果,走完这些以后,在呈交皇上,如果皇上也签字表示同意,那么就只能说再见了。
再见不是内退,这时候还没退休那么一说,更没有买断工龄之类的,真的是一分钱的补偿也拿不到,直接就这么走人的。
当然,流程虽在,但在改制过后,真正被清退走人的是一个也没有,最终全部被皇帝给打了回来,但是这些人留在原部门也同样一个没有,全部被调往了别的地方,算是勉强给了口饭吃,如果表现依旧如此,那就只能再见了。
萧瑀直接在内部进行了小范围的工作调整,将一些不如意的,自己认为有能力的人调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讲那些自己认为实力不行,或者有明显缺陷的,调到了其他的位置,虽然没有进行清退,但所有人都明白,那些被调离的人,如果依旧如此的话,这次怕是要真的倒霉了。
这玩笑开的也太大了些吧?在场的这些人,不说全部,起码也有一半以上都见过他。
不是他回长安的时候,而是之后特意前往大理寺见的,而且当时侯君集也曾愤愤不平的说过一些埋怨的话,只不过大家都没将其当回事。
看他,只是出于以前的那些情面而已,仅仅如此。
但是紧接着,众人却反应了过来。
李元吉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侯君集犯了军纪,打了皇上的脸,哪怕就算是处置,也不可能不让人去见。
况且房玄龄功高劳苦的,见上一面也不至于如此。
所以说,房玄龄肯定是在皇上面前跟侯君集求情了,不然的话,皇上是不会去动房玄龄的。
只是……
虽然大家都觉得程知节这货挺二的,但是在这时候,大家却不得不感叹一句,这二货说的对。
原本以为作死是程知节的特长,没想到房玄龄竟然也能将作死进行的如此完美。
侯君集……
那可是侯君集啊!
侯君集是谁?
那可是敢公然违抗军令,硬生生将军纪言明的唐军带成土匪的家伙,虽然没有造成更坏的影响。
可唐军职业化以来,皇上对唐军的期望是如何的?这一点还用去多说吗?
文武分治,他们这些以往手握军政大权的大佬们,现在都只能选择其一,而不敢去触碰另外一个层面。
即便是在内阁会议上,很多问题也都是点到为止,或者天马行空的提出一些想法,真正的操作,没人敢去伸出那个手。
连朝廷这个接触不到军队实权的地方,对于军队都是如此的忌讳。
侯君集这个掌握军权的副将,却愣生生的将朝廷倾力打造的唐军给带歪了。
老实讲,侯君集能活到现在,并且没有牵连到他的家人,大家都已经觉得挺意外了,别说去替他说情,就是去见他一面,其实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行了,都散了吧,该干啥干啥去……”得到了答案,程知节满心佩服的驱散了众人。
虽然这幅姿态很是让人生厌,恨不能上去给他两脚。
但是很遗憾,并没有多少人能打过他,而真正能打过他的尉迟敬德,现在正在太极宫门口呢。
禁军统领,啧啧……
问题到了这里,基本上也就算是到了结束。
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事到此也就没有后续了,若是陛下不念及旧情,怕就不是只罢免吏部尚书这么简单的事了。
同时,得到了答案的众人,也在心中给自己提了个醒。
以后别什么事动不动的就去替人求情,特别是这种触碰到底线的事情。
侯君集若是犯了别的事情,那么大家拼着危险也会求个情,可他是要带乱军队风气的。
一但陛下同意了,那其他的将领该怎么看?以后唐军的军纪还要不要了?又拿什么去威慑那些军人?
求情只是个小问题,但是这事却是个大事。
……
众人离去之后,皇甫无逸倒是没有走的那么快。
稍稍慢了两步,登上了同样不慌不急的马周,低声道:“你说房相怎会犯这样的错误?难道他不清楚侯君集都干了些什么事吗?”
“房相跟侯君集的关系可没那么好,连张亮都没站出来替他求情,房相又怎会做这种糊涂事呢?”马周缓缓的摇了摇头,对于这事他却并不紧张。
在镇北的时候,马周就跟着李元吉了解分析了不少当时朝廷的重臣,包括了他们的过往以及性格,做事的习惯以及手段。
房玄龄可不是程知节那种大智若愚,深藏智慧的人。
他是那种拥有大志向,却懂得隐忍,始终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在众人面前的那种人。
说白了就是要用这种人,就必须在他身边放一个互补型的人才,房谋杜断就是这么来的。
难道将两个人拆开来用就不行了吗?当然不是,拆开来用,那就是两个绝顶的天才。
一个拥有如此大智慧的人,又怎会看不清如此严重的问题所在?
“你是说他是有意跟程知节学的?”皇甫无逸愣了下,但又有些想不明白。
“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在我看来,他根本不用这么做。”马周点了点头,同样也想不明白。
“是啊,房相负责的是文官,跟那些武将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房相遇事不是召开内阁讨论,就是去找陛下汇报,所有的事情从未有过自己做主,更未出现过决断的做法,他的确不用像程知节那样给自己找麻烦来自保。”皇甫无逸想不明白的地方就在这里。
如果房玄龄是那种过于积极表现自己的人,那么这么做倒是可以理解。
毕竟这种人时间久了,是会有野心的,为了打消皇帝的猜忌,只能用一些别的方法来进行自救。
房玄龄虽然表现的完美,可问题的核心也同样展现的很清楚,从不轻易的,从不独断的做下某个决定。
别说什么老麻烦上级会给人一种无能的感觉,其实不然,上级其实就喜欢下属来麻烦自己,不过不是那种无厘头的麻烦,该麻烦的麻烦,不该麻烦的不麻烦,能做到这一点,绝对会是一个上级喜欢的下属,前途无量的下属。
“不用去管那些,你我只需牢记自己的身份,不忘初心即可,这些事情暂时还落不到咱们头上。”马周轻轻的摇了摇头,说道。
皇甫无逸虽然年纪稍微大了一些,但在这些问题上还是很看重马周的。
毕竟马周跟皇上在一起的时间更久,有些东西也比他理解的更透彻。
的确,身为皇帝的心腹,他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需要担忧的事情其实也并不多。
只要牢记两点即可,自己是皇帝的人,自己要给皇帝挣面子。
……
关于房玄龄被撤一事,虽然在内阁的风波算是渡了过去,可是在吏部,在各部,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
但这毕竟是高层的事情,底下的人再怎么讨论,也只能是吓唬讨论,影响不了任何事情。
内阁会议结束之后,房玄龄便在吏部收拾了一番,然后将吏部官员召集了起来,宣布了自己的卸任,以及接任者是谁。
其他的话倒是没有多说,对于吏部这个待了几年时间的地方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留恋,而是直接带着几个中书省的属下,搬着自己的东西就离开了这里,接下来,他将坐镇中书省。
或许是商议好的一样,房玄龄前脚刚刚离开,萧瑀后脚便跟着进了吏部。
虽然正式的任命还没有下来,但内阁会议已经通过的提案,提前过来是没有问题的,况且房玄龄已经离开了这里。
进入吏部之后,在两位吏部侍郎的介绍下,逐一的跟这里的官员们见了个面,算是稍稍的熟悉了下。
想象之中的风暴并没有到来,见完面之后,萧瑀便让众官员散去,各自干各自的事情。
而他自己,则是让人调来了吏部近一年以来的工作日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从头看了一遍。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每日早中晚,萧瑀都会去尚书省一趟,处理一些必要的公务问题,若是有急事,也会有尚书省的官员拿着文件跑去吏部找他解决。
除此之外的所有时间,萧瑀都会待在吏部。
除了必要的事情以外,他很少在吏部走动,更没有动不动就去召集各部门的官员开会什么的。
就连例会,也是由两个侍郎负责主持。
日子过的太清闲了,皇帝仅仅只是一句话,萧瑀的生活便彻底的改变了。
现如今,从不加班的萧瑀,也不得不跟着众多的同僚一起加班,不过人家加班是处理公务,他加班则是看资料。
吏部官员的个人资料,工作日志等等。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新来的,在官场中名声‘并不好’的萧瑀没打算大动干戈,也没打算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
萧瑀却出人意料的,在上任一个月后烧起了第一把火。
朝廷改制后最大的改变在哪里?
官员不再是铁饭碗,只要能力不足,就有被清退的可能性。
现在不是后世,古代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章制度,虽然清退一名官员并不容易,所需要经过的流程也很复杂,先是需要部门的负责人写一份报告,然后由提起人写一份报告,交由吏部尚书审核签字,并写上自己的意见,观察结果,走完这些以后,在呈交皇上,如果皇上也签字表示同意,那么就只能说再见了。
再见不是内退,这时候还没退休那么一说,更没有买断工龄之类的,真的是一分钱的补偿也拿不到,直接就这么走人的。
当然,流程虽在,但在改制过后,真正被清退走人的是一个也没有,最终全部被皇帝给打了回来,但是这些人留在原部门也同样一个没有,全部被调往了别的地方,算是勉强给了口饭吃,如果表现依旧如此,那就只能再见了。
萧瑀直接在内部进行了小范围的工作调整,将一些不如意的,自己认为有能力的人调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讲那些自己认为实力不行,或者有明显缺陷的,调到了其他的位置,虽然没有进行清退,但所有人都明白,那些被调离的人,如果依旧如此的话,这次怕是要真的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