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重义,昔日姜太公开周八百年,定《周礼》以约束天下臣民,到后来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然而世袭君侯以及士大夫们都腐朽了,慷慨义士却层出不穷。
    像豫让这样的人物,更是被千古传颂。
    后来历经战国丧乱,秦汉传世至魏晋,大雅悲歌之风,也没有断了传承。
    特别是九品中正制维护了士族和上层社会的利益,让士族与寒门之间的沟壑越来越深之后,出身寒门或者为奴为仆的清贫之人,却更加质朴。
    像长生兄弟,便是如此。
    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渴求与欲望,更没有什么野心,却知道忠义二字。
    像刚才那样的畅谈阔论,也是二人的肺腑之言。
    国家还在的时候,他们自然只是缪尚府中的奴仆,可如果国家不在了,那他们便是冉操的人。
    这样的话,冉操自然也很感动,可是让他感动的,又岂止是长生兄弟二人?
    缪尚,以及一直跟着他为冉操办事的每一个人,冉操都非常为之感动、欣慰。
    所以冉操才会让长生、长胜回去帮助缪尚,并且还把打造纸轮的技术图纸,交给了他们。
    这样一来,他们也算是有了一技之长。
    冉操这个人就是这样,喜欢操心,也喜欢为自己身边的人着想。
    这也是他一直,被应奴诟病的地方。
    打发长生兄弟回去,冉操便让柳絮跟着她一起往坟前祭拜。
    到了坟前,冉操伸出手道:“笔来,纸来!”
    柳絮摇摇头,说道:“小郎,夫人吩咐了,今后都不许你再来坟前抄写经书,你不能受累!”
    “抄写经书,乃是孝道!”冉操白了柳絮一眼,吩咐道:“你只管听我的,现在回去拿吧!”
    柳絮为难了,去拿吧,得罪了夫人刘氏,不去吧,冉操这一关又过不去。
    不过这丫头也算是聪明,她眼珠子灵动地转了转,然后露出一个微笑,问道:“小郎,抄写经书是为了什么?”
    冉操答道:“还用说吗?我刚刚说了,这是孝道,晚辈对已故的长辈寄托思念以及祝福之情!”
    “那,要是以前没有道言、佛经呢?”
    “呃……”
    “小郎,你说呀!”
    “以前没有经文之前,先贤们追思亡亲故旧,通常托以祭文、诗文,或者高歌,或者悲哭,还有雅奏流徵、抚琴追思等等。”
    “哦,那小郎你可会音律?”
    “会一点……柳絮,你!”
    “小郎,我们不抄经书了好不好?”
    原来柳絮说了这么多,目的在此。
    冉操被这丫头的伶俐给逗乐了,便点点头说道:“那好,我们便不抄写经书了,可是陵园也没有弦琴,更没有洞箫长笛,你说怎么办?”
    柳絮答道:“这个好办,待婢子去取来,只不过……弦琴婢子可讨不来,小郎你看是要洞箫还是长笛?”
    冉操心想,这丫头也不容易,她被派来服侍自己,要是自己有个不好,姑母就会怪罪她,那就是为难她了。而且这丫头聪明伶俐,虽然有些时候率性了一些。
    像以前,明明看到谢道韫和刘氏在一起,却还不断地呼喊谢道韫,还有像这次劝说冉操不要抄写经书,这些事情唤作别的婢子,恐怕都做不出来。
    其实,柳絮这种性格说难听点,叫做少根筋。
    不过柳絮也并不笨,从第一天晚上,让她坐到身边吃饭开始,她便知道了这个小郎其实是非常亲切和平易近人的,她很喜欢这样的小郎,从来不打人也不骂人!
    冉操这样对待柳絮,这自然让柳絮非常高兴,所以她也非常关心冉操。
    之前她并不知道,冉操就是动笔写字都能吐血,现在知道了,便不肯他乱来,为此她甚至愿意把脚皮都磨破了,着急地跑回谢府,只是为了给冉操取来他要的乐器。
    望着气喘吁吁的柳絮,冉操笑了笑,伸手将她额头上的秀发分开,说道:“瞧你的汗,头发都黏住了。那洞箫拿来了?”
    “嗯!”柳絮点点头,欢喜地问道:“小郎你猜猜看,洞箫在何处?”
    冉操笑道:“你把手反在身后,却叫我猜,你说我会猜不到吗?”
    柳絮只好乖乖将洞箫拿了出来,然后想起自家娘子,便说道:“小郎,你可知道娘子她是一个爱音如痴的人,还曾受过桓野王的教导呢!”
    桓野王就是桓伊,人称‘笛圣’,琴曲《梅花三弄》是根据他的笛谱改编的,桓伊唱挽歌与羊昙唱乐歌、袁山松唱《行路难》辞,被时人称为“三绝”!
    爱音如痴……
    冉操便又问道:“你家娘子,还爱什么?”
    柳絮想了想,又道:“娘子爱雪、爱花、爱诗文书画……啊,不不不,娘子她不爱诗文。不对,她只是现在不爱诗文!”
    “什么跟什么啊?”冉操无奈地摇摇头,这丫头怕是累坏了,语无伦次的。
    其实柳絮说的这些,都不过是谢道韫擅长的。
    诗文也好,书画也罢,或者是花艺,都是谢道韫的才情。
    至于音律,谢道韫真是当得起‘爱音如痴’这四个字。
    所以她最爱的,还是音律,这一点柳絮却没有说清楚,因为她慌乱了,差点把谢道韫的嘱咐丢到脑后,在冉操的面前说她喜欢诗文。
    柳絮不想欺骗冉操,可是又不敢违背娘子的命令,只好这样解释,但冉操却没有太大的兴趣,而是问道:“你想听什么曲子?哦,追思亲长,倒是有这么一首曲子,我吹来试试看!”
    在华山的时候,冉操和王猛也时常一起在山林游玩,有时候高兴,就抓着竹节来敲打,发出有节奏的声音来,从而抡起音律。
    王猛虽生于寒门,长在山野,却也是个雅人,与冉操抡起音律来,非常推崇司马相如,说一曲《凤求凰》真是传世之作,千古佳话。
    对于音律,王猛的见识自然不如冉操。
    见洞箫放在嘴边,冉操酝酿片刻,然后将嘴唇抵在箫嘴之上,先是吹奏两声熟悉了一下,然后看了柳絮一眼,提醒她注意。
    紧接着,悠悠箫声便传遍开来。

章节目录

名士倾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淡雅的墨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淡雅的墨水并收藏名士倾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