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样,济南终究是落入了黑衣军之手,这座山东的省会城市的易手,宣告着山东易主了。虽然在胶东仍有不少清军和团练武装在负隅顽抗,虽然鲁西北仍在北洋军手中,但这都无伤大雅,山东易手的事实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奇怪的是,北洋军居然迟迟没有向朝廷报告济南失守一事,甚至连载沣部全军覆没这等天崩地裂的巨变,都没有向朝廷报告。更加离奇的是,朝廷还真让他们瞒过去了,对此一无所知!
也不知道是真的一无所知,还是掩耳盗铃,自己欺骗自己,不愿意相信这些可怕的事实。
第1步兵师主力在第三天中午抵达济南,与他们一起抵达的,是载沣千辛万苦运抵前线的那三十门150毫米口径重型榴弹炮。蔡锷没有半句废话,重炮一到立即展开,向对岸的北洋军阵地进行猛烈的炮击。操纵这些重型榴弹炮的很多都是被俘的第一镇、禁卫军重炮部队的炮兵,他们已经知道自己是被张永成出卖了,才会一头头钻进黑衣军的伏击圈,全军覆没的,一个个都对张永成恨之入骨,都不用怎么动员了,一个个嗷嗷叫着,操纵着重型榴弹炮照着北洋军阵地玩命开火,恨不得把他们通通炸成肉酱!
————他们可以战死,但绝对不能被出卖,张永成出卖了他们,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张永成已经把那帮肥羊给宰得差不多了,正在美滋滋的数钱呢,结果威力巨大的重炮炮弹从天而降,一下子把他给炸懵了。他看着河岸防线那冲腾而起的爆炸火光,脸都绿了:“不是说我们退到黄河北岸就停战吗?怎么还向我们开炮?这帮黑衣贼,不讲究啊!”
黑衣军确实不讲究。在使用高爆弹猛轰北洋军阵地的同时,他们也用榴霰弹轰击据守铁路桥的北洋军,数十发榴霰弹凌空爆炸,将阵地上一个连的北洋军给炸得血浆四溅,死伤惨重。为了防止黑衣军通过铁路桥向他们发动进攻,他们事先就在桥上安装了数百公斤炸药,随时准备炸桥,但是由于炮击来得太过突然,爆破手都没等到指挥部下令炸桥,就被一发重炮炮弹连人带爆破器一起炸回了零件状态。黑衣军工兵迅速冲上铁路桥,顶着北洋军的机枪扫射用工兵钳剪断用以引爆炸药的缆线,在机枪扫射之下他们伤亡累累,但还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随即,黑衣军让北洋军见识到了这个时代最为猛烈的火力准备。他们集中了一百三十多挺马克沁重机枪,三十门150毫米口径重型榴弹炮,大大小小一百五十门迫击炮和抛射炮,以北岸铁路桥桥头为中心发了狂似的开火,直接把北洋军的阵地给打成火海。在铺天盖地的火力掩护之下,黑衣军步兵通过铁路桥,潮水般涌向北岸……
李思明很快就接到了袁胖子的电报,隔着那张电报纸他都能感觉到这个胖子的愤怒。这份电报长达两三百字,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不是说划黄河而治吗?我的人已经信守承诺退到黄河北岸了,为什么还要向他们发动进攻?你越线了!
李思明回复:
他们做了些越界的事情,我要让他们为此付出代价!
袁世凯气极:
需要你来教我的人做事吗?
李思明:
需要我来教他们做人!
袁世凯差点没气死。还教我的人做人,你以为你是谁啊?
愤怒之余,他发电报给张永成,把他全家祖宗十八代都给问候了一遍。在他看来,这事完全是张永成自作主张整出来的,如果他规规矩矩的撤出济南,别放出犯人在城里肆意烧杀,那屁事都没有!现在好了,让这位爷找到借口了,你就等着挨揍吧!
黑衣军渡过黄河继续向北洋第五镇进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黄兴和宋教仁那里,这两位乐得抱成一团,差点就哭出声来。
黑衣军渡河进攻北洋军,破坏了双方达成的协议,不管是对北洋军还是对黑衣军,都没有任何好处,但是……对他们却有着天大的好处!这意味着这两个庞然大物还得继续打下去,争夺京城的行动肯定要受到极大影响!本来同盟会一点机会都没有的,但现在这两位又打起来了,他们算是有一线机会了!
此时的同盟会干得怎么样呢?
干得也算不错。此时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等省份都已经宣布独立,并且旗帜鲜明的倒向三民主义的大旗,拥护孙先生,形势不是小好,是大好,一片大好!他们甚至已经在广州成立了革命政府,就等着孙先生回来了!
不过,自家知道自家事,南方和西南数省拥护三民主义,看似形势一片大好,但黄兴和宋教仁都知道那里头有无数投机份子,他们对革命其实压根就没有半点兴趣,只是看到大清眼看就要倒下了,便顺水推舟,加入革命政府,其实暗地里还是搞圈地自萌的那套,那些大大小小的实力派,都有自己的地盘,自己的部队,孙先生这个精神领袖能调动多少力量,真的很成问题。
而袁世凯和李思明就不一样了,这两个掌握着整个中国最为强悍的武装力量,一声令下,数万、十几万骄兵悍将争相效死,如此强大的力量,根本就不是南方革命政府能够比拟的,说得不客气一点,这两家随便哪一家出手,只要一根小指头就能把南方革命政府捏死!绝不会比袁世凯消灭武昌革命政府费劲,没准还会更轻松一些!跟这两头巨兽斗,同盟会哪有什么胜算!
不过,这两头巨兽又打起来了,同盟会的机会来了!
1912年1月4日。
是的,伴随着纷飞的战火,1911年已经过去了,1912年悄然到来。过去的一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最后那三个月发生的故事比过去十年发生的都要多,都要精彩,那么,在1912年,中国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呢?
带着丝丝忐忑,黄兴和宋教仁卓立在虎门码头,焦急的等待着。
此时北方已经是大雪纷飞,处于亚热带的广东同样是寒风阵阵,但这两位却额头见汗,不时踮起脚尖焦急地往远处张望。在他们身后,是数千名粤军士兵,他们大多都是新军出身,不过现在已经剪掉了那根难看的猪尾巴,反倒显得精神了很多。率领他们的是一位个子不高,相貌却颇为英俊的年轻将领,他叫姚雨平,今年刚好三十岁,比蔡锷大点。在大陆,他声名不显,不过在同盟会里却算是号人物,曾参与策划了黄花岗起义,与清军血战过,起义失败后逃到南洋,继续做宣传工作。武昌起义爆发后他早早就潜回广东,策动广州新军起义,很快就光复了整个广东,被孙先生任命为北伐军总司令,广东大半革命军都得听他的号令,至少名义上得听。
此时的他,在国内还没有什么名声,但是不久的将来,他的名字将传遍神州大地,成为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一颗耀眼的明星。
黄兴和宋教仁急得直跺脚,但姚雨平却一派从容淡定,平静得不可思议。只不过,只要留心观察,不难发现他眸底正有一团烈焰在熊熊燃烧。
战火正在北方熊熊燃烧,黑衣军与北洋军几度大战,杀得难分难解,所动用兵力之多,火力之强大,战场之广阔,战术之精妙,均属空前,让姚雨平激动得难以自抑。那才是他苦苦追求的梦幻一般的战场,他渴望着能够投身到那个战场去,而不是留在搞个革命都三心两意的南方,跟那一大堆心怀鬼胎的投机份子扯废话!
孙先生回来了,他这个北伐军总司令,总该可以名副其实了吧?
他可不希望顶着个北伐军总司令的名头,却到死都没有踏足过北方!
“回来了!回来了!”
黄兴忽然欢呼起来。姚雨平顺着他的目光一看,可不是,一艘轮船正从海天交接处滑出,朝这边驶来。没多久,艘便抵近了码头,一位面容清瘦、留着短发小胡子的中年男子站在船头甲板上,满面春风的向岸上那黑压压的人群挥手。岸上的人群马上爆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孙先生回来了!孙先生回来了!”
黄兴重重的以拳击掌,激动的叫:“谢天谢地,总算是回来了!”
宋教仁也用力一挥拳头:“上!”
船刚靠岸,这两位就跳了上去。孙先生微笑着向他们打招呼:“克强,钝初,好久不见,这段时间你们辛苦了!”
黄兴胡乱点点头,然后冲孙先生身边的随从叫:“去通知船长,马上驶离码头,快!”
那名随从愣了一下:“这……”
宋教仁喝:“去!”
孙先生懵了:“你们这是……”
这两位架着他就往船舱跑:“没时间解释了,马上出港取道北上,越快越好!”
那边,在姚雨平的指挥下,数千名粤军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迅速登上十几艘早就等候在岸边的轮船,在欢迎的人群惊愕万分的注视中,一艘接着一艘驶离虎门码头,消失在他们的视野之中。
孙先生甚至没来得及跟他们说上一声“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奇怪的是,北洋军居然迟迟没有向朝廷报告济南失守一事,甚至连载沣部全军覆没这等天崩地裂的巨变,都没有向朝廷报告。更加离奇的是,朝廷还真让他们瞒过去了,对此一无所知!
也不知道是真的一无所知,还是掩耳盗铃,自己欺骗自己,不愿意相信这些可怕的事实。
第1步兵师主力在第三天中午抵达济南,与他们一起抵达的,是载沣千辛万苦运抵前线的那三十门150毫米口径重型榴弹炮。蔡锷没有半句废话,重炮一到立即展开,向对岸的北洋军阵地进行猛烈的炮击。操纵这些重型榴弹炮的很多都是被俘的第一镇、禁卫军重炮部队的炮兵,他们已经知道自己是被张永成出卖了,才会一头头钻进黑衣军的伏击圈,全军覆没的,一个个都对张永成恨之入骨,都不用怎么动员了,一个个嗷嗷叫着,操纵着重型榴弹炮照着北洋军阵地玩命开火,恨不得把他们通通炸成肉酱!
————他们可以战死,但绝对不能被出卖,张永成出卖了他们,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张永成已经把那帮肥羊给宰得差不多了,正在美滋滋的数钱呢,结果威力巨大的重炮炮弹从天而降,一下子把他给炸懵了。他看着河岸防线那冲腾而起的爆炸火光,脸都绿了:“不是说我们退到黄河北岸就停战吗?怎么还向我们开炮?这帮黑衣贼,不讲究啊!”
黑衣军确实不讲究。在使用高爆弹猛轰北洋军阵地的同时,他们也用榴霰弹轰击据守铁路桥的北洋军,数十发榴霰弹凌空爆炸,将阵地上一个连的北洋军给炸得血浆四溅,死伤惨重。为了防止黑衣军通过铁路桥向他们发动进攻,他们事先就在桥上安装了数百公斤炸药,随时准备炸桥,但是由于炮击来得太过突然,爆破手都没等到指挥部下令炸桥,就被一发重炮炮弹连人带爆破器一起炸回了零件状态。黑衣军工兵迅速冲上铁路桥,顶着北洋军的机枪扫射用工兵钳剪断用以引爆炸药的缆线,在机枪扫射之下他们伤亡累累,但还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随即,黑衣军让北洋军见识到了这个时代最为猛烈的火力准备。他们集中了一百三十多挺马克沁重机枪,三十门150毫米口径重型榴弹炮,大大小小一百五十门迫击炮和抛射炮,以北岸铁路桥桥头为中心发了狂似的开火,直接把北洋军的阵地给打成火海。在铺天盖地的火力掩护之下,黑衣军步兵通过铁路桥,潮水般涌向北岸……
李思明很快就接到了袁胖子的电报,隔着那张电报纸他都能感觉到这个胖子的愤怒。这份电报长达两三百字,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不是说划黄河而治吗?我的人已经信守承诺退到黄河北岸了,为什么还要向他们发动进攻?你越线了!
李思明回复:
他们做了些越界的事情,我要让他们为此付出代价!
袁世凯气极:
需要你来教我的人做事吗?
李思明:
需要我来教他们做人!
袁世凯差点没气死。还教我的人做人,你以为你是谁啊?
愤怒之余,他发电报给张永成,把他全家祖宗十八代都给问候了一遍。在他看来,这事完全是张永成自作主张整出来的,如果他规规矩矩的撤出济南,别放出犯人在城里肆意烧杀,那屁事都没有!现在好了,让这位爷找到借口了,你就等着挨揍吧!
黑衣军渡过黄河继续向北洋第五镇进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黄兴和宋教仁那里,这两位乐得抱成一团,差点就哭出声来。
黑衣军渡河进攻北洋军,破坏了双方达成的协议,不管是对北洋军还是对黑衣军,都没有任何好处,但是……对他们却有着天大的好处!这意味着这两个庞然大物还得继续打下去,争夺京城的行动肯定要受到极大影响!本来同盟会一点机会都没有的,但现在这两位又打起来了,他们算是有一线机会了!
此时的同盟会干得怎么样呢?
干得也算不错。此时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等省份都已经宣布独立,并且旗帜鲜明的倒向三民主义的大旗,拥护孙先生,形势不是小好,是大好,一片大好!他们甚至已经在广州成立了革命政府,就等着孙先生回来了!
不过,自家知道自家事,南方和西南数省拥护三民主义,看似形势一片大好,但黄兴和宋教仁都知道那里头有无数投机份子,他们对革命其实压根就没有半点兴趣,只是看到大清眼看就要倒下了,便顺水推舟,加入革命政府,其实暗地里还是搞圈地自萌的那套,那些大大小小的实力派,都有自己的地盘,自己的部队,孙先生这个精神领袖能调动多少力量,真的很成问题。
而袁世凯和李思明就不一样了,这两个掌握着整个中国最为强悍的武装力量,一声令下,数万、十几万骄兵悍将争相效死,如此强大的力量,根本就不是南方革命政府能够比拟的,说得不客气一点,这两家随便哪一家出手,只要一根小指头就能把南方革命政府捏死!绝不会比袁世凯消灭武昌革命政府费劲,没准还会更轻松一些!跟这两头巨兽斗,同盟会哪有什么胜算!
不过,这两头巨兽又打起来了,同盟会的机会来了!
1912年1月4日。
是的,伴随着纷飞的战火,1911年已经过去了,1912年悄然到来。过去的一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最后那三个月发生的故事比过去十年发生的都要多,都要精彩,那么,在1912年,中国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呢?
带着丝丝忐忑,黄兴和宋教仁卓立在虎门码头,焦急的等待着。
此时北方已经是大雪纷飞,处于亚热带的广东同样是寒风阵阵,但这两位却额头见汗,不时踮起脚尖焦急地往远处张望。在他们身后,是数千名粤军士兵,他们大多都是新军出身,不过现在已经剪掉了那根难看的猪尾巴,反倒显得精神了很多。率领他们的是一位个子不高,相貌却颇为英俊的年轻将领,他叫姚雨平,今年刚好三十岁,比蔡锷大点。在大陆,他声名不显,不过在同盟会里却算是号人物,曾参与策划了黄花岗起义,与清军血战过,起义失败后逃到南洋,继续做宣传工作。武昌起义爆发后他早早就潜回广东,策动广州新军起义,很快就光复了整个广东,被孙先生任命为北伐军总司令,广东大半革命军都得听他的号令,至少名义上得听。
此时的他,在国内还没有什么名声,但是不久的将来,他的名字将传遍神州大地,成为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一颗耀眼的明星。
黄兴和宋教仁急得直跺脚,但姚雨平却一派从容淡定,平静得不可思议。只不过,只要留心观察,不难发现他眸底正有一团烈焰在熊熊燃烧。
战火正在北方熊熊燃烧,黑衣军与北洋军几度大战,杀得难分难解,所动用兵力之多,火力之强大,战场之广阔,战术之精妙,均属空前,让姚雨平激动得难以自抑。那才是他苦苦追求的梦幻一般的战场,他渴望着能够投身到那个战场去,而不是留在搞个革命都三心两意的南方,跟那一大堆心怀鬼胎的投机份子扯废话!
孙先生回来了,他这个北伐军总司令,总该可以名副其实了吧?
他可不希望顶着个北伐军总司令的名头,却到死都没有踏足过北方!
“回来了!回来了!”
黄兴忽然欢呼起来。姚雨平顺着他的目光一看,可不是,一艘轮船正从海天交接处滑出,朝这边驶来。没多久,艘便抵近了码头,一位面容清瘦、留着短发小胡子的中年男子站在船头甲板上,满面春风的向岸上那黑压压的人群挥手。岸上的人群马上爆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孙先生回来了!孙先生回来了!”
黄兴重重的以拳击掌,激动的叫:“谢天谢地,总算是回来了!”
宋教仁也用力一挥拳头:“上!”
船刚靠岸,这两位就跳了上去。孙先生微笑着向他们打招呼:“克强,钝初,好久不见,这段时间你们辛苦了!”
黄兴胡乱点点头,然后冲孙先生身边的随从叫:“去通知船长,马上驶离码头,快!”
那名随从愣了一下:“这……”
宋教仁喝:“去!”
孙先生懵了:“你们这是……”
这两位架着他就往船舱跑:“没时间解释了,马上出港取道北上,越快越好!”
那边,在姚雨平的指挥下,数千名粤军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迅速登上十几艘早就等候在岸边的轮船,在欢迎的人群惊愕万分的注视中,一艘接着一艘驶离虎门码头,消失在他们的视野之中。
孙先生甚至没来得及跟他们说上一声“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