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莞笑道,“先擦了宫里制的膏子,后又用了这种,或许都起了作用。”
博古架旁的赵玢迅速侧头看了一眼和王妃手里的小瓶子,又赶紧把目光移到两只虎身上。
在和王府吃完晌饭,又跟和王妃说了一阵话,和王爷突然回来了,还带着赵畅。
他们三个人又开了一个庆通玻璃行的高层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庆通玻璃行的人事变动。赵畅正式辞去“总经理”职务,他和和王做为大东家只给决策不再参与日常管理。韩莞担任“东事长”,大掌事、副大掌事分别由和王府、勤王府的人担任。
顾名思议,“东事长”的名字由“东家”引伸而来,相当于前世的董事长。大掌事、副大掌事相当于前世的总经理、副总经理。
韩莞也不参与日常管理,有事了,或是召开完东事会,会让担任“东事管事”的黄强传达过去。“东事管事”相当于前世的董秘兼办公室主任……
这些条款韩莞都细细写了出来,和王和赵畅看后非常满意。
特别是和王,有些心潮澎湃。发着宏愿,“韩娘子大才。他日,本王必当以‘庆通’为模板,让大梁天下的工场、作坊成为工厂,把散沙一点点聚起来,创造更多的产品和更大的利益……”
听了他的宏愿,韩莞也激动起来,不得不佩服这位青年王爷的睿智和高瞻远瞩。若和王能成为下一任君主,大梁朝的工业革命就提前到来了。
申时,韩莞和王夫妇留饭,告辞回家。
赵畅也想走,被和王强行留下了。
两只虎临走时跟赵畅说,“我们明天回乡下,佳儿妹妹和好儿妹妹回吗?”
赵畅笑道,“她们会在王府再住些日子,等我母妃过完生辰后再回去。”
韩莞笑道,“天气越来越冷,注意她们的保暖。”
赵畅知道她的特殊用意,笑道,“会的。”
韩莞母子走了一刻多钟,赵畅才告辞离去。
和王妃亲自给和王奉上一盅茶,示意下人退下,才轻声笑道,“看勤王爷的样子,那个痴念还没有彻底断掉。”
和王爷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说道,“断是断掉了,只不过旧情难忘而已。何淑妃愚笨,害了儿子还不自知。不过,她也算是歪打正着,他们两人不适合。四皇弟小心谨慎,力图事事周全,做事难免束手束脚,许多事又身不由己,他给不了韩娘子想要的。韩娘子聪慧果敢,又不喜约束太多。即使没有何淑妃的阻挠,就韩娘子的个性,也不会同意。”
和王妃非常认同地点点头,又问,“那谢世子同韩娘子有可能吗?”
和王笑道,“本王觉得能成,只是时间问题。明承虽然少时顽劣,但心性坚韧,对韩娘子动了真情,又有两个孩子从中调和。不仅谢老大人和谢国公愿意看到他们重归于好,本王也乐见其成。”
和王妃咯咯笑道,“我也希望他们能重归于好。今天,我拐着弯说了不少谢世子和皇姑的好话……”
韩莞几人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韩家吃了晚饭,跟他们告别。
戌时,韩莞又去了谢三夫人那里。
谢三夫人在劝着谢三老爷,“老爷自去嫣红那里吧,那个小浪蹄子,白天就在院子外面转了好几次。”
谢三老爷得意的笑声,“怎么,今天多喝了几滴醋?”
谢三夫人推了他一把,似笑非笑道,“老爷得了便宜还卖乖。你是让我像那个妒妇一样,把你身边的莺莺燕燕都赶走,你才高兴?”
谢三老爷亲了她脸颊一下,拱手笑道,“夫人贤良淑德,宽和大度,为夫何其有幸,能娶到夫人这样的女子。好,好,我这就去了~~”
最后一句还用的戏腔,拐了几道弯。听得韩莞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之后,谢三夫人又弹了一晚上的琴。
琴声幽怨,缠绵悱恻。
韩莞明白了,谢三夫人不仅不爱她生的两个孩子,还不爱丈夫。她的幽怨和缠绵,是给另一个人的。
给谁的……不会吧。
韩莞有了点猜测,却不敢相信,或者说不可思议。
她又去了和昌那里。
谢国公也在,正跟和昌小声叙着话。
儿子外出公干,孙子要回乡下,和昌孤寂难过,谢国公温言宽慰着她。
“……现在比之前好多了,儿子想娶媳妇,孙子时常回来承欢膝下。你也要放低姿态,对韩氏好些,那是个可怜的好孩子,是咱们家对不起她,让她受了许多苦。苦难没有打倒她,反倒是锤炼了她,让她成为一个优秀坚韧的女子……”
和昌道,“我知道她的好,已经放低姿态了,没有再反对儿子跟她来往,还让孙子给她带了礼物。我是长辈,总不能去她跟前认错吧?唉,没看到那两个大孙子还不觉得,看到他们,跟他们相处一段时日,就舍不得分开了,觉着哪家孙子也比不上他们。他们一走,我的心呀,比猫抓还难受……”
谢国公呵呵笑出了声,“当初我跟你说他们好,你还说我言过其实。”
和昌娇嗔道,“侯爷心胸宽广,还有记仇的时候啊……”
人家两口子的私密话,韩莞也不想多听,回了家。她还是有些酸爽,用春嬷嬷的话来说,和昌之前一直高高在上,一副要不完买不到的样子,不是想让她儿子赶紧休了韩莞找贵女,就是到处给她儿子找贵妾,还曾经把原主踩在脚底下。现在,被儿子和孙子同时拿捏着,没有一点办法,也放低姿态想让韩莞回心转意了。
哪儿有那么好的事!
不过,韩莞对谢国公的印象是真的好。谢国公的年纪比前世沈意还小两岁,在这里就当爷爷了,是她的长辈。
若是没有谢明承,她和谢国公,会不会像跟和王一样,成为互相欣赏的异性朋友或者说上下级呢?韩莞觉得,应该能。
回家后,韩莞躺在床上思前想后睡不着。后半夜下起雨来,伴随着雨滴滴答答的声音,韩莞才进入梦乡。
博古架旁的赵玢迅速侧头看了一眼和王妃手里的小瓶子,又赶紧把目光移到两只虎身上。
在和王府吃完晌饭,又跟和王妃说了一阵话,和王爷突然回来了,还带着赵畅。
他们三个人又开了一个庆通玻璃行的高层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庆通玻璃行的人事变动。赵畅正式辞去“总经理”职务,他和和王做为大东家只给决策不再参与日常管理。韩莞担任“东事长”,大掌事、副大掌事分别由和王府、勤王府的人担任。
顾名思议,“东事长”的名字由“东家”引伸而来,相当于前世的董事长。大掌事、副大掌事相当于前世的总经理、副总经理。
韩莞也不参与日常管理,有事了,或是召开完东事会,会让担任“东事管事”的黄强传达过去。“东事管事”相当于前世的董秘兼办公室主任……
这些条款韩莞都细细写了出来,和王和赵畅看后非常满意。
特别是和王,有些心潮澎湃。发着宏愿,“韩娘子大才。他日,本王必当以‘庆通’为模板,让大梁天下的工场、作坊成为工厂,把散沙一点点聚起来,创造更多的产品和更大的利益……”
听了他的宏愿,韩莞也激动起来,不得不佩服这位青年王爷的睿智和高瞻远瞩。若和王能成为下一任君主,大梁朝的工业革命就提前到来了。
申时,韩莞和王夫妇留饭,告辞回家。
赵畅也想走,被和王强行留下了。
两只虎临走时跟赵畅说,“我们明天回乡下,佳儿妹妹和好儿妹妹回吗?”
赵畅笑道,“她们会在王府再住些日子,等我母妃过完生辰后再回去。”
韩莞笑道,“天气越来越冷,注意她们的保暖。”
赵畅知道她的特殊用意,笑道,“会的。”
韩莞母子走了一刻多钟,赵畅才告辞离去。
和王妃亲自给和王奉上一盅茶,示意下人退下,才轻声笑道,“看勤王爷的样子,那个痴念还没有彻底断掉。”
和王爷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说道,“断是断掉了,只不过旧情难忘而已。何淑妃愚笨,害了儿子还不自知。不过,她也算是歪打正着,他们两人不适合。四皇弟小心谨慎,力图事事周全,做事难免束手束脚,许多事又身不由己,他给不了韩娘子想要的。韩娘子聪慧果敢,又不喜约束太多。即使没有何淑妃的阻挠,就韩娘子的个性,也不会同意。”
和王妃非常认同地点点头,又问,“那谢世子同韩娘子有可能吗?”
和王笑道,“本王觉得能成,只是时间问题。明承虽然少时顽劣,但心性坚韧,对韩娘子动了真情,又有两个孩子从中调和。不仅谢老大人和谢国公愿意看到他们重归于好,本王也乐见其成。”
和王妃咯咯笑道,“我也希望他们能重归于好。今天,我拐着弯说了不少谢世子和皇姑的好话……”
韩莞几人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韩家吃了晚饭,跟他们告别。
戌时,韩莞又去了谢三夫人那里。
谢三夫人在劝着谢三老爷,“老爷自去嫣红那里吧,那个小浪蹄子,白天就在院子外面转了好几次。”
谢三老爷得意的笑声,“怎么,今天多喝了几滴醋?”
谢三夫人推了他一把,似笑非笑道,“老爷得了便宜还卖乖。你是让我像那个妒妇一样,把你身边的莺莺燕燕都赶走,你才高兴?”
谢三老爷亲了她脸颊一下,拱手笑道,“夫人贤良淑德,宽和大度,为夫何其有幸,能娶到夫人这样的女子。好,好,我这就去了~~”
最后一句还用的戏腔,拐了几道弯。听得韩莞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之后,谢三夫人又弹了一晚上的琴。
琴声幽怨,缠绵悱恻。
韩莞明白了,谢三夫人不仅不爱她生的两个孩子,还不爱丈夫。她的幽怨和缠绵,是给另一个人的。
给谁的……不会吧。
韩莞有了点猜测,却不敢相信,或者说不可思议。
她又去了和昌那里。
谢国公也在,正跟和昌小声叙着话。
儿子外出公干,孙子要回乡下,和昌孤寂难过,谢国公温言宽慰着她。
“……现在比之前好多了,儿子想娶媳妇,孙子时常回来承欢膝下。你也要放低姿态,对韩氏好些,那是个可怜的好孩子,是咱们家对不起她,让她受了许多苦。苦难没有打倒她,反倒是锤炼了她,让她成为一个优秀坚韧的女子……”
和昌道,“我知道她的好,已经放低姿态了,没有再反对儿子跟她来往,还让孙子给她带了礼物。我是长辈,总不能去她跟前认错吧?唉,没看到那两个大孙子还不觉得,看到他们,跟他们相处一段时日,就舍不得分开了,觉着哪家孙子也比不上他们。他们一走,我的心呀,比猫抓还难受……”
谢国公呵呵笑出了声,“当初我跟你说他们好,你还说我言过其实。”
和昌娇嗔道,“侯爷心胸宽广,还有记仇的时候啊……”
人家两口子的私密话,韩莞也不想多听,回了家。她还是有些酸爽,用春嬷嬷的话来说,和昌之前一直高高在上,一副要不完买不到的样子,不是想让她儿子赶紧休了韩莞找贵女,就是到处给她儿子找贵妾,还曾经把原主踩在脚底下。现在,被儿子和孙子同时拿捏着,没有一点办法,也放低姿态想让韩莞回心转意了。
哪儿有那么好的事!
不过,韩莞对谢国公的印象是真的好。谢国公的年纪比前世沈意还小两岁,在这里就当爷爷了,是她的长辈。
若是没有谢明承,她和谢国公,会不会像跟和王一样,成为互相欣赏的异性朋友或者说上下级呢?韩莞觉得,应该能。
回家后,韩莞躺在床上思前想后睡不着。后半夜下起雨来,伴随着雨滴滴答答的声音,韩莞才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