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东方医院。
特护病房里,传来声音:“行了,第二瓶液体不用输了,输了也没用。”
小护士委屈的劝道:“翁老,这第二瓶是给您止疼的药。”
翁老摆摆手:“止疼又不能治根,对我这病没什么用,我自己也是医生,还不知道?”
说着,他拔掉手笔上的针头,直接就要起身,离开病房。
正这时,屋外进来一个身着西装,头发花白的人,劝解道:“翁老哥,您就不能安安心心在这里养病吗?”
翁贤院士摇摇头,神色中有些着急:“蔡主任,现在神经外科项目正到了争分夺秒的关键时期,就剩最后两个月的时间了!”
“这次,是咱国内神经外科项目上,难得有超过国外的机会,必须抓住,为祖国争口气啊。”
蔡主任摇摇头:“你别急,我已经把您的情况,和上级说了。”
“上面的意思,是争第一是虽然很重要,但不急于一时。”
“领导的原话是,您的命,比项目更重要!”
“咱国家,需要您带领神经外科团队,在将来能长久的出力,多为咱国家争一些第一回来。而不是让您拼上命,就争这一次第一。”
翁贤院士沉默下来。
蔡主任苦口婆心道:“所以,您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把接受手术治疗,趁着胆总管癌还是早期,早做早根治。”
翁贤院士:“那神经外科的项目,团队那么多人,努力了多少日日夜夜,才取得的领先优势,就这么白白拱手送人了?”
他叹口气“项目不是我一个人的项目,我不想让大家的心血,都白费啊。”
蔡主任欲言又止。
“这样吧。”翁贤院士道:“让我接受手术治疗。也可以,那我就……接受一种治疗期最短的术式,尽量让我早日重返工作岗位,行吧?”
蔡主任点点头:“这事交给我。”
……
很快,海市医学会,召集相关胆总管癌领域的专家,对翁贤院士的病情进行联合会诊。
会上,不仅邀请了海市本地专家,还远程连线了京都、西京医院等全国各地专家。
病情分析下来……
翁贤院士的胆总管癌,属于早期病灶,切除术式是很简单的,国内绝大多数市级三甲医院,都能做好这台常规切除手术。
先把胆总管病灶切除,再行胆肠吻合即可,没什么难度。
但难点在于,翁贤院士想要“快”,不能耽误他手里项目的时间,这就有点麻烦了。
以前的病人,都是“疗效”优先。主刀医生考虑的术式,也是怎样对患者更友好,病情恢复更好,术后并发症更好为原则。
而翁贤院士这例病人,是要求“时间短“为优先,可……谁都知道,这么重要的国家栋梁人才,而且还是医生同僚,这“疗效”方面,自然也不能有所克扣。
要兼顾“治疗期短”和“疗效好”,这就难了。
会上,很多胆总管癌的专家,都有些犹豫。
“治疗期短的术式,倒也不是没有。”
“但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有‘副作用’的,甚至有些,都是因为并发症多,会造成胆瘘、胰瘘、胃反流等等,才被业界逐步淘汰掉的落后术式。”
“现行的几种根除术式,虽说耗费时间要稍稍长一点,但对病人康复是极其友好的。”
众人纷纷点头。
难道好术式、新术式不用,反而去用落后的,被淘汰掉的旧术式?
在场的众专家,讨论了半天后,也没讨论出个结果来。
现行的术式,毕竟已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断改良、完善、打补丁,已经是当下疗效最好的术式了,谁都不愿意给翁贤院士用一种疗效差的,容易有术后并发症的落后术式。
他们担不起这个责。
翁贤院士这个人,对国家、对人民,都太重要了。神经外科领域,需要这位来带领,来率领项目组,为国争光。
……
翁贤院士本人,则已经从医院出来,回到了海市国际医疗科研所。
继续和他的团队待在一起,继续紧锣密鼓的推进项目。
他的说法是,现在术前的保守治疗也没什么意义,等什么时候,胆管领域的同僚们,能想出短时间治好他的术式,他就什么时候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这时,海市医学会的蔡主任,找到翁贤院士。
把联合会诊专家们的初步讨论意见,反馈给翁贤院士。
“翁老哥,经过胆管专家们的讨论,还是认为应该以疗效为重,不想给你用缩短治疗时间的术式。”
翁贤院士笑了笑:“料到了。”
他是神经外科院士,对胆总管癌领域虽说不专业,但也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早就猜到了这个结果。
蔡主任:“我把这初步讨论结果,也给上面领导们汇报过了,上面一致认为,您应该好好接受治疗,至于您手里的项目,可以先缓一缓。”
这就代表着上面的态度了。
这次的项目,可以战略性放弃,即便是输掉也没关系。翁贤院士的病好了后,照样可以从其他项目上,把这第一给争回来。
翁贤院士摇摇头,坚持道:“先不急。”
“我相信胆管领域的专家们,或许就能找到时间短,副作用小的治疗术式。”
“在此之前,我先忙完手里的活再说。”
他项目攻克在即,什么心思都没有,脑子里只剩下项目,话音刚落,蔡主任就看不到翁贤院士的人了。
已经转身走进实验室的门了。
蔡主任心里一叹。
现在胆总管癌还是早期,根除也简单。
可如果等项目做完,或许就得两个月之后了,那时,谁敢保证胆总管癌会不会扩散?
肿瘤是很悬乎的事儿,有的肿瘤癌变病灶,病人活了一辈子,几十年也不怎么增长,就那么一点,也不影响正常生活,到寿终正寝都没事。可有的癌变病灶,扩散速度很快。
翁贤院士这个人,太重要了,谁都不想赌那个概率。
……
随后,全国医学会牵头,再次在全国范围内,联络顶尖的胆总管癌专家,分析翁贤院士的病情。
东南地区,医学联席组委会,也接到了上面的消息。
“胆总管癌么?”
蔺劲松琢磨了一下。
和旁边的聂主任商议道:“老聂,咱东南地区,哪位专家在这方面擅长?”
聂主任道:“胆总管早期癌,说实话不是什么复杂疑难病症,太多医生都擅长……要说在这方面拿过大奖,获得过拔尖成就的,就是苏省的周禾平,和江南省的赵培儒了。”
蔺劲松点点头,“联系一下这两位。”
“另外,翁老的病情还涉及到胰头领域,上面正好也要请胰头方面的专家,正好也是赵培儒院长擅长的方向,不用额外找别人了。”
……
江新医院。
值班室里,牧思思、孟祥等年轻医生,嘀嘀咕咕的。
他们聊天的话题,也是翁贤院士得病的事儿。这是最近行业内的大热点。
这时,赵培儒来到肝胆胰外科巡查。
“马主任,科里怎们样?”
马林站起来,把早就准备好的资料递给赵培儒:“9床和34床的治疗方案还没定下来,其他床都没什么问题。“
赵培儒看了眼资料。
“这两例病人,让柴主任负责就行了。”
都是些简单病情,交给下面的人就行。
他交代之后,就准备离开东院区,去西院区的医疗科研总部了。
正这时,手机响了。
一看,是联席组委会聂主任打来的。
“翁贤院士的联合会诊?让我去一趟海市?”
值班室的年轻人们一听,耳朵全都竖起来了。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闪过几分讶异……刚才他们还在聊翁贤院士的事情呢呀!
虽说他们讨论的热火朝天,但更多是当做行业内的“大事”、“大新闻”来看的,觉得翁老的事情远在天边,和自己无关。
但赵培儒老师,却是接到了去海市,参加联合会诊的邀请电话。
这种“高手”就在身边的感觉,让众人多了种对“大事”的参与感。
“行,不过我这边,可能要耽搁一天。”
今天是那十名学生,去全国巡回手术的第一天。
赵培儒还得坐镇在科研中心总部,为这些学生们,远程保驾护航一天。如果哪个学生有意外,他还得远程指点解决。
聂主任:“好。”
……
第二天,赵培儒来到机场。
快要登机时,接到了京都深水潭医院,雷镕主任的电话。
“赵院长,我看名单上,也有你的名字,你没过来吗?“
作为老朋友,雷镕一看到名单上赵培儒的名字,就想去找赵培儒,结果问了工作人员,赵培儒还没来。
赵培儒笑道:”我有事耽搁了一天,今天下午就能过去。“
雷镕电话里笑道:“好,咱也好久没见了,正好能趁这次机会,聚一聚。”
寒暄之后,赵培儒顺口问道:“翁贤院士的病情会诊,怎么样了?”
这联合会诊,据说已经是第三轮了。前面已经有两轮专家进行过会诊了。
这么多全国专家轮流联合会诊,也不知道会诊出了什么结果。
雷镕:“专家组抽调了各家大医院的数据,对比了结果,选出了一种治疗时间相对较短的一种……但实际上,也就平均短了一天时间,没多大优势。”
“再加上,每个人有个体差异,还不知道翁贤院士用了这种术式后,能不能达到平均治疗期呢。”
赵培儒心道,看来是没会诊出什么结果。
雷镕:“现在,专家组里做主的,是我们深水潭医院的陈永铭院士,他的主张,是用一种略有瑕疵,但能大幅缩短治疗期的术式。”
“现在,专家组里的大多数人,都已经同意了这个方案。”
赵培儒眼前一亮,陈永铭院士?
陈永铭院士,是胆管领域赫赫有名的前辈,赵培儒早就想见识见识了。
之前他在做“肝胆”领域的任务链时,就一直想找机会,见识一下这位陈永铭院士,只是,他之前做的任务链级别低,接触到的人才级别也是省级、地区级。
这次过去,正好认识一下。
只是,这还有瑕疵?
“有什么瑕疵?
“陈永铭主任的术式,会断开肝肠循环,导致肝脏枯否细胞清除内毒素的能力减弱。”雷镕回答。
赵培儒又问道:“治疗期能缩短几天?”
“预计比平均时间,能缩短5天。”
这个时间已经不短了。
一般的胆管癌早期切除术,需要住院半个月左右,陈永铭院士的术式,能缩短5天时间,已经是缩减了三分之一。
这对于想要分秒必争,一点时间都不想浪费的病人翁贤院士来说,已经是很满意了。
结果,赵培儒听了这个数字,却是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他脑海里,以前就学过“胆管癌切除”领域的术式,稍稍一查看,便挑选出了一种更合适的术式来。
他的术式,不仅没有“瑕疵“,还不会增加并发症风险概率,更能缩减越一半的治疗期时间,甚至因为“营养回输”的原因,对病人康复还有着种种促进的好处。
另外……
他的【任务二】,是“展现在胆总管下段癌领域的全国一流的改良能力。”
脑海中的这种术式,正是胆空肠吻合法的一种改良。
正好能把【任务二】给完成了。
赵培儒问道:“陈永铭院士已经定下手术时间了吗?”
雷镕:”目前还没,不过我看他们已经在完善这套治疗方案了,多半是打算用这套方案做手术了。“
赵培儒:“你先帮我叫停,我下午就能飞过去,我有种更好的治疗方案。”
雷镕一惊,更好的治疗方案?
难道比他们陈永铭院士的还好?
正这时,赵培儒道:“我上飞机了,得关机了,待会儿我再联系你。”
雷镕来不及多问,只好先挂掉电话。
片刻后,他回到主会议室。
这里,三十多名专家,依然在热烈的讨论中。
不过,众人明显已经分成了几拨。陈永铭院士那边一拨,总共有七八个人,全都是全国最顶尖的,身份地位和陈永铭院士相差不大的大佬。
这些大佬已经在集中力量,完善陈永铭院士提出的方案了。
特护病房里,传来声音:“行了,第二瓶液体不用输了,输了也没用。”
小护士委屈的劝道:“翁老,这第二瓶是给您止疼的药。”
翁老摆摆手:“止疼又不能治根,对我这病没什么用,我自己也是医生,还不知道?”
说着,他拔掉手笔上的针头,直接就要起身,离开病房。
正这时,屋外进来一个身着西装,头发花白的人,劝解道:“翁老哥,您就不能安安心心在这里养病吗?”
翁贤院士摇摇头,神色中有些着急:“蔡主任,现在神经外科项目正到了争分夺秒的关键时期,就剩最后两个月的时间了!”
“这次,是咱国内神经外科项目上,难得有超过国外的机会,必须抓住,为祖国争口气啊。”
蔡主任摇摇头:“你别急,我已经把您的情况,和上级说了。”
“上面的意思,是争第一是虽然很重要,但不急于一时。”
“领导的原话是,您的命,比项目更重要!”
“咱国家,需要您带领神经外科团队,在将来能长久的出力,多为咱国家争一些第一回来。而不是让您拼上命,就争这一次第一。”
翁贤院士沉默下来。
蔡主任苦口婆心道:“所以,您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把接受手术治疗,趁着胆总管癌还是早期,早做早根治。”
翁贤院士:“那神经外科的项目,团队那么多人,努力了多少日日夜夜,才取得的领先优势,就这么白白拱手送人了?”
他叹口气“项目不是我一个人的项目,我不想让大家的心血,都白费啊。”
蔡主任欲言又止。
“这样吧。”翁贤院士道:“让我接受手术治疗。也可以,那我就……接受一种治疗期最短的术式,尽量让我早日重返工作岗位,行吧?”
蔡主任点点头:“这事交给我。”
……
很快,海市医学会,召集相关胆总管癌领域的专家,对翁贤院士的病情进行联合会诊。
会上,不仅邀请了海市本地专家,还远程连线了京都、西京医院等全国各地专家。
病情分析下来……
翁贤院士的胆总管癌,属于早期病灶,切除术式是很简单的,国内绝大多数市级三甲医院,都能做好这台常规切除手术。
先把胆总管病灶切除,再行胆肠吻合即可,没什么难度。
但难点在于,翁贤院士想要“快”,不能耽误他手里项目的时间,这就有点麻烦了。
以前的病人,都是“疗效”优先。主刀医生考虑的术式,也是怎样对患者更友好,病情恢复更好,术后并发症更好为原则。
而翁贤院士这例病人,是要求“时间短“为优先,可……谁都知道,这么重要的国家栋梁人才,而且还是医生同僚,这“疗效”方面,自然也不能有所克扣。
要兼顾“治疗期短”和“疗效好”,这就难了。
会上,很多胆总管癌的专家,都有些犹豫。
“治疗期短的术式,倒也不是没有。”
“但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有‘副作用’的,甚至有些,都是因为并发症多,会造成胆瘘、胰瘘、胃反流等等,才被业界逐步淘汰掉的落后术式。”
“现行的几种根除术式,虽说耗费时间要稍稍长一点,但对病人康复是极其友好的。”
众人纷纷点头。
难道好术式、新术式不用,反而去用落后的,被淘汰掉的旧术式?
在场的众专家,讨论了半天后,也没讨论出个结果来。
现行的术式,毕竟已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断改良、完善、打补丁,已经是当下疗效最好的术式了,谁都不愿意给翁贤院士用一种疗效差的,容易有术后并发症的落后术式。
他们担不起这个责。
翁贤院士这个人,对国家、对人民,都太重要了。神经外科领域,需要这位来带领,来率领项目组,为国争光。
……
翁贤院士本人,则已经从医院出来,回到了海市国际医疗科研所。
继续和他的团队待在一起,继续紧锣密鼓的推进项目。
他的说法是,现在术前的保守治疗也没什么意义,等什么时候,胆管领域的同僚们,能想出短时间治好他的术式,他就什么时候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这时,海市医学会的蔡主任,找到翁贤院士。
把联合会诊专家们的初步讨论意见,反馈给翁贤院士。
“翁老哥,经过胆管专家们的讨论,还是认为应该以疗效为重,不想给你用缩短治疗时间的术式。”
翁贤院士笑了笑:“料到了。”
他是神经外科院士,对胆总管癌领域虽说不专业,但也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早就猜到了这个结果。
蔡主任:“我把这初步讨论结果,也给上面领导们汇报过了,上面一致认为,您应该好好接受治疗,至于您手里的项目,可以先缓一缓。”
这就代表着上面的态度了。
这次的项目,可以战略性放弃,即便是输掉也没关系。翁贤院士的病好了后,照样可以从其他项目上,把这第一给争回来。
翁贤院士摇摇头,坚持道:“先不急。”
“我相信胆管领域的专家们,或许就能找到时间短,副作用小的治疗术式。”
“在此之前,我先忙完手里的活再说。”
他项目攻克在即,什么心思都没有,脑子里只剩下项目,话音刚落,蔡主任就看不到翁贤院士的人了。
已经转身走进实验室的门了。
蔡主任心里一叹。
现在胆总管癌还是早期,根除也简单。
可如果等项目做完,或许就得两个月之后了,那时,谁敢保证胆总管癌会不会扩散?
肿瘤是很悬乎的事儿,有的肿瘤癌变病灶,病人活了一辈子,几十年也不怎么增长,就那么一点,也不影响正常生活,到寿终正寝都没事。可有的癌变病灶,扩散速度很快。
翁贤院士这个人,太重要了,谁都不想赌那个概率。
……
随后,全国医学会牵头,再次在全国范围内,联络顶尖的胆总管癌专家,分析翁贤院士的病情。
东南地区,医学联席组委会,也接到了上面的消息。
“胆总管癌么?”
蔺劲松琢磨了一下。
和旁边的聂主任商议道:“老聂,咱东南地区,哪位专家在这方面擅长?”
聂主任道:“胆总管早期癌,说实话不是什么复杂疑难病症,太多医生都擅长……要说在这方面拿过大奖,获得过拔尖成就的,就是苏省的周禾平,和江南省的赵培儒了。”
蔺劲松点点头,“联系一下这两位。”
“另外,翁老的病情还涉及到胰头领域,上面正好也要请胰头方面的专家,正好也是赵培儒院长擅长的方向,不用额外找别人了。”
……
江新医院。
值班室里,牧思思、孟祥等年轻医生,嘀嘀咕咕的。
他们聊天的话题,也是翁贤院士得病的事儿。这是最近行业内的大热点。
这时,赵培儒来到肝胆胰外科巡查。
“马主任,科里怎们样?”
马林站起来,把早就准备好的资料递给赵培儒:“9床和34床的治疗方案还没定下来,其他床都没什么问题。“
赵培儒看了眼资料。
“这两例病人,让柴主任负责就行了。”
都是些简单病情,交给下面的人就行。
他交代之后,就准备离开东院区,去西院区的医疗科研总部了。
正这时,手机响了。
一看,是联席组委会聂主任打来的。
“翁贤院士的联合会诊?让我去一趟海市?”
值班室的年轻人们一听,耳朵全都竖起来了。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闪过几分讶异……刚才他们还在聊翁贤院士的事情呢呀!
虽说他们讨论的热火朝天,但更多是当做行业内的“大事”、“大新闻”来看的,觉得翁老的事情远在天边,和自己无关。
但赵培儒老师,却是接到了去海市,参加联合会诊的邀请电话。
这种“高手”就在身边的感觉,让众人多了种对“大事”的参与感。
“行,不过我这边,可能要耽搁一天。”
今天是那十名学生,去全国巡回手术的第一天。
赵培儒还得坐镇在科研中心总部,为这些学生们,远程保驾护航一天。如果哪个学生有意外,他还得远程指点解决。
聂主任:“好。”
……
第二天,赵培儒来到机场。
快要登机时,接到了京都深水潭医院,雷镕主任的电话。
“赵院长,我看名单上,也有你的名字,你没过来吗?“
作为老朋友,雷镕一看到名单上赵培儒的名字,就想去找赵培儒,结果问了工作人员,赵培儒还没来。
赵培儒笑道:”我有事耽搁了一天,今天下午就能过去。“
雷镕电话里笑道:“好,咱也好久没见了,正好能趁这次机会,聚一聚。”
寒暄之后,赵培儒顺口问道:“翁贤院士的病情会诊,怎么样了?”
这联合会诊,据说已经是第三轮了。前面已经有两轮专家进行过会诊了。
这么多全国专家轮流联合会诊,也不知道会诊出了什么结果。
雷镕:“专家组抽调了各家大医院的数据,对比了结果,选出了一种治疗时间相对较短的一种……但实际上,也就平均短了一天时间,没多大优势。”
“再加上,每个人有个体差异,还不知道翁贤院士用了这种术式后,能不能达到平均治疗期呢。”
赵培儒心道,看来是没会诊出什么结果。
雷镕:“现在,专家组里做主的,是我们深水潭医院的陈永铭院士,他的主张,是用一种略有瑕疵,但能大幅缩短治疗期的术式。”
“现在,专家组里的大多数人,都已经同意了这个方案。”
赵培儒眼前一亮,陈永铭院士?
陈永铭院士,是胆管领域赫赫有名的前辈,赵培儒早就想见识见识了。
之前他在做“肝胆”领域的任务链时,就一直想找机会,见识一下这位陈永铭院士,只是,他之前做的任务链级别低,接触到的人才级别也是省级、地区级。
这次过去,正好认识一下。
只是,这还有瑕疵?
“有什么瑕疵?
“陈永铭主任的术式,会断开肝肠循环,导致肝脏枯否细胞清除内毒素的能力减弱。”雷镕回答。
赵培儒又问道:“治疗期能缩短几天?”
“预计比平均时间,能缩短5天。”
这个时间已经不短了。
一般的胆管癌早期切除术,需要住院半个月左右,陈永铭院士的术式,能缩短5天时间,已经是缩减了三分之一。
这对于想要分秒必争,一点时间都不想浪费的病人翁贤院士来说,已经是很满意了。
结果,赵培儒听了这个数字,却是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他脑海里,以前就学过“胆管癌切除”领域的术式,稍稍一查看,便挑选出了一种更合适的术式来。
他的术式,不仅没有“瑕疵“,还不会增加并发症风险概率,更能缩减越一半的治疗期时间,甚至因为“营养回输”的原因,对病人康复还有着种种促进的好处。
另外……
他的【任务二】,是“展现在胆总管下段癌领域的全国一流的改良能力。”
脑海中的这种术式,正是胆空肠吻合法的一种改良。
正好能把【任务二】给完成了。
赵培儒问道:“陈永铭院士已经定下手术时间了吗?”
雷镕:”目前还没,不过我看他们已经在完善这套治疗方案了,多半是打算用这套方案做手术了。“
赵培儒:“你先帮我叫停,我下午就能飞过去,我有种更好的治疗方案。”
雷镕一惊,更好的治疗方案?
难道比他们陈永铭院士的还好?
正这时,赵培儒道:“我上飞机了,得关机了,待会儿我再联系你。”
雷镕来不及多问,只好先挂掉电话。
片刻后,他回到主会议室。
这里,三十多名专家,依然在热烈的讨论中。
不过,众人明显已经分成了几拨。陈永铭院士那边一拨,总共有七八个人,全都是全国最顶尖的,身份地位和陈永铭院士相差不大的大佬。
这些大佬已经在集中力量,完善陈永铭院士提出的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