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孙氏才抬头看向朱祁镇,摇了摇头,无奈道:“既然你已经做出决定了,那我也没什么意见,但你还需要和杨溥、胡濙他们这些朝臣商议。哀家不管你此去有何目的,你的安全是重中之重的,随扈的军队必须要够多,并且你必须要在大军的护卫之中,不得擅自离开,否则你以后就别想再出京了。”
其实,孙氏心里是非常不愿意朱祁镇这个时候去大同的,但孙氏了解朱祁镇,如果孙氏不答应的话,以朱祁镇的脾气,必然会偷跑出去,那样一来,没有大军护卫的朱祁镇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孙氏也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
毕竟朱祁镇要是正大光明的去大同的话,就能带上足够的大军随扈,这样也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朱祁镇的安全。
朱祁镇闻言,当即一喜:“儿臣多谢母后成全。”
至于朱祁镇为什么不说是因为担心战事才去的,那自然是怕孙氏不允许他出京。
不过,朱祁镇对孙氏说的那些话也不是骗她的,朱祁镇确实是有借机将东蒙古的那些部落首领召到大同见一见的想法的,主要是想趁机威慑东蒙古的那些部落首领,免得他们在草原上搞风搞雨的,给大明制造麻烦。
紧接着,朱祁镇继续对孙氏开口道:“母后,儿臣此去,还想带上摩罗一起。”
“不行!”和之前有商有量的不同,这一次,孙氏直接干脆的拒绝道:“温贵妃现在有孕在身,北巡途中车马劳顿,一旦有事那就太危险了,我不能让你乱来。”
朱祁镇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之色,随即继续望着孙氏,开始解释道:“母后,摩罗出身蒙古,摩罗入宫近十年,还没回过一次娘家呢。更何况,此次儿臣至大同召见东蒙古诸部首领,摩罗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孙氏闻言,眼中不禁闪过一丝犹豫。
看向正襟危坐在不远处的摩罗,孙氏开口问道:“温贵妃,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说刚出口,孙氏仿似感觉到一丝不妥,语气中蕴含着一丝咄咄逼人,又赶忙道:“你放心,你既然身怀我朱家血脉,自然是我大明皇室之人,若你不愿北上,哀家也不会任由皇帝胡来。前朝的事哀家不管,但后宫,哀家还是说了算的!”
说罢,孙氏瞥向一旁满脸讪笑的朱祁镇,神色间满是警告之色。
摩罗面色微惊,她怎么也没想到,孙氏竟然会主动询问她的意见。
不过,摩罗再怎么说也曾经带人在大明搞风搞雨,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
因此,在经过初期的惊诧过后,摩罗很快便恢复了过来,忙起身向孙氏福身一礼,柔声道:“臣妾全凭太后做主!”
虽然摩罗出身蒙古,虽是女流却性格直爽,但这些年在大明皇宫中的生活,却让她学会了收敛性格、推崇他人。
孙氏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朱祁镇:“你要带温贵妃一起北上也行,但要答应哀家,十月必须要让温贵妃回京。”
朱祁镇大喜,赶忙起身向孙氏躬身拱手道:“儿臣谢母后成全!”
孙氏摆了摆手,一脸沉凝的看着朱祁镇:“哀家有言在先,温贵妃有孕在身,若出了丝毫意外,哀家唯你是问!”
“请母后放心,儿臣必当小心谨慎!”朱祁镇保证道。
坐在一旁的钱锦鸾见此,一双灵柔的凤眸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却被她脸上笑容很好的掩饰了起来,使得在场众人都未曾察觉。
在上次朱祁镇巡幸天津时,她就没能随行侍奉在朱祁镇身边,这次朱祁镇北巡大同,又没有带她,这使得钱锦鸾的心中不禁暗暗失落,为没能在朱祁镇身边服侍而失落。
但钱锦鸾心中也知道,她是帝国皇后、大明国母。
寻常人家的妇人争风吃醋的心态在她被选中成为皇后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离她远去了,她要着眼于帝国的大局,和皇帝琴瑟和鸣、稳定后宫、孝敬皇太后,便是为皇帝臂助。
离开了慈宁宫后,朱祁镇和钱锦鸾先陪着怀有身孕的摩罗返回了长春宫,然后才返回坤宁宫。
回坤宁宫的路上,朱祁镇一如往常般牵着钱锦鸾的柔荑,漫步而行,朱祁镇轻声开口道:“皇后,朕离京北巡大同,朝中政务自有朝臣和母后处置。但后宫和勋贵的那些夫人们,就要有劳皇后多关注一些了,特别是在外征战的将士的家属一定要照顾好,千万不能让前方的将士们忧心,这也是朕此次没有带上皇后的原因。”
钱锦鸾展颜一笑:“陛下不用解释的,妾身都明白。”
话虽如此,但对于朱祁镇这番特意的解释,心里还是感到甜甜的。
朱祁镇笑了笑,也没在意,便牵着钱锦鸾的手径直返回了坤宁宫,晚上自然免不了一番乾坤合体。
翌日早朝退朝后,朱祁镇便将英国公张辅、定国公徐显忠、内阁三省大学士杨溥、胡濙、周忱、曹鼐、苗衷、马愉,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陈镒、于谦等朝中重臣齐齐召至乾清宫。
乾清宫大殿。
朱祁镇端坐在丹陛龙椅上,望着一众正襟危坐在殿中的朝臣,开口道:“朕召诸卿至此,主要是有件事要告诉诸卿。”
在众朝臣殷切而疑惑的目光中,朱祁镇继续道:“朕准备近日北上大同,召见东蒙古诸部首领,和他们商量商量各部发展的事情。”
朱祁镇此话一出,除了张辅以外,其余众人齐齐面色一变,满是惊诧的望向坐在龙椅上的朱祁镇。
胡濙起身拱手道:“陛下,北方现在正在打仗,陛下乃我大明天子,万金之躯,身负我大明亿万臣民之望,岂可亲身犯险?”
胡濙话音一落,杨溥和周忱也忙起身劝道:“是啊陛下,您在京中才是安全的,若您真想要召见东蒙古诸部首领,将他们召到京城也就是了,再不行等战后再北上也可啊,犯不着此时北上啊!”
摇了摇头,朱祁镇解释道:“你们说的朕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朕认为,此时北上才是最好的时机,既能提升我军士气,也能趁着大战之际给与东蒙古诸部首领以震慑,让他们不敢造次。”
朱祁镇并没有告诉众臣朱勇冒进的事,这一来容易引起众臣对此次北伐的信心不足,二来,众臣就更加不会让朱祁镇北上了。
最后,朱祁镇对重臣笑道:“更何况,此事朕已经向太后商议过了,太后也已经同意了,只是让朕多带大军随扈。”
众臣闻言大惊,一个个的脸上都布满了浓浓的无奈之色。
很显然,他们也知道,事到如今他们是阻止不了朱祁镇了。
其实,孙氏心里是非常不愿意朱祁镇这个时候去大同的,但孙氏了解朱祁镇,如果孙氏不答应的话,以朱祁镇的脾气,必然会偷跑出去,那样一来,没有大军护卫的朱祁镇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孙氏也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
毕竟朱祁镇要是正大光明的去大同的话,就能带上足够的大军随扈,这样也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朱祁镇的安全。
朱祁镇闻言,当即一喜:“儿臣多谢母后成全。”
至于朱祁镇为什么不说是因为担心战事才去的,那自然是怕孙氏不允许他出京。
不过,朱祁镇对孙氏说的那些话也不是骗她的,朱祁镇确实是有借机将东蒙古的那些部落首领召到大同见一见的想法的,主要是想趁机威慑东蒙古的那些部落首领,免得他们在草原上搞风搞雨的,给大明制造麻烦。
紧接着,朱祁镇继续对孙氏开口道:“母后,儿臣此去,还想带上摩罗一起。”
“不行!”和之前有商有量的不同,这一次,孙氏直接干脆的拒绝道:“温贵妃现在有孕在身,北巡途中车马劳顿,一旦有事那就太危险了,我不能让你乱来。”
朱祁镇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之色,随即继续望着孙氏,开始解释道:“母后,摩罗出身蒙古,摩罗入宫近十年,还没回过一次娘家呢。更何况,此次儿臣至大同召见东蒙古诸部首领,摩罗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孙氏闻言,眼中不禁闪过一丝犹豫。
看向正襟危坐在不远处的摩罗,孙氏开口问道:“温贵妃,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说刚出口,孙氏仿似感觉到一丝不妥,语气中蕴含着一丝咄咄逼人,又赶忙道:“你放心,你既然身怀我朱家血脉,自然是我大明皇室之人,若你不愿北上,哀家也不会任由皇帝胡来。前朝的事哀家不管,但后宫,哀家还是说了算的!”
说罢,孙氏瞥向一旁满脸讪笑的朱祁镇,神色间满是警告之色。
摩罗面色微惊,她怎么也没想到,孙氏竟然会主动询问她的意见。
不过,摩罗再怎么说也曾经带人在大明搞风搞雨,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
因此,在经过初期的惊诧过后,摩罗很快便恢复了过来,忙起身向孙氏福身一礼,柔声道:“臣妾全凭太后做主!”
虽然摩罗出身蒙古,虽是女流却性格直爽,但这些年在大明皇宫中的生活,却让她学会了收敛性格、推崇他人。
孙氏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朱祁镇:“你要带温贵妃一起北上也行,但要答应哀家,十月必须要让温贵妃回京。”
朱祁镇大喜,赶忙起身向孙氏躬身拱手道:“儿臣谢母后成全!”
孙氏摆了摆手,一脸沉凝的看着朱祁镇:“哀家有言在先,温贵妃有孕在身,若出了丝毫意外,哀家唯你是问!”
“请母后放心,儿臣必当小心谨慎!”朱祁镇保证道。
坐在一旁的钱锦鸾见此,一双灵柔的凤眸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却被她脸上笑容很好的掩饰了起来,使得在场众人都未曾察觉。
在上次朱祁镇巡幸天津时,她就没能随行侍奉在朱祁镇身边,这次朱祁镇北巡大同,又没有带她,这使得钱锦鸾的心中不禁暗暗失落,为没能在朱祁镇身边服侍而失落。
但钱锦鸾心中也知道,她是帝国皇后、大明国母。
寻常人家的妇人争风吃醋的心态在她被选中成为皇后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离她远去了,她要着眼于帝国的大局,和皇帝琴瑟和鸣、稳定后宫、孝敬皇太后,便是为皇帝臂助。
离开了慈宁宫后,朱祁镇和钱锦鸾先陪着怀有身孕的摩罗返回了长春宫,然后才返回坤宁宫。
回坤宁宫的路上,朱祁镇一如往常般牵着钱锦鸾的柔荑,漫步而行,朱祁镇轻声开口道:“皇后,朕离京北巡大同,朝中政务自有朝臣和母后处置。但后宫和勋贵的那些夫人们,就要有劳皇后多关注一些了,特别是在外征战的将士的家属一定要照顾好,千万不能让前方的将士们忧心,这也是朕此次没有带上皇后的原因。”
钱锦鸾展颜一笑:“陛下不用解释的,妾身都明白。”
话虽如此,但对于朱祁镇这番特意的解释,心里还是感到甜甜的。
朱祁镇笑了笑,也没在意,便牵着钱锦鸾的手径直返回了坤宁宫,晚上自然免不了一番乾坤合体。
翌日早朝退朝后,朱祁镇便将英国公张辅、定国公徐显忠、内阁三省大学士杨溥、胡濙、周忱、曹鼐、苗衷、马愉,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陈镒、于谦等朝中重臣齐齐召至乾清宫。
乾清宫大殿。
朱祁镇端坐在丹陛龙椅上,望着一众正襟危坐在殿中的朝臣,开口道:“朕召诸卿至此,主要是有件事要告诉诸卿。”
在众朝臣殷切而疑惑的目光中,朱祁镇继续道:“朕准备近日北上大同,召见东蒙古诸部首领,和他们商量商量各部发展的事情。”
朱祁镇此话一出,除了张辅以外,其余众人齐齐面色一变,满是惊诧的望向坐在龙椅上的朱祁镇。
胡濙起身拱手道:“陛下,北方现在正在打仗,陛下乃我大明天子,万金之躯,身负我大明亿万臣民之望,岂可亲身犯险?”
胡濙话音一落,杨溥和周忱也忙起身劝道:“是啊陛下,您在京中才是安全的,若您真想要召见东蒙古诸部首领,将他们召到京城也就是了,再不行等战后再北上也可啊,犯不着此时北上啊!”
摇了摇头,朱祁镇解释道:“你们说的朕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朕认为,此时北上才是最好的时机,既能提升我军士气,也能趁着大战之际给与东蒙古诸部首领以震慑,让他们不敢造次。”
朱祁镇并没有告诉众臣朱勇冒进的事,这一来容易引起众臣对此次北伐的信心不足,二来,众臣就更加不会让朱祁镇北上了。
最后,朱祁镇对重臣笑道:“更何况,此事朕已经向太后商议过了,太后也已经同意了,只是让朕多带大军随扈。”
众臣闻言大惊,一个个的脸上都布满了浓浓的无奈之色。
很显然,他们也知道,事到如今他们是阻止不了朱祁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