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名系了布团的箭矢,带着尖声呼啸,迅速飞过天堑,射入了泥地上的草丛中。
见到有箭矢射来,立即有巡逻的太子手下士卒,策马飞驰来看。
他们拾起箭矢,见到箭矢的箭头已被削去,而箭杆上却是各系了一块黄布,感觉颇为怪异。
这些巡逻士卒不及多想,立即将这两只箭矢收起,急急带回哨所,给他们的头目观看。
而见到对面的巡逻的士卒,已将箭矢拾获,对面正用千里镜密切观看变化的范文程,他那滚圆的脸上,顿时出一切俱在所料的微笑。
果不其然,这数名巡逻士卒,立即将这两根箭矢给带回哨所,将其呈交给他们所长。
那所长粗识文字,打开布团一看,竟见是清军竟将弘光皇帝朱由崧送回东川,不由得惊骇异常。
不是吧,在今天竟然碰到了这般事件。
他立即起身,纵马疾驰,将这两块字迹相同的布块,急急送给顶头上司,正在夔州边境巡查的太子亲护队长王公略。
原来,自各镇兵马抽调入鄂西,参加对清军的战斗之后,现在夔州北部等处被炸断通道的地界,虽然没有清军越线进攻,但王明却犹不放心,遂令自己的亲卫队长王公略,亲领数百精锐护卫骑兵,不时来此巡查一番。
王公略看到此信,顿是大惊不已。
不是吧,清军竟然要将这弘光皇帝朱由崧,送归东川?
这,这可真是奇了怪了。
他不及多想,立刻随着这名所长,来到那被炸断的天堑通桥之处,从千里镜中向对面仔细看去。
这一看,果然见到对面犹有数十名清军护卫,正护着一名肥头大耳体胖如猪的家伙,呆在对面的山崖上。
王公略心下暗叹,看来清军所言非虚,他们确实是将这弘光皇帝朱由崧给送到东川来了。
他略一沉吟,便知此事关系重大,自己一个区区护卫队长,实难在此定夺,遂仔细叮嘱了那哨所所长一番后,便自率其部下护卫骑兵,紧急赶回夔州回去。
入得夔州城,风尘仆仆的王公略不敢稍歇,立即前往太子官署禀报。
在入见太子王明之后,王公略将清军护送弘光皇帝朱由崧一事,向太子简略禀明了一番,又将那两块黄布团亲手呈上。
王明听完禀报,亦是十分惊疑。
他打开那块黄布团,便见上面写道:“大清内馆大学士范文程,通告对面明军诸将,现吾奉大清摄政王之命,将贵国弘光皇帝,送归明境,请速派人接洽,迎回尔帝,以便我等返京复命,此嘱。”
看完布团内容的王明,不禁眉头大皱。
好么,真没想到,狗入的清虏竟给自己来了这么一手。
王明乃是何等聪明之人,当然立即猜到了清虏的险恶用心。
这群该死的鞑虏,无非是在想着,将这个肥猪般的弘光皇帝送到东川后,让此人挑起东川内讧,君臣互斗,从而削弱自己的统治,打击自己的发展,实是歹毒至极!
那么,若弘光皇帝送归东川,自己到底该如此面对此人呢?
毕竟,从名义上来说,此人还算是南明的正统皇帝,自己虽贵为崇祯太子,但毕竟没有皇帝的名份。
故而,在义理与名份上,自己还算是弘光皇帝的手下臣子,一切都要听从这位皇帝的旨令与安排。现在弘光皇帝送归,自己至少还要在表面上,向其称臣呢。
但这样一来,在尊奉这位名义上的南明皇帝后,种种意想不到的隐患,必将随之而来。
毕竟,此人虽然无能,却也不会忍受自己一直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极可能会私下拉拢势力,导致自己部下分裂,甚至闹出内讧。
这样一来,自己的一番苦心经营,乃至将来的宏大目标与计划,可就要就此中断了。
那么,能否干脆动手,将此人一举除掉呢?
王明仔细想了想,立即否决了自己的想法。
不行,这样做实在太冒失了。
现在皇帝已然送归东川之境,他有任何闪失,那属下与百姓,必将立刻将他的遭遇与自己这个所谓的监国联系在一起。
可以想见,若弘光皇帝突然暴死,那必定所有的人都会认为此人的死亡,是自己暗中指使之故。
如此看来,这位弘光皇帝朱由崧,竟是留也留不得,杀也不杀得,倒是一块甚是烫手的山芋呢。
一时间,太子王明心下莫名焦躁。
恰好在这时,户部侍郎黄澍入内禀事,王明眼中,顿是一亮。
这个黄澍,向有急智,正是他当日想出办法,护送自己从南京脱逃,才躲过了弘光皇帝朱由崧的魔爪。现在由此人来为自己解此疑惑,倒还甚是妥当呢。
于是王明立刻屏退众人,单独召见黄澍。
黄澍急急入内,正欲行礼,却被王明一把唤住。
“黄侍郎莫作虚礼,孤刚接得一封密信,你且好生看看。”
王明一语说完,便将手中的那块黄布团,递给黄澍观看。
黄澍打开布团,匆匆看毕,顿时亦是一脸惊讶之色。
不过,他眼珠一转,便立即想明白了,这位太子殿下之所以让自己观看此信的缘由。
想到这里,他尖瘦的脸上,不觉浮起了一丝微笑。
“太子殿下,可是在为要如何处置这位弘光皇帝而担忧乎?”
王明见他一点就透,亦哈哈一笑:“黄侍郎果是通透之人,一下就猜中孤心下所想。是啊,孤收得此信,确是为如何安置这位皇帝十分发愁呢。毕竟……”
后面的话,他正犹豫着要如何往下说,黄澍却立刻接过话来,沉声道:“太子勿忧,在下心中已有良策。”
“哦?是何计策?”王明眼中一亮。
黄澍一脸阴笑,凑上前来,对王明低低地耳语一番。
王明默然听完,脸上顿时浮起淡淡微笑。
“好啊,黄侍郎果是妙策,这一招借力打力,倒甚是有意思呢。既如此,那孤就将这迎送弘光皇帝之事,由卿去全权操办吧。”
黄澍拱手回应:“在下谨遵太子之命。”
见到有箭矢射来,立即有巡逻的太子手下士卒,策马飞驰来看。
他们拾起箭矢,见到箭矢的箭头已被削去,而箭杆上却是各系了一块黄布,感觉颇为怪异。
这些巡逻士卒不及多想,立即将这两只箭矢收起,急急带回哨所,给他们的头目观看。
而见到对面的巡逻的士卒,已将箭矢拾获,对面正用千里镜密切观看变化的范文程,他那滚圆的脸上,顿时出一切俱在所料的微笑。
果不其然,这数名巡逻士卒,立即将这两根箭矢给带回哨所,将其呈交给他们所长。
那所长粗识文字,打开布团一看,竟见是清军竟将弘光皇帝朱由崧送回东川,不由得惊骇异常。
不是吧,在今天竟然碰到了这般事件。
他立即起身,纵马疾驰,将这两块字迹相同的布块,急急送给顶头上司,正在夔州边境巡查的太子亲护队长王公略。
原来,自各镇兵马抽调入鄂西,参加对清军的战斗之后,现在夔州北部等处被炸断通道的地界,虽然没有清军越线进攻,但王明却犹不放心,遂令自己的亲卫队长王公略,亲领数百精锐护卫骑兵,不时来此巡查一番。
王公略看到此信,顿是大惊不已。
不是吧,清军竟然要将这弘光皇帝朱由崧,送归东川?
这,这可真是奇了怪了。
他不及多想,立刻随着这名所长,来到那被炸断的天堑通桥之处,从千里镜中向对面仔细看去。
这一看,果然见到对面犹有数十名清军护卫,正护着一名肥头大耳体胖如猪的家伙,呆在对面的山崖上。
王公略心下暗叹,看来清军所言非虚,他们确实是将这弘光皇帝朱由崧给送到东川来了。
他略一沉吟,便知此事关系重大,自己一个区区护卫队长,实难在此定夺,遂仔细叮嘱了那哨所所长一番后,便自率其部下护卫骑兵,紧急赶回夔州回去。
入得夔州城,风尘仆仆的王公略不敢稍歇,立即前往太子官署禀报。
在入见太子王明之后,王公略将清军护送弘光皇帝朱由崧一事,向太子简略禀明了一番,又将那两块黄布团亲手呈上。
王明听完禀报,亦是十分惊疑。
他打开那块黄布团,便见上面写道:“大清内馆大学士范文程,通告对面明军诸将,现吾奉大清摄政王之命,将贵国弘光皇帝,送归明境,请速派人接洽,迎回尔帝,以便我等返京复命,此嘱。”
看完布团内容的王明,不禁眉头大皱。
好么,真没想到,狗入的清虏竟给自己来了这么一手。
王明乃是何等聪明之人,当然立即猜到了清虏的险恶用心。
这群该死的鞑虏,无非是在想着,将这个肥猪般的弘光皇帝送到东川后,让此人挑起东川内讧,君臣互斗,从而削弱自己的统治,打击自己的发展,实是歹毒至极!
那么,若弘光皇帝送归东川,自己到底该如此面对此人呢?
毕竟,从名义上来说,此人还算是南明的正统皇帝,自己虽贵为崇祯太子,但毕竟没有皇帝的名份。
故而,在义理与名份上,自己还算是弘光皇帝的手下臣子,一切都要听从这位皇帝的旨令与安排。现在弘光皇帝送归,自己至少还要在表面上,向其称臣呢。
但这样一来,在尊奉这位名义上的南明皇帝后,种种意想不到的隐患,必将随之而来。
毕竟,此人虽然无能,却也不会忍受自己一直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极可能会私下拉拢势力,导致自己部下分裂,甚至闹出内讧。
这样一来,自己的一番苦心经营,乃至将来的宏大目标与计划,可就要就此中断了。
那么,能否干脆动手,将此人一举除掉呢?
王明仔细想了想,立即否决了自己的想法。
不行,这样做实在太冒失了。
现在皇帝已然送归东川之境,他有任何闪失,那属下与百姓,必将立刻将他的遭遇与自己这个所谓的监国联系在一起。
可以想见,若弘光皇帝突然暴死,那必定所有的人都会认为此人的死亡,是自己暗中指使之故。
如此看来,这位弘光皇帝朱由崧,竟是留也留不得,杀也不杀得,倒是一块甚是烫手的山芋呢。
一时间,太子王明心下莫名焦躁。
恰好在这时,户部侍郎黄澍入内禀事,王明眼中,顿是一亮。
这个黄澍,向有急智,正是他当日想出办法,护送自己从南京脱逃,才躲过了弘光皇帝朱由崧的魔爪。现在由此人来为自己解此疑惑,倒还甚是妥当呢。
于是王明立刻屏退众人,单独召见黄澍。
黄澍急急入内,正欲行礼,却被王明一把唤住。
“黄侍郎莫作虚礼,孤刚接得一封密信,你且好生看看。”
王明一语说完,便将手中的那块黄布团,递给黄澍观看。
黄澍打开布团,匆匆看毕,顿时亦是一脸惊讶之色。
不过,他眼珠一转,便立即想明白了,这位太子殿下之所以让自己观看此信的缘由。
想到这里,他尖瘦的脸上,不觉浮起了一丝微笑。
“太子殿下,可是在为要如何处置这位弘光皇帝而担忧乎?”
王明见他一点就透,亦哈哈一笑:“黄侍郎果是通透之人,一下就猜中孤心下所想。是啊,孤收得此信,确是为如何安置这位皇帝十分发愁呢。毕竟……”
后面的话,他正犹豫着要如何往下说,黄澍却立刻接过话来,沉声道:“太子勿忧,在下心中已有良策。”
“哦?是何计策?”王明眼中一亮。
黄澍一脸阴笑,凑上前来,对王明低低地耳语一番。
王明默然听完,脸上顿时浮起淡淡微笑。
“好啊,黄侍郎果是妙策,这一招借力打力,倒甚是有意思呢。既如此,那孤就将这迎送弘光皇帝之事,由卿去全权操办吧。”
黄澍拱手回应:“在下谨遵太子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