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五行缺德朱由校
明朝皇室的爵位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阶。
其中皇嫡长子为太子,皇诸子为藩王,有封地称为国;藩王嫡长子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亲王诸子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郡王诸子则授镇国将军。
到了这里还好,因为再能生也有限,有人生就有人死,朝廷也养得起,可镇国将军以下的宗亲就不是朝廷养得起的。
镇国将军长子袭位镇国将军,诸子为辅国将军;辅国将军长子袭位辅国将军,诸子为奉国将军;奉国将军长子袭位奉国将军,诸子为镇国中尉;镇国中尉长子袭位镇国中尉,诸子为辅国中尉;辅国中尉长子袭位辅国中尉,诸子为奉国中尉。
这些都是呈几何级增长的,至少有八成以上的宗亲是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其实除了男性宗亲外,还有女性的爵位,只不过女性只承袭五代,数量也不是特别多,加上俸禄也少,朱由校也就没怎么被放在心上。
“孙爱卿,若是削减爵位,只怕藩王们会有意见啊,爵位可是太袓所设。”
朱由校摇了摇头道,到时候这些藩王拿着祖训家法闹上京城,他也讨不了好,总不能直接宰了吧。
这让天下人怎么看?天家内哄?不讲亲情?不知道当初汉文帝逼死淮南厉王后,天下人是怎么说的?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听到朱由校的话,孙承宗也没辙了,这是老朱家的锅,除非朱由校肯背着骂名,直接下旨削去爵位,要不然谁开口都没用!
“这个臣就没有办法了,除非陛下有办法让宗亲们自力更生!”
孙承宗苦笑着拱了拱手。
让宗亲们自力更生?
听到孙承宗的话,朱由校的脑海中顿时闪过了一丝亮光,他不是正在烦恼着奴儿干都司该怎么办吗?
将这些皇室宗亲全丢到奴儿干都司不就行了吗?
以奴儿干都司的地盘,别说这些宗亲了,就是再翻两三倍都塞得下,而且这些皇室宗亲,家里都不缺钱,全丢到奴儿干都司,他们总不会自己去种地吧,到时候肯定得带一些百姓去种地,搞不好能带两三千万百姓去奴儿干都司呢!
越想越觉得可行的朱由校眼里都冒出了精光,要知道这个世界有了灵气以后,面积足足是上辈子的十倍,单单奴儿干都司的面积就比上辈子的东亚五国还要大一点,塞个几千万人,跟玩一样!
想了许久后,朱由校轻笑道:“孙爱卿,你说让宗亲们自力更生,如果朕分封土地给众多皇室宗亲,不知可不可行?”
听到朱由校的话,孙承宗也是一愣,下意识道:“若是陛下能够分封足够的土地给众多皇室宗亲,应该可以让宗亲们自力更生。”
说完之后,孙承宗顿时清醒了过来,因为现在大明境内的土地都是有主之地,朱由校从哪里弄这么多土地给那些皇室宗亲,要知道这可是一点两点的土地,按照目前的皇室宗亲数量,至少要两个湖广那么大的地盘才行啊。
不过到底是混官场的,孙承宗的脑子自然不差,很快也就想到了刚刚打下的奴儿干都司。
想到这里,孙承宗不禁抽了抽嘴角,朱由校该不会真这么缺德吧!
这可缺大德的事情,奴儿干都司向来严寒,加上地处关外,若是朱由校真的将奴儿干都司的土地分给皇室宗亲,估计那些人得发疯!
“陛下,您该不会想将奴儿干都司的土地分封给众多皇室宗亲吧?”
孙承宗抽着嘴角道。
“孙爱卿觉得这有何不可?”
看到孙承宗的表情,朱由校轻笑道。
有何不可?
孙承宗的嘴角都抽筋了,将朱家皇室的宗亲子弟都扔到奴儿干都司当野人,还有何不可!
要知道在大明的百姓看来,关外乃是蛮荒之地,若非没有办法,谁会愿意跑到关外去,连广宁都没多少人愿意去,更别说更远的奴儿干都司了。
此时的孙承宗只想问朱由校一句,你这么缺德,你爹知道吗?你爷爷知道吗?
当然了,想归想,问是不能问的,打死都不能问!
“孙爱卿,这么做可有不合祖训之处?”
对于孙承宗的想法,朱由校也猜到了几分,不过他并不在意。
“陛下,此举倒是没有不合祖训之处。”
迟疑了一下后,孙承宗才接着道:“可奴儿干都司地处偏远,物产不丰,若是皇室宗亲们不肯去,难道朝廷要提着刀逼他们去不成?”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孙承宗也知道,只要朱由校下了旨,将那些皇室宗亲分封到奴儿干都司,再断掉朝廷的俸禄,那些人就是有一千万的不愿意,也得乖乖地去奴儿干都司,毕竟朱元璋分封诸王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他们替大明镇守天下。
如今奴儿干都司被朱由校打了下来,自然也是大明的天下,分封他们去奴儿干都司替大明镇守,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这才是他觉得朱由校缺德的原因。
“孙爱卿,奴儿干都司的情况,你也看到了,连女真人那些不通耕种的蛮夷野人都能在那里耕种,更何况我大明百姓呢!”
朱由校摇头道,其实他更清楚,奴儿干都司就是后世的东三省,那里是后世有名的粮仓,一点都不比江南差,如果可以的话,他更不想将这块土地分封给那些皇室宗亲。
可现在的情况是大明境内的百姓对于迁往奴儿干都司这些关外之地心存抵抗,而单靠朝廷又很难大肆迁徙百姓过去。
与其让这一大片土地荒在那里,还不如让那些皇室宗亲去开垦,等到开垦成功以后,以后大明境内闹旱灾,也能将部分灾民迁到奴儿干都司去。
他可不会忘了上辈子的历史上,从天启年间闹到明亡的各种旱灾蝗灾,虽然这个世界有了超凡之力,但是在天灾面前,人力终究是有限的。
哪怕到了他这个境界,想要搬迁大量的水到干旱地区也是不可能的,纵使搬得动一次,也搬不动太多次,就是将整个大明的所有上三品高手聚在一起也不可能办得到!
(本章完)
明朝皇室的爵位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阶。
其中皇嫡长子为太子,皇诸子为藩王,有封地称为国;藩王嫡长子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亲王诸子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郡王诸子则授镇国将军。
到了这里还好,因为再能生也有限,有人生就有人死,朝廷也养得起,可镇国将军以下的宗亲就不是朝廷养得起的。
镇国将军长子袭位镇国将军,诸子为辅国将军;辅国将军长子袭位辅国将军,诸子为奉国将军;奉国将军长子袭位奉国将军,诸子为镇国中尉;镇国中尉长子袭位镇国中尉,诸子为辅国中尉;辅国中尉长子袭位辅国中尉,诸子为奉国中尉。
这些都是呈几何级增长的,至少有八成以上的宗亲是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其实除了男性宗亲外,还有女性的爵位,只不过女性只承袭五代,数量也不是特别多,加上俸禄也少,朱由校也就没怎么被放在心上。
“孙爱卿,若是削减爵位,只怕藩王们会有意见啊,爵位可是太袓所设。”
朱由校摇了摇头道,到时候这些藩王拿着祖训家法闹上京城,他也讨不了好,总不能直接宰了吧。
这让天下人怎么看?天家内哄?不讲亲情?不知道当初汉文帝逼死淮南厉王后,天下人是怎么说的?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听到朱由校的话,孙承宗也没辙了,这是老朱家的锅,除非朱由校肯背着骂名,直接下旨削去爵位,要不然谁开口都没用!
“这个臣就没有办法了,除非陛下有办法让宗亲们自力更生!”
孙承宗苦笑着拱了拱手。
让宗亲们自力更生?
听到孙承宗的话,朱由校的脑海中顿时闪过了一丝亮光,他不是正在烦恼着奴儿干都司该怎么办吗?
将这些皇室宗亲全丢到奴儿干都司不就行了吗?
以奴儿干都司的地盘,别说这些宗亲了,就是再翻两三倍都塞得下,而且这些皇室宗亲,家里都不缺钱,全丢到奴儿干都司,他们总不会自己去种地吧,到时候肯定得带一些百姓去种地,搞不好能带两三千万百姓去奴儿干都司呢!
越想越觉得可行的朱由校眼里都冒出了精光,要知道这个世界有了灵气以后,面积足足是上辈子的十倍,单单奴儿干都司的面积就比上辈子的东亚五国还要大一点,塞个几千万人,跟玩一样!
想了许久后,朱由校轻笑道:“孙爱卿,你说让宗亲们自力更生,如果朕分封土地给众多皇室宗亲,不知可不可行?”
听到朱由校的话,孙承宗也是一愣,下意识道:“若是陛下能够分封足够的土地给众多皇室宗亲,应该可以让宗亲们自力更生。”
说完之后,孙承宗顿时清醒了过来,因为现在大明境内的土地都是有主之地,朱由校从哪里弄这么多土地给那些皇室宗亲,要知道这可是一点两点的土地,按照目前的皇室宗亲数量,至少要两个湖广那么大的地盘才行啊。
不过到底是混官场的,孙承宗的脑子自然不差,很快也就想到了刚刚打下的奴儿干都司。
想到这里,孙承宗不禁抽了抽嘴角,朱由校该不会真这么缺德吧!
这可缺大德的事情,奴儿干都司向来严寒,加上地处关外,若是朱由校真的将奴儿干都司的土地分给皇室宗亲,估计那些人得发疯!
“陛下,您该不会想将奴儿干都司的土地分封给众多皇室宗亲吧?”
孙承宗抽着嘴角道。
“孙爱卿觉得这有何不可?”
看到孙承宗的表情,朱由校轻笑道。
有何不可?
孙承宗的嘴角都抽筋了,将朱家皇室的宗亲子弟都扔到奴儿干都司当野人,还有何不可!
要知道在大明的百姓看来,关外乃是蛮荒之地,若非没有办法,谁会愿意跑到关外去,连广宁都没多少人愿意去,更别说更远的奴儿干都司了。
此时的孙承宗只想问朱由校一句,你这么缺德,你爹知道吗?你爷爷知道吗?
当然了,想归想,问是不能问的,打死都不能问!
“孙爱卿,这么做可有不合祖训之处?”
对于孙承宗的想法,朱由校也猜到了几分,不过他并不在意。
“陛下,此举倒是没有不合祖训之处。”
迟疑了一下后,孙承宗才接着道:“可奴儿干都司地处偏远,物产不丰,若是皇室宗亲们不肯去,难道朝廷要提着刀逼他们去不成?”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孙承宗也知道,只要朱由校下了旨,将那些皇室宗亲分封到奴儿干都司,再断掉朝廷的俸禄,那些人就是有一千万的不愿意,也得乖乖地去奴儿干都司,毕竟朱元璋分封诸王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他们替大明镇守天下。
如今奴儿干都司被朱由校打了下来,自然也是大明的天下,分封他们去奴儿干都司替大明镇守,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这才是他觉得朱由校缺德的原因。
“孙爱卿,奴儿干都司的情况,你也看到了,连女真人那些不通耕种的蛮夷野人都能在那里耕种,更何况我大明百姓呢!”
朱由校摇头道,其实他更清楚,奴儿干都司就是后世的东三省,那里是后世有名的粮仓,一点都不比江南差,如果可以的话,他更不想将这块土地分封给那些皇室宗亲。
可现在的情况是大明境内的百姓对于迁往奴儿干都司这些关外之地心存抵抗,而单靠朝廷又很难大肆迁徙百姓过去。
与其让这一大片土地荒在那里,还不如让那些皇室宗亲去开垦,等到开垦成功以后,以后大明境内闹旱灾,也能将部分灾民迁到奴儿干都司去。
他可不会忘了上辈子的历史上,从天启年间闹到明亡的各种旱灾蝗灾,虽然这个世界有了超凡之力,但是在天灾面前,人力终究是有限的。
哪怕到了他这个境界,想要搬迁大量的水到干旱地区也是不可能的,纵使搬得动一次,也搬不动太多次,就是将整个大明的所有上三品高手聚在一起也不可能办得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