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文举,武举
不是曹毅不够资格,而是身份不对!
如果曹毅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那就没有问题了,可偏偏曹毅是执掌腾骧四卫和东厂的御马监掌印太监,这就有问题了。
一个在京城里掌有兵权的东厂督主来见一位藩王,怎么看都觉得有问题。
“先生的意思是不见?”
朱常瀛皱眉,这不见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他身为藩王,就算得罪了曹毅也没什么事,作为朱由校的亲叔叔,曹毅再怎么强势,也不过是老朱家的家奴,奈何不了他一位藩王。
“王爷,不可!”
听到朱常瀛的话,周正连忙劝道:“那位督主最好别得罪,如今陛下召集诸位王爷进京的目的还不清楚呢,实在不宜闹出太大的动静。”
正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而朱常瀛的底子也不是那么干净的,当初福王造反的时候,朱常瀛也没那么老实,曹毅执掌东厂,未必就没有一点关于朱常瀛的把柄。
一旦闹到朱由校面前,朱常瀛也未必讨得了好。
“那你说怎么办?”
闻言,朱常瀛也陷入了沉思,皇帝召集天下藩王进京可不多见,上次天下藩王进京,还是在朱由校登基呢,除了新皇登基,基本上不会有召集藩王集体进京的情况,便是有哪个藩王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大事,也只是召那位藩王进京罢了。
“王爷不妨让王府长史去打听一下,那位督主到底向几位王爷递了拜帖,如果那位督主只向王爷递了拜帖,那王爷最好进宫见一下陛下。”
沉吟片刻后,周正开口道。
“也好。”
朱常瀛点了点头,曹毅位高权重,他虽然不怕,但如果没必要,他也不想得罪对方。
………
太和殿,早朝。
朝会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前半部分依旧让朱由校感觉到想睡觉。
不过官员们禀报的一部分事情还是引起了朱由校的警惕,旱灾的苗头已经开始出现了,陕西已经出现了一部分地方数月不见滴雨的情况。
“陛下,朝鲜使臣李庆全已经数次求见,不知陛下是否愿意见一下?”
鸿胪寺卿方兆林站出来道。
“诸位爱卿怎么看?”
听到方兆林的话,朱由校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将问题丢给了朝堂上的官员,朝鲜那边的情况,在不久前也传到了大明。
“回陛下,李倧未经大明许可,擅自将光海君李珲囚禁,夺取朝鲜王位,实是篡位夺权的逆贼,陛下九五至尊,岂可见逆贼使者,当遣其回朝鲜,同时派出使者前往朝鲜呵斥!”
身为内阁首辅的刘一璟第一个站出来道。
对于刘一璟的态度,朱由校也不意外,在所有大明官员看来,朝鲜只是大明的附属小国,国王的任免,只有大明有资格,其他人敢擅自更改,那就是谋逆。
“那就将李庆全赶回去吧。”
朱由校摆了摆手,反正在他看来,朝鲜再乱也就那样,打得越惨,到时他收拾起来就越容易。
“臣遵旨!”
方兆林躬身道,对于他来说,肯在朝堂上说一句,已经对得起李庆全给他送的礼了,朱由校的决定就不关他的事了。
等到朝堂上的事务都差不多了,身为礼部尚书的邹元标才站出来道:“启奏陛下,眼下会试已过,尚有殿试需陛下钦点。”
会试本是在二三月开考的,按照正常情况,早就应该处理完了,不过因为朱由校出去亲征,加上这一个多月来,朝堂上的政务积累太多,所以会试就拖延了下来。
闻言,朱由校只是轻嗯了一声,没有提殿试的事情,反而问道:“那这一届武举的考试情况如何了?”
这个世界的科举不同与前世的考八股文,而是考文士修为,举人至少需要达到文气外显的程度,除了考修为以外,还要考治国方略,毕竟朝廷也不可能让一个只知道修炼的莽夫来当官。
听到朱由校的问话,邹元标有点尴尬地回道:“回陛下,因为陛下率军亲征奴儿干都司,这一届武举没有陛下钦点考官,所以暂时还没有举行。”
“还没有举行?”
朱由校皱眉,当初在亲征之前,内阁便已经提前递上了科举考官的名单,让他钦点考官,当时他也疑惑过,为什么只有科举,而没有武举的考官,他本以为武举的时间还没到呢。
毕竟这是修行的世界,官员们的寿命都很长,从院试到会试,至少需要十五年的时间,所以他上次停了江南三十年考试,才会让江南的士子差点发疯。
毕竟想要参加院试,一般都要养十几年的文气,参加院试的时候都二十几岁了,停办三十年,等能够参加的时候,都五十几了,再考完十几年科举都七十了,同一辈的早就当官了,关系强的都快升上六品的中品级别了。
“算了,先举行武举考试吧,到时候殿试朕一起考验吧。”
想了片刻后,朱由校摆了摆手道:“以后文举和武举一同举行,不可疏忽!”
朱由校也没有追究的打算,千百年来,重文轻武早已经深入人心,连天下百姓都以学文为荣,练武的多被人称为武夫,连参加武举的,也多是在学文一道没有天赋的落意之人才会专心学武。
毕竟学武是要花大钱的,除了武功秘籍,还要各种药材滋补,其中的花费,一般家庭可养不起一位专门的武者,反倒是文士之道更受百姓青睐,因为学文就是赌一把的事情,只需要咬咬牙花钱将儿子进学堂就行,剩下的全看天赋了。
当然,学文和学武也有区别,不说那些只练了几下三脚猫功夫的,专职学武的,就算无法入品,也有一技傍身,有很多事情都能干,学文就比较惨了,要是十年寒窗苦读,还无法将文气养到外显,那连当个教书先生都够呛,大部分只能下地干农活。
“内阁先拟一份武举考官的名单上来吧。”
沉吟片刻后,朱由校开口道:“另外朕准备增加阵法、炼丹、炼器几科,不知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本章完)
不是曹毅不够资格,而是身份不对!
如果曹毅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那就没有问题了,可偏偏曹毅是执掌腾骧四卫和东厂的御马监掌印太监,这就有问题了。
一个在京城里掌有兵权的东厂督主来见一位藩王,怎么看都觉得有问题。
“先生的意思是不见?”
朱常瀛皱眉,这不见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他身为藩王,就算得罪了曹毅也没什么事,作为朱由校的亲叔叔,曹毅再怎么强势,也不过是老朱家的家奴,奈何不了他一位藩王。
“王爷,不可!”
听到朱常瀛的话,周正连忙劝道:“那位督主最好别得罪,如今陛下召集诸位王爷进京的目的还不清楚呢,实在不宜闹出太大的动静。”
正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而朱常瀛的底子也不是那么干净的,当初福王造反的时候,朱常瀛也没那么老实,曹毅执掌东厂,未必就没有一点关于朱常瀛的把柄。
一旦闹到朱由校面前,朱常瀛也未必讨得了好。
“那你说怎么办?”
闻言,朱常瀛也陷入了沉思,皇帝召集天下藩王进京可不多见,上次天下藩王进京,还是在朱由校登基呢,除了新皇登基,基本上不会有召集藩王集体进京的情况,便是有哪个藩王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大事,也只是召那位藩王进京罢了。
“王爷不妨让王府长史去打听一下,那位督主到底向几位王爷递了拜帖,如果那位督主只向王爷递了拜帖,那王爷最好进宫见一下陛下。”
沉吟片刻后,周正开口道。
“也好。”
朱常瀛点了点头,曹毅位高权重,他虽然不怕,但如果没必要,他也不想得罪对方。
………
太和殿,早朝。
朝会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前半部分依旧让朱由校感觉到想睡觉。
不过官员们禀报的一部分事情还是引起了朱由校的警惕,旱灾的苗头已经开始出现了,陕西已经出现了一部分地方数月不见滴雨的情况。
“陛下,朝鲜使臣李庆全已经数次求见,不知陛下是否愿意见一下?”
鸿胪寺卿方兆林站出来道。
“诸位爱卿怎么看?”
听到方兆林的话,朱由校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将问题丢给了朝堂上的官员,朝鲜那边的情况,在不久前也传到了大明。
“回陛下,李倧未经大明许可,擅自将光海君李珲囚禁,夺取朝鲜王位,实是篡位夺权的逆贼,陛下九五至尊,岂可见逆贼使者,当遣其回朝鲜,同时派出使者前往朝鲜呵斥!”
身为内阁首辅的刘一璟第一个站出来道。
对于刘一璟的态度,朱由校也不意外,在所有大明官员看来,朝鲜只是大明的附属小国,国王的任免,只有大明有资格,其他人敢擅自更改,那就是谋逆。
“那就将李庆全赶回去吧。”
朱由校摆了摆手,反正在他看来,朝鲜再乱也就那样,打得越惨,到时他收拾起来就越容易。
“臣遵旨!”
方兆林躬身道,对于他来说,肯在朝堂上说一句,已经对得起李庆全给他送的礼了,朱由校的决定就不关他的事了。
等到朝堂上的事务都差不多了,身为礼部尚书的邹元标才站出来道:“启奏陛下,眼下会试已过,尚有殿试需陛下钦点。”
会试本是在二三月开考的,按照正常情况,早就应该处理完了,不过因为朱由校出去亲征,加上这一个多月来,朝堂上的政务积累太多,所以会试就拖延了下来。
闻言,朱由校只是轻嗯了一声,没有提殿试的事情,反而问道:“那这一届武举的考试情况如何了?”
这个世界的科举不同与前世的考八股文,而是考文士修为,举人至少需要达到文气外显的程度,除了考修为以外,还要考治国方略,毕竟朝廷也不可能让一个只知道修炼的莽夫来当官。
听到朱由校的问话,邹元标有点尴尬地回道:“回陛下,因为陛下率军亲征奴儿干都司,这一届武举没有陛下钦点考官,所以暂时还没有举行。”
“还没有举行?”
朱由校皱眉,当初在亲征之前,内阁便已经提前递上了科举考官的名单,让他钦点考官,当时他也疑惑过,为什么只有科举,而没有武举的考官,他本以为武举的时间还没到呢。
毕竟这是修行的世界,官员们的寿命都很长,从院试到会试,至少需要十五年的时间,所以他上次停了江南三十年考试,才会让江南的士子差点发疯。
毕竟想要参加院试,一般都要养十几年的文气,参加院试的时候都二十几岁了,停办三十年,等能够参加的时候,都五十几了,再考完十几年科举都七十了,同一辈的早就当官了,关系强的都快升上六品的中品级别了。
“算了,先举行武举考试吧,到时候殿试朕一起考验吧。”
想了片刻后,朱由校摆了摆手道:“以后文举和武举一同举行,不可疏忽!”
朱由校也没有追究的打算,千百年来,重文轻武早已经深入人心,连天下百姓都以学文为荣,练武的多被人称为武夫,连参加武举的,也多是在学文一道没有天赋的落意之人才会专心学武。
毕竟学武是要花大钱的,除了武功秘籍,还要各种药材滋补,其中的花费,一般家庭可养不起一位专门的武者,反倒是文士之道更受百姓青睐,因为学文就是赌一把的事情,只需要咬咬牙花钱将儿子进学堂就行,剩下的全看天赋了。
当然,学文和学武也有区别,不说那些只练了几下三脚猫功夫的,专职学武的,就算无法入品,也有一技傍身,有很多事情都能干,学文就比较惨了,要是十年寒窗苦读,还无法将文气养到外显,那连当个教书先生都够呛,大部分只能下地干农活。
“内阁先拟一份武举考官的名单上来吧。”
沉吟片刻后,朱由校开口道:“另外朕准备增加阵法、炼丹、炼器几科,不知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