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学堂内学子的读书声朗朗入耳,倒是让朱厚炜这个心理年龄超过三十五岁的家伙感受到了一股蓬勃的朝气。
    永王府内学堂收留了三百八十名八到十岁的孩童,男童占了九成,却也有几十名女童入学。
    好在朱厚炜是亲王,是当今圣上的亲弟弟,否则光是让男女同学这一点,就能让所谓的儒家读书人的口水给喷死。
    这倒不是说这个时代的女孩子不读书,那是扯淡,大户人家只要能请的起西席,教授家中儿女读书的多了去了,否则哪来那么多知书达理还能被称之为才女的女子。
    甚至可以说,大户人家的女子如果连字都不认识,想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简直就是做梦。
    而且永王府学堂完全是封闭式教育,学子每年只有一次回家的机会,至于孤儿,那王府直接就是家,外人接触不到,还置喙个屁。
    所有学子这一年间接受的都是启蒙教育,要求熟背并能默写《三字经》和《千字文》以及朱厚炜剽窃而来的《弟子规》。
    如今可不是后世物质条件登峰造极,外部因素能够无限干扰学习的时代,这个时代读书人就是特权阶级,寒门子弟只有读不起书的,就没有不想不愿意读书的。
    朱厚炜可以说是给了孩童希望,同样也给了几百个家庭希望,这要是还能成学渣,良心都过不去。
    朱厚炜用这些书来给学子启蒙,不是为了让他们去走儒学的老路,更没想过他们以后去科举进而迈入仕途。
    儒学确实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培养忠君思想,所以历来被统治者接受并大力推崇,只是可笑的是,在儒家统治下的政坛王朝,最终都逃不过治乱循环的结局。
    追根究底就是因为儒学可以培养出道德君子,哪怕这个道德君子进入官场之后会沉沦会堕落,可至少他们在读圣贤书的时候是想着要经世致用,想着忠君爱国的。
    但儒家道德文章写的再好有多大用?读的圣贤书越多,诗词文章信手拈来,打起嘴炮来一个比一个凶悍,可这是王朝是国家需要的吗?
    国家需要的是能够治理能够真正牧民的人才,不是连处理政务都要依靠师爷的废物。
    造枪造炮造军舰,你让儒家读书人去管理,他懂?然后不懂就指手画脚?
    你让这辈子都没下过田的书生去管理种田的,他是知道该如何施肥还是知道如何提升亩产量?
    更可笑的是文臣领兵,当然,文人当中也确实有熟读兵书然后学以致用的儒将,可那是凤毛麟角的特例,更多的是压根不知兵却喜欢胡乱指挥,最后导致溃败的例子。
    这种例子在大宋和大明简直不胜枚举。
    当然仗打败了肯定不是文官的错,而是领兵的将领没能领会文官的战略意图,总之理由多的是,最后挨刀的肯定也是武人,谁让文人嘴皮子利索,武人说不过呢。
    这学堂里的每一位学子都是新学的种子,他们将会撬动儒学的根基,让这棵在华夏大地上传承几千年,早已经腐朽不堪的大树轰然倒塌,从而开启大明的万世之基。
    很难,但很有挑战性,有希望就会有曙光!
    “奴婢拜见王爷。”
    到了永王府内学堂,三名得知消息的侍奉太监立即到门口迎接。
    “都起来吧。”朱厚炜脸上挂笑,在三名太监的脸上扫过,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三名太监也是永王宫中专门侍奉的存在,不过没有到任兴和洪济贴身的程度。
    不过就算任兴和洪济也不敢轻视他们三个,因为这三人可以算作是永王的学生,如今俨然已经是学堂的教习。
    学堂里的教习除了他们三个还有几名夫子,让纯正的儒家读书人和太监一起教学,夫子肯定不爽,但是不爽也没走。
    因为永王给他们的待遇是一个月五石粮,吃住全包!
    这待遇都快赶上县尊了……
    为了贴身利益,为了养家糊口,几位夫子只能放下身段,藏起读书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几名太监一起成为教习。
    不过夫子们教认字背书,这三位太监还没开始授课,一旦正式授课,将会教授数学、物理和化学。
    后世有句话说的好,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儒家的读书人这辈子要是不能中试,那就是一个米虫,因为他们压根就不具备谋生的手段,可学了数理化的,根本不用担心出路,哪怕做个账房先生,也能养活全家。
    为了埋下这些撬动儒学的种子,朱厚炜完全当得起未雨绸缪这四个字,在他穿越几年后,当他能拿的起笔的时候,就凭借超强的记忆力,将一直温存在脑海里面的数理化知识给默写成册。
    程度有多深不敢说,谈微积分、这个语言那个语言也是扯淡,但是让几本教材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部分高中的知识,则完全不是问题。
    不过这些知识都太超前,很多甚至不要说是见,就是听都没听说过,比如最常见的方程式,在如今这个时代的大明和天书其实没什么两样。
    朱厚炜还记得这三个家伙被自己选中然后学习数理化时候的表情,他们当然不敢问自己主子为什么知道这些,哪怕朱厚炜早就有了搪塞的理由,他们也只把这些归纳为主子是生而知之的天纵之才。
    三位太监在永王府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钻研,但凡不懂的地方就请教主子,十来年如一日下来,多了不敢说,去后世初中当老师完全不成问题。
    之所以选择三个太监来学堂当教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朱厚炜身为亲王,总不可能闲着没事干天天当老师吧,客串一下还有可能,专职?
    那还是算了……

章节目录

大明征服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酒老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酒老五并收藏大明征服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