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朱厚炜懵了,徐祯卿懵了,李梦阳懵了,所有人都懵了!
除了朱厚炜以外,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幻听了,只有朱厚炜知道,这是真的,而且他那个奇葩哥哥肯定不是在开玩笑,而且也不是在试探。
这家伙是真的想撂挑子把皇位禅让给他!
传旨的小太监嘴角抽搐着将朱厚炜扶了起来道:“王爷,陛下还在等您入京,王爷是不是收拾一下就启程?”
“臣弟惶恐。”朱厚炜一脸正色道:“请公公转告陛下,臣弟乃是先皇亲封的永王,是陛下御赐镇封湖州的藩王,此生唯愿镇守藩地,护一方民安,而陛下乃是九五之尊,岂可轻言禅让,以愧先皇之恩,还望皇兄收回成命,否则皇弟当自裁以谢天下!”
小太监愣了愣,永王爷太牛掰了,竟然直接以死来胁迫当今圣上,不过这威胁也真够份量,今上就算喜欢胡闹,也绝不敢背负逼杀亲弟的罪名吧,别的不说,就是太后哪里都有今上受的。
徐李两位长史也狠狠松了一口气,这尼玛也太扯了,不过二十来岁,正值青春鼎盛的天子竟然会有如此荒唐的想法,禅让?
禅让个鬼!
两长史自然也是认定这是今上在试探永王,可这试探的意义何在?
完全没道理的事啊,玩这么一出,毫无疑问是把永王架在火堆上面去烤,这道旨意一出,这满朝弹劾永王的折子只怕会如漫天飘舞的飞絮,将整个乾清宫都给淹了。
君臣之谊没了,兄友弟恭没了,今上这是何苦来哉呢……
“王爷。”书房内,唐寅满脸愁容说道:“陛下这道旨意想必是受小人撺掇,故意来试探王爷。”
朱厚炜笑道:“连伯虎都这么想,这天底下的读书人想法估计也是别无二致了。”
“王爷的意思?”
“本王没什么意思,本王只是在想,我那哥哥不可能不知道这道旨意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他又最怕大臣絮叨,可这旨意之后,他怕不是要被大臣的口水给淹了,犯得着吗?”
“王爷的意思是陛下此举不为试探?”
“当然不是。”朱厚炜摇了摇头道:“这天底下没有任何人比本王更了解皇兄,他如果真要试探,绝对不会发明旨,他只需要一道密旨,然后让传旨的太监来观察本王的一举一动即可,但是他就这么光明正大的让人当众传旨,其实是在试探,但不是在试探本王,而是在试探满朝文武。”
唐寅发现自己居然听不懂永王话里的意思……
“皇兄是真的想要禅位于本王啊。”
“啊?”唐寅震撼,不解,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皇兄贪玩,最恨的就是被束缚,当太子的时候就喜欢成天游荡在外,最不喜欢的就是教授他为君治国之道的詹士府的官员,如今当了皇帝,再也不能如以前那样事事随心,一开始还好些,可时间长了,面对繁杂的朝政,他只会感到疲倦然后厌倦。
刘谨为什么能权势滔天,就是因为皇兄根本不愿意打理朝政,所以将大权放给了刘谨,如今刘谨死了,却没有谁能取代刘谨为他分忧,通政司的每一道奏折都需要他来拿主意,北方的胡虏,南边的倭寇时不时袭扰大明,各地层出不穷的天灾人祸需要他来定夺,可以说他早已经不堪重负。
或许伯虎兄以为可以再扶植一个如刘谨那样的奴才出来,但是不要忘了,满朝的大臣被刘谨欺压了好几年,最后好不容易才将刘谨干掉,他们怎么可能坐视内廷再出一个刘谨。
如果皇兄把大权放给张永,本王敢肯定在张永羽翼未丰之时,满朝的大臣一定会伏阙,甚至不惜以死直谏!
到了那个时候,皇兄只怕只能躲入深宫来避开满朝的口诛笔伐,而且有刘谨的前车之鉴,张永也不傻,他又怎么可能自寻死路?
要知道这次扳倒刘谨,虽然张永功不可没,可若是没有大臣为其出谋划策,想要弄死深受皇兄信重的刘谨谈何容易,张永知道他几斤几两,也知道外朝文臣的力量,他难道不就怕外朝联合内廷的马永、牛永来弄死他?
所以烦不胜烦的皇兄就想用禅位来试探群臣,如果群臣反应并不激烈,他十有八九真会将大位禅于本王,然后自己天高海阔,而且没准还会对自己把本王扔在那个位置上面而深感愧疚……”
唐寅直接听傻了,皇位之争,向来都是人头滚滚,血雨腥风,怎么到了这两兄弟的面前跟他么儿戏没什么两样?
这其实也怪不得唐寅看不懂,也怪不得满朝文武看不懂,其原因就只有一个。
就是满朝没人比朱厚炜更懂他哥!
“如果……如果……”唐寅欲言又止,他不懂朱厚照,但是他身为名教子弟,自然而然关注政局。
当今天子对于儒家大臣而言,绝对算不上明君,说白了生性跳脱、行为不羁的天子就不是当皇帝的料。
但是没的选择,朱厚照是弘治皇帝的嫡长子,是继位大统的不二人选,儒家传承几千年,岂能不知道国本之固方能社稷不摇的道理,所以哪怕朱厚照是昏君,满朝大臣也只能打落门牙和血吞。
可如果有选择呢?
这不是争国本而是禅位,在法理上并没有国本之争的弊端,也不会引起天下巨变,既然昏君自己都不愿意当皇帝,那么就换一个又有什么关系?
唐寅身为永王府幕僚,他当然希望永王能够成为天子,但是也正是因为他在永王府的这几年,让他深知永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可以说,如果永王继位,那么对于儒家而言或许就是灾难!
这是一个从骨子里都看不上名教的主,认为儒家的圣贤经典唯一的作用就是做学问,要是经世致用完全不值一提!
王府学堂的学子已经招收了几批,如今数量已经过千,但是第一批学子还没毕业,而这些学子学的东西和儒家经典没有丝毫关系!
如果永王继位,儒学必衰,杂学必兴!
朱厚炜懵了,徐祯卿懵了,李梦阳懵了,所有人都懵了!
除了朱厚炜以外,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幻听了,只有朱厚炜知道,这是真的,而且他那个奇葩哥哥肯定不是在开玩笑,而且也不是在试探。
这家伙是真的想撂挑子把皇位禅让给他!
传旨的小太监嘴角抽搐着将朱厚炜扶了起来道:“王爷,陛下还在等您入京,王爷是不是收拾一下就启程?”
“臣弟惶恐。”朱厚炜一脸正色道:“请公公转告陛下,臣弟乃是先皇亲封的永王,是陛下御赐镇封湖州的藩王,此生唯愿镇守藩地,护一方民安,而陛下乃是九五之尊,岂可轻言禅让,以愧先皇之恩,还望皇兄收回成命,否则皇弟当自裁以谢天下!”
小太监愣了愣,永王爷太牛掰了,竟然直接以死来胁迫当今圣上,不过这威胁也真够份量,今上就算喜欢胡闹,也绝不敢背负逼杀亲弟的罪名吧,别的不说,就是太后哪里都有今上受的。
徐李两位长史也狠狠松了一口气,这尼玛也太扯了,不过二十来岁,正值青春鼎盛的天子竟然会有如此荒唐的想法,禅让?
禅让个鬼!
两长史自然也是认定这是今上在试探永王,可这试探的意义何在?
完全没道理的事啊,玩这么一出,毫无疑问是把永王架在火堆上面去烤,这道旨意一出,这满朝弹劾永王的折子只怕会如漫天飘舞的飞絮,将整个乾清宫都给淹了。
君臣之谊没了,兄友弟恭没了,今上这是何苦来哉呢……
“王爷。”书房内,唐寅满脸愁容说道:“陛下这道旨意想必是受小人撺掇,故意来试探王爷。”
朱厚炜笑道:“连伯虎都这么想,这天底下的读书人想法估计也是别无二致了。”
“王爷的意思?”
“本王没什么意思,本王只是在想,我那哥哥不可能不知道这道旨意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他又最怕大臣絮叨,可这旨意之后,他怕不是要被大臣的口水给淹了,犯得着吗?”
“王爷的意思是陛下此举不为试探?”
“当然不是。”朱厚炜摇了摇头道:“这天底下没有任何人比本王更了解皇兄,他如果真要试探,绝对不会发明旨,他只需要一道密旨,然后让传旨的太监来观察本王的一举一动即可,但是他就这么光明正大的让人当众传旨,其实是在试探,但不是在试探本王,而是在试探满朝文武。”
唐寅发现自己居然听不懂永王话里的意思……
“皇兄是真的想要禅位于本王啊。”
“啊?”唐寅震撼,不解,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皇兄贪玩,最恨的就是被束缚,当太子的时候就喜欢成天游荡在外,最不喜欢的就是教授他为君治国之道的詹士府的官员,如今当了皇帝,再也不能如以前那样事事随心,一开始还好些,可时间长了,面对繁杂的朝政,他只会感到疲倦然后厌倦。
刘谨为什么能权势滔天,就是因为皇兄根本不愿意打理朝政,所以将大权放给了刘谨,如今刘谨死了,却没有谁能取代刘谨为他分忧,通政司的每一道奏折都需要他来拿主意,北方的胡虏,南边的倭寇时不时袭扰大明,各地层出不穷的天灾人祸需要他来定夺,可以说他早已经不堪重负。
或许伯虎兄以为可以再扶植一个如刘谨那样的奴才出来,但是不要忘了,满朝的大臣被刘谨欺压了好几年,最后好不容易才将刘谨干掉,他们怎么可能坐视内廷再出一个刘谨。
如果皇兄把大权放给张永,本王敢肯定在张永羽翼未丰之时,满朝的大臣一定会伏阙,甚至不惜以死直谏!
到了那个时候,皇兄只怕只能躲入深宫来避开满朝的口诛笔伐,而且有刘谨的前车之鉴,张永也不傻,他又怎么可能自寻死路?
要知道这次扳倒刘谨,虽然张永功不可没,可若是没有大臣为其出谋划策,想要弄死深受皇兄信重的刘谨谈何容易,张永知道他几斤几两,也知道外朝文臣的力量,他难道不就怕外朝联合内廷的马永、牛永来弄死他?
所以烦不胜烦的皇兄就想用禅位来试探群臣,如果群臣反应并不激烈,他十有八九真会将大位禅于本王,然后自己天高海阔,而且没准还会对自己把本王扔在那个位置上面而深感愧疚……”
唐寅直接听傻了,皇位之争,向来都是人头滚滚,血雨腥风,怎么到了这两兄弟的面前跟他么儿戏没什么两样?
这其实也怪不得唐寅看不懂,也怪不得满朝文武看不懂,其原因就只有一个。
就是满朝没人比朱厚炜更懂他哥!
“如果……如果……”唐寅欲言又止,他不懂朱厚照,但是他身为名教子弟,自然而然关注政局。
当今天子对于儒家大臣而言,绝对算不上明君,说白了生性跳脱、行为不羁的天子就不是当皇帝的料。
但是没的选择,朱厚照是弘治皇帝的嫡长子,是继位大统的不二人选,儒家传承几千年,岂能不知道国本之固方能社稷不摇的道理,所以哪怕朱厚照是昏君,满朝大臣也只能打落门牙和血吞。
可如果有选择呢?
这不是争国本而是禅位,在法理上并没有国本之争的弊端,也不会引起天下巨变,既然昏君自己都不愿意当皇帝,那么就换一个又有什么关系?
唐寅身为永王府幕僚,他当然希望永王能够成为天子,但是也正是因为他在永王府的这几年,让他深知永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可以说,如果永王继位,那么对于儒家而言或许就是灾难!
这是一个从骨子里都看不上名教的主,认为儒家的圣贤经典唯一的作用就是做学问,要是经世致用完全不值一提!
王府学堂的学子已经招收了几批,如今数量已经过千,但是第一批学子还没毕业,而这些学子学的东西和儒家经典没有丝毫关系!
如果永王继位,儒学必衰,杂学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