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的事情告一段落,杨廷和也退回了朝班,朱厚炜本以为今天的早朝也该结束了,却不想又一个人站了出来。
“臣有本启奏。”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讲伦文叙出列道:“臣请重开经筵!”
经筵……
朱厚炜郁闷,如果说他对大明哪一项制度最无感,那么毫无疑问这经筵必有一席之地。
经筵是干什么的?简单点来说就是辩经论史,一般担任经筵讲官的都是出身翰林院,一等一的清贵。
经筵讲经就是从四书五经或者其它道德名典当中摘取一段话或者几句话拿到皇帝面前来解说,目的自然是让皇帝通过经筵这种形式更深刻的去了解圣人的微言大义。
比如说论语,讲官从《论语求学篇》当中抽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来阐述自己的见解。
这句话的最直白意思是学习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简单吧很简单,既然简单还解说个毛线?
但是很显然没那么简单,圣人的话怎么可能会这么浅显,既然不会这么浅显,那这句话当中蕴藏了什么高深的道理呢?
那就要靠解靠辩!
辩他个子丑寅卯,辩出个是非黑白,于是一段话能被解读出几十甚至几百种说法,谁辩赢了谁有理。
当然经筳除了辩论以外还有另外的形式就是析义。
还是从圣贤书里面摘出一句话来由讲官来破析其中的含义,不过这种一般都已经得到了举世认可,比如朱熹的注解,这可不是一般人敢去辩的,否则得被士林喷死。
不过经筳和朱厚炜没太大关系,因为经筳讲官服务的对象一般都是皇帝或者储君,翰林学士也是很忙的,哪有时间给普通皇子说书?
现在伦文叙突然要开经筳,可朱厚炜如今只是以亲王身份监国,正德皇帝一回朝,他就得滚回湖州去,给他开经筳算什么事?
很显然伦文叙是得了授意,向满朝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
永王即将登基为帝!
朱厚炜不喜欢经筳,非常不喜欢听一帮子讲官在他面前口水横飞的说一大堆听的让人瞌睡的经义,而且这经筳很变态,要是辩经的话,一辩最少半天,正常一天起步,要是没辩爽,说痛快的话,明天接着来都是常态……
但是没办法,经筳乃是定制、祖制,皇帝对于经义的理解通过经筳的形式甚至能成为外朝评价君王是否贤德的准则之一。
你要是表示厌恶,甚至在经筳过程中发表的意见驴头不对马嘴,那不好意思,就看人家怎么编排你了,而且多半皇帝的表现还会直接写进史书。
朱厚炜想革儒家的命,就算不太可能一棒子打死,至少也不会允许儒家在朝堂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允许朝廷出现代表不同诉求的政党,但是绝对不愿意儒家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出现党同伐异的朋党。
但是想要把一颗生长了数千年的大树锯掉枝丫甚至连根拔起谈何容易,朱厚炜只能靠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来慢慢消耗掉儒家的元气,而在这之前,他也只能受制于规则。
不得不妥协的朱厚炜只能开口道:“本王也正有此意,不过本王只是藩王,虽暂行监国事,但开经筳终究不合礼制,既然伦侍讲觉得可以,诸位臣工也没有异议的话,那便从下个月开始恢复经筳。”
“臣等无异议。”伦文叙退回朝班。
朱厚炜的神态有些恍惚,因为经筳他想到了一个人!
一个被他忽视却完全不应该被忽视的牛人!
一个堪称大明正德朝第一牛人的超级猛人!
一个在后世地位几乎比肩孔孟、朱子,从小立志当圣人,最后还真成了圣人的神人!
他就是王守仁!
华夏被封圣的牛人不少,但是含金量高的却不多,但是毫无疑问,开创阳明心学的王守仁必然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王守仁就任于南京太仆寺卿,于是被朱厚炜遗忘了……
可现在既然想起来了,那么朱厚炜觉得应该找这位仁兄聊聊,谈谈人生,说说理想,顺便还可以把后世自己看过不只一遍的心学拿过来和他辩辩。
一想到那场景,朱厚炜的嘴角情不自禁的露出了微笑,然后这微笑落在杨廷和的眼里,顿时让首辅大人会错了意。
杨廷和再次出列!
“臣杨廷和启奏!”
朱厚炜从神游当中回过神来,讶异道:“杨首辅还有何事?”
“国不可一日无君,今上远游,以江山付于王爷,曾留旨意于内阁,言称王爷监国数月便可继位为君,今上言明他无尧舜之才亦要效仿尧舜之德,行禅让事于王爷,臣与梁辅汇同六部九卿商议,认为王爷当尊奉陛下旨意,择吉日,正君位,以安朝野!”
朱厚炜摇头道:“皇兄只是不喜拘束,此番远游也是一时兴起,待到累了倦了自会回朝,届时本王自回湖州当个闲散王爷,首辅想让本王继位为君,此乃笑谈,君王之位自有传承法度,本王岂会生出虚妄之念。”
杨廷和拱手道:“王爷所言臣不以为然,君者,民望也,承上苍之意秉国于天下,身负社稷,肩担万民,代表着国祚运势,国无君,万民不安,动摇社稷之本,王爷既已行监国事,位已同储君,储君继位,名正言顺,何来虚妄!”
“国不可一日无君,但皇兄如今健在,岂可言无君?”朱厚炜再次断然拒绝道:“本王心无嗔念,禅让事休要再提!”
杨廷和退回朝班,显然没打算继续劝,今天劝进无非是走个形式罢了。
朱厚炜也不可能直接答应,要是真那么痛快答应了,那岂不是说他永王早就有了窃国之心?
这事换做任何人也不可能一次就答应嘛。
总得客气客气,然后再来个三请三辞,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再接受,方才合情合理,也不会被天下人所诟病。
“臣有本启奏。”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讲伦文叙出列道:“臣请重开经筵!”
经筵……
朱厚炜郁闷,如果说他对大明哪一项制度最无感,那么毫无疑问这经筵必有一席之地。
经筵是干什么的?简单点来说就是辩经论史,一般担任经筵讲官的都是出身翰林院,一等一的清贵。
经筵讲经就是从四书五经或者其它道德名典当中摘取一段话或者几句话拿到皇帝面前来解说,目的自然是让皇帝通过经筵这种形式更深刻的去了解圣人的微言大义。
比如说论语,讲官从《论语求学篇》当中抽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来阐述自己的见解。
这句话的最直白意思是学习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简单吧很简单,既然简单还解说个毛线?
但是很显然没那么简单,圣人的话怎么可能会这么浅显,既然不会这么浅显,那这句话当中蕴藏了什么高深的道理呢?
那就要靠解靠辩!
辩他个子丑寅卯,辩出个是非黑白,于是一段话能被解读出几十甚至几百种说法,谁辩赢了谁有理。
当然经筳除了辩论以外还有另外的形式就是析义。
还是从圣贤书里面摘出一句话来由讲官来破析其中的含义,不过这种一般都已经得到了举世认可,比如朱熹的注解,这可不是一般人敢去辩的,否则得被士林喷死。
不过经筳和朱厚炜没太大关系,因为经筳讲官服务的对象一般都是皇帝或者储君,翰林学士也是很忙的,哪有时间给普通皇子说书?
现在伦文叙突然要开经筳,可朱厚炜如今只是以亲王身份监国,正德皇帝一回朝,他就得滚回湖州去,给他开经筳算什么事?
很显然伦文叙是得了授意,向满朝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
永王即将登基为帝!
朱厚炜不喜欢经筳,非常不喜欢听一帮子讲官在他面前口水横飞的说一大堆听的让人瞌睡的经义,而且这经筳很变态,要是辩经的话,一辩最少半天,正常一天起步,要是没辩爽,说痛快的话,明天接着来都是常态……
但是没办法,经筳乃是定制、祖制,皇帝对于经义的理解通过经筳的形式甚至能成为外朝评价君王是否贤德的准则之一。
你要是表示厌恶,甚至在经筳过程中发表的意见驴头不对马嘴,那不好意思,就看人家怎么编排你了,而且多半皇帝的表现还会直接写进史书。
朱厚炜想革儒家的命,就算不太可能一棒子打死,至少也不会允许儒家在朝堂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允许朝廷出现代表不同诉求的政党,但是绝对不愿意儒家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出现党同伐异的朋党。
但是想要把一颗生长了数千年的大树锯掉枝丫甚至连根拔起谈何容易,朱厚炜只能靠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来慢慢消耗掉儒家的元气,而在这之前,他也只能受制于规则。
不得不妥协的朱厚炜只能开口道:“本王也正有此意,不过本王只是藩王,虽暂行监国事,但开经筳终究不合礼制,既然伦侍讲觉得可以,诸位臣工也没有异议的话,那便从下个月开始恢复经筳。”
“臣等无异议。”伦文叙退回朝班。
朱厚炜的神态有些恍惚,因为经筳他想到了一个人!
一个被他忽视却完全不应该被忽视的牛人!
一个堪称大明正德朝第一牛人的超级猛人!
一个在后世地位几乎比肩孔孟、朱子,从小立志当圣人,最后还真成了圣人的神人!
他就是王守仁!
华夏被封圣的牛人不少,但是含金量高的却不多,但是毫无疑问,开创阳明心学的王守仁必然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王守仁就任于南京太仆寺卿,于是被朱厚炜遗忘了……
可现在既然想起来了,那么朱厚炜觉得应该找这位仁兄聊聊,谈谈人生,说说理想,顺便还可以把后世自己看过不只一遍的心学拿过来和他辩辩。
一想到那场景,朱厚炜的嘴角情不自禁的露出了微笑,然后这微笑落在杨廷和的眼里,顿时让首辅大人会错了意。
杨廷和再次出列!
“臣杨廷和启奏!”
朱厚炜从神游当中回过神来,讶异道:“杨首辅还有何事?”
“国不可一日无君,今上远游,以江山付于王爷,曾留旨意于内阁,言称王爷监国数月便可继位为君,今上言明他无尧舜之才亦要效仿尧舜之德,行禅让事于王爷,臣与梁辅汇同六部九卿商议,认为王爷当尊奉陛下旨意,择吉日,正君位,以安朝野!”
朱厚炜摇头道:“皇兄只是不喜拘束,此番远游也是一时兴起,待到累了倦了自会回朝,届时本王自回湖州当个闲散王爷,首辅想让本王继位为君,此乃笑谈,君王之位自有传承法度,本王岂会生出虚妄之念。”
杨廷和拱手道:“王爷所言臣不以为然,君者,民望也,承上苍之意秉国于天下,身负社稷,肩担万民,代表着国祚运势,国无君,万民不安,动摇社稷之本,王爷既已行监国事,位已同储君,储君继位,名正言顺,何来虚妄!”
“国不可一日无君,但皇兄如今健在,岂可言无君?”朱厚炜再次断然拒绝道:“本王心无嗔念,禅让事休要再提!”
杨廷和退回朝班,显然没打算继续劝,今天劝进无非是走个形式罢了。
朱厚炜也不可能直接答应,要是真那么痛快答应了,那岂不是说他永王早就有了窃国之心?
这事换做任何人也不可能一次就答应嘛。
总得客气客气,然后再来个三请三辞,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再接受,方才合情合理,也不会被天下人所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