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的惊愕在朱厚炜的预料之中,不过这么操蛋的出题办法也不是他想出来的,想出这么混蛋的拼接题的是满清的大臣。
但是满清的大臣也他么是被逼的,没办法到了满清时候,四书五经都被考烂的,书里面的每一句都被考了一遍甚至几遍,也就是说已经没题目可出了,那怎么办,也不知道是谁灵机一动,于是拼题出现了……
完全可以想象,第一次考拼题的考生,他们的内心是何等的绝望,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句话竟然能成为题目,你让他们怎么考,从什么方向去破题……
但是朱厚炜说错了吗?
满清的大臣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大明要是一直延续用四书五经出题,最后还不是一样会面临无题可出的局面。
“在朕的眼里,如果说披着理学外衣的儒学是在禁锢思想,那么八股文就是在限制读书人的才学,朕每每想起八股文,都实在是无法理解太祖皇帝的真意,诸位爱卿以为然否?”
“陛下说的是。”梁储叹道:“尽管不太愿意承认,但老臣也不得不说,这八股科考之法确实限制了读书人的才学,以至于让他们只能在限定的框架内去做文章,自然难以展现自己的学识。”
“梁爱卿有此感悟,朕于心甚慰。”朱厚炜笑道:“朕喜欢儒学,因为在朕的眼里,儒学有可取之处可为国学,但是朕不喜欢理学,因为理学束缚太多,存天理,灭人欲更是笑话。
本来朕打算穷一生时间去改变改变,让儒学恢复到唐宋时期的风采,毕竟在朕的眼里,儒学可不仅仅只是四书五经。
文化传承的意义在于存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味的读死书,死读书。
现在既然诸位爱卿觉得朕的话不无道理,那么朕决议!”
众臣垂首。
“朕决定废除八股文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制度由评优制改为评分制……”
梁储不解道:“敢问陛下,何为评分制?”
“梁爱卿无需焦急,朕自会交代。”朱厚炜淡然道:“朕喜欢没有被禁锢思想的儒学,但更清楚,这天底下的学问绝非只有儒学一家,朕也不是要恢复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没有意义。
但是在朕看来,科举出仕的儒生,有太多是无法理好这天下之政的庸碌之辈,究其缘由,就是这些读书人他们为了科举而读书,当然这并不是错,只是只知道皓首穷经的读书人,他们知道圣人的微言大义,能做一手的漂亮好文章。
但是他们不懂民生,不懂财政,不懂司法,他们要会这些就只能等踏入了官场之后慢慢去学,这也就是为何县官、州官多依赖幕僚治理地方政务的根本原因。
然而官员们掌控权力却又最容易迷失自我,当他们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面待的久了,被腐蚀被同化,进而同流合污便也就成了常态。
诸位爱卿如今是大明一等重臣,朕也知道你们想的是大明中兴,是能让大明千秋万代,是自己能做千古名臣,可最顶端的重臣对于百姓而言,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是大明绚丽的外表,让人仰望。
治政,治的是百姓之政,朝臣理的乃是大政,大明就如同大海中的巨舰,需要朝臣们掌舵航行,将大明驶向远方,而地方官员则是基层,也是和百姓接触最多的,寻常百姓对于官府乃至皇家的认知认同也都是来自于他们。
这些基层官员如果烂了,就是根子上烂了,百姓就会敌视官府,甚至认为是皇家出了昏君,才让他们日子过的苦不堪言。
一心只想着捞银子的官该杀,没有能力的庸碌之官该清,贪腐是品行问题,而庸碌则是能力问题。
朕提升官员俸禄,倡导高薪养廉,有没有效果是一回事,但是能力却是可以筛选的。
而筛选的办法就是科举改制!
新科举将从嘉靖六年会试正式施行,这两年间便是朕给天下读书人的一个缓冲期。
新科举将以儒为主考,考生需要作四书试两篇文章,五经试一篇文章,策论一篇文章,称之为主四科,除了四主科之外。
算学、格物、财经、军事这四科考生选两门作为辅助考核,朕将此种考核办法称之为四加二。”
众臣暗暗点头,皇帝改革的新科举并没有动摇儒家的根本地位,而且废除八股取士制度也确实是释放读书人的思想,有其合理之处。
至于为何会有四辅科,众臣也能理解,无非是想选拔分门别类,能够真正处理政务的人才。
考主科是要明白圣人治理国家的根本思想,而辅科则是如何处理,比如一位考生选择了财经,那么只要能顺利出仕,那么安排的官职必然和财务相关的职位,比如税司,审计司等等。
这要是换做官制没改之前,玩这么一套科举制度并没有太大意思,但是现在官制改革之后,理政更专注了,于是便有了市场。
而且众臣也明白了,以后的官场升迁制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比如从底层县税司出身的官员,必然会在税司这一类的财政系统上攀升,不太可能会出现从财政系统跳到民政或者军务系统的可能,换句话说,大明的廷推制度估计也将名存实亡。
现在众臣更是发现了一个铁打的事实,那就是皇帝的心机实在太深了……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的就是嘉靖帝这一类人,他一步步循序渐进,竟然在不知不觉当中完成了这般惊天变革!
“至于评分制更简单,以前科考,由同考官阅卷觉得合格就会交给主考官审核,这种阅卷方式难免会造成沧海遗珠般的遗憾,如何更合理呢?
朕想的就是评分制,新科举之会试,朝廷会委派二十位同考官,每位同考官拥有五分权限对四主科进行评分。
比如一位同考官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很好,那么他给出了五分的最高分,可另外一位则觉得写的很一般,最后只给了一到两分。
二十位同考官总分加起来是一百分,最后得到六十分的考生的考卷可以直接送到主考官的面前……”
但是满清的大臣也他么是被逼的,没办法到了满清时候,四书五经都被考烂的,书里面的每一句都被考了一遍甚至几遍,也就是说已经没题目可出了,那怎么办,也不知道是谁灵机一动,于是拼题出现了……
完全可以想象,第一次考拼题的考生,他们的内心是何等的绝望,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句话竟然能成为题目,你让他们怎么考,从什么方向去破题……
但是朱厚炜说错了吗?
满清的大臣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大明要是一直延续用四书五经出题,最后还不是一样会面临无题可出的局面。
“在朕的眼里,如果说披着理学外衣的儒学是在禁锢思想,那么八股文就是在限制读书人的才学,朕每每想起八股文,都实在是无法理解太祖皇帝的真意,诸位爱卿以为然否?”
“陛下说的是。”梁储叹道:“尽管不太愿意承认,但老臣也不得不说,这八股科考之法确实限制了读书人的才学,以至于让他们只能在限定的框架内去做文章,自然难以展现自己的学识。”
“梁爱卿有此感悟,朕于心甚慰。”朱厚炜笑道:“朕喜欢儒学,因为在朕的眼里,儒学有可取之处可为国学,但是朕不喜欢理学,因为理学束缚太多,存天理,灭人欲更是笑话。
本来朕打算穷一生时间去改变改变,让儒学恢复到唐宋时期的风采,毕竟在朕的眼里,儒学可不仅仅只是四书五经。
文化传承的意义在于存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味的读死书,死读书。
现在既然诸位爱卿觉得朕的话不无道理,那么朕决议!”
众臣垂首。
“朕决定废除八股文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制度由评优制改为评分制……”
梁储不解道:“敢问陛下,何为评分制?”
“梁爱卿无需焦急,朕自会交代。”朱厚炜淡然道:“朕喜欢没有被禁锢思想的儒学,但更清楚,这天底下的学问绝非只有儒学一家,朕也不是要恢复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没有意义。
但是在朕看来,科举出仕的儒生,有太多是无法理好这天下之政的庸碌之辈,究其缘由,就是这些读书人他们为了科举而读书,当然这并不是错,只是只知道皓首穷经的读书人,他们知道圣人的微言大义,能做一手的漂亮好文章。
但是他们不懂民生,不懂财政,不懂司法,他们要会这些就只能等踏入了官场之后慢慢去学,这也就是为何县官、州官多依赖幕僚治理地方政务的根本原因。
然而官员们掌控权力却又最容易迷失自我,当他们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面待的久了,被腐蚀被同化,进而同流合污便也就成了常态。
诸位爱卿如今是大明一等重臣,朕也知道你们想的是大明中兴,是能让大明千秋万代,是自己能做千古名臣,可最顶端的重臣对于百姓而言,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是大明绚丽的外表,让人仰望。
治政,治的是百姓之政,朝臣理的乃是大政,大明就如同大海中的巨舰,需要朝臣们掌舵航行,将大明驶向远方,而地方官员则是基层,也是和百姓接触最多的,寻常百姓对于官府乃至皇家的认知认同也都是来自于他们。
这些基层官员如果烂了,就是根子上烂了,百姓就会敌视官府,甚至认为是皇家出了昏君,才让他们日子过的苦不堪言。
一心只想着捞银子的官该杀,没有能力的庸碌之官该清,贪腐是品行问题,而庸碌则是能力问题。
朕提升官员俸禄,倡导高薪养廉,有没有效果是一回事,但是能力却是可以筛选的。
而筛选的办法就是科举改制!
新科举将从嘉靖六年会试正式施行,这两年间便是朕给天下读书人的一个缓冲期。
新科举将以儒为主考,考生需要作四书试两篇文章,五经试一篇文章,策论一篇文章,称之为主四科,除了四主科之外。
算学、格物、财经、军事这四科考生选两门作为辅助考核,朕将此种考核办法称之为四加二。”
众臣暗暗点头,皇帝改革的新科举并没有动摇儒家的根本地位,而且废除八股取士制度也确实是释放读书人的思想,有其合理之处。
至于为何会有四辅科,众臣也能理解,无非是想选拔分门别类,能够真正处理政务的人才。
考主科是要明白圣人治理国家的根本思想,而辅科则是如何处理,比如一位考生选择了财经,那么只要能顺利出仕,那么安排的官职必然和财务相关的职位,比如税司,审计司等等。
这要是换做官制没改之前,玩这么一套科举制度并没有太大意思,但是现在官制改革之后,理政更专注了,于是便有了市场。
而且众臣也明白了,以后的官场升迁制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比如从底层县税司出身的官员,必然会在税司这一类的财政系统上攀升,不太可能会出现从财政系统跳到民政或者军务系统的可能,换句话说,大明的廷推制度估计也将名存实亡。
现在众臣更是发现了一个铁打的事实,那就是皇帝的心机实在太深了……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的就是嘉靖帝这一类人,他一步步循序渐进,竟然在不知不觉当中完成了这般惊天变革!
“至于评分制更简单,以前科考,由同考官阅卷觉得合格就会交给主考官审核,这种阅卷方式难免会造成沧海遗珠般的遗憾,如何更合理呢?
朕想的就是评分制,新科举之会试,朝廷会委派二十位同考官,每位同考官拥有五分权限对四主科进行评分。
比如一位同考官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很好,那么他给出了五分的最高分,可另外一位则觉得写的很一般,最后只给了一到两分。
二十位同考官总分加起来是一百分,最后得到六十分的考生的考卷可以直接送到主考官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