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这次饲养贩卖牛肉的事儿,我还想着什么时候有闲了,再弄点别的生意呢!」
    总觉得钱不够花。
    君少优转头看了眼自从登上帝位行事就越发诡异的庄麟,皱眉说道:「总觉得你有什么瞒着我似的。」
    「你别多想,我能有什么事情瞒着你呢。不过是不想因银钱上的事情受前朝的辖制罢了。等过一两年朝政安稳了,朕还准备着去各处巡视一番,到时候兴建行宫,各处花销少不了。朕不想叫当地衙门和百姓为难,只能自己想办法挣钱了。」
    君少优想了想,觉得庄麟的话也是个理儿。不觉跟着畅想道:「早年就有周游天下的愿望,谁知道两辈子了也未能成。如今你贵为帝王,千金之体坐不垂堂,就想痛痛快快的玩一会儿,都得各方衡量一二。真是……」
    庄麟伸手拍了拍君少优的肩膀,笑眯眯说道:「没事儿,且等到毓儿长大了接了我的班子,咱们两个就清闲了。到时候你想去哪儿,我都陪着你。」
    闻言,君少优回头看了庄麟半日,两人相视一笑。
    第115章
    尽管前世今生登基做皇帝那么多年,但庄麟实在不太喜欢厚重的龙袍压在身上。只因上辈子的时候这件龙袍无时无刻的提醒他是一个孤家寡人,而这辈子头顶上压着个太上皇,他着实不爱看到躺在床上不能言语的太上皇眼见他身穿龙袍时的复杂表情。
    既然怎么穿都不痛快,那么庄麟索性在上朝之外都不穿了。
    而君少优对此根本没有概念。在他看来,龙袍虽然象征着身份地位,可是礼服向来以华贵肃穆为重,衣衫料子是极好的,层层叠叠下来,也厚重得紧。如今天正盛秋,虽然早起晚间的风凉爽,但正午的日头却毒,为了形象好看就将几斤重的衣裳穿在身上,不但捂的湿热,倘或稍有不注意弄皱了龙袍之类,还容易遭到御史的弹劾。与其这么麻烦,还不如脱了龙袍穿常服——比如他自己,除了正式场合或者宗祠祭奠之外,向少穿皇后朝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两个都很为对方着想的人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穿着常服到太极殿给太上皇和皇太后请安。
    身后跟着浩浩荡荡一行仪仗,坐在龙辇上的帝后一面看着宫中的花花草草说闲话,一面逶迤行至太极宫。早就得到通传的皇太后领着众多太妃太嫔们在正殿等待着。因为之前庄麟顾忌着太上皇的心情,曾下旨不欲兴师动众,所以这太极宫的宫女太监们只束手肃穆的立在自己该站的位置上,向入殿的陛下皇后行万福礼而不是跪拜大礼。
    “朕虽贵为帝王,然则却是父亲之子。子在父前,唯有人伦大礼。”
    如此至纯至孝之言一经传出,朝野上下士林当中唯赞新帝之孝悌圣贤。历朝历代,朝廷多以仁孝治天下,大褚自然也不例外。如今新帝庄麟以身作则,上行下效之间,果然朝野之间多兴仁义之举,使人每每称赞中兴之盛矣。
    不过在庄麟的本心来看,不过是不想看见太上皇又酸又晦涩的表情罢了。反正他如今已经君临天下,纵使在老皇帝跟前儿表现的低调谦逊一些,也不过是多赚了几句赞誉。谁还真敢因为他的谦和旨意,就不把他当皇帝看了?
    庄麟握着君少优的手一路大步流星的走入殿内向端然坐于上首的皇太后请安。下首诸位太妃太嫔们纷纷退立,待帝后向太后请安毕,方才欠身行礼。庄麟微微抬手,笑言让诸位太妃太嫔起身,因太上皇得了中风不能动弹,君少优两人先行前往寝殿给太上皇请安,与太上皇说了一会子闲话过后,方才退出外殿,准备同皇太后一起用午膳。
    已被封为娴太妃的原娴妃见状,笑容满面的向皇太后道:“若论皇子中谁最孝顺,陛下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臣妾最最羡慕姐姐的并非其他,唯陛下之纯孝。不论何时都想着太上皇和姐姐。不论朝政多么繁忙,每日也必来太极宫给太上皇和姐姐请安。哪像我家的那个小子,自打三月初说什么要周游天下,就抛下臣妾带着妻儿出京游玩去了,这大半年的也没个消息,也不说回来看我一看。”
    娴太妃的儿子便是早先的三皇子,如今的显亲王。因没有争龙之野心,早在夺嫡之初就表明心志欲做一名闲王,且暗中与庄麟交好。如今庄麟登基,娴太妃与皇太后交好,显亲王本人又与帝后交好,显亲王妃又是镇国将军府的嫡出长女,是皇太后嫡亲的侄女儿,两两相加之下,如今的显亲王自然是诸多皇子当中最雍容潇洒的一个。
    待新帝登基之后,已封显亲王的庄珏并没有如律去封地,而是禀明圣上之后,就领着妻儿周游天下之山水。娴太妃因自幼入宫,习惯了京中风水,也不想年过半百的且要折腾一遭,遂请了旨意带着孙儿依旧留在宫中。一来服侍太上皇,二来也同皇太后有个伴儿,三来小孩子年纪太小,身体柔软,实在扛不住路途颠簸,不如留在宫中。毕竟京都集天下龙气之福地,风水更为养人。
    当然,明面上的借口是如此,至于背地里,娴太妃与其母家是否由种种考量权衡,事不关己,众人也就不去胡猜了。
    如今只说显亲王,因秉性光风霁月,文采风流,且受陛下信任器重。游山玩水之间,且带着新帝亲授的“如朕亲临”的身份玉佩,可于暗中查访地方官员行止办案,每有所得就以密旨上报天子,庄麟则佐以当地锦衣卫之密报查证,若果有官员鱼肉百姓,为祸江山,必当严惩。
    如此一来二去,立志做闲王的三皇子无意中竟成了贤王。每到一地或为民请愿或惩办贪官,时间长了,不觉有说书之人编了那显亲王白龙鱼服的事迹来传唱。不但使民间百姓对大褚皇室更加亲切认同,且显青天的大名也穿遍大褚,其余到了封地的皇子王爷见了,羡慕之余,也纷纷效仿仁义之行。一时间众志成城,百姓倒对这一番新朝新气象更有了期待。
    不但赞誉大褚皇室天家优容,垂爱百姓,更钦佩新帝心怀宽广,不是嫉妒贤德之人。
    儿子名垂天下,留在宫中的娴太妃自然就越加风光得意。满面春风之下,开口必奉承太后,新帝就成了题中之意,不叫人意外了。
    而听到娴太妃一句句的称赞,皇太后的心情亦是非常不错。作为母亲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儿女,自然对外人称赞儿子比奉承自己还觉得耳顺合心意。且皇太后与娴太妃交好多年,自然更有姊妹情分。如今便也投其所好的笑道:“显亲王自幼承太师教导,耳濡目染之下,颇从了太师云淡风轻的高人性子。显亲王秉性潇洒,有闲云野鹤之志还不忘报国忠君,实在是妹妹教导的好。且显亲王虽然长久不在京中逗留,不能承欢妹妹膝下,却也不忘三五日的书信一封给妹妹。每到一地更是留了墨宝寄给妹妹,叫妹妹足不出户也能纵览天下风光。如此才情孝心,也叫姐姐羡煞多矣。”
    闻听这话,娴太妃脸上终现出两分真真切切的开怀。并从父辈志向,娴太妃并没有让儿子逐鹿天下的野心,只想让儿子平平安安,富贵荣华的长大。不用为滔天权势变得处心积虑,步步算计,只凭着自己的心意潇洒过活。因此娴太妃自入宫后便步步为营,先是向自请下堂的宸妃交好,后由耐心教导儿子,甚至不惜让儿子长久的呆在他外祖父身边。耳濡目染之下,终究养成了儿子光风霁月的脾性,如今安然渡过了激烈的夺嫡岁月,被封亲王爵,又得新帝信任,可随性恣意的度过一生,又能不受猜忌的做一些实事,在娴太妃来看,于愿足矣。
    诸多太妃太嫔们见状,不觉又凑趣的开口称赞了好一番。这个说新帝孝悌,那个又说几位王爷有福,能得这样有情有义的大哥做了皇帝。因新帝登基是秉承天意,且众望所归,除谋逆犯上的二皇子外,其余皇子均在新帝登基后安然封王,顺风顺水的带着各自母妃去了封地过活。并没有大家担心的大肆打压排挤一类。如此安然的过度本该最残酷且心惊胆战的一段时日,诸位太妃太嫔们自然心生感激。好话也就不要钱的淌水般从一个个樱桃小口里流了出来。
    一时殿内叽叽喳喳的热闹了好一会子,眼看正午到了。在东宫随几位师傅学习的太子庄毓也下了学过来给祖父祖母请安。诸位太妃太嫔们方才有眼色的请安告退。待小包子也从寝殿出来之后,已经早有准备的皇太后则吩咐小厨房的人立刻传膳,宫俾衣袂翩跹,举盘游走之间,早上了一席庄麟等人最爱吃的酒菜。不但有之前提过的脍羊肉,还炖了一盅君少优最爱的牛肉羹,以及太子庄毓近日来比较喜欢的水晶虾仁,再加上一坛子西域进贡来的用冰灞过的葡萄浆,这一顿饭吃的众人酣畅淋漓。
    皇太后端坐在席上,面带微笑的看着君少优和庄麟两人举箸用膳,不断用公筷给三人夹菜,自己忙乎的不亦乐乎,其实真没吃多少东西。不过显然,众人当中最高兴的莫过于皇太后。看来在皇太后心中,这午膳吃的是什么都不要紧,最要紧的是跟谁在一块儿吃的。
    庄麟与君少优显然也明白皇太后的心思,因此每日虽麻烦了一些,但必定要竭力挪出一些时间,或与皇太后吃午膳,或与皇太后用晚膳,再不济喝一杯茶也好,总归每日要在太极宫待一些时候,与皇太后聊一聊闲话才是。
    话说回来,也正是因为小两口每天不断的来太极殿请安的行止,叫阖宫上下朝野内外都不停称赞新皇与皇后的仁厚孝顺。更有士林清流不断撰文做诗来称赞皇帝的贤孝行止。所以说除了庄麟登基后态度极为坚决且不靠谱的推拒了后宫之外,满朝文武宗室公卿对于这对新上任的帝后还是非常满意的。
    欣然饭毕。有宫俾撤了酒膳进献茶果。皇太后示意已然被封为掌事姑姑的承影带着皇太子下去睡午觉。且有挥退了身旁侍立的一干宫女太监过后,方才捧茶开口道:“今儿上午隐约听了一耳朵,说是齐地那边儿传来消息,齐王得了暑症至今未愈,情况严重么?”
    闻言,庄麟挑了挑眉,不是怎么太在意的回道:“母亲不要担忧,宫中御医行事说话向来谨慎,且没有那么严重。只听说是行路急了,齐王本就是小孩子,且当初又有些早产之症,如此天气燥热,长路颠簸,一时不慎,中了些暑气也是有的。好在随行太医中本就有个长于小儿之症的林国手,有他精心照料着,问题不大。”
    宫中原有三个长于小儿之症的国手御医,因太子和几位公主皇侄年纪小,庄麟留下了一位太医照顾宫中的皇子皇孙,另一个则随着齐王去了封地。倒不是说庄麟原有多么看重齐王,只不过是小儿年幼,且又是太上皇的幺子,他的幺弟,庄麟宁愿行止大方些,也不愿意听见旁人说他顾忌兄弟,不肯照拂云云。
    不过以永安王府当年与护国公府的那些嫌隙,要说庄麟心中真的多么牵挂这个幼弟,那也是不可能。不过是现□份尊贵,高高在上,懒得与这些个养他鼻息过活的人太过斤斤计较罢了。

章节目录

相煎何太急[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八爷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爷党并收藏相煎何太急[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