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妃起身走下座位,向皇后俯身行了一礼,说道:“臣妾惶恐,太子虽年少,却也知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若是他有半点逾越之心,莫说是娘娘,便是臣妾也不会坐视不理。”
    她虽然自称惶恐,但言辞间却依旧从容不迫,看起来并无慌乱之色。
    说完这句话,未等皇后接话,董妃话锋一转,继续道:“不过,臣妾还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皇后似是看穿了她的心思,淡然道:“有何不当讲的?只要是有理之言,但说无妨。”
    董妃微微颔首,继续说道:“自古以来,国无法而不治,无礼则不宁。大炎自开国以来,便谨守礼法,未曾有过出格之举。而太子之位古已有之,非失德不可轻废。若是依照礼法,先帝驾崩,丧期已过,当由太子继位。便是先帝在位时,太子亦有协理国事之责,虽不敢随意调遣朝臣,但与之探讨请教,却在礼法允许之内。”
    她虽然举止恭敬,但言语间却对皇后毫不相让,显然今日已抱有决然之心,要将此事彻底言明了。
    董妃身体向来虚弱,刚才一直强打精神,没有半点往日的病弱之态。不过强撑到现在已属不易,心念转动之间,又进退有据地说了许多话,面上到底是出现了疲态,脚下也有些发软。
    太子见状连忙上前搀扶,有些心疼地问道:“母妃,还好吧?”
    董妃朝他摇了摇头,伸手轻轻推开了他。
    此时正是关键时刻,她不能先有示弱之态。
    皇后打量了她们母子一眼,先是说道:“董妃身体不适,就别站着了。暮央,还不扶你母妃坐下?”
    太子点头称是,搀扶着董妃重新坐回座位,便在她身边站定了。
    然后皇后正了正神色,说道:“你既然谈及礼法,那你应该知晓,历来储君之位皆有立嫡立长的规矩。若真依照礼法,晋王身为嫡长子,太子是否应该退位让贤了?”
    先帝驾崩多时,新帝人选却迟迟未定。除了一开始的离王之乱,皇后不得不把控局面,将继位之事推后之外,之后仍不推举新帝,个中原因人人心里都清楚,便是因为皇后心中的继位人选另有他人,加之太子和皇上驾崩一事多少有些牵扯。
    但严格说起来,太子不是有心的,所以尉迟暮央坐拥太子之位,她一时间没有合适的理由废除,只能此事拖延至今。
    董妃并未因为她这句话而有所失据,仍是从容答道:“礼法固然重要,却也不能凌驾于君权之上。先帝册立暮央为太子,自然有他的道理。若是在先帝驾崩之后,便轻易废除他的旨意,岂非对先帝不敬?”
    夜九歌听了半晌,心里对董妃的印象不断刷新,也是越来越惊讶。
    虽然已经知道她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柔弱,可是见她敢如此强硬地与皇后对抗,依旧令人心惊。
    想来是她已经下了孤注一掷的决心,拼死要为自己的儿子争夺皇位了。
    皇后知道这个问题继续争论下去并无意义,不过是逞口舌之快罢了。皇位究竟由谁继承,并非单凭道理决定的,便转移了话题道:“看来你也知晓,如今的局面,并非凭礼法便能定论,因此多说无益,继位人选还是应当选贤能者任之。”
    董妃微微颔首,显然也不打算再继续争论这个话题了。

章节目录

重生之名门毒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萧清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萧清知并收藏重生之名门毒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