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觊来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六月,赈灾已经开始了,虽然经过吕布带领工匠们长时间的疏通河道,还把昆明池中的水给挤出来不少用来灌溉农田,但关中还是有大片土地接收不到灌溉,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今年是真的旱,从三月末的那场雨之后,到现在再没下过一滴,哪怕吕布带着民夫、工匠四处挖沟渠,造水龙车,将河水引出来灌溉农田,但惠及的也只是泾河、渭水周边的区域,跟整个关中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
去年从南阳迁徙过来的百姓五月的时候发起暴动,吕布亲自前去,以吕布赫赫凶威,过去只是劝说,基本没动手。
也是从五月开始,吕布开始着手赈灾,一批批粮食送到各处无水之地,也幸亏抄了关中大户的家,现在又抄了河东豪强,使得吕布现在并不缺粮,只是如何分配,怎样赈灾这种事情一直在商议。
最简单的就是直接发,这也是吕布看来最蠢的一种,喂的太饱了,百姓生出怠惰,盼着以后年年灾年可就完了,以工代赈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不是所有地方都需要以工代赈,长安城里大量百姓跑出来买粮,就像过冬囤积食物的老鼠一般,也不管能不能吃完,市面上只要有粮食,都会被疯狂的买走。
这个买法,府库中粮食再多也不够用啊。
吕布无奈之下,用贾诩之计,官府售卖粮食的地方施行限购,每家每户会发放一枚粮牌,持这个粮牌,每日去朝廷粮铺买粮一枚粮牌只能买一斗,粮牌也需及时更换。
马均部下的工匠天天都在做这个,人都快疯了,每天还得不同,最后马钧干脆设计了一套十五张不同颜色的粮牌,以月缺月盈为周期,如此循环,每天只能带着当日颜色的粮牌出来购粮,然后换取下一种颜色的粮牌。
一些商贩见朝廷开始限额之后,不由自主的开始涨价,这一次,吕布没有直接管,朝廷的粮仓,保证百姓不会饿死,如果钱多想多买的话,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见吕布不管,长安城不少粮商开始疯狂涨价。
但他们很快发现,朝廷限粮但不是没粮,比朝廷贵个一两成,那还是有人来买的,但若贵到三成以后,购粮的就会锐减,四成、五成的时候基本就不见人了。
有个丧心病狂的直接加了十倍,一石黍米平时也就三百钱左右,但却被卖到三千钱……这般恐怖的价格,也给头脑发热的百姓泼了一盆冷水,大家还是每天排队去朝廷商铺那里买正常的粮食吧。
基本上,粮商想要趁机赚钱,多个一两成可以,再多就没什么人买了。
有人暗中煽动百姓,说朝廷没多少粮食了什么的,这种人一般抓到就是顺藤摸瓜,背后的人一并拉出来,然后抄没家产,这下朝廷有粮了。
送走了几个倒霉蛋之后,所有人老实了,一两成就一两成,其实就算平时卖粮,那也是有赚的,能多个一两成已经不错了,狠一些的按多三成卖,虽然慢,但有人买就行,粮食就这么多,卖完为止,怕什么。
卫觊来到长安的时候,正是粮价波动的这段时间,他能明显感觉到干旱带来的焦躁情绪并没有真的摧垮关中,至少长安城里,大家虽然不满朝廷限购粮食,但也只是抱怨,路上差吏听到只当没听到。
反正现在的长安,走在街道上不会有那种大灾将至的感觉,这点上来说,吕布对关中的治理可说极佳。
但关中的太平是用无数士人豪族的鲜血换来的,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更让他难受的是,为了见吕布,他在卫尉署的衙署中等了三天都没等到。
“伯觎莫要生气,主公他大多数时候是不会在衙署的,已经着人去找了。”荀攸看着卫觊难看的脸色,微笑着劝说道。
这才哪到哪啊。
“公达。”卫觊看了看四周,见四下无人,皱眉看着荀攸道:“我观公达也并非心甘情愿为其效力?何不去往中原?”
“若我在此,主公至少不会如同对付卫家一般对付荀氏。”荀攸很坦然的道,吕布的手段虽然黑,但从不隐瞒。
眼下吕布已经拿下河东,顺利的话,明年可能就要重新往洛阳搬迁了,不一定会迁都,但如今卫尉署这边已经在讨论谁来当河南尹比较合适的问题了,接下来应该就是派人去洛阳重建洛阳城,然后吸纳流民吧。
那时候,西凉铁骑随时都可以去荀家串门儿的。
自己在这里兢兢业业为吕布做事,甚至偶尔出些谋划,也算是跟吕布打感情牌,真到了去中原的那一天,希望吕布能够砍在荀攸的面子上,对待荀家温柔一些。
卫觊闻言有些无语,这话多少有些懦弱,又看了看周围,低声道:“以公达之能,难道不能谋划一番……”
最后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已经很明显,就不能抽冷子干他吗?
“关中士族至少有十万与伯觎有同样谋划,不过如今多数已经尸冷。”荀攸叹了口气,他要有这个勇气的话,恐怕现在也是躺在城外某处孤坟下了。
卫觊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他也没理由抨击荀攸,毕竟他主动来长安,为的也是保全家族。
毕竟河东豪族应卫觊颜面赴宴,结果所有人都死了,唯独卫觊活下来,河东豪强多遭了匪患,被抄家灭门,唯独卫家贼人却秋毫无犯,卫觊都不用去打听都能知道现在卫家的名声,他只能来长安寻求庇护。
如今天下,能够庇护卫家的,有也只有吕布一人了。
他为了家族委曲求全,来求吕布收留,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荀攸拿家族的命运去跟吕布硬杠?
都是苦命人呐。
看着荀攸桌上的一卷卷竹简,卫觊重新跪坐下来,叹了口气:“吕布身边,看来也无甚可用之人,偌大卫尉署,也只能依仗公达一人。”
荀攸闻言眼角突然有些发酸,深吸了一口气,借着揉太阳穴的动作,拭去了眼角的泪花,可用之人很多,但那些人还是不来最好。
想到前些时日郭嘉、贾诩组团坐在这里闲聊顺便看自己办公的画面,荀攸真的不想再经历了,郭嘉最好这辈子别回来,至于贾诩那个胖子……天儿太热,多半是躲在哪处树荫下乘凉呢,他也最好别来了。
“伯觎此番出仕,可有心仪去处?我或许可为伯觎向主公说项。”荀攸收拾心情,看着卫觊微笑道。
不管你想去何处,都来卫尉署吧!我需要帮手!
卫觊闻言叹了口气,若有选择,他不可能选择给吕布做事,双方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吕布从出身到德行,都没资格让卫觊来效忠辅佐。
但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河东的事情一出,卫家若无人庇护的话,必定举步维艰,用不了几年就彻底没落了。
关东诸侯为了影响就算明知道这事儿是吕布的奸计诡计,也没人会在这个时候收留他。
河东就算吕布不取,卫家也只能求着让吕布来取,这叫个什么事儿。
“随缘吧。”卫觊已经打定主意来吕布这里混日子,不出一谋。
“那便好,我见了主公后与他说说。”荀攸微笑着看向卫觊,很满意。
“公达说这些有何用?我何时才能见他?”卫觊皱眉道。
“你呀,若一直是这副模样,最好别见。”荀攸看了他一眼道。
“怎的,堂堂温侯,关中霸主,无容人之量?”卫觊冷笑道。
“倒也不是。”荀攸回忆了一下,吕布其实还是挺有容人之量的,荀攸也经常没事在吕布身前抱怨,偶尔还会直接拍桌子,但吕布基本不会因为这些事发火,还会认真听你说的,有理他就听,没理他会跟你辩驳,就算有人没理还一直抬杠,吕布通常不会用强制手段,但也别指望他理你,他会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思来,你爱说什么说什么。
抛开立场不论,如今的吕布其实绝对算得上明主,但就算是明主,你这么一副我帮你做事是施舍你的样子,也绝对吃不开,吕布不收拾你都有人收拾你,就好比一个娼妓,你都做了这一行了,但面对恩客时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或许偶尔会有人吃这一套,但肯定不包括吕布。
看了看卫觊,荀攸犹豫了一下还是劝了一句:“伯觎,如今卫家的处境你该比我更清楚,主公与他人不同,对待士族的态度与寒门是一般无二的,你既然来了,最好放下放下些身段,似如今这般去面见主公,主公自然不会罪你,但也莫要指望主公能多器重于你,卫家如今的状况,若无主公扶持,衰亡不远矣。”
卫觊闻言陷入了沉默,道理都懂,但河东的事情让他心态有些失衡,吕布没有为难卫家,但却让卫家自绝于天下,这种事儿你让他如何信服于吕布?
但家族与自身颜面哪个重要?这个问题其实在卫觊来到长安的那一刻已经有了答案,荀攸显然也是看出了这点,担心卫觊心态失衡之下,两面不讨好,是以开口劝解。
今年是真的旱,从三月末的那场雨之后,到现在再没下过一滴,哪怕吕布带着民夫、工匠四处挖沟渠,造水龙车,将河水引出来灌溉农田,但惠及的也只是泾河、渭水周边的区域,跟整个关中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
去年从南阳迁徙过来的百姓五月的时候发起暴动,吕布亲自前去,以吕布赫赫凶威,过去只是劝说,基本没动手。
也是从五月开始,吕布开始着手赈灾,一批批粮食送到各处无水之地,也幸亏抄了关中大户的家,现在又抄了河东豪强,使得吕布现在并不缺粮,只是如何分配,怎样赈灾这种事情一直在商议。
最简单的就是直接发,这也是吕布看来最蠢的一种,喂的太饱了,百姓生出怠惰,盼着以后年年灾年可就完了,以工代赈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不是所有地方都需要以工代赈,长安城里大量百姓跑出来买粮,就像过冬囤积食物的老鼠一般,也不管能不能吃完,市面上只要有粮食,都会被疯狂的买走。
这个买法,府库中粮食再多也不够用啊。
吕布无奈之下,用贾诩之计,官府售卖粮食的地方施行限购,每家每户会发放一枚粮牌,持这个粮牌,每日去朝廷粮铺买粮一枚粮牌只能买一斗,粮牌也需及时更换。
马均部下的工匠天天都在做这个,人都快疯了,每天还得不同,最后马钧干脆设计了一套十五张不同颜色的粮牌,以月缺月盈为周期,如此循环,每天只能带着当日颜色的粮牌出来购粮,然后换取下一种颜色的粮牌。
一些商贩见朝廷开始限额之后,不由自主的开始涨价,这一次,吕布没有直接管,朝廷的粮仓,保证百姓不会饿死,如果钱多想多买的话,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见吕布不管,长安城不少粮商开始疯狂涨价。
但他们很快发现,朝廷限粮但不是没粮,比朝廷贵个一两成,那还是有人来买的,但若贵到三成以后,购粮的就会锐减,四成、五成的时候基本就不见人了。
有个丧心病狂的直接加了十倍,一石黍米平时也就三百钱左右,但却被卖到三千钱……这般恐怖的价格,也给头脑发热的百姓泼了一盆冷水,大家还是每天排队去朝廷商铺那里买正常的粮食吧。
基本上,粮商想要趁机赚钱,多个一两成可以,再多就没什么人买了。
有人暗中煽动百姓,说朝廷没多少粮食了什么的,这种人一般抓到就是顺藤摸瓜,背后的人一并拉出来,然后抄没家产,这下朝廷有粮了。
送走了几个倒霉蛋之后,所有人老实了,一两成就一两成,其实就算平时卖粮,那也是有赚的,能多个一两成已经不错了,狠一些的按多三成卖,虽然慢,但有人买就行,粮食就这么多,卖完为止,怕什么。
卫觊来到长安的时候,正是粮价波动的这段时间,他能明显感觉到干旱带来的焦躁情绪并没有真的摧垮关中,至少长安城里,大家虽然不满朝廷限购粮食,但也只是抱怨,路上差吏听到只当没听到。
反正现在的长安,走在街道上不会有那种大灾将至的感觉,这点上来说,吕布对关中的治理可说极佳。
但关中的太平是用无数士人豪族的鲜血换来的,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更让他难受的是,为了见吕布,他在卫尉署的衙署中等了三天都没等到。
“伯觎莫要生气,主公他大多数时候是不会在衙署的,已经着人去找了。”荀攸看着卫觊难看的脸色,微笑着劝说道。
这才哪到哪啊。
“公达。”卫觊看了看四周,见四下无人,皱眉看着荀攸道:“我观公达也并非心甘情愿为其效力?何不去往中原?”
“若我在此,主公至少不会如同对付卫家一般对付荀氏。”荀攸很坦然的道,吕布的手段虽然黑,但从不隐瞒。
眼下吕布已经拿下河东,顺利的话,明年可能就要重新往洛阳搬迁了,不一定会迁都,但如今卫尉署这边已经在讨论谁来当河南尹比较合适的问题了,接下来应该就是派人去洛阳重建洛阳城,然后吸纳流民吧。
那时候,西凉铁骑随时都可以去荀家串门儿的。
自己在这里兢兢业业为吕布做事,甚至偶尔出些谋划,也算是跟吕布打感情牌,真到了去中原的那一天,希望吕布能够砍在荀攸的面子上,对待荀家温柔一些。
卫觊闻言有些无语,这话多少有些懦弱,又看了看周围,低声道:“以公达之能,难道不能谋划一番……”
最后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已经很明显,就不能抽冷子干他吗?
“关中士族至少有十万与伯觎有同样谋划,不过如今多数已经尸冷。”荀攸叹了口气,他要有这个勇气的话,恐怕现在也是躺在城外某处孤坟下了。
卫觊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他也没理由抨击荀攸,毕竟他主动来长安,为的也是保全家族。
毕竟河东豪族应卫觊颜面赴宴,结果所有人都死了,唯独卫觊活下来,河东豪强多遭了匪患,被抄家灭门,唯独卫家贼人却秋毫无犯,卫觊都不用去打听都能知道现在卫家的名声,他只能来长安寻求庇护。
如今天下,能够庇护卫家的,有也只有吕布一人了。
他为了家族委曲求全,来求吕布收留,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荀攸拿家族的命运去跟吕布硬杠?
都是苦命人呐。
看着荀攸桌上的一卷卷竹简,卫觊重新跪坐下来,叹了口气:“吕布身边,看来也无甚可用之人,偌大卫尉署,也只能依仗公达一人。”
荀攸闻言眼角突然有些发酸,深吸了一口气,借着揉太阳穴的动作,拭去了眼角的泪花,可用之人很多,但那些人还是不来最好。
想到前些时日郭嘉、贾诩组团坐在这里闲聊顺便看自己办公的画面,荀攸真的不想再经历了,郭嘉最好这辈子别回来,至于贾诩那个胖子……天儿太热,多半是躲在哪处树荫下乘凉呢,他也最好别来了。
“伯觎此番出仕,可有心仪去处?我或许可为伯觎向主公说项。”荀攸收拾心情,看着卫觊微笑道。
不管你想去何处,都来卫尉署吧!我需要帮手!
卫觊闻言叹了口气,若有选择,他不可能选择给吕布做事,双方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吕布从出身到德行,都没资格让卫觊来效忠辅佐。
但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河东的事情一出,卫家若无人庇护的话,必定举步维艰,用不了几年就彻底没落了。
关东诸侯为了影响就算明知道这事儿是吕布的奸计诡计,也没人会在这个时候收留他。
河东就算吕布不取,卫家也只能求着让吕布来取,这叫个什么事儿。
“随缘吧。”卫觊已经打定主意来吕布这里混日子,不出一谋。
“那便好,我见了主公后与他说说。”荀攸微笑着看向卫觊,很满意。
“公达说这些有何用?我何时才能见他?”卫觊皱眉道。
“你呀,若一直是这副模样,最好别见。”荀攸看了他一眼道。
“怎的,堂堂温侯,关中霸主,无容人之量?”卫觊冷笑道。
“倒也不是。”荀攸回忆了一下,吕布其实还是挺有容人之量的,荀攸也经常没事在吕布身前抱怨,偶尔还会直接拍桌子,但吕布基本不会因为这些事发火,还会认真听你说的,有理他就听,没理他会跟你辩驳,就算有人没理还一直抬杠,吕布通常不会用强制手段,但也别指望他理你,他会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思来,你爱说什么说什么。
抛开立场不论,如今的吕布其实绝对算得上明主,但就算是明主,你这么一副我帮你做事是施舍你的样子,也绝对吃不开,吕布不收拾你都有人收拾你,就好比一个娼妓,你都做了这一行了,但面对恩客时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或许偶尔会有人吃这一套,但肯定不包括吕布。
看了看卫觊,荀攸犹豫了一下还是劝了一句:“伯觎,如今卫家的处境你该比我更清楚,主公与他人不同,对待士族的态度与寒门是一般无二的,你既然来了,最好放下放下些身段,似如今这般去面见主公,主公自然不会罪你,但也莫要指望主公能多器重于你,卫家如今的状况,若无主公扶持,衰亡不远矣。”
卫觊闻言陷入了沉默,道理都懂,但河东的事情让他心态有些失衡,吕布没有为难卫家,但却让卫家自绝于天下,这种事儿你让他如何信服于吕布?
但家族与自身颜面哪个重要?这个问题其实在卫觊来到长安的那一刻已经有了答案,荀攸显然也是看出了这点,担心卫觊心态失衡之下,两面不讨好,是以开口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