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迎娶二乔 烦琐礼俗
众人闻言,悉数默然,黄逍这说的话已经太过露骨了,这些人,哪一个又是傻子?哪还会听不明白黄逍话中蕴涵的意味?简单的说来便是:要从百姓的身上拿东西,先要让百姓有东西可被我们拿。
黄逍看着众人,接着说道:“所以,本王是为天王,就当以身作则,本王现在所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可让本王治下的百姓生活在天道的庇佑中,至于其他州郡,有各自的主持者,本王就不过问了。本王治下的并州以及其他的州捃的富裕大家想必也是有目共睹,那是源自于各种行业的成熟,在本王的治下,任何的行业都有其独特的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因为如此,我西北的平民学校的宗旨实则是要把这些规矩完整的传给这些平民的后代,让他们长大后可以不必再从头摸索。如此,西北的繁荣就会长时间的保留下去。对于这些平民的子弟来说“算术’、“冶金’、“农术’、“木工’、“物论’哪一个也不能丢!”
黄逍话音刚落,管宁突然长身而起,一躬到地,诚恳的说道:“天王大人,宁今日受教了,得益匪浅,我已然明白天王你的意思了。孔老夫子曾有言曰“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何其的正确,可是夫子却未曾说四时如何行焉?百物如何生焉?今闻子义之言,又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如若不弃,宁愿为贵学院一老师!”
“哈哈,幼安愿来,本王求之不得啊,荣幸之至,又怎么会嫌弃?既然幼安有心留在我天都,你又和家师康成公有交集,那幼平不防直接去找我师,他老人家负责此项事宜。”黄逍见管宁如此说,心中顿时大喜,连忙说道。
“什么?康成公主持这事?莫非,康成公早就同意了不成?”管宁大吃一惊,失声问道。
“呵呵,这么大的事,本王又岂不同家师商议?不错,此事他老人家同意了!”黄逍微笑着说道。
“天王你怎么不早说,要不,何来如此麻烦?以康成公是名望,这不过是小事而已,既然他老人家同意了,我等还有何话可说,也犯不上浪费这些口水。”管宁有些委屈的说道。方才,他们激烈的争辩,到现在,才觉得一阵阵的口渴。
看着不住点头的众人,黄逍心里好不郁闷,要是早知道老师的名头这么好使,他还至于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嘛!这脑袋,现在还嗡嗡的呢,都是被这些家伙给害的!
“呵呵……”听到管宁的抱怨,黄逍只能报以一丝微笑,点点头,说道:“如此最好,依本王我的初步想法,以并州为例,并州的孩子无论什么出身,必须上学,不过学校的种类的确如幼安你所说,万万不可单一,定要分出三六九等来。平民学校必须要大办特办,让百姓的后代在长大后都能够更好的从事自己的行业,让农者精于耕,商者精于贾,百工精于技,兵者精于战,如此,则可上验天道,岂非善哉?”
眼前的众人被黄逍的一番话感染了,就是那些世家大族也无话可说,因为黄逍说得再是明白不过,创办平民学校的原因是为了令各州的各行各业可是世世代代保持一种持续的繁荣。这事情的好处任谁都看得出来,而且也无可指摘。毕竟百姓富庶对他们的剥削也有好处。
“至于世家大族的子弟,当然自成一体,不能和平民百姓的子弟混为一谈。各种经典均是圣人之道,岂可一日不学?至于那些平民子弟学的东西不学也罢。”看到世家大族的人跃跃欲试,似乎想要说什么。黄逍自然明白这些人心中想的是什么东西,直接封了他们的口。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连声称善,觉得大有道理。
黄逍却在心中暗笑,因为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图谋,更不知道科技进步的力量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也许在黄逍的有生之年,甚至在几百年内,自己今天提倡的东西效果可能并不明显,但终会有一天开花结果。
黄逍要的,不是一时的天朝大国,而是永恒的天朝大国!是褒义,而不是贬义!
哼!这样也好,这些平民学校的教材教些什么反而没有人在意了,因为他们会想:贱民学的是“贱业”。
如此一来,黄逍反而可放开手脚,尽情的在平民学校中强调那些世家大族看不起的“贱业”。
当然,黄逍的目的还不止于此。要知科学的发展一般有两个阶段,即“发明工具”与“理论阐述”,可是在古代的中国,那些思想大家们只注意到所谓的:“无生有,有生一”却没有人注意到:“三生万物”,大家只看到了《周易》之中归纳法,却没有看到其中的推演法。
我们的古人记录了哈雷彗星四十来次,但没人总结它的运行规律,最终让英国人哈雷获得了此项发现权;我们早就有类似于血液循环的看法,但没有上升为理论,最终是英国人哈维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有中医、针灸,但停留在经验或五行的范围内,没有科学性。难怪爱因斯坦说:西方的科学是以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为基础的,而中国却不是走这样的路。
所以有人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直觉、体验、类比、象征取代了理性、逻辑,感性强,理性弱。
的确,有别于西方智慧的逻辑型、思辨型、实证型,中国的智慧是记录型、描述型的,我们有许多彗星、新星、太阳黑子的记录,我们有无数的实用技术发明,但永远处于捕捉现象的阶段,成果永远处于初级发展水平。正如雨果所说:“中国是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有人说这其实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悲哀,现在更有不少人认为,因为没有完整的逻辑的概念是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
可是黄逍并非是思想这么偏激的人,要知道中国人的哲学使得中国人在整体把握和感知世界上远远地走在世界前头,即便是再后世,也是如此。
哼!后世的电脑是二进制,可二进制是谁的理论?看看中国的太极,再看看八卦,再看看十六进制的古代斤两的换算,还不明白吗?
更何况,西方人的实验主义实则是另外一种目光短浅,对认知世界总是有局限性,仿佛还未证明的东西就完全不成立似的。现代社会中各个国家涸泽而渔式的的畸形发展,就够能说明问题的了。
所以黄逍希望千百年后的中国的思想和哲学以及科学可以有西方人之长而无西方人之短。
就拿那后世的电脑而言,理论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周易》,但用这种理论发明电脑的却非是中国人。
因为什么?
就因为掌握这知识的人把这东西神秘化和神圣化,正如鲁迅先生而言,中国人的汉字在文人那里是为了写驱鬼画符用的,老百姓那里会有机会学这些东西?
上一代的人总是把学术中最优秀的部分自己控制起来,不让后人知道,以保证自己的领先性,因为只有自己领先,才能控制别人。如果不能领先别人,那么就想方设法让别人比自己弱!
我们的文化正像是这时代的战马时时被阉割一样。
于是,宫中有了太监,皇帝明明知道自己不是强壮的种马,却又要防止别人染指他那些寂寞的妃子,于是阉割,这样,再体弱的皇帝也比太监强。
于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既然压不倒道、墨、法家,那就阉割掉这三家,让你除了儒家无书可读,于是再荒谬的儒家思想也比看不见摸不着的其他思想强。
于是,我们的华夏女子被裹脚,被禁止出门,被禁止看书,被禁止参政。这样阉割以后,我们的华夏女子行不了万里路,读不到万卷书,听不到万种言,自然就“头发长,见识短”,于是,再无能的男人也比女子强。
于是……
就这样,我们的人种越来越脆弱,思想越来越保守,精神越来越萎缩,我们华夏的生命力就是如此枯竭的。
黄逍现在的做法就是不让文化这种东西完全的控制在世家大族的手里,开启民智才是黄逍的根本目的。
只要一想到今后并州以及各州郡的大部分孩童会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黄逍就浑身兴奋,因为黄逍的最终目的就是开启民智!
黄逍从来不说自己是什么好人,双手染满了血腥,杀戮了无数条人命,他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好人,但是,他知道,他有一点是永远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他有着华夏魂,他是一名华夏人,龙的传人!
如此的他,强国,则是他最大的理想,他希望,中国,是世界第一的存在!
从现在的效果上看,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最难得的是,世家大族居然都同意,世事之奇,莫过于此!
这场辩论最后的结果完全出乎黄逍的意料,更让黄逍目瞪口呆的事情是,管宁居然因为这件事情直接认自己为主,拉着自己彻夜长谈,硬和黄逍讨论起了五德终始说。弄得黄逍叫苦不迭。自己又哪里真正懂得什么五德终始的真意?免不了又费尽心思地胡言乱语了一番,才算过关。
只是太史慈却不知道,在很久以后,这管宁居然真的根据黄逍的说法弄出了个五德终始的新解来。这是后话,倒不用提。
不过经过此事,世家大族对于创办平民学校倒是不再阻拦,甚至开始支持,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这些贱民的子弟就是日后的财富啊!
天都的精神开始向外渗透了。
公元一九六年,天和六年七月初二,安定祥和一片升平的天都,又迎来一件大喜事。
天王黄逍迎娶江东乔氏二女,乔薇、乔倩!
这在别人看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对于江东大小乔来讲却是无比的艰难,须知这是一种在人性上的屈服。自己姐妹二人,都是深深爱着黄逍这样的英雄,可是,因为种种的原因,这事一拖再拖,直拖了好几年,若换得平常人家,怕是早就出嫁从夫了。可是,二女性情倔强,宁愿守在天王府中,忍受着听不见的风言风语,痴心的等着黄逍的花轿,终于,时过无数天,她们盼到了。
而真正促成此事的,却是黄逍的母亲,姜氏!
这事情一定下来,郭嘉等人大喜,一个个忙活开来,开始了准备工作,即便是镇守他州的关羽、张飞、张颌、臧霸、张燕、张辽、徐晃、法正等人,也都是早早的赶回了天都,除了在东面海洋上的小岛上忙活的周泰、蒋钦,其余众将也纷纷赶了回来。
虽然黄逍已经结过了两次婚,但是,这一忙起来,黄逍还是感觉不胜其烦,在后世时,每逢自己的朋友结婚,黄逍就无限的同情新郎新娘,因为那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仿佛那婚礼简直就是给别人举办的,可是到了三国,赶上自己结婚,黄逍才知道现代人和三国古人相比简直就是瞠乎其后。
尤其,这次,还是一娶渠两个!
那个什么六礼实在是让人头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下来,黄逍就有一种要晕倒的感觉。
好在他结过了两次婚,总算有了那么一点的抵抗力。
先是那个“纳采”,居然要让黄逍拿着活雁去乔家求婚,这就是《仪礼。士昏礼》中所谓的:“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这原也没什么,可是郭嘉等人竟然齐齐对黄逍起哄,居然让黄逍自己去打两只大雁下来。说这样才有诚意。
问题是黄逍的弓箭术过于精准,再加上霸王弓的弓力太强,普通的弓他一拉就断,弄得黄逍一拿起弓箭来本能的就把大雁往死里射,令黄逍无比的郁闷,费了好大的事,才弄来两只活大雁下来。待他欢天喜地又疲惫不堪的走了之后,射大雁的那地方就名副其实的变成了“哀鸿遍野”,令千多年后的动物保护主义者图莫奈何。
“问名”倒是简单,无非就是生辰八字以准备合婚。拿着大雁的黄逍照着《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的规矩对乔老请道:“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黄氏。”
待到“纳吉”时,黄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步骤不就是后世的定婚吗?因为没有麻烦而欢天喜地的黄逍连忙拿出自己大量的钱财准备取下聘礼。
岂料这时候的订婚下的聘礼并非金银,还得是大雁,当黄逍从郭嘉的嘴中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快抓狂了:又要去射大雁!?
怎么以前结婚两次,都不曾这么麻烦?!
“纳征”反而最简单,一只全鹿送去了事。
剩下的事情就容易了,所谓的“请期”,就是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也就是现在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头”。
再往下就是婚礼本身了,也就是七月初二这一天。
不过令黄逍大感诧异的事情是前两次,都是他亲自去接老婆,但是,这次大小乔却通知他,结婚当天居然不用他这新郎去乔家迎亲!这令黄逍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为何这对礼仪无比重视的乔家为何会提出如此要求?
要知古代富家子女结婚,一般都严格遵循六礼的步骤,而亲迎则是无比重要的一步,只有普通人家结婚才会从简。可是江东之地是古代的文明礼仪之邦,这种事情生在世家大族的身上当真是少见。
待到看到大乔捎来书信后,黄逍这才明白为什么。
那信纸在黄逍这后世人看来叠的很是别致,正是名副其实的“双鱼书”,看着那折叠方法纷繁复杂的信纸,有点莫名其妙,要知两人虽然已经订婚,但究竟是有名无实,这种代表着“剖腹见心”的比目“双鱼书”实在是于礼不合,要知大乔终究是大家闺秀,这么做一定是有万不得已的苦衷。
黄逍摇头苦笑,展开信纸,结果,却是大大出乎黄逍的意料之外,那信中别无他字,只有《诗经。齐风。著》一:“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黄逍看完这封特殊的情书后愣了半天,这才明白自己要娶的两个妻子是一个多么性格坚强而独立女孩子,因为黄逍分明从其中读出了一种带着哀怨的幸福——她们渴望的不是世家大族强加给她二人的“礼”,而是渴望黄逍对她姐妹是一种真情实感。那隐隐的、淡淡的情愫正如信纸上的香味牵动了黄逍的神经。在这一刻,黄逍才真正的感觉到江东二乔非是自己印象中的花瓶,而是一对有血有肉的女孩儿。
众人闻言,悉数默然,黄逍这说的话已经太过露骨了,这些人,哪一个又是傻子?哪还会听不明白黄逍话中蕴涵的意味?简单的说来便是:要从百姓的身上拿东西,先要让百姓有东西可被我们拿。
黄逍看着众人,接着说道:“所以,本王是为天王,就当以身作则,本王现在所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可让本王治下的百姓生活在天道的庇佑中,至于其他州郡,有各自的主持者,本王就不过问了。本王治下的并州以及其他的州捃的富裕大家想必也是有目共睹,那是源自于各种行业的成熟,在本王的治下,任何的行业都有其独特的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因为如此,我西北的平民学校的宗旨实则是要把这些规矩完整的传给这些平民的后代,让他们长大后可以不必再从头摸索。如此,西北的繁荣就会长时间的保留下去。对于这些平民的子弟来说“算术’、“冶金’、“农术’、“木工’、“物论’哪一个也不能丢!”
黄逍话音刚落,管宁突然长身而起,一躬到地,诚恳的说道:“天王大人,宁今日受教了,得益匪浅,我已然明白天王你的意思了。孔老夫子曾有言曰“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何其的正确,可是夫子却未曾说四时如何行焉?百物如何生焉?今闻子义之言,又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如若不弃,宁愿为贵学院一老师!”
“哈哈,幼安愿来,本王求之不得啊,荣幸之至,又怎么会嫌弃?既然幼安有心留在我天都,你又和家师康成公有交集,那幼平不防直接去找我师,他老人家负责此项事宜。”黄逍见管宁如此说,心中顿时大喜,连忙说道。
“什么?康成公主持这事?莫非,康成公早就同意了不成?”管宁大吃一惊,失声问道。
“呵呵,这么大的事,本王又岂不同家师商议?不错,此事他老人家同意了!”黄逍微笑着说道。
“天王你怎么不早说,要不,何来如此麻烦?以康成公是名望,这不过是小事而已,既然他老人家同意了,我等还有何话可说,也犯不上浪费这些口水。”管宁有些委屈的说道。方才,他们激烈的争辩,到现在,才觉得一阵阵的口渴。
看着不住点头的众人,黄逍心里好不郁闷,要是早知道老师的名头这么好使,他还至于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嘛!这脑袋,现在还嗡嗡的呢,都是被这些家伙给害的!
“呵呵……”听到管宁的抱怨,黄逍只能报以一丝微笑,点点头,说道:“如此最好,依本王我的初步想法,以并州为例,并州的孩子无论什么出身,必须上学,不过学校的种类的确如幼安你所说,万万不可单一,定要分出三六九等来。平民学校必须要大办特办,让百姓的后代在长大后都能够更好的从事自己的行业,让农者精于耕,商者精于贾,百工精于技,兵者精于战,如此,则可上验天道,岂非善哉?”
眼前的众人被黄逍的一番话感染了,就是那些世家大族也无话可说,因为黄逍说得再是明白不过,创办平民学校的原因是为了令各州的各行各业可是世世代代保持一种持续的繁荣。这事情的好处任谁都看得出来,而且也无可指摘。毕竟百姓富庶对他们的剥削也有好处。
“至于世家大族的子弟,当然自成一体,不能和平民百姓的子弟混为一谈。各种经典均是圣人之道,岂可一日不学?至于那些平民子弟学的东西不学也罢。”看到世家大族的人跃跃欲试,似乎想要说什么。黄逍自然明白这些人心中想的是什么东西,直接封了他们的口。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连声称善,觉得大有道理。
黄逍却在心中暗笑,因为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图谋,更不知道科技进步的力量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也许在黄逍的有生之年,甚至在几百年内,自己今天提倡的东西效果可能并不明显,但终会有一天开花结果。
黄逍要的,不是一时的天朝大国,而是永恒的天朝大国!是褒义,而不是贬义!
哼!这样也好,这些平民学校的教材教些什么反而没有人在意了,因为他们会想:贱民学的是“贱业”。
如此一来,黄逍反而可放开手脚,尽情的在平民学校中强调那些世家大族看不起的“贱业”。
当然,黄逍的目的还不止于此。要知科学的发展一般有两个阶段,即“发明工具”与“理论阐述”,可是在古代的中国,那些思想大家们只注意到所谓的:“无生有,有生一”却没有人注意到:“三生万物”,大家只看到了《周易》之中归纳法,却没有看到其中的推演法。
我们的古人记录了哈雷彗星四十来次,但没人总结它的运行规律,最终让英国人哈雷获得了此项发现权;我们早就有类似于血液循环的看法,但没有上升为理论,最终是英国人哈维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有中医、针灸,但停留在经验或五行的范围内,没有科学性。难怪爱因斯坦说:西方的科学是以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为基础的,而中国却不是走这样的路。
所以有人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直觉、体验、类比、象征取代了理性、逻辑,感性强,理性弱。
的确,有别于西方智慧的逻辑型、思辨型、实证型,中国的智慧是记录型、描述型的,我们有许多彗星、新星、太阳黑子的记录,我们有无数的实用技术发明,但永远处于捕捉现象的阶段,成果永远处于初级发展水平。正如雨果所说:“中国是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有人说这其实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悲哀,现在更有不少人认为,因为没有完整的逻辑的概念是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
可是黄逍并非是思想这么偏激的人,要知道中国人的哲学使得中国人在整体把握和感知世界上远远地走在世界前头,即便是再后世,也是如此。
哼!后世的电脑是二进制,可二进制是谁的理论?看看中国的太极,再看看八卦,再看看十六进制的古代斤两的换算,还不明白吗?
更何况,西方人的实验主义实则是另外一种目光短浅,对认知世界总是有局限性,仿佛还未证明的东西就完全不成立似的。现代社会中各个国家涸泽而渔式的的畸形发展,就够能说明问题的了。
所以黄逍希望千百年后的中国的思想和哲学以及科学可以有西方人之长而无西方人之短。
就拿那后世的电脑而言,理论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周易》,但用这种理论发明电脑的却非是中国人。
因为什么?
就因为掌握这知识的人把这东西神秘化和神圣化,正如鲁迅先生而言,中国人的汉字在文人那里是为了写驱鬼画符用的,老百姓那里会有机会学这些东西?
上一代的人总是把学术中最优秀的部分自己控制起来,不让后人知道,以保证自己的领先性,因为只有自己领先,才能控制别人。如果不能领先别人,那么就想方设法让别人比自己弱!
我们的文化正像是这时代的战马时时被阉割一样。
于是,宫中有了太监,皇帝明明知道自己不是强壮的种马,却又要防止别人染指他那些寂寞的妃子,于是阉割,这样,再体弱的皇帝也比太监强。
于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既然压不倒道、墨、法家,那就阉割掉这三家,让你除了儒家无书可读,于是再荒谬的儒家思想也比看不见摸不着的其他思想强。
于是,我们的华夏女子被裹脚,被禁止出门,被禁止看书,被禁止参政。这样阉割以后,我们的华夏女子行不了万里路,读不到万卷书,听不到万种言,自然就“头发长,见识短”,于是,再无能的男人也比女子强。
于是……
就这样,我们的人种越来越脆弱,思想越来越保守,精神越来越萎缩,我们华夏的生命力就是如此枯竭的。
黄逍现在的做法就是不让文化这种东西完全的控制在世家大族的手里,开启民智才是黄逍的根本目的。
只要一想到今后并州以及各州郡的大部分孩童会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黄逍就浑身兴奋,因为黄逍的最终目的就是开启民智!
黄逍从来不说自己是什么好人,双手染满了血腥,杀戮了无数条人命,他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好人,但是,他知道,他有一点是永远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他有着华夏魂,他是一名华夏人,龙的传人!
如此的他,强国,则是他最大的理想,他希望,中国,是世界第一的存在!
从现在的效果上看,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最难得的是,世家大族居然都同意,世事之奇,莫过于此!
这场辩论最后的结果完全出乎黄逍的意料,更让黄逍目瞪口呆的事情是,管宁居然因为这件事情直接认自己为主,拉着自己彻夜长谈,硬和黄逍讨论起了五德终始说。弄得黄逍叫苦不迭。自己又哪里真正懂得什么五德终始的真意?免不了又费尽心思地胡言乱语了一番,才算过关。
只是太史慈却不知道,在很久以后,这管宁居然真的根据黄逍的说法弄出了个五德终始的新解来。这是后话,倒不用提。
不过经过此事,世家大族对于创办平民学校倒是不再阻拦,甚至开始支持,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这些贱民的子弟就是日后的财富啊!
天都的精神开始向外渗透了。
公元一九六年,天和六年七月初二,安定祥和一片升平的天都,又迎来一件大喜事。
天王黄逍迎娶江东乔氏二女,乔薇、乔倩!
这在别人看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对于江东大小乔来讲却是无比的艰难,须知这是一种在人性上的屈服。自己姐妹二人,都是深深爱着黄逍这样的英雄,可是,因为种种的原因,这事一拖再拖,直拖了好几年,若换得平常人家,怕是早就出嫁从夫了。可是,二女性情倔强,宁愿守在天王府中,忍受着听不见的风言风语,痴心的等着黄逍的花轿,终于,时过无数天,她们盼到了。
而真正促成此事的,却是黄逍的母亲,姜氏!
这事情一定下来,郭嘉等人大喜,一个个忙活开来,开始了准备工作,即便是镇守他州的关羽、张飞、张颌、臧霸、张燕、张辽、徐晃、法正等人,也都是早早的赶回了天都,除了在东面海洋上的小岛上忙活的周泰、蒋钦,其余众将也纷纷赶了回来。
虽然黄逍已经结过了两次婚,但是,这一忙起来,黄逍还是感觉不胜其烦,在后世时,每逢自己的朋友结婚,黄逍就无限的同情新郎新娘,因为那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仿佛那婚礼简直就是给别人举办的,可是到了三国,赶上自己结婚,黄逍才知道现代人和三国古人相比简直就是瞠乎其后。
尤其,这次,还是一娶渠两个!
那个什么六礼实在是让人头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下来,黄逍就有一种要晕倒的感觉。
好在他结过了两次婚,总算有了那么一点的抵抗力。
先是那个“纳采”,居然要让黄逍拿着活雁去乔家求婚,这就是《仪礼。士昏礼》中所谓的:“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这原也没什么,可是郭嘉等人竟然齐齐对黄逍起哄,居然让黄逍自己去打两只大雁下来。说这样才有诚意。
问题是黄逍的弓箭术过于精准,再加上霸王弓的弓力太强,普通的弓他一拉就断,弄得黄逍一拿起弓箭来本能的就把大雁往死里射,令黄逍无比的郁闷,费了好大的事,才弄来两只活大雁下来。待他欢天喜地又疲惫不堪的走了之后,射大雁的那地方就名副其实的变成了“哀鸿遍野”,令千多年后的动物保护主义者图莫奈何。
“问名”倒是简单,无非就是生辰八字以准备合婚。拿着大雁的黄逍照着《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的规矩对乔老请道:“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黄氏。”
待到“纳吉”时,黄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步骤不就是后世的定婚吗?因为没有麻烦而欢天喜地的黄逍连忙拿出自己大量的钱财准备取下聘礼。
岂料这时候的订婚下的聘礼并非金银,还得是大雁,当黄逍从郭嘉的嘴中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快抓狂了:又要去射大雁!?
怎么以前结婚两次,都不曾这么麻烦?!
“纳征”反而最简单,一只全鹿送去了事。
剩下的事情就容易了,所谓的“请期”,就是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也就是现在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头”。
再往下就是婚礼本身了,也就是七月初二这一天。
不过令黄逍大感诧异的事情是前两次,都是他亲自去接老婆,但是,这次大小乔却通知他,结婚当天居然不用他这新郎去乔家迎亲!这令黄逍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为何这对礼仪无比重视的乔家为何会提出如此要求?
要知古代富家子女结婚,一般都严格遵循六礼的步骤,而亲迎则是无比重要的一步,只有普通人家结婚才会从简。可是江东之地是古代的文明礼仪之邦,这种事情生在世家大族的身上当真是少见。
待到看到大乔捎来书信后,黄逍这才明白为什么。
那信纸在黄逍这后世人看来叠的很是别致,正是名副其实的“双鱼书”,看着那折叠方法纷繁复杂的信纸,有点莫名其妙,要知两人虽然已经订婚,但究竟是有名无实,这种代表着“剖腹见心”的比目“双鱼书”实在是于礼不合,要知大乔终究是大家闺秀,这么做一定是有万不得已的苦衷。
黄逍摇头苦笑,展开信纸,结果,却是大大出乎黄逍的意料之外,那信中别无他字,只有《诗经。齐风。著》一:“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黄逍看完这封特殊的情书后愣了半天,这才明白自己要娶的两个妻子是一个多么性格坚强而独立女孩子,因为黄逍分明从其中读出了一种带着哀怨的幸福——她们渴望的不是世家大族强加给她二人的“礼”,而是渴望黄逍对她姐妹是一种真情实感。那隐隐的、淡淡的情愫正如信纸上的香味牵动了黄逍的神经。在这一刻,黄逍才真正的感觉到江东二乔非是自己印象中的花瓶,而是一对有血有肉的女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