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流言四起,都说忠顺侯宠妾灭嫡,为了许姨娘和她腹中的孩子,借口徐婉如八字霸道,就逐了嫡长女去外祖家长住。赶走了嫡出的大小姐,之后就要谋算嫡出的世子了。
潘知远收了画,好话跟不要钱似地往外撒。今天说忠顺府的大小姐龙章凤姿,福禄双全,一生富贵。后天又说徐婉如伤官配印,贵不可言。
朱自恒给徐婉如和徐简挑的生辰八字,本来就是吉时。再加上潘知远又锦上添花,说了许多好话,京城人家多半都相信了,应该是忠顺侯又犯糊涂了。
徐婉如在朱家住了几天,也知道外面的传闻了,珍珠中间回了趟侯府,又给她补充了些详情。
本来,徐婉如不明白,为什么忠顺府的人,非要赶自己一个人回朱家。徐铮做什么事情,徐婉如都不会奇怪,可燕国公主竟然也答应了,这一点,徐婉如有些想不通。
前世她和燕国公主祖孙两人相依为命,燕国公主又把她宠的无法无天,徐婉如心里,对自己的祖母,那是十分信任,十分亲近。
可是这一次,她在燕国公主身边,不过住了一年半的时间。之前,她和徐简都跟着朱念心。而燕国公主对朱念心这个媳妇,一向十分不满。或许,连带对她这个孙女,感情也不是那么深。
人和人的感情讲缘分,也讲时间。投缘的一见面就如故交,可多数人的感情,还需要长年培养。徐婉如和燕国公主之间,就有些偏后者。
前世徐婉如五岁丧母,一张白纸似的交到燕国公主手里。燕国公主又连着遇上丧媳,丧子,失去嫡孙的打击,身边就剩了一个徐婉如,自然珍爱地跟眼珠子一样。
今生徐简安然无事,徐铮也没事,燕国公主对徐婉如的感情,自然没有前世那么深了。可徐婉如对燕国公主,还是一如既往。
所以,这会儿知道燕国公主为了个庶出还没成型的孩子提防自己,徐婉如心里就有些不舒服。
要知道,姚小夏也有身孕,她的身份远比许素白一个小妾贵重,忠顺府祸水东流,还把她塞到朱家,摆明了不怀好意。
既扔了她这个包袱,又害了朱家人,真是一石二鸟,诛心的很啊。若是姚小夏在此期间出事,朱家和徐婉如之间,多少会有嫌隙,也不知道谁出的主意,实在是高明。
徐婉如皱着眉头,十分烦闷。前世她的确孤家寡人,除去身份贵重的燕国公主,家中亲人全死在她之前。有过这样的经历,徐婉如心里,多少也有些怀疑。如果谣言是真的,她在朱家继续住下去,只怕会连累姚小夏和朱时雨了。
朱老夫人和朱念慈因为谣言,也在徐婉如面前摆过几次脸,朱老太爷快动摇的时候,潘知远的话又传开了,传着传着,就成了徐婉如有凤格,日后贵不可言。
朱老太爷听了,自己外孙女是大长公主的嫡亲孙女,日后做个太子妃皇妃的,自然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朱老太爷一反常态,不顾朱老夫人母女的反对,留了徐婉如在朱家常住。
徐婉如担心自己妨着姚小夏,倒是借口姚小夏有孕,和朱时雨去荷香榭跟着朱老太爷住了。
朱老太爷觉得,自己外孙女日后有望成为中宫皇后,就越发慈眉善目起来。不时教徐婉如一些诗词文章。
徐婉如有前世的功底在,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朱老太爷每每见了,都要赞叹半日,越发觉得自己眼光精准了,有才有貌,这孩子日后的造化可大了。
所以,尽管朱老夫人和朱念慈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徐婉如在朱家的生活,还是过的不错。
徐婉如生辰八字的事,也传到宫里去了。一方面是潘知远太出名,他说的话,抵得上一万个清风仙姑说的话。另一方面,徐婉如的命格贵重,民间还给传成凤格。皇后自然有些好奇,毕竟,她的太子眼下正好十一岁,再过两年,就是定亲的时候了。
燕国公主的孙女,忠顺侯的嫡长女,从身份上来说,做个皇子正妃也还合适。可忠顺府实在没什么出息,既没有人才,更没有权势。这样的妻家,对太子来说,没有助力。所以,皇后打心眼里,是看不上忠顺府的。
可若是给其他皇子做王妃,皇后心里也是不愿意的。不管那凤格是真是假,如果皇子娶了这么一个人,岂不是要夺了太子的位子。
所以,邓太后就派人请了燕国公主进宫,她们姑嫂聚了一天,吃酒玩乐。说到兴起,邓太后就问起徐婉如了,怎么没有一起进宫。
一来二去,就说到徐婉如的生辰八字上来。宫里的贵人都好奇这事呢,邓太后就找了钦天监的胡监正,让他给算一算。
胡监正当众算了,只说贵不可言,福禄双全,倒是没提凤格与否。
若说一个庶民女子日后贵不可言,可以指夫婿高官厚禄,也可以指诰命加身。可说一个高门贵女日后贵不可言,多半,指的是入主中宫。
徐婉如是公主的孙女,侯爷的女儿,身份已经极贵。又是这般家室,这般相貌,日后嫁人,不是公侯便是世家,左右逃不开一个贵字。
可胡监正说了,是贵不可言,宫里都是人精,自然想到凤格上去了。
邓太后和邓皇后没有明示,可燕国公主也知道,人家可能是看不上忠顺府的处境,要权没权,要势没势,府里就一个糊涂侯爷,日后能有什么出息。
只是,燕国公主也有些不服输,自古帝王娶后,为了防止外戚干政,除非万不得已,谁愿意娶个家大业大的权臣大将之女?
徐婉如那般模样,出身又好,家中父兄也不咄咄逼人,虽给不了助力,可也拖不了后腿,更何况,还没有后顾之忧,是皇后的极佳人选。
眼下太子急着要助力,可这太子的位置,是不能久坐的。久坐的太子,不是死了,就是被废被圈。肃宗刚登基一年,日后谁继承大统,还不一定呢。
所以,燕国公主压下心中不快,继续和邓太后她们说笑,换了个话题,谁都云淡风轻。
潘知远收了画,好话跟不要钱似地往外撒。今天说忠顺府的大小姐龙章凤姿,福禄双全,一生富贵。后天又说徐婉如伤官配印,贵不可言。
朱自恒给徐婉如和徐简挑的生辰八字,本来就是吉时。再加上潘知远又锦上添花,说了许多好话,京城人家多半都相信了,应该是忠顺侯又犯糊涂了。
徐婉如在朱家住了几天,也知道外面的传闻了,珍珠中间回了趟侯府,又给她补充了些详情。
本来,徐婉如不明白,为什么忠顺府的人,非要赶自己一个人回朱家。徐铮做什么事情,徐婉如都不会奇怪,可燕国公主竟然也答应了,这一点,徐婉如有些想不通。
前世她和燕国公主祖孙两人相依为命,燕国公主又把她宠的无法无天,徐婉如心里,对自己的祖母,那是十分信任,十分亲近。
可是这一次,她在燕国公主身边,不过住了一年半的时间。之前,她和徐简都跟着朱念心。而燕国公主对朱念心这个媳妇,一向十分不满。或许,连带对她这个孙女,感情也不是那么深。
人和人的感情讲缘分,也讲时间。投缘的一见面就如故交,可多数人的感情,还需要长年培养。徐婉如和燕国公主之间,就有些偏后者。
前世徐婉如五岁丧母,一张白纸似的交到燕国公主手里。燕国公主又连着遇上丧媳,丧子,失去嫡孙的打击,身边就剩了一个徐婉如,自然珍爱地跟眼珠子一样。
今生徐简安然无事,徐铮也没事,燕国公主对徐婉如的感情,自然没有前世那么深了。可徐婉如对燕国公主,还是一如既往。
所以,这会儿知道燕国公主为了个庶出还没成型的孩子提防自己,徐婉如心里就有些不舒服。
要知道,姚小夏也有身孕,她的身份远比许素白一个小妾贵重,忠顺府祸水东流,还把她塞到朱家,摆明了不怀好意。
既扔了她这个包袱,又害了朱家人,真是一石二鸟,诛心的很啊。若是姚小夏在此期间出事,朱家和徐婉如之间,多少会有嫌隙,也不知道谁出的主意,实在是高明。
徐婉如皱着眉头,十分烦闷。前世她的确孤家寡人,除去身份贵重的燕国公主,家中亲人全死在她之前。有过这样的经历,徐婉如心里,多少也有些怀疑。如果谣言是真的,她在朱家继续住下去,只怕会连累姚小夏和朱时雨了。
朱老夫人和朱念慈因为谣言,也在徐婉如面前摆过几次脸,朱老太爷快动摇的时候,潘知远的话又传开了,传着传着,就成了徐婉如有凤格,日后贵不可言。
朱老太爷听了,自己外孙女是大长公主的嫡亲孙女,日后做个太子妃皇妃的,自然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朱老太爷一反常态,不顾朱老夫人母女的反对,留了徐婉如在朱家常住。
徐婉如担心自己妨着姚小夏,倒是借口姚小夏有孕,和朱时雨去荷香榭跟着朱老太爷住了。
朱老太爷觉得,自己外孙女日后有望成为中宫皇后,就越发慈眉善目起来。不时教徐婉如一些诗词文章。
徐婉如有前世的功底在,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朱老太爷每每见了,都要赞叹半日,越发觉得自己眼光精准了,有才有貌,这孩子日后的造化可大了。
所以,尽管朱老夫人和朱念慈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徐婉如在朱家的生活,还是过的不错。
徐婉如生辰八字的事,也传到宫里去了。一方面是潘知远太出名,他说的话,抵得上一万个清风仙姑说的话。另一方面,徐婉如的命格贵重,民间还给传成凤格。皇后自然有些好奇,毕竟,她的太子眼下正好十一岁,再过两年,就是定亲的时候了。
燕国公主的孙女,忠顺侯的嫡长女,从身份上来说,做个皇子正妃也还合适。可忠顺府实在没什么出息,既没有人才,更没有权势。这样的妻家,对太子来说,没有助力。所以,皇后打心眼里,是看不上忠顺府的。
可若是给其他皇子做王妃,皇后心里也是不愿意的。不管那凤格是真是假,如果皇子娶了这么一个人,岂不是要夺了太子的位子。
所以,邓太后就派人请了燕国公主进宫,她们姑嫂聚了一天,吃酒玩乐。说到兴起,邓太后就问起徐婉如了,怎么没有一起进宫。
一来二去,就说到徐婉如的生辰八字上来。宫里的贵人都好奇这事呢,邓太后就找了钦天监的胡监正,让他给算一算。
胡监正当众算了,只说贵不可言,福禄双全,倒是没提凤格与否。
若说一个庶民女子日后贵不可言,可以指夫婿高官厚禄,也可以指诰命加身。可说一个高门贵女日后贵不可言,多半,指的是入主中宫。
徐婉如是公主的孙女,侯爷的女儿,身份已经极贵。又是这般家室,这般相貌,日后嫁人,不是公侯便是世家,左右逃不开一个贵字。
可胡监正说了,是贵不可言,宫里都是人精,自然想到凤格上去了。
邓太后和邓皇后没有明示,可燕国公主也知道,人家可能是看不上忠顺府的处境,要权没权,要势没势,府里就一个糊涂侯爷,日后能有什么出息。
只是,燕国公主也有些不服输,自古帝王娶后,为了防止外戚干政,除非万不得已,谁愿意娶个家大业大的权臣大将之女?
徐婉如那般模样,出身又好,家中父兄也不咄咄逼人,虽给不了助力,可也拖不了后腿,更何况,还没有后顾之忧,是皇后的极佳人选。
眼下太子急着要助力,可这太子的位置,是不能久坐的。久坐的太子,不是死了,就是被废被圈。肃宗刚登基一年,日后谁继承大统,还不一定呢。
所以,燕国公主压下心中不快,继续和邓太后她们说笑,换了个话题,谁都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