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平地惊雷
    惠敏郡主猛然想起一件事。
    徐太妃是在睡梦中安稳过世的,初时并没有什么异样。
    她那时衣不解带的照顾了一夜,头昏脑胀的到了偏殿打算休息一会儿,因为一时睡不着,便拿出了前两日叫人从宫外买来还没来得及看的杂志。
    第三期的杂志相比前两期来说,从封面就颇为花哨,上面印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字。
    什么子固先生与宋绪文老先生关于句读之争、什么《十三娘》连环画爆更、什么xx新作
    她将这些纷杂的信息全部掠过,一眼就看到了硕大的打着三个惊叹号的《狐梦》阴兵卷结局几个字。
    她登时迫不及待的翻开,短短的万余字竟是让她看了三遍,最后目光凝在结尾的那段。
    云梦狐在鬼将军的份上插了一杆红色的岳字旗。
    她一早就隐有的猜测,终于在此刻得到了证实。
    惠敏群主初时就蠢蠢欲动的心思,也终于在这个结局里落地。
    十七年前惨烈的汝川战役,不仅是三万将士埋骨,便是汝川王同王妃世子等也尽数壮烈殉城。惠敏郡主当时年纪尚小,被不忍的王妃藏在水缸之中,成为了汝川王府唯一的活口。
    惠敏郡主一个开国异姓王侯五代宗亲的身份一跃成为郡主,便是因为此。
    于每一个从汝川战争里活下来的人来说,钟离元帅和其麾下锁甲军都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作为汝川王遗孤,她应该为钟离元帅做些什么。
    她看到了赠刊的《读者评论》,她研墨展纸,写下了一则书评。
    然而写了一半,主殿一阵哗变。
    徐太妃薨了。
    她在徐太妃跟前长大,徐太妃于她而言与父母亲人无异。她当即慌了神,起身的时候还不小心碰到了墨汁,裙摆乌黑一片,她却是什么也顾不得就狂奔而出,恍惚的连手里拿着的纸笔都不记得放下。
    直到此时此刻,她才猛地想起这一茬事情来。
    我当时情绪悲恸六神无主,也不知道那些东西什么时候不在手中,又被谁捡走看了去。惠敏郡主疲惫的用手指抵着眉心的皱痕,很有些懊恼。
    周承弋见她这么严肃还以为是什么事,原来只是书评罢了。
    他立刻宽慰道,不过一则书评,他人看了就看了,不必过多介怀。总不会有人看一则书评还就能隔着马甲摸到他身上去。
    惠敏郡主还是有些郁气,本来就因为许久没休息而难看的脸色,更是白惨惨。
    周承弋想了想,便问她,你在书评中都写了什么?
    倒也没写什么。
    惠敏郡主还是很聪明的,她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也知道如果批判的太露骨,书坊肯定是不会刊登她的文章的,所以她便只论历史上不得善终的名将,指桑骂槐的辱骂一番奸佞小人。
    只在结尾隐晦的点了一下岳字旗,称止戈先生此为神来一笔,瞬间将岳将军整个拔高了。
    寻常人看了这文章必定不会多想,而会多想的往往是那些心中有鬼之人。
    周承弋听罢很高兴,没想到惠敏郡主上交了一份完美扣题的答卷。
    如此发人深省,别人看到了不正好。周承弋说着又有些遗憾,可惜稿子找不到,不然我必然写封推荐信叫在下一期《长安》上刊载。
    没人得到夸奖不开心,惠敏郡主脸色回暖一些,道,我都还记得,再写一份给你便是。
    甚好。
    两人就这么怀着同样的心态,思想却完全南辕北辙,对话又无比契合的完成了一次交流,并达成一致。
    呜呜阿姊徐瑞睡得十分不安稳,嘴里发出呜呜哽咽声。
    大抵是做了噩梦,他仅仅抓住惠敏郡主的衣摆,蜷缩着往她怀里钻,紧闭的眼睛溢出湿润的水光,瞧着很是脆弱可怜。
    哪里还有半分熊孩子的姿态。
    惠敏郡主怜惜的给他擦泪,轻轻拍打着他的背安抚,这是瑞儿第一次送走亲人,他很难过。
    看出来了。周承弋将惠敏郡主手中的纸钱全部接过,对她道,看你的脸色也是一直没休息吧,你带着他去睡一会,醒了再来替我好了。
    可是
    惠敏郡主觉得留他一个人不好想拒绝,周承弋看穿她所想,笑了笑打断道,反正今夜我是必须要在此守着的,但明日后日却不定了,我如今被废又被幽禁,身不由己的很。
    陛下对太妃尊重有加,葬礼规格必然不俗,后几日才是重点,怕是要受累了。你与其在此与我空耗,不若好好休息一番。
    你真该瞧瞧你的脸色。周承弋指了指。
    惠敏郡主捂了下脸,她身体确实是有些吃不消,最终不再僵持,点了点头抱着徐瑞去了偏殿。
    灵堂里只剩下周承弋一人,夜风呼呼的吹着,他蹲在火旁烧纸钱倒是不觉得冷。
    没有时钟,周承弋也不知道自己守了多久,枯燥的动作逐渐的让他有些犯困的打起哈欠,他强撑着眼皮,下巴一点一点的开始钓鱼。
    这段时间生活的太规律了,生物钟早已定型,即便他极力的想要清醒,如潮水般的睡意也还是拉扯着他的意识一点一点的往下沉去。
    睡一会儿,没事的吧。他拢着外袍双手环胸,缓慢的往后靠在柱子上。
    周承弋猛地睁开眼坐起来,他突如其来的动作打断了房间里的平静,房间里仅有的两人的视线全部都投射在他身上。
    周承弋正呆呆愣愣的坐在那里,他一错不错的看着从身上滑落的毯子,脑袋还一片空白,像是一台开了很多后台自启软件的电脑,正在缓慢而平稳的重启。
    终于在几道呼吸之后,重启完毕,所以记忆争先恐后的涌进脑海。
    祝春福,惠敏郡主,徐瑞,灵堂守夜。
    对啊!他不是应该在灵堂守夜吗?!他怎么睡着了?这又是哪里!
    太子殿下!一道尖利的嗓音骤然闯入耳朵里,周承弋终于听见了。
    他却霎时变了脸色,头皮一阵阵发麻,只希望自己并没有听见。
    原主的记忆几乎是在听见的瞬间就匹配到了相应的人王贺!
    王贺这个太监总管,每逢上朝都要随奉皇帝左右,站在金銮殿离龙椅最近的那角。
    他佛尘一扬,拖尖嗓音一句有本启奏,无本退朝便是朝会的开端,一句退朝便是朝会的结尾。
    原主自从开始上朝听政,就再不敢抬头看他亲爹的脸,但他又不能露怯,于是就看王贺的脸。原主记忆里最清晰的就是王贺的声音,王贺的脸,也可以说原主近些年的全部记忆中,王贺代表他皇帝爹能占到一半以上的储存。
    即便现在原主没了,他的记忆却还是在的,在接触到这个人的第一时间就给了周承弋强烈的反馈。
    周承弋抬起头,果然见近在咫尺的是一张熟悉不过的皱成菊花的老太监脸。
    但他的视线却是越过王贺,直接看向了正对面坐在书桌后披着一身黑金龙袍的男人。
    男人年过四十有余,鬓边隐有些白发,眉眼端正严肃,一身的气势不怒自威,正单手卷着一本书在看。
    他敏锐的感觉到周承弋的视线,抬起眼皮,那双锋芒毕现的龙目悍然刺过来。
    周承弋几乎是立刻就收回了视线,仓皇起身往地上一跪:儿臣拜见父皇。
    寂静的房间里只有烛火噼啪的声响,更显得气氛沉闷不已。
    周承弋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他只能用眼角余光扫视一番,从和主殿一般纹路颜色垂落遮挡严实的帘子判断,他应该是还是在宁寿宫中。
    起来吧。安静的氛围中突兀的响起翻书声,皇帝语气听不出什么喜怒,叫你去守夜,你倒是好好睡了一觉。
    本来要起来的周承弋默默的跪了回去,他十分怀疑他这便宜爹就是故意的,肯定还专门叫人在外面偷着瞧逮他。
    他很痛快的就低头:儿臣知罪。
    周承弋感觉到视线落在自己身上,片刻又收了回去。
    行了,起来吧。皇帝道,叫你来守夜是因为只有你不曾在太妃跟前侍疾。
    周承弋在心里默默吐槽:我不能来是因为谁。
    在心里骂朕?皇帝这时突然插来一句。
    周承弋下意识点头,是字还没出口,猛然反应过来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插个管子估计都能起飞。
    他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实孩子的样子:儿臣不敢。
    你还有什么不敢的,御贡的天鹅都敢拔毛。
    周承弋倒是不奇怪他知道,东宫的羽林卫早就在五皇子东窗事发之后,从头到尾清洗了一遍,为了防止再有人安插,每天都会换一批,周承弋至今就没见过一个熟面孔。
    这也是他把钱的大头都给了周承爻的原因。
    他目前唯一能找到用钱的地方,就是塞给十二监,让他们在吃穿用度上给点好的。但皇帝前几年才处理过十二监的贪腐问题,现在虽然故态复萌,但到底不敢像以前那样放肆。
    周承弋目前的钱来说挺够用的。
    周承弋低着头:儿臣错了。下次还敢。
    认错的态度倒是快了不少。皇帝笑了一下,又戛然而止,再开口语气透着几分不满,堂堂一个皇子,整日战战兢兢的像什么样子,抬起头来。
    周承弋如言抬头,就见皇帝翻了一页手里的书,目光也尽数落在上面,朕近来看了一本新出的书,倒是挺有意思,可雅俗共赏。
    王贺你说是不是?
    王贺立刻回话:陛下说的是。奴婢最喜欢上面宋绪文宋老先生的文章,尤其是《句读》。
    周承弋:他沉默的看着这主仆一唱一和,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皇帝这果然是冲着他来的,不过只要他不承认,锅就追不上我。周承弋打定主意。
    朕倒是更喜欢《狐梦》,无论是作者之名,还是其文内容,皆讨朕欢心。
    这岳将军同朕的钟离元帅当真一般无二。皇帝慢悠悠的炸下一颗惊雷。
    第16章 盗梦
    平地突然炸了一惊雷,周承弋整个人都有点发懵,差点下意识的就甩出经典表情包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以拒绝三连语来自证清白。
    好在他及时反应过来,强行给过载的脑子降温冷静下来。
    他余光悄然的打量着皇帝的表情,斟酌着字句试图把锅摘下,儿臣觉得止戈先生或许只是随手一写,并未想那么多。历朝历代不得善终的将军并不少,譬如秦朝名将白起、汉朝开国功臣韩信等。
    周承弋绞尽脑汁之下,只能硬着头皮跟惠敏郡主抄作业,拿出了她的完美答卷。
    皇帝看着他的视线颇有些意味深长,缓慢接话道,又譬如李牧、苏秦。
    竟然是将答卷里余下两位专门提了名字论说一番的名将点了出来,还在之后补上了惠敏郡主最想写却不敢写的名字,及钟离越。
    这还不算完,皇帝翻了一页书又道,朕只是提了文章名字,你便知道作者是何人,看来是看过的。
    周承弋头皮发麻。
    他不知道皇帝是不是已经知道作者是他,故意说这些话来诈他或是敲打他,现在摆到他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承认,要么打死不承认。
    两条都是必须闷头走到黑的。
    承认。
    皇帝心中已经认定《狐梦》是给他舅舅洗地的稿子,周承弋就算有再多的解释也是没用的,到时候天子一怒,遭殃的不仅是他,可能连他哥或是长安书坊、子固先生都要被一道拖下水。
    若是因此死了固然可惜,却并不害怕,他周承弋白挣一条命,多活几天都是赚了,这事也只能怪他自己。
    可是他不想连累其他人。
    不承认。
    无论皇帝手上有什么雷神之锤,纵然他身上的马甲等同皇帝的新装,坚决不认。
    实在瞒不住了,就把自己变成一个参照物,将火力吸引,那样皇帝就算是再愤怒,更多的也是冲着他来的。
    周承弋自然是偏向后者。
    而且他是仔细问过周承爻投稿经过的,为了不引人注意每次都特意打了时间差,稿子也是私底下送到符府去的,便是想查也少有踪迹。
    他直觉皇帝并没有直接的证据指明止戈就是他,多半还是在猜测阶段,故意出言诈他。
    周承弋定了定心神,儿臣手下新来的小太监年龄尚小性子活泼,很讨人喜欢,他见儿臣幽闭宫中心情沉郁,便总是讲一些新鲜事事儿给儿臣听。
    长安书坊新出的杂志,连宋老先生和子固先生都赐稿刊载,如此风风火火,儿臣自然也是听说过的。他脸上带出两分抑郁自嘲,故意说出杂志上讨论度比较高的两位名人大家。
    原主作为太子主要精力还是在朝堂上,对于文学界的老旧新生并不了解,对这两个名字隐约是有些印象的。
    周承弋来了之后就天天宅在东宫里,也没机会去认识什么文学巨擘,将他们背后的故事了解透彻,马甲背后的是人是鬼他亦是不知。
    就这两个名字,都是在排除白衣书生后,从贫瘠的当代名人列表中精挑细选而出的。
    犹记先前周承爻对于子固的惊讶,读者来信中偶尔的只言片语更是表明子固先生确实是位大家;王贺又提了宋绪文,对这老先生多有推崇,显然亦是不俗之人。
    他找借口肯定要往众人熟知的身上套。
    因此周承弋并不知道,子固可是踩雷啊。
    王贺都下意识的屏起呼吸,余光扫过去一眼,震惊的仿佛见鬼,像是头一回认识太子一般。
    皇帝捻着书页一角的手指一顿,他眯起眼睛不怒自威的沉声道,你这是在挤兑朕?
    周承弋都不知道话怎么就偏到挤兑上去了,他低头,掩盖眼中的不明所以,嘴上还是那句干巴巴的,儿臣不敢。
    你有什么不敢。皇帝也还是这句。

章节目录

我在东宫写小说(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今夜无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今夜无风并收藏我在东宫写小说(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