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君无戏言,立字为据
“三郎啊,你可知道朕为何会来你这里?”
老头子慈眉善目的样子让李恪心里咯噔一下,从小到大,每次李世民用这样的语气说话都没有好事。
“这个,孩儿不知。”
摇头的过程中,李恪试着问道:“难道是又有人弹劾儿臣?”
想什么呢,太自以为是了吧。
李世民负手长身而立,轻蔑说道:“你想多了,不是又有人弹劾你,而是一直有人在弹劾你,若不是朕一直留中不发,你现在早已经远窜三千里了。”
“呃,这个,多谢父皇成全。”李恪努力挤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不用你谢,朕是你的父亲,有责任和义务替你遮风挡雨。”
李世民张开左手放在面前认真打量着,口中悠悠说道:“只不过因为你的事情朕与众大臣之间闹的关系很僵啊!很多以前很简单的事情,现在变的步履维艰。
那些大臣以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为由,给朕设置重重障碍。
你知道吗,在宫里,皇后娘娘和你母妃,裙子已经短的到露出脚背了,可朕偏偏一点办法都没有。”
李恪听着老头子的‘诉苦’,看着在自己面前比来比去的大手,要是再不明白老头子要干什么,就可以去死了。
“父皇不必忧心,正所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孩儿不才,愿效仿古人卧冰求鲤,恣蚊饱血,献上铜钱五千贯,以解父皇燃眉之急。”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一句话说的李世民耸然动容,若是大唐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志向,何愁不能传承万世。
只不过,五千贯是什么鬼,打发叫花子呢。
似笑非笑的看着李恪,李世民也不说话,直到把李恪看的浑身发毛,吱吱唔唔道:“父皇,五千贯不少了,您该不会是想要五万贯吧?”
“五万贯很多么?你信不信,只要朕开口,现在就有人排着队把钱给朕送来。”
信是肯定信的,不过这年头儿谁的钱能白拿啊。
李恪不着痕迹的翻了个白眼,努力挣扎道:“父皇,多少给孩儿留下那么一点钱呗,您看孩儿这王府破的,就没有一间屋子不漏雨的,万一再遇到下雨倒塌的情况,您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小子够狠的啊,为了不拿钱,连白发人送黑发人都整出来了。
只是,跟朕斗你小子还是太嫩了些。
李世民煞有其事的点点头:“你这样说倒也不是没有道理,那这样好了,你出十万贯吧,回头朕修缮芙蓉园的时候,连带你的王府也一起修了。”
“噗……”李恪两眼一翻,差点没晕过去。
十万贯啊!
就芙蓉园那破地方,有五千贯足够从里往外翻新一遍了!
至于修缮王府,李恪压根就没指望过。
挤出一个比哭好看不了多少的笑容,李恪哭丧着脸道:“父皇,您这样子真的好么?孩儿那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且黑糖也需要成本啊,您把钱都拿走了,让孩儿以后拿什么败家!”
李世民咂咂嘴,看着痛不欲生的三儿子,也觉着自己有些过份。
十万贯可不是小数目,几乎是大唐一年赋税的二十分之一,自己要真是这样毫无顾忌的拿走了,这小子怕不是会哭死吧。
想着,李世民哼了一声,呵斥道:“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禁逗。这样好了,这十万贯算是朕跟你借的行了吧!”
李恪精神一振,立刻把之前的不愉快抛到了脑后,双眼亮晶晶的:“君无戏言,立字为据。”
……
太极宫,李世民自从回来之后就变的有些神叨,口中念念有词,谁也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只有距离他最近的长孙皇后听的清楚,李世民口中说的一直都是一句话:他竟然让朕给他打借条?!
打借条?什么借条?
陛下跟谁借东西了?
带着深深的疑惑,长孙皇后轻声在李世民身边问道:“陛下,您下午是不是去恪儿那里了么?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李世民无奈一笑,伸手在怀里掏了半天,摸出一张纸来:“观音婢,把这个收好了。”
李二神神秘秘的杨子让长孙皇后愈发好奇起来,当即打开手里那张纸,只见上面清楚的写着。
借据:
借方:大唐皇帝。
贷方:蜀王李恪。
借贷双方经有好协商,由贷方出资铜钱十万贯予借方,年利不计。
“噗嗤……”
看着手中不伦不类的借据,长孙皇后直接笑了出来:“陛下,您这也太宠着恪儿了,竟然任由他如此胡闹,为人子女者,当想方设法为父亲分忧才是,怎么可以……”
话说了一半,长孙皇后陡然顿住,目光再次落到纸上:“十,十万贯?陛下,你的意思是下午从恪儿手里借了十万贯铜钱?他手里有这么多钱?”
“京兆府的钱库都差点让他给撑爆了,你觉得呢?”
李世民苦涩的摇了摇头:“这个老三啊,什么时候能让朕省点心呢!”
长孙皇后附和着点点头。
做为皇后,她肯定不会真的在乎这点钱,可问题是,李恪那小子开府建牙一共才多长时间。
如此短的时间里就让他弄了十万贯家财出来,这还是顶着败家子的名头,若不是败家子,指不定让他闹出什么样的幺蛾子呢。
“陛下,那这钱……”
“该怎么花就怎么花,先拿出一部分把芙蓉园修一下,太上皇的大安宫也好好修整一翻。”
李世民豪迈的一挥手,带着老父亲特有的傲娇:“不用心疼这点钱,朕这些年一直都在替那个逆子背祸,现在让他出点钱怎么了,他还敢有意见?”
这话长孙皇后爱听,抿嘴轻笑一声,重新打量起手中的借据。
没有时间,没有还款日期,这东西说是借据,不如说是一个玩笑。
可正是这样的玩笑,让他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否则,一个亲王主动出钱替皇帝修宫殿,你让朝臣怎么想,让太子怎么想,莫非你有什么非份之想?
老头子慈眉善目的样子让李恪心里咯噔一下,从小到大,每次李世民用这样的语气说话都没有好事。
“这个,孩儿不知。”
摇头的过程中,李恪试着问道:“难道是又有人弹劾儿臣?”
想什么呢,太自以为是了吧。
李世民负手长身而立,轻蔑说道:“你想多了,不是又有人弹劾你,而是一直有人在弹劾你,若不是朕一直留中不发,你现在早已经远窜三千里了。”
“呃,这个,多谢父皇成全。”李恪努力挤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不用你谢,朕是你的父亲,有责任和义务替你遮风挡雨。”
李世民张开左手放在面前认真打量着,口中悠悠说道:“只不过因为你的事情朕与众大臣之间闹的关系很僵啊!很多以前很简单的事情,现在变的步履维艰。
那些大臣以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为由,给朕设置重重障碍。
你知道吗,在宫里,皇后娘娘和你母妃,裙子已经短的到露出脚背了,可朕偏偏一点办法都没有。”
李恪听着老头子的‘诉苦’,看着在自己面前比来比去的大手,要是再不明白老头子要干什么,就可以去死了。
“父皇不必忧心,正所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孩儿不才,愿效仿古人卧冰求鲤,恣蚊饱血,献上铜钱五千贯,以解父皇燃眉之急。”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一句话说的李世民耸然动容,若是大唐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志向,何愁不能传承万世。
只不过,五千贯是什么鬼,打发叫花子呢。
似笑非笑的看着李恪,李世民也不说话,直到把李恪看的浑身发毛,吱吱唔唔道:“父皇,五千贯不少了,您该不会是想要五万贯吧?”
“五万贯很多么?你信不信,只要朕开口,现在就有人排着队把钱给朕送来。”
信是肯定信的,不过这年头儿谁的钱能白拿啊。
李恪不着痕迹的翻了个白眼,努力挣扎道:“父皇,多少给孩儿留下那么一点钱呗,您看孩儿这王府破的,就没有一间屋子不漏雨的,万一再遇到下雨倒塌的情况,您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小子够狠的啊,为了不拿钱,连白发人送黑发人都整出来了。
只是,跟朕斗你小子还是太嫩了些。
李世民煞有其事的点点头:“你这样说倒也不是没有道理,那这样好了,你出十万贯吧,回头朕修缮芙蓉园的时候,连带你的王府也一起修了。”
“噗……”李恪两眼一翻,差点没晕过去。
十万贯啊!
就芙蓉园那破地方,有五千贯足够从里往外翻新一遍了!
至于修缮王府,李恪压根就没指望过。
挤出一个比哭好看不了多少的笑容,李恪哭丧着脸道:“父皇,您这样子真的好么?孩儿那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且黑糖也需要成本啊,您把钱都拿走了,让孩儿以后拿什么败家!”
李世民咂咂嘴,看着痛不欲生的三儿子,也觉着自己有些过份。
十万贯可不是小数目,几乎是大唐一年赋税的二十分之一,自己要真是这样毫无顾忌的拿走了,这小子怕不是会哭死吧。
想着,李世民哼了一声,呵斥道:“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禁逗。这样好了,这十万贯算是朕跟你借的行了吧!”
李恪精神一振,立刻把之前的不愉快抛到了脑后,双眼亮晶晶的:“君无戏言,立字为据。”
……
太极宫,李世民自从回来之后就变的有些神叨,口中念念有词,谁也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只有距离他最近的长孙皇后听的清楚,李世民口中说的一直都是一句话:他竟然让朕给他打借条?!
打借条?什么借条?
陛下跟谁借东西了?
带着深深的疑惑,长孙皇后轻声在李世民身边问道:“陛下,您下午是不是去恪儿那里了么?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李世民无奈一笑,伸手在怀里掏了半天,摸出一张纸来:“观音婢,把这个收好了。”
李二神神秘秘的杨子让长孙皇后愈发好奇起来,当即打开手里那张纸,只见上面清楚的写着。
借据:
借方:大唐皇帝。
贷方:蜀王李恪。
借贷双方经有好协商,由贷方出资铜钱十万贯予借方,年利不计。
“噗嗤……”
看着手中不伦不类的借据,长孙皇后直接笑了出来:“陛下,您这也太宠着恪儿了,竟然任由他如此胡闹,为人子女者,当想方设法为父亲分忧才是,怎么可以……”
话说了一半,长孙皇后陡然顿住,目光再次落到纸上:“十,十万贯?陛下,你的意思是下午从恪儿手里借了十万贯铜钱?他手里有这么多钱?”
“京兆府的钱库都差点让他给撑爆了,你觉得呢?”
李世民苦涩的摇了摇头:“这个老三啊,什么时候能让朕省点心呢!”
长孙皇后附和着点点头。
做为皇后,她肯定不会真的在乎这点钱,可问题是,李恪那小子开府建牙一共才多长时间。
如此短的时间里就让他弄了十万贯家财出来,这还是顶着败家子的名头,若不是败家子,指不定让他闹出什么样的幺蛾子呢。
“陛下,那这钱……”
“该怎么花就怎么花,先拿出一部分把芙蓉园修一下,太上皇的大安宫也好好修整一翻。”
李世民豪迈的一挥手,带着老父亲特有的傲娇:“不用心疼这点钱,朕这些年一直都在替那个逆子背祸,现在让他出点钱怎么了,他还敢有意见?”
这话长孙皇后爱听,抿嘴轻笑一声,重新打量起手中的借据。
没有时间,没有还款日期,这东西说是借据,不如说是一个玩笑。
可正是这样的玩笑,让他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否则,一个亲王主动出钱替皇帝修宫殿,你让朝臣怎么想,让太子怎么想,莫非你有什么非份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