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村民的心意
“我这个糟老婆子真的很为孩子高兴,她苦了前半辈子,后半辈子总算是熬出头了。”
王英忍不住落泪,赶忙拿袖子擦了擦眼泪。
“这就是缘分,咱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这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管咱做什么决定,都是为了孩子好。
这次娜娜能回到我们身边,也是缘分,亲家你不要难过,这是好事。”
苏展鹏劝导,王英又哭又笑。
“丢人了丢人了,我太激动了没忍住,咱不能哭,得笑,来来来,你们多吃。”
王英的举动惹的饭桌上的人啼笑皆非。
薛雨柔没有跟王英说明杨丽娜和苏林的身世是怎么调换的,王英好奇,却也忍着心中的疑问没有多问什么。
只要杨丽娜高兴,她这个做婆婆的就没有意见。
至于花花这边,杨丽娜跟王英说明来龙去脉之后,王英心底的结也就解开了。
花花这孩子身世可怜,唯一的亲人又被洪水卷走了,杨丽娜能领养花花,在王英看来,这说明杨丽娜真的是越变越善良,越变越成熟。
饭后,李景明又带着薛雨柔和苏展鹏去找村支书,苏展鹏当着村支书的面将三万块现金交给了李景明,让李景明负责管理修建学校的一切事物,村支书乐的合不拢嘴,激动的双手握着苏展鹏的手。
这村里大伙儿的生活条件靠砖瓦厂提高了不少,可是整个村子修建一所学校还是很难的。
杨丽娜这边,她带着薛雨柔和陈月还有苏林去了自己住的院子,蔷薇花依旧在开,只是因为秋天到的原因,看起来稀稀落落,败掉的因无人打理早已经干在树上。
院子里的黄瓜和西红柿辣椒已经被拔掉,被王英撒上了青菜种子。
这小小的院子,看起来别致又有一番风味。
薛雨柔将小院子从里打量到外,觉得还算干净,并没有多说什么。
杨丽娜跟李景明的卧室,王英怕里面没人睡招老鼠,隔三差五的就过来晒晒褥子和被子。
这几天景瑄回来了,她晚上跟景瑄睡在这边去去房子里的潮气。
侧房里面平时都是由赵文虎住着的。
砖瓦厂那边又扩招了,之前的两排房子变成了现在的四排,赵文虎也觉得早晚来回不方便,便搬去砖瓦厂住了。
杨丽娜拿了竹筐,带着苏林和陈月去后院摘了一篮子雪梨,雪梨入口甜脆可口,苏林一口气吃了三个。
杨丽娜看时间还早,打发李景瑄去李景城那边要来两瓶白酒,在后院摘了些柿子,想着今儿人多还有时间,可以做些酒柿子。
苏林和陈月在农村没有待过,杨丽娜还怕她们不习惯,没想到这两人都被村子里的一切所吸引。
苏林跟陈月帮杨丽娜做酒柿子,做好后,杨丽娜将柿子密封在大水缸里,等一切完工,才给几人泡了茶水。
苏林对村子里的一切都好奇,拉着李景瑄也不闲腿疼,跑上跑下,在村子里来回溜达。
另一边,好久没响声的大喇叭突然响起召集了村里所有人。
村口的大戏台子上,村支书当着全村人的面宣布了苏展鹏捐盖学校,以及李景明投资修桥的两大喜事。
震耳欲聋的掌声接连不断,还有村民雀跃的欢呼呐喊声。
李景明看着眼前犹如电影慢镜头一般的画面,发自内心的感悟。
原来,差不多的人生,如果不努力的话,要差好多。
其实他最应该感谢的人是他的媳妇,没有她的默默支持鼓励,他哪里来的今天?
看到人群中杨丽娜脸上的欣喜表情,李景明贪婪的,想让杨丽娜永远用这种目光看着他。
别人在欢呼,而他的脑子里是如何将厂子扩大。
因为李景明给村子里带来了利益,村子里的大会结束,村里的妇女以朱秀梅为首,拿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来看杨丽娜。
村子里,就属朱秀梅种的辣椒红的绯红,绿的翠绿,她知道杨丽娜的火锅店需要辣椒,便摘了两大袋子抗在肩膀上送了过来。
有些妇女扛着红薯,有些扛着小麦面,有些扛着土豆白菜萝卜。
一小会儿的功夫,房檐底下堆了好几个麻袋。
“景明媳妇,我知道你那个饭店需要辣椒,我给你扛过来两麻袋你先用着,今年我把我地里的辣椒全都留给你。”
朱秀梅说着现场将辣椒袋子打开,杨丽娜一看辣椒成色,还是跟去年一样,鲜亮好看,味道也够辣。
“朱婶,你这辣椒种的太好了,你要白送我不要的,你怎么也得收钱。”
杨丽娜知道靠种地养家糊口的,挣的都是辛苦钱,这点小便宜她不能贪。
“你这丫头咋还这么犟,你要不收我就生气了,反正我给你扛回来了,你要不要就扔了。
你一年四季能回来几次,给咱又是大米又是白面又是点心的,我给你点辣椒怎么了?
难不成你是嫌弃我辣椒不值钱?”
朱秀梅假装不悦。
如今人两口做了这么多好事,这两袋子辣椒也就值几个钱,还能送穷她咋的?
“朱婶,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是不是这个意思我不清楚,反正今儿这辣椒你要不收,以后我就跟你不好了。”
朱秀梅偏头置气,惹的一旁的妇女都跟着笑了起来。
“就是杨妹子,你就收下吧,这是我们一点心意。”
“就是就是,咱都是农村人,也就这些东西能拿得出手,你可千万别嫌弃啊。”
杨丽娜哭笑不得,每次收这些东西,她心里会极度产生不适罪恶的感觉。
她想了想,只得下次来的时候,给大伙儿买点大米啥的,就当是还人情了。
“那好吧,那我就谢谢大家了。”
杨丽娜说完,想到要带全村人创业的事,便试探性的问道:“大伙儿今年收成怎么样啊?”
朱秀梅说道:“有啥收成啊,今年雨水多,那粮食都瘪的卖不上价。
好的人家估计也就收个两千多斤,普通人家只要能管饱就行。
收入啥的,一年在你家厂里也能挣个两三百,这日子过的美滋滋的,有钱还有粮食,挺好。”
王英忍不住落泪,赶忙拿袖子擦了擦眼泪。
“这就是缘分,咱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这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管咱做什么决定,都是为了孩子好。
这次娜娜能回到我们身边,也是缘分,亲家你不要难过,这是好事。”
苏展鹏劝导,王英又哭又笑。
“丢人了丢人了,我太激动了没忍住,咱不能哭,得笑,来来来,你们多吃。”
王英的举动惹的饭桌上的人啼笑皆非。
薛雨柔没有跟王英说明杨丽娜和苏林的身世是怎么调换的,王英好奇,却也忍着心中的疑问没有多问什么。
只要杨丽娜高兴,她这个做婆婆的就没有意见。
至于花花这边,杨丽娜跟王英说明来龙去脉之后,王英心底的结也就解开了。
花花这孩子身世可怜,唯一的亲人又被洪水卷走了,杨丽娜能领养花花,在王英看来,这说明杨丽娜真的是越变越善良,越变越成熟。
饭后,李景明又带着薛雨柔和苏展鹏去找村支书,苏展鹏当着村支书的面将三万块现金交给了李景明,让李景明负责管理修建学校的一切事物,村支书乐的合不拢嘴,激动的双手握着苏展鹏的手。
这村里大伙儿的生活条件靠砖瓦厂提高了不少,可是整个村子修建一所学校还是很难的。
杨丽娜这边,她带着薛雨柔和陈月还有苏林去了自己住的院子,蔷薇花依旧在开,只是因为秋天到的原因,看起来稀稀落落,败掉的因无人打理早已经干在树上。
院子里的黄瓜和西红柿辣椒已经被拔掉,被王英撒上了青菜种子。
这小小的院子,看起来别致又有一番风味。
薛雨柔将小院子从里打量到外,觉得还算干净,并没有多说什么。
杨丽娜跟李景明的卧室,王英怕里面没人睡招老鼠,隔三差五的就过来晒晒褥子和被子。
这几天景瑄回来了,她晚上跟景瑄睡在这边去去房子里的潮气。
侧房里面平时都是由赵文虎住着的。
砖瓦厂那边又扩招了,之前的两排房子变成了现在的四排,赵文虎也觉得早晚来回不方便,便搬去砖瓦厂住了。
杨丽娜拿了竹筐,带着苏林和陈月去后院摘了一篮子雪梨,雪梨入口甜脆可口,苏林一口气吃了三个。
杨丽娜看时间还早,打发李景瑄去李景城那边要来两瓶白酒,在后院摘了些柿子,想着今儿人多还有时间,可以做些酒柿子。
苏林和陈月在农村没有待过,杨丽娜还怕她们不习惯,没想到这两人都被村子里的一切所吸引。
苏林跟陈月帮杨丽娜做酒柿子,做好后,杨丽娜将柿子密封在大水缸里,等一切完工,才给几人泡了茶水。
苏林对村子里的一切都好奇,拉着李景瑄也不闲腿疼,跑上跑下,在村子里来回溜达。
另一边,好久没响声的大喇叭突然响起召集了村里所有人。
村口的大戏台子上,村支书当着全村人的面宣布了苏展鹏捐盖学校,以及李景明投资修桥的两大喜事。
震耳欲聋的掌声接连不断,还有村民雀跃的欢呼呐喊声。
李景明看着眼前犹如电影慢镜头一般的画面,发自内心的感悟。
原来,差不多的人生,如果不努力的话,要差好多。
其实他最应该感谢的人是他的媳妇,没有她的默默支持鼓励,他哪里来的今天?
看到人群中杨丽娜脸上的欣喜表情,李景明贪婪的,想让杨丽娜永远用这种目光看着他。
别人在欢呼,而他的脑子里是如何将厂子扩大。
因为李景明给村子里带来了利益,村子里的大会结束,村里的妇女以朱秀梅为首,拿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来看杨丽娜。
村子里,就属朱秀梅种的辣椒红的绯红,绿的翠绿,她知道杨丽娜的火锅店需要辣椒,便摘了两大袋子抗在肩膀上送了过来。
有些妇女扛着红薯,有些扛着小麦面,有些扛着土豆白菜萝卜。
一小会儿的功夫,房檐底下堆了好几个麻袋。
“景明媳妇,我知道你那个饭店需要辣椒,我给你扛过来两麻袋你先用着,今年我把我地里的辣椒全都留给你。”
朱秀梅说着现场将辣椒袋子打开,杨丽娜一看辣椒成色,还是跟去年一样,鲜亮好看,味道也够辣。
“朱婶,你这辣椒种的太好了,你要白送我不要的,你怎么也得收钱。”
杨丽娜知道靠种地养家糊口的,挣的都是辛苦钱,这点小便宜她不能贪。
“你这丫头咋还这么犟,你要不收我就生气了,反正我给你扛回来了,你要不要就扔了。
你一年四季能回来几次,给咱又是大米又是白面又是点心的,我给你点辣椒怎么了?
难不成你是嫌弃我辣椒不值钱?”
朱秀梅假装不悦。
如今人两口做了这么多好事,这两袋子辣椒也就值几个钱,还能送穷她咋的?
“朱婶,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是不是这个意思我不清楚,反正今儿这辣椒你要不收,以后我就跟你不好了。”
朱秀梅偏头置气,惹的一旁的妇女都跟着笑了起来。
“就是杨妹子,你就收下吧,这是我们一点心意。”
“就是就是,咱都是农村人,也就这些东西能拿得出手,你可千万别嫌弃啊。”
杨丽娜哭笑不得,每次收这些东西,她心里会极度产生不适罪恶的感觉。
她想了想,只得下次来的时候,给大伙儿买点大米啥的,就当是还人情了。
“那好吧,那我就谢谢大家了。”
杨丽娜说完,想到要带全村人创业的事,便试探性的问道:“大伙儿今年收成怎么样啊?”
朱秀梅说道:“有啥收成啊,今年雨水多,那粮食都瘪的卖不上价。
好的人家估计也就收个两千多斤,普通人家只要能管饱就行。
收入啥的,一年在你家厂里也能挣个两三百,这日子过的美滋滋的,有钱还有粮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