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土木工事,不仅仅楚军会,人家东掳也会……只不过他们的土木工事要偏向于更传统一些,甚至水平还没有江南以及江北战役期间的明军高……
还是那句话,东掳人还没有挨过密集炮击的毒打,暂时感受不到防炮工事的重要性……攻打山海关的时候,也是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来。
于是乎,朱兴发就看着对面大兴土木,开始搞众多乱七八糟的堡垒工事,但是这些工事基本缺乏防炮能力,尤其是放臼炮的能力。
朱兴发就琢磨着,难道对面还要给自己送一份大礼?
于是乎,等到东掳人好不容易,花费了七八天时间才挖了众多堡垒壕沟,在前头驻防兵力,准备逐步靠近的时候,突然就遭到了楚军的密集炮击!
朱兴发一口气把军中所有的臼炮,下到步兵支援火力十八斤臼炮,上到四十八斤攻城臼炮,全部都是拉出来并前置。
然后对着东掳人的靠近部署的堡垒发起了突袭式的臼炮炮击!
他们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堡垒严重缺乏炮臼炮的顶部工事,并且靠近部署的一些火炮炮位也没有环形沙袋防御工事,都是光溜溜的部署在炮台上。
这些都是成为了楚军将近一百多门臼炮的重点打击目标!
臼炮发动密集炮击的时候,各类长管火炮也是配合发动了密集炮击,紧接着第一师下属的突击队主动杀出去打了好几个的局部反击!
这一天里,东掳人和祖大寿所部损失惨重!
仅仅是人员伤亡就达到了五千多人,并且其中相当多一部分还是炮手,重甲兵等精锐以及技术性兵种。
此外靠近部署的十多门大小红衣大炮被摧毁!
再加上之前第一天进攻的千余人损失,以及过去七八天里零零散散的千余损失,东掳人和祖大寿联军连山海关的城墙还没看清楚呢,就已经损兵折将超过七千人,
马勒戈壁,这个鬼样子还打个屁的山海关……皇太极也是个坚决果断的人,一见事不可为,当即领军撤退到了广宁中前所。
和楚贼征战,乃至后续入关还得从长计议!
现在嘛,皇太极准备先稳定内部……
于是乎,退回广宁中前所后,皇太极在召见祖大寿以及吴三桂等一票辽西军将领的时候,直接派甲兵把他们乱刀砍死……
既然辽西走廊已经被自己说掌控,而且又不能入关,自己总不能真的把辽西还给祖大寿,让他永镇辽西吧……那不扯淡嘛!
再加上此时祖大寿他们的辽军也处于东掳军的看管之下,皇太极自然是想要趁机把这支五万多人的辽西军彻底掌控在手中。
干掉这一批高级将领,然后再采取一手萝卜一手大棒,不怕收复不了这五万多普通士兵。
对此,皇太极还是有些自信的。
于是乎,祖大寿的辽王,吴三桂的平西王只当了半个月不到,连小命都没了……
人家皇太极为了避免后患,甚至把他们的心腹将领都杀了不少。
紧接着,皇太极大开粮仓,当场给辽军士兵们吃饱饭,又把他们编入汉八旗之中,享受八旗待遇,如此算是初步稳住了这些普通士兵。
皇太极一边稳固后方,同时又开始学之前的明军,开始加固城防工事了。
这既然入不了关,自然也就要防着楚贼杀出关来。
不过皇太极也没指望光靠着辽西走廊的城防就能挡住楚贼的东进,人家还有更狠的招数!
在山海关这边吃了苦头后,皇太极转身就派了豪格率领数万骑兵绕行蒙古……直扑密云宣府一线。
既然攻坚战打不过,谁还傻乎乎和你面对面打攻坚战啊,我直接绕行蒙古,撕破某一点薄弱的长城防线,直接劫掠北直隶山东,看你楚贼奈我何!
其次皇太极虽然率军加固广宁中前所等城池的城防,但是他依旧没想过依靠城防和楚贼死磕!
前明的诸多战败例子就说明了,楚贼的攻坚能力很强,根本不是能轻易阻挡的。
他要做的是,当楚贼大局东进的时候,直接把大军拉出去,和楚贼来一场平原上的野战对决!
打野战,这才是他们东掳人的强项!
——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皇太极还不知道,或则说知道,但是不以为意:其实楚军最擅长并不是攻坚,更不是什么防守,而是野战!
尤其是双方大军摆开架势,面对面死磕的那种!
楚军的线列战术,一票的野战炮乃至燧发枪、刺刀等等,不客气的说,就是专门为了大规模野外会战而生的。
只是很可惜的是,除了早年和卢象升、左良玉他们来了几场大规模野外会战后,楚军就没怎么打过这种野外会战了。
那些明军根本不给楚军打野战的机会!
也许,在未来的某天里,东掳人能够陪着楚军来一场大规模的野外会战。
只是,那也是后续的事了!
——
至于现在,既然皇太极主动东退,朱兴发中将稳固了山海关防线后,由于己方兵力有限,补给也比较麻烦,所以也没有节外生枝,而是继续固守山海关。
他需要等后方的友军摆平北直隶各处战线,他需要等待后勤部运输来更多的火炮和炮弹,尤其是重炮。
最后如果大举东进的话,他还需要更多的骑兵支援!
对面的东掳和辽军联手,骑兵数量可是好几万呢,不说东掳人手底下的那些蒙古骑兵,光是辽军里的四五千关宁铁骑,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为了避免贸然东进导致惨败,朱兴发中将还是选择了谨慎方案:固守山海关!
而这,实际上也是他主要战略任务!
率军前往山海关之前,李成通上将交给他的战略任务就是抢占山海关,如果不能抢占山海关,就封堵住山海关。
总之就是不能让东掳人从山海关方向杀出来。
现在来看,朱兴发中将已经算是圆满完成了李成通交代的战略任务了。
就是知道后方的右军打的这么样?
——
朱兴发不知道的是,后方的友军可比他容易多了。
朱兴发中将还需要面对二十万东掳大军带来的压力,但是第二军以及第十师等友军部队,可就没这么多压力了。
第二十师和第十师分别北上宣府、蓟镇等地,基本上没有遭到太过顽强的抵抗。
由于崇祯已死,明廷已亡,北边的留守边军自身的实力也不咋地,毕竟之前洪承畴已经连续从蓟辽以及宣大等地抽调了足足八万边军南下天津,最后这八万边军只剩下四千多关宁铁骑逃亡,其他的小部分死伤,剩下的一股脑当了楚军的俘虏。
蓟镇以及宣大等地留守边军可没多少了!
同时对这些边军,楚军方面还是一如既往的喊出了优待战俘的口号,如此也就导致了很多边军在当地将领的带领下,投诚的非常果断。
很多边地的堡垒边城,楚军还没杀过去呢,甚至连劝降使者都还没派过去,当地主政的将领就直接改旗易帜了,然后主动联络楚军进行起义反正了。
如果遇上当地的文官或者其他将领不同意,往往还会爆发比较残酷的内斗火拼。
在边军大批量反正起义的情况下,楚军根本就没花费太多的力气,直接就控制了部分重要城池,比如蓟州镇、遵化、平谷、密云、昌平、延庆、居庸关、龙门卫、宣府镇、怀安等地。
目前还有第二十师的一部,已经前往山西大同府一线了,而当地的明军也没有太大的顽抗之心,估计也是传檄而定。
北方各边镇出现大规模传檄而定的情况,主要还是如今的局势对大楚帝国而言大好!
现在大楚帝国可是已经掌控了南方各省,又控制了江南、江北、山东以及潼关以东的中原各地,如今更是连北直隶都拿下了。
最关键的是,崇祯连带一票宗室,还有众多明廷的大臣权贵们,在幽州城里被楚军一锅端,基本死了个干净。
明王朝已经宣告覆灭了。
如此情况下,不是特别头铁,或者手中有着大批兵力的人,基本上很难生出对楚王朝的顽抗之心。
再加上楚军对这些边军的投诚,往往也是给予优待,把他们进行一定的裁汰挑选后,把大量的普通边军士兵陆续整编为乙等师。
这个乙等师,其士兵待遇可是楚军里的正规军,待遇比以往的守备军还要更高一些呢。
这个待遇,可是很多边军将士们做梦都想要的!
楚军虽然在幽州城杀了不少官员,但是对普通士兵,甭管是投降还是投诚的还是保持了优待态度。
毕竟双方的价值,对于楚王朝而言不一样。
楚王朝一定程度上,需要收编这些边军以缓解北方前线兵力不足的情况,但是可不需要这些只会贪腐捞钱的文官。
至于说什么地方行政衙门人手不够的情况,这一点不用担心,北伐之前吏务部的郭全书就已经开始准备人手了。
大楚帝国已经提前从各地召集了众多的官员,又临时在江北以及新占领区等地招募当地读书人为官,其他的不敢说,但是及时在组建行政衙门,维持基本的统治还是可以的。
还是那句话,东掳人还没有挨过密集炮击的毒打,暂时感受不到防炮工事的重要性……攻打山海关的时候,也是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来。
于是乎,朱兴发就看着对面大兴土木,开始搞众多乱七八糟的堡垒工事,但是这些工事基本缺乏防炮能力,尤其是放臼炮的能力。
朱兴发就琢磨着,难道对面还要给自己送一份大礼?
于是乎,等到东掳人好不容易,花费了七八天时间才挖了众多堡垒壕沟,在前头驻防兵力,准备逐步靠近的时候,突然就遭到了楚军的密集炮击!
朱兴发一口气把军中所有的臼炮,下到步兵支援火力十八斤臼炮,上到四十八斤攻城臼炮,全部都是拉出来并前置。
然后对着东掳人的靠近部署的堡垒发起了突袭式的臼炮炮击!
他们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堡垒严重缺乏炮臼炮的顶部工事,并且靠近部署的一些火炮炮位也没有环形沙袋防御工事,都是光溜溜的部署在炮台上。
这些都是成为了楚军将近一百多门臼炮的重点打击目标!
臼炮发动密集炮击的时候,各类长管火炮也是配合发动了密集炮击,紧接着第一师下属的突击队主动杀出去打了好几个的局部反击!
这一天里,东掳人和祖大寿所部损失惨重!
仅仅是人员伤亡就达到了五千多人,并且其中相当多一部分还是炮手,重甲兵等精锐以及技术性兵种。
此外靠近部署的十多门大小红衣大炮被摧毁!
再加上之前第一天进攻的千余人损失,以及过去七八天里零零散散的千余损失,东掳人和祖大寿联军连山海关的城墙还没看清楚呢,就已经损兵折将超过七千人,
马勒戈壁,这个鬼样子还打个屁的山海关……皇太极也是个坚决果断的人,一见事不可为,当即领军撤退到了广宁中前所。
和楚贼征战,乃至后续入关还得从长计议!
现在嘛,皇太极准备先稳定内部……
于是乎,退回广宁中前所后,皇太极在召见祖大寿以及吴三桂等一票辽西军将领的时候,直接派甲兵把他们乱刀砍死……
既然辽西走廊已经被自己说掌控,而且又不能入关,自己总不能真的把辽西还给祖大寿,让他永镇辽西吧……那不扯淡嘛!
再加上此时祖大寿他们的辽军也处于东掳军的看管之下,皇太极自然是想要趁机把这支五万多人的辽西军彻底掌控在手中。
干掉这一批高级将领,然后再采取一手萝卜一手大棒,不怕收复不了这五万多普通士兵。
对此,皇太极还是有些自信的。
于是乎,祖大寿的辽王,吴三桂的平西王只当了半个月不到,连小命都没了……
人家皇太极为了避免后患,甚至把他们的心腹将领都杀了不少。
紧接着,皇太极大开粮仓,当场给辽军士兵们吃饱饭,又把他们编入汉八旗之中,享受八旗待遇,如此算是初步稳住了这些普通士兵。
皇太极一边稳固后方,同时又开始学之前的明军,开始加固城防工事了。
这既然入不了关,自然也就要防着楚贼杀出关来。
不过皇太极也没指望光靠着辽西走廊的城防就能挡住楚贼的东进,人家还有更狠的招数!
在山海关这边吃了苦头后,皇太极转身就派了豪格率领数万骑兵绕行蒙古……直扑密云宣府一线。
既然攻坚战打不过,谁还傻乎乎和你面对面打攻坚战啊,我直接绕行蒙古,撕破某一点薄弱的长城防线,直接劫掠北直隶山东,看你楚贼奈我何!
其次皇太极虽然率军加固广宁中前所等城池的城防,但是他依旧没想过依靠城防和楚贼死磕!
前明的诸多战败例子就说明了,楚贼的攻坚能力很强,根本不是能轻易阻挡的。
他要做的是,当楚贼大局东进的时候,直接把大军拉出去,和楚贼来一场平原上的野战对决!
打野战,这才是他们东掳人的强项!
——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皇太极还不知道,或则说知道,但是不以为意:其实楚军最擅长并不是攻坚,更不是什么防守,而是野战!
尤其是双方大军摆开架势,面对面死磕的那种!
楚军的线列战术,一票的野战炮乃至燧发枪、刺刀等等,不客气的说,就是专门为了大规模野外会战而生的。
只是很可惜的是,除了早年和卢象升、左良玉他们来了几场大规模野外会战后,楚军就没怎么打过这种野外会战了。
那些明军根本不给楚军打野战的机会!
也许,在未来的某天里,东掳人能够陪着楚军来一场大规模的野外会战。
只是,那也是后续的事了!
——
至于现在,既然皇太极主动东退,朱兴发中将稳固了山海关防线后,由于己方兵力有限,补给也比较麻烦,所以也没有节外生枝,而是继续固守山海关。
他需要等后方的友军摆平北直隶各处战线,他需要等待后勤部运输来更多的火炮和炮弹,尤其是重炮。
最后如果大举东进的话,他还需要更多的骑兵支援!
对面的东掳和辽军联手,骑兵数量可是好几万呢,不说东掳人手底下的那些蒙古骑兵,光是辽军里的四五千关宁铁骑,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为了避免贸然东进导致惨败,朱兴发中将还是选择了谨慎方案:固守山海关!
而这,实际上也是他主要战略任务!
率军前往山海关之前,李成通上将交给他的战略任务就是抢占山海关,如果不能抢占山海关,就封堵住山海关。
总之就是不能让东掳人从山海关方向杀出来。
现在来看,朱兴发中将已经算是圆满完成了李成通交代的战略任务了。
就是知道后方的右军打的这么样?
——
朱兴发不知道的是,后方的友军可比他容易多了。
朱兴发中将还需要面对二十万东掳大军带来的压力,但是第二军以及第十师等友军部队,可就没这么多压力了。
第二十师和第十师分别北上宣府、蓟镇等地,基本上没有遭到太过顽强的抵抗。
由于崇祯已死,明廷已亡,北边的留守边军自身的实力也不咋地,毕竟之前洪承畴已经连续从蓟辽以及宣大等地抽调了足足八万边军南下天津,最后这八万边军只剩下四千多关宁铁骑逃亡,其他的小部分死伤,剩下的一股脑当了楚军的俘虏。
蓟镇以及宣大等地留守边军可没多少了!
同时对这些边军,楚军方面还是一如既往的喊出了优待战俘的口号,如此也就导致了很多边军在当地将领的带领下,投诚的非常果断。
很多边地的堡垒边城,楚军还没杀过去呢,甚至连劝降使者都还没派过去,当地主政的将领就直接改旗易帜了,然后主动联络楚军进行起义反正了。
如果遇上当地的文官或者其他将领不同意,往往还会爆发比较残酷的内斗火拼。
在边军大批量反正起义的情况下,楚军根本就没花费太多的力气,直接就控制了部分重要城池,比如蓟州镇、遵化、平谷、密云、昌平、延庆、居庸关、龙门卫、宣府镇、怀安等地。
目前还有第二十师的一部,已经前往山西大同府一线了,而当地的明军也没有太大的顽抗之心,估计也是传檄而定。
北方各边镇出现大规模传檄而定的情况,主要还是如今的局势对大楚帝国而言大好!
现在大楚帝国可是已经掌控了南方各省,又控制了江南、江北、山东以及潼关以东的中原各地,如今更是连北直隶都拿下了。
最关键的是,崇祯连带一票宗室,还有众多明廷的大臣权贵们,在幽州城里被楚军一锅端,基本死了个干净。
明王朝已经宣告覆灭了。
如此情况下,不是特别头铁,或者手中有着大批兵力的人,基本上很难生出对楚王朝的顽抗之心。
再加上楚军对这些边军的投诚,往往也是给予优待,把他们进行一定的裁汰挑选后,把大量的普通边军士兵陆续整编为乙等师。
这个乙等师,其士兵待遇可是楚军里的正规军,待遇比以往的守备军还要更高一些呢。
这个待遇,可是很多边军将士们做梦都想要的!
楚军虽然在幽州城杀了不少官员,但是对普通士兵,甭管是投降还是投诚的还是保持了优待态度。
毕竟双方的价值,对于楚王朝而言不一样。
楚王朝一定程度上,需要收编这些边军以缓解北方前线兵力不足的情况,但是可不需要这些只会贪腐捞钱的文官。
至于说什么地方行政衙门人手不够的情况,这一点不用担心,北伐之前吏务部的郭全书就已经开始准备人手了。
大楚帝国已经提前从各地召集了众多的官员,又临时在江北以及新占领区等地招募当地读书人为官,其他的不敢说,但是及时在组建行政衙门,维持基本的统治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