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叶明泽不进厨房,不用跟盐打交道,现在冷不丁接触到,倒是让他想起,盐在这里可是个精贵物什,要二三十文一斤,比猪肉都贵。他知道怎么晒制海盐,这次却赶不及,只能少做点咸味鱿鱼干。
当晚,叶家餐桌上出现了爆炒鱿鱼,清蒸鲳鱼,一大家子人大快朵颐。尤其是爆炒鱿鱼,特别受小孩子们喜欢,一盘子菜一人几筷子,转眼间就没了,都嚷着没吃够。
呵呵,家里别的不说,鱿鱼可不缺。现在还新鲜,别以后天天吃,吃腻味了。
第二天,叶明泽让他父亲托人给出嫁的大姐和两个姑姑以及外祖父母送些鱼。这个是这里的规矩,只有新船第一次出海才有这个待遇。以后将不再按照规矩行事,只凭亲疏关系送礼。
这次出来,叶明泽把蒋敬之也带着。他一直在家调养身体,很久没出外看看。
阳山县还是老样子,只有几条街道比较热闹。今天正逢大集,西市这边人来人往,都是赶集的农人。
叶明泽他们去的是海鲜批发市场,在西市的最里面。当然这里也零卖,鱼市最外边都是零散的卖家。
阳山县城靠海,这里不缺鱼。鱼市上出货量很大,光靠本地人当然消耗不了这么多。这里来来往往的多数是外地货商,批发价才三五文的海鱼,卖到内陆起码涨到十文以上。一些容易坏的,甚至能涨到几十文。利润空间大,风险自然也不低。没点承压能力的,还不敢做这个活计。
鱼市腥味很大,连叶明泽都不大习惯,更不用说蒋敬之。
“这次先忍忍,下次让明溪明江跟着张伯过来。”叶明泽拍了怕蒋敬之的肩膀,以示安慰。
蒋敬之示意没事,紧皱的眉头却显示他现下并不好受。
来之前,叶明泽根据鲳鱼个头大小,分了三个档次,特别大个的,特别小个的和一般大小的。中间档次跟平常卖一样,四文一斤,小的两文,大的六文。
叶父熟门熟路的找到地方,摆开架势,开始吆喝。出货一向不归叶明泽管,这还是他第一次亲临现场,感觉别有一番风味。
集市上,海鱼种类不少,大部分近海鱼类都能看到,有不少摊位上还售卖虾蟹贝类和海菜。叶明泽看自己帮不上忙,就带着蒋敬之逛起鱼市。
这次出海没弄到虾蟹,叶明泽索性一样买了一种。家里小鱼小虾不缺,这种个大的却很少吃到,他也有点馋了。
蒋敬之虽不习惯这里的味道,却仍看的津津有味。帝都那边新鲜海货很少,他能吃到的多数是干制品,味道跟鲜货不大一样。在这里几个月,倒是吃了不少鲜鱼鲜虾。
叶明泽又买了一些海产后,把东西放在叶父那里,拉着蒋敬之出了鱼市,逛起西市。
西市人声鼎沸,正逢秋收后第一个大集,这是难免的。平常不赶集的日子,这边人流会少很多。
看了一会,发现卖的都是自家有的零碎东西。叶明泽兴趣不大,索性拉着蒋敬之去杂货铺买盐。
杂货铺这边比西市要清净许多。两人慢悠悠地走着,时不时进店看看,偶尔买点自己感兴趣或家里没有的,倒也怡然自得。
大兴朝生产盐不容易,杂货铺里卖二十五文一斤,这个价格还算公道,有些地方甚至卖到三十文以上。叶明泽买了十来斤,差不多够这次用就行。
☆、第14章 买人
逛着逛着,两人到了人市。今年阳山县附近出现旱情,虽不至于逃难,卖儿卖女的却多了起来。
人市上多数人都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看到他们,叶明泽想起可能要面临的末世,又想起自己身上的变化,便想在人市上碰碰运气。
询问一番后,他选了个口碑不错,做人口买卖的方中人。叶明泽表明来意,想找几个力气大的仆役,男女老少都行。方中人听后,在人市晃荡一圈,他后面就跟了六七个人,还真是男女老少都有。
“叶公子,别看这这几人多数都瘦不拉几的,还真就是这个人市中力气最大的。力气略小些的还有不少,要是公子需要,我就叫他们过来。”
“暂时不用,我先看看这几个。”叶明泽这次挑选仆人目的性很强,这关系到以后他们的生存,只要人品不过关的,其他一切免谈。
这批人看着都老实巴交的,想是农家出身。参考蒋敬之的意见后,叶明泽决定把这七人全都买下。知人知面不知心,现在看着都还好,要是以后出现问题,再发卖就是。
这七人中,有一个近五十的老爷子,三个青壮年男子,两个媳妇子,还有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
“都说说你们以前干过哪些活,有什么手艺,从左到右,一个一个来。”蒋敬之家里曾经仆从如云,对这个还算有点经验。
一番提问下来,七人的详细资料到手。
孙老爷子给了叶明泽一个惊喜,他居然会看天气。出海最重要的就是要规避各种海洋灾难性天气,有他坐镇,安全性大大提高。
叶家村人每次出海前,都会询问村里有经验的长辈,得到他们肯定,才决定是否出海。要是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宁可错过一个好日子,也不愿冒险出海。由此可见,懂得看天气的人才是多么重要。
那还只是在出海前。一旦出了海,海上天气变化快,各人只能凭他自己的经验判断,一个不慎就可能葬身大海之中。要是船上有个会看天气的,能大大提高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
除了孙老,那个年轻小伙子冯大山会一点子木工,别的不好说,打个桌子椅子的没问题。其他几人,都是平常的农家子弟,干农活都是一把好手。
看着这七人,叶明泽想起一个问题:“方中人,他们还有家人一起发卖吗?”
“有的,我马上去叫人过来。”方中人听还有生意,乐颠颠地跑了。
孙老没有家人,只身一人。有家人的只有四个,冯大山有个十五岁的弟弟。两个青壮年,甄庆有个男妻和一儿一女,孩子都还小,另一个王贵带了一个小男孩。文氏家人最多,一家五口,丈夫,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整家人一起买下的最是划算,小孩子基本算是附带。这么十六个人,光小孩子就有五个,叶明泽只花了六十两就全部买下。
近二十个人堆一起太引人注目,叶明泽让其他人在人市入口等着,自己带着蒋敬之和原先的七人继续挑人。
叶明泽告诉七人接下来挑人的要求,只挑选那些让几人感觉特别舒服的。
听着主家奇怪的要求,七人也没什么意见。一个摊子一个摊子轮着看,还真就找出五个符合要求的人来。
叶明泽没说之前,七人还没什么感觉。一旦有了这个意识,他们也觉得奇怪,怎么从前就没有这种感觉,是他们以前忽略了还是?
这五个人分开时还没多大感觉,聚在一起,再加上蒋敬之,影响范围波及到周围几个摊子。幸亏还没人注意到这点,要不哪还轮到他来捡这个便宜?
这几个人已经初步具备安抚人心的功效,假以时日,随着时间的推进,想来能力会变得更强。
前面买的七人,叶明泽还无法确定其中有几个是哨兵。后面买的五人,基本能够断定,应该都是向导。
叶明泽将五人全部买下,包括他们的四个家人,一共花了三十五两。这一次,他总共买了二十五个人,其中小孩子七个,花费九十五两银子。原本准备买田置地的一百两几乎花了个精光。算一算,他手头还有不到二十两。这还多亏他在叶家村呆着,几乎不花费什么钱。
这么一来,叶明泽和蒋敬之手上有三十七个仆役,而他们只有四十亩田地,一年的产出还不够这些人嚼用。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情。叶明泽这次买人本就是为出海捕鱼准备。
他觉得这些人还不够用,以后至少得配备一个造船工匠,最低要求是会修船,再算上会看鱼群的,差的还不止一个半个。慢慢来,先让这些人轮流出海,赚些银钱周转,等明年再视情况而定。
这些人在脏乱的人市呆了几天,不知道身上有没有疾病。叶明泽不放心,带着他们去医馆挨个检查,看没什么大问题,准备打道回府。
路过布店时,蒋敬之想起,家里没有那么多被子,又拐进店铺,买了些便宜的布料和棉花。家里那一亩田的棉花,叶明泽和他说过要为家人添置新被子新棉袄,他就没打算动用。
买人花了不少时间,等到和叶父约好的集合点时,他们已经等了有段时间。看着跟在儿子后面的一大堆人,叶父有些莫名所以。
四人来时乘的马车,现在多了二十几个人,一辆车就不够用了。叶明泽简单交代了一下,叶父没有多问,又去雇了两辆马车。
三辆马车进村,又一次引起了村民的围观。叶家村原本只有董家有一辆马车,后来蒋敬之带来一辆,总共才两辆。现在一下子就见到三辆,不引起围观才怪。
幸好,蒋宅在村东边上,围观的人群也没有尾随,否则见到这么多人不诧异才怪。
叶明泽是临时想起买人,因此蒋宅里没有准备,只能临时收拾出剩下的房间。每户一间,不够的话,单身的人几个人拼一间。
钱所剩不多,叶明泽没有买成品,只好让新买的媳妇丫头连夜赶制被褥。
等先买的七人整理干净,叶明泽仔细询问后,发现他们并不是天生神力,原先力气是比旁人大一点,却不明显,最近一段时间才涨了力气。
听后,叶明泽心中有数。他挑出十六人,分成两拨,每拨八人。这次挑来的疑似的哨兵向导,均匀分在两队里。两拨人轮流出海,这回是歇人不歇船,但凡能出海的日子都出去。
蒋敬之奶娘一家比较特殊,叶明泽没打算让他们出海。和蒋敬之商量后,决定张伯为蒋宅管事,秦妈领着几个媳妇子和丫头,负责管理厨房。张森暂时没派活计,蒋敬之有事时,正好方便随叫随到。
叶家村这里有一点很不好,那就是这里只能种一季粮食。同样的亩数,南方能养活的人数是这边的两倍。这边两亩半田才能养活一个人,这还是在正常的年份,其他开销几乎没有的情况下。要是碰上病痛,甚或遇到灾年,就等着忍饥挨饿吧!
安顿好仆役后,蒋敬之在蒋宅用迟来的午饭,叶明泽则赶回叶家,相信娘和小妹肯定有给他留饭。蒋敬之虽不再吃药膳,但他现在的食物也是很精细的。停药膳后,原本他想和叶家人一同用饭,结果叶明泽没有同意。蒋敬之身体还是比平常人稍弱,吃食尽量营养丰富些为好。叶家伙食逐渐改善,但还没达到这个标准。叶家现在还没有那个能力,天天吃符合蒋敬之身体需要的饭菜。
叶明泽到家后,叶柳把留好的饭菜端进他房里。此时,叶父已经用完饭,他背着手,慢慢踱进叶明泽房间。自从大儿子成亲后,他还没进过新房。把早上卖鱼的钱递给大儿子,一共一两银子。叶明泽没和自家父亲客气,也不推辞,爽快的收下。
“明泽,你们买那么多人,用来干什么?”叶明泽只跟他们简单说了下,具体原因叶父并不清楚。
“主要是让他们出海捕鱼,农忙时帮着下田。”
“那么些人,一年得消耗多少粮食?你媳妇田地出产还不够他们吃的!出海风险又大,不是每回都能有这次的收获,养这么多人划算吗?”叶父心中忧虑,大儿子一家如果日子过不好,他们也开心不起来。毕竟他还有三个儿女要照顾,不能全都补贴给大儿子。他自然是希望自家孩子日子越过越好。
“爹,不用担心,多了不说,每出一次海,捞个一百来斤还是没问题的。”叶明泽就不相信,他们运气能差到如此,拖一天网却什么也捞不着。
叶父原本不置可否,突然想起,上次他大儿子在海水里拖着渔网到处走,觉得这么做,还真有可能每次出海都不空手,也就不再担心。
☆、第15章 烤鱿鱼
叶明泽吃到油爆鱿鱼卷时,突然想起一个赚钱的法子――烤鱿鱼。他有点懊恼,昨天居然没想到这个!家里现在还有十来斤鲜鱿鱼,不知道蒋宅那还有没有剩下,刚才忙着安置新买的下人,都没注意到,别全部都给他制成鱿鱼干了。
叶明泽匆匆扒完午饭,又返回蒋宅。途中正巧碰上回叶家的蒋敬之,顺道带上。
“这么急?”蒋敬之被他带的脚步趔趄。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刚好想起一个让母亲他们赚点家用的法子,我怕秦妈他们太勤劳,把鱿鱼都制备完了。”叶明泽挠挠鼻尖,脚下的步子却没变慢。
两人到蒋宅时,秦妈几个正在收拾鱿鱼。新买的那几个媳妇丫头都在缝制被褥,不过即使她们闲着,短时间内,叶明泽也不会让她们碰吃食。
蒋敬之主动开口:“秦妈,还剩多少鱿鱼?”
秦妈估算了一下:“不多了,大概还有一两百斤。”
叶明泽:“正好,弄完你们手头上的就行,剩下的我另有用处。”
叶家前院,叶母几人正在廊下做点绣活,都是很简单的样式,复杂的她们也做不来。看到叶明泽又把鱿鱼往家拉,一道道视线都交织在他身上,满眼疑惑。
叶明泽不管她们,去堂屋找叶老爷子。
叶老爷子作为一家之主,什么主意都要他拿,叶明泽自然先得询问他的意见。
“爷爷,我刚想起有一个小本买卖――烤鱿鱼,挺适合伯娘婶婶们做的。你看怎么样?”叶明泽开门见山地道。
“烤鱿鱼?和烤羊肉类似?”
这个世界也有游牧民族,烤羊肉流传的还挺广。只是比较贵,一串烤羊肉要两三文钱,普通人家只能偶尔尝个鲜。
“爷爷,您稍等,我让娘她们先做一些尝尝。对了,爷爷,咱们村有烤架吗?”叶明泽记得叶家好像没有烤架。
“董家那有一个,行了,这个我去帮你借。”叶老爷子收到二孙子期盼的眼神,举手投降。
董家是叶家村里唯一一个地主。不过这个地主很小,只有三百多亩田。董家人都不下田,田地都佃给了别人,靠收租过活。租子五五开,交了田税之后,他们每年能收到三万多斤粮食,和叶家收的差不多。董家也有仆役,只是不多。没法子,董家人口也不少,董老爷还纳了两房姨娘,开支很大。光靠这点租子,自然支撑不起董家的排场,他家还有两艘渔船,只比叶明泽新买的渔船小一些,一条租给村民,一条由自家仆役使用。
这样的人家,自然和村里往来不太多,叶老爷子恰好是其中一个。
董老爷听说叶老爷子的来意后,挥手就让家仆搬来烤架,倒是没有唧唧歪歪。
董夫人见自家老爷答应的这么爽快,略感诧异。
“你懂什么?叶家出了两个举子,叶则全还不好说,叶明泽已经能看出点端倪,早晚发达。”做到董老爷这样的,只要不是纨绔子弟败家子,总有点独到的地方。
这点董夫人也赞同,要是她家也能出个秀才举人就好了!
董家这边略过不提,叶家已经忙活开了。
在叶明泽指挥下,大点的兄弟削木签子,伯娘婶婶们清洗鱿鱼。大个的鱿鱼分拆成鱿鱼须鱿鱼卷,小个的直接整个串上。
大概洗了十几斤,叶明泽就没让他们再弄。
此时,烤架已架上炭火,伯娘几个开始轮流烤制。烤法没什么新奇,在叶明泽口述下,几人很快掌握了要诀。麻烦的地方在调料上,叶明泽翻遍厨房,找出叶家所有的调料,拼拼凑凑,总算配出一份还算可以的所谓‘五香粉’。
孜然粉、辣椒粉、椒盐、甜酱、咸酱和五香粉,调料算是齐活了,再多他一时也想不出了。
在场众人按自己口味放上调料,顿时整个院子里都弥漫着烤鱿鱼的诱人香气。甚至都飘到了院外,引得几个小孩子在门外驻足。
一岁的叶岚蹒跚地走向大伯娘,口齿不清地嚷嚷着:“奶,囡囡,吃,吃。”
这么小的孩子吃太咸太辣的东西不好,大伯娘单独挑了还没调味的鱿鱼卷,刷刷几下弄好,待凉了喂她孙女吃。
小家伙那小米牙只能慢慢地啃,半天才能吃下一个,却始终抓着不肯放手。
其他几个稍大点的,听说家里有好东西吃,纷纷赶回家里。等不及洗手就要上前抓,结果被自个娘亲打发去洗刷,还满脸不甘愿。
等几个小的人手一串后,大些的也忍不住出手,一个个吃的满脸都是酱。最先烤的那些,火候掌握的不到位,等到后来逐渐熟练后,烤出来的品相越来越好,香味更是越发浓郁。
看着门口的小孩子眼巴巴地望着,蒋敬之眼神示意叶明泽。叶明泽倒也干脆,让自家小孩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串。鱿鱼很有嚼劲,味道又鲜美,大人小孩都吃的很满足。
蒋敬之还不太习惯太重口的膳食,叶明泽索性调了几串微辣的,两人分着吃。
大家吃的很快,特别是小孩子。叶明泽怕他们吃坏肚子,给他们限定了份量,急的几个堂弟妹围着他转圈。等他好不容易安抚下去,洗好的鱿鱼即将告罄。
叶明泽大致估算了一下,一斤鱿鱼,串个十来串问题不大。按一串一文钱来算,这个买卖做得。
叶老爷子别看已年近六十,牙口还不错,闷声不响吃了好几串。
不用问,叶明泽也知道叶老爷子肯定会赞同。
“爷爷,你看,一串卖个一文没问题吧?”
“问题不大。你准备让谁来做?你伯娘他们?”叶老爷子眼睛不瞎,自然看到都是他四个儿媳妇在烤制。
“嗯,现在不是农闲吗,我想着四家轮着来,留两家在家里帮忙,另两家一家去镇子上,另一家去阳山县城。爷爷,您看怎么样?”
“明泽,就这么点,能卖几天?卖完去哪进货?这个可还算新鲜货,想买都找不到卖家。”
“爷爷,等烤鱿鱼卖开了,还怕担心没货?大家都精着呢,知道这个能吃,虽自己不太会弄,捕到顺便拿市场上卖还是很容易的。”叶明泽一点都不担心这个问题。
“行,就按你说的做。县城和镇子每家轮一次,不用固定哪家城里,哪家镇子,这次赚的钱不用上交。对了,明泽,这个鲜鱿鱼你准备出多少价?”叶老爷子把账目算的很清楚。
“这次就按一文算,以后再看情况。等烤鱿鱼卖开后,肯定有跟风者。烤鱿鱼配料比较麻烦,短时间内,很难弄出类似的味道。不过,很可能出现其他不错的风味。也就今年能卖的比较火,等明年大家伙都研究出独特的口味,咱家就没有优势了。”叶明泽知道,要不了多久,烤鱿鱼会从高利润行业变成只能糊口的行当。
晚饭前,伯娘他们就把明天要用的鱿鱼都收拾完毕。这次由于只有一个烤架,决定去县城卖,顺便再定制两个。
第二天轮到大伯娘做饭,娘也就没去,三婶四婶两人商量好如何分配收益后,决定两人一起去。
这天不是赶集的日子,西市人口没有集日那么多。两人半早上才到,找了个吃食摊点较多的地方,摆开架势烤制起来。
鱿鱼多数人都见过,只是做成吃食却几乎没有。
卖烤鱿鱼有一点好处就是不用吆喝,光是香味就能吸引一堆人。偶尔还能吸引来隔壁街道的行人。
一文一串,不算太便宜,自然也不算贵。糖葫芦都要两文钱一串,吃个肉食只要一文,也还划算。
最先被吸引的自然要属小孩子,拽着大人的手使劲朝鱿鱼摊子上走,不走大哭大闹的也不乏其人。
他们并不担心吃坏肚子,往常捕到鱿鱼都是用来喂猪的。也不是没有人尝试过,只是腥味重,又没处理好,味道自然不好,也就放弃了。
这回看到有人卖,他们也很开心,以后又多了种吃食或多了个收益不是?
一开始,大家还只是一串一串的买。后来尝出味道后,但凡手头有余钱,又爱这个味道的,果断下手多买几串,不要说三串五串,连十串八串的都有。
桶里的鱿鱼串,一串一串减少的很快。眼看没剩几串,被排在最前面的都包圆了。后面的人气得吹胡子瞪眼,却也无可奈何。
这次出来带了五十多斤鱿鱼,只卖了一个多时辰,就全部卖光。毛收入六百文,扣除原料和调料钱,纯收益四百多文。对小摊子来说,简直是暴利。
三婶四婶直到回到家,还乐呵呵的笑个不停。叶家人也不去打扰她们的美梦,任她们在那自得其乐。
叶明泽早就预见到这个情况,大致的收入他都能算清楚。对于此事,他乐见其成。
☆、第16章 晒盐
新买的仆役要养个几天才能出海劳作。这几天里,叶明泽只让孙老和两个能力最强的哨兵向导跟船,不用他们干体力活,只是帮忙指点方向,增加捕获鱼群的能力。
这边旱情一直在持续,只是秋收完成后,农田进入冬歇期。对于今年来说,已不再有影响。
一条两米宽的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叶家村的田地,穿村而过,最后流入大海。多亏这条河流,它的源头在紫青山脉深处,是由高山雪水汇聚而成。因而虽然田地干旱,河流水位降得却不多。叶家村人因此多收了不少粮食。
村子里老人们都在担心明年,今年还算好过,明年还如此就麻烦了。感叹归感叹,对解决问题来说却毫无帮助。叶家村人只能根据以往血一般的教训,紧缩银根,缩衣节食,尽可能增加存活的机会。反正也是农闲,不需要吃太饱。
叶明泽的担忧只大不小。凡是能出海的日子,他都间隔着跟船。期间收获有大有小,多数时间收获都很普通。毕竟他在海水中的视野,相对大海来说还是太小。
这天,又是个艳阳天。
一大早,叶明泽挑着一对空桶,拿着一把锄头、一把铁锹,带着蒋敬之,避人耳目,尽拣着人少的地方走。一直走到没人的地方,方才拐往沙滩。
一直往北,沿着海岸线走了半个小时,叶明泽才停下来。
“明泽,这么神神秘秘地,是为哪般?”蒋敬之开口问过一次,没得到答案后,一直忍到现在才发问,忍功颇为强悍。
“很快就知道了,帮我挖几个坑。”叶明泽选了几个不容易被人看到,又离海不远,潮水不会涨到,阳光还能直射的地方,“呐,在这里挖个一米见方,半米深的坑。”
他们停下来的地方,离村够远,和村子里的田地又隔着几座小山头,被人发现的几率不大。
蒋敬之听了后,不再发问。等叶明泽用锄头挖松泥沙后,他就在后头用铁锹铲土。两人一挖一铲倒也配合默契。
蒋敬之还是第一次使用铲子,感觉颇为神奇。只是新鲜感过后,双手的酸麻感逐渐侵袭神经,不太好受呢!平时看着人们劳作,常感叹农人辛苦,不过也就是感叹罢了。只有亲自领教过,才能深刻体会其中的艰辛。
坚持挖了两个泥沙坑,蒋敬之觉得双手发麻发痛,都要罢工了。叶明泽觉得差不多到了蒋敬之的极限,赶紧叫停。拽过他的双手一看,果然都起泡了。叶明泽挑破水泡,抽出早就预备好的两方纯白棉帕,简单包裹后,示意他先休息一会。
他自己则继续挖坑。叶明泽还记得现代的他第一次下地,握着锄头没干一会,就磨出了水泡,父母尽管心疼,却只让他当天休息。第二天照样跟着下地。这样没几天,手掌就磨出茧子,轻易不会再被磨破皮。
当然,蒋敬之和他的情况不能相比。他当初是农家子弟,即使没下过地,搬搬抬抬也是没少做的。蒋大少爷长这么大,是真正没干过半点活。以他大少爷的身子,能坚持挖两个坑,就已经很了不起。他一点也没有嘲笑他的意思,真的。
蒋敬之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也没有逞强,找了块平坦的石头,拿出桶里放着的一块油布铺上,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欣赏自家男人挖坑的“风姿”。哼,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看起来是早有预谋。
叶明泽看着蒋敬之难得有点脾气,很是享受的接受。又挖了三个坑后,叶明泽没有再挖,倒是开始在坑底铺起干净的细沙。弄完后,他陪着蒋敬之静静地坐了会,便开始挑海水。
一桶又一桶的海水灌进沙坑里。刚挖的坑,倒上水后,海水很快变得浑浊。蒋敬之看着这些,难得皱起眉头,实在想不出做这些有何用处。
叶明泽没有理会蒋敬之,自顾自忙着,一直灌满五个沙坑才停下。接着又挑了几次水,直到沙坑不再往下渗水后,才收工,准备打道回府。
回去的路上,叶明泽面对蒋敬之时不时拿着他那双澄澈又深邃的眼眸瞅他一眼,举手投降。
“你是说你在制盐?”蒋敬之受的刺激有点大,情绪难得起伏。
“嗯,就你所看到的那样,方法很简单。那些海水干了后,坑底会铺满海盐,再过滤一下就可直接食用。我打算每隔几天来一次,一次性多晒制一些,以后就不用老偷偷摸摸的过来。”
“就这么简单?”蒋敬之一时有些难以接受。这真不能怪他,盐铁可都是朝廷管制的。能影响到朝廷的东西,能简单吗?
“这还不是最简单的。更简单的是,在潮水能够涨到的地方挖大池子,然后筑坝拦住。涨潮时打开,海水自动灌满池子,连挑水的工夫都省了。”
“这个,你打算以后都瞒着?”蒋敬之总算回过神来,他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一旦被人知道法子,必会占为己有,被人害命都有可能。毕竟为了利益,人是什么事都有可能干出来的,何况是这样一本万利的事。
“那是当然,我们又没有靠山,自己做肯定是不行的。给别人,我也不乐意。何况卖给别人,我还怕被杀人灭口呢!”叶明泽未尝没有过这个打算,却最终放弃。利润空间太大,自己现在还无法驾驭。
“那个地方安全吗?”蒋敬之有点担心。
“凑合吧,我挖的不多,那边本就没人会去,被发现的机会不大。嗯,为安全起见,以后我们清早摸黑过来。”
说说笑笑,两人很快就接近村子。
蒋敬之还没赶过海,叶明泽干脆在路经的沙滩上,寻了个合适的地方,教他认识海滩上能吃的物什,顺便摸一些虾蟹贝类回家。
现在这个时候并不是赶海的好时机,两人却也无所谓。特别是蒋敬之,从来没接触过这些,看着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感觉特别新奇。
他没什么明确的目标,看到哪个顺眼,就去抓哪个。偶尔看到漂亮的贝壳,他也会停下来看一番。毕竟他还只有十八岁,平时再端得住,某些时候也绷不住。就比如现在,只有他和叶明泽两个人,他没必要顾忌。
叶明泽看着他难得露出小孩子脾气,也配合着疯,毕竟他也不大,不是吗?
“明泽,这些都是什么蟹?”蒋敬之挖出一个个头不大的螃蟹,还拖着一个贝壳,很有特色。
“哦,那个啊,是寄居蟹。这种蟹味道不好,你不要抓了。呐,你边上那个招潮蟹不错,抓那个吧!”
“好的。”蒋敬之放下手中的寄居蟹,转手小心抓起所谓的招潮蟹。蟹钳挺大个,样子比寄居蟹好看不少。
沙滩上东西还剩不少,只是分布的很稀疏,谁让他们选的时机不好。两人一路抓,一路往家的方向赶。再不赶时间,真要错过饭点了。
等两人收获大半桶时,已到了叶家村村东沙滩处。这里东西更少,都被村民赶海时抓走了。
两人没在这里耽搁。幸亏蒋敬之穿的是靴子,在沙滩行走很方便,也不会进水。要不以他那爱干净的性子,穿着几个小时的湿鞋,不难受才怪!
看着自己亲手抓的虾蟹贝类,蒋敬之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一上午都不见人,干什么去了?”叶母接过水桶一看,就没继续往下问。
“这不正闲着,这个正好打发时间,顺便为家里添点菜。”叶明泽打着哈哈。
“行了,你们俩快去洗洗,马上就开饭。”
当晚,叶家餐桌上出现了爆炒鱿鱼,清蒸鲳鱼,一大家子人大快朵颐。尤其是爆炒鱿鱼,特别受小孩子们喜欢,一盘子菜一人几筷子,转眼间就没了,都嚷着没吃够。
呵呵,家里别的不说,鱿鱼可不缺。现在还新鲜,别以后天天吃,吃腻味了。
第二天,叶明泽让他父亲托人给出嫁的大姐和两个姑姑以及外祖父母送些鱼。这个是这里的规矩,只有新船第一次出海才有这个待遇。以后将不再按照规矩行事,只凭亲疏关系送礼。
这次出来,叶明泽把蒋敬之也带着。他一直在家调养身体,很久没出外看看。
阳山县还是老样子,只有几条街道比较热闹。今天正逢大集,西市这边人来人往,都是赶集的农人。
叶明泽他们去的是海鲜批发市场,在西市的最里面。当然这里也零卖,鱼市最外边都是零散的卖家。
阳山县城靠海,这里不缺鱼。鱼市上出货量很大,光靠本地人当然消耗不了这么多。这里来来往往的多数是外地货商,批发价才三五文的海鱼,卖到内陆起码涨到十文以上。一些容易坏的,甚至能涨到几十文。利润空间大,风险自然也不低。没点承压能力的,还不敢做这个活计。
鱼市腥味很大,连叶明泽都不大习惯,更不用说蒋敬之。
“这次先忍忍,下次让明溪明江跟着张伯过来。”叶明泽拍了怕蒋敬之的肩膀,以示安慰。
蒋敬之示意没事,紧皱的眉头却显示他现下并不好受。
来之前,叶明泽根据鲳鱼个头大小,分了三个档次,特别大个的,特别小个的和一般大小的。中间档次跟平常卖一样,四文一斤,小的两文,大的六文。
叶父熟门熟路的找到地方,摆开架势,开始吆喝。出货一向不归叶明泽管,这还是他第一次亲临现场,感觉别有一番风味。
集市上,海鱼种类不少,大部分近海鱼类都能看到,有不少摊位上还售卖虾蟹贝类和海菜。叶明泽看自己帮不上忙,就带着蒋敬之逛起鱼市。
这次出海没弄到虾蟹,叶明泽索性一样买了一种。家里小鱼小虾不缺,这种个大的却很少吃到,他也有点馋了。
蒋敬之虽不习惯这里的味道,却仍看的津津有味。帝都那边新鲜海货很少,他能吃到的多数是干制品,味道跟鲜货不大一样。在这里几个月,倒是吃了不少鲜鱼鲜虾。
叶明泽又买了一些海产后,把东西放在叶父那里,拉着蒋敬之出了鱼市,逛起西市。
西市人声鼎沸,正逢秋收后第一个大集,这是难免的。平常不赶集的日子,这边人流会少很多。
看了一会,发现卖的都是自家有的零碎东西。叶明泽兴趣不大,索性拉着蒋敬之去杂货铺买盐。
杂货铺这边比西市要清净许多。两人慢悠悠地走着,时不时进店看看,偶尔买点自己感兴趣或家里没有的,倒也怡然自得。
大兴朝生产盐不容易,杂货铺里卖二十五文一斤,这个价格还算公道,有些地方甚至卖到三十文以上。叶明泽买了十来斤,差不多够这次用就行。
☆、第14章 买人
逛着逛着,两人到了人市。今年阳山县附近出现旱情,虽不至于逃难,卖儿卖女的却多了起来。
人市上多数人都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看到他们,叶明泽想起可能要面临的末世,又想起自己身上的变化,便想在人市上碰碰运气。
询问一番后,他选了个口碑不错,做人口买卖的方中人。叶明泽表明来意,想找几个力气大的仆役,男女老少都行。方中人听后,在人市晃荡一圈,他后面就跟了六七个人,还真是男女老少都有。
“叶公子,别看这这几人多数都瘦不拉几的,还真就是这个人市中力气最大的。力气略小些的还有不少,要是公子需要,我就叫他们过来。”
“暂时不用,我先看看这几个。”叶明泽这次挑选仆人目的性很强,这关系到以后他们的生存,只要人品不过关的,其他一切免谈。
这批人看着都老实巴交的,想是农家出身。参考蒋敬之的意见后,叶明泽决定把这七人全都买下。知人知面不知心,现在看着都还好,要是以后出现问题,再发卖就是。
这七人中,有一个近五十的老爷子,三个青壮年男子,两个媳妇子,还有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
“都说说你们以前干过哪些活,有什么手艺,从左到右,一个一个来。”蒋敬之家里曾经仆从如云,对这个还算有点经验。
一番提问下来,七人的详细资料到手。
孙老爷子给了叶明泽一个惊喜,他居然会看天气。出海最重要的就是要规避各种海洋灾难性天气,有他坐镇,安全性大大提高。
叶家村人每次出海前,都会询问村里有经验的长辈,得到他们肯定,才决定是否出海。要是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宁可错过一个好日子,也不愿冒险出海。由此可见,懂得看天气的人才是多么重要。
那还只是在出海前。一旦出了海,海上天气变化快,各人只能凭他自己的经验判断,一个不慎就可能葬身大海之中。要是船上有个会看天气的,能大大提高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
除了孙老,那个年轻小伙子冯大山会一点子木工,别的不好说,打个桌子椅子的没问题。其他几人,都是平常的农家子弟,干农活都是一把好手。
看着这七人,叶明泽想起一个问题:“方中人,他们还有家人一起发卖吗?”
“有的,我马上去叫人过来。”方中人听还有生意,乐颠颠地跑了。
孙老没有家人,只身一人。有家人的只有四个,冯大山有个十五岁的弟弟。两个青壮年,甄庆有个男妻和一儿一女,孩子都还小,另一个王贵带了一个小男孩。文氏家人最多,一家五口,丈夫,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整家人一起买下的最是划算,小孩子基本算是附带。这么十六个人,光小孩子就有五个,叶明泽只花了六十两就全部买下。
近二十个人堆一起太引人注目,叶明泽让其他人在人市入口等着,自己带着蒋敬之和原先的七人继续挑人。
叶明泽告诉七人接下来挑人的要求,只挑选那些让几人感觉特别舒服的。
听着主家奇怪的要求,七人也没什么意见。一个摊子一个摊子轮着看,还真就找出五个符合要求的人来。
叶明泽没说之前,七人还没什么感觉。一旦有了这个意识,他们也觉得奇怪,怎么从前就没有这种感觉,是他们以前忽略了还是?
这五个人分开时还没多大感觉,聚在一起,再加上蒋敬之,影响范围波及到周围几个摊子。幸亏还没人注意到这点,要不哪还轮到他来捡这个便宜?
这几个人已经初步具备安抚人心的功效,假以时日,随着时间的推进,想来能力会变得更强。
前面买的七人,叶明泽还无法确定其中有几个是哨兵。后面买的五人,基本能够断定,应该都是向导。
叶明泽将五人全部买下,包括他们的四个家人,一共花了三十五两。这一次,他总共买了二十五个人,其中小孩子七个,花费九十五两银子。原本准备买田置地的一百两几乎花了个精光。算一算,他手头还有不到二十两。这还多亏他在叶家村呆着,几乎不花费什么钱。
这么一来,叶明泽和蒋敬之手上有三十七个仆役,而他们只有四十亩田地,一年的产出还不够这些人嚼用。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情。叶明泽这次买人本就是为出海捕鱼准备。
他觉得这些人还不够用,以后至少得配备一个造船工匠,最低要求是会修船,再算上会看鱼群的,差的还不止一个半个。慢慢来,先让这些人轮流出海,赚些银钱周转,等明年再视情况而定。
这些人在脏乱的人市呆了几天,不知道身上有没有疾病。叶明泽不放心,带着他们去医馆挨个检查,看没什么大问题,准备打道回府。
路过布店时,蒋敬之想起,家里没有那么多被子,又拐进店铺,买了些便宜的布料和棉花。家里那一亩田的棉花,叶明泽和他说过要为家人添置新被子新棉袄,他就没打算动用。
买人花了不少时间,等到和叶父约好的集合点时,他们已经等了有段时间。看着跟在儿子后面的一大堆人,叶父有些莫名所以。
四人来时乘的马车,现在多了二十几个人,一辆车就不够用了。叶明泽简单交代了一下,叶父没有多问,又去雇了两辆马车。
三辆马车进村,又一次引起了村民的围观。叶家村原本只有董家有一辆马车,后来蒋敬之带来一辆,总共才两辆。现在一下子就见到三辆,不引起围观才怪。
幸好,蒋宅在村东边上,围观的人群也没有尾随,否则见到这么多人不诧异才怪。
叶明泽是临时想起买人,因此蒋宅里没有准备,只能临时收拾出剩下的房间。每户一间,不够的话,单身的人几个人拼一间。
钱所剩不多,叶明泽没有买成品,只好让新买的媳妇丫头连夜赶制被褥。
等先买的七人整理干净,叶明泽仔细询问后,发现他们并不是天生神力,原先力气是比旁人大一点,却不明显,最近一段时间才涨了力气。
听后,叶明泽心中有数。他挑出十六人,分成两拨,每拨八人。这次挑来的疑似的哨兵向导,均匀分在两队里。两拨人轮流出海,这回是歇人不歇船,但凡能出海的日子都出去。
蒋敬之奶娘一家比较特殊,叶明泽没打算让他们出海。和蒋敬之商量后,决定张伯为蒋宅管事,秦妈领着几个媳妇子和丫头,负责管理厨房。张森暂时没派活计,蒋敬之有事时,正好方便随叫随到。
叶家村这里有一点很不好,那就是这里只能种一季粮食。同样的亩数,南方能养活的人数是这边的两倍。这边两亩半田才能养活一个人,这还是在正常的年份,其他开销几乎没有的情况下。要是碰上病痛,甚或遇到灾年,就等着忍饥挨饿吧!
安顿好仆役后,蒋敬之在蒋宅用迟来的午饭,叶明泽则赶回叶家,相信娘和小妹肯定有给他留饭。蒋敬之虽不再吃药膳,但他现在的食物也是很精细的。停药膳后,原本他想和叶家人一同用饭,结果叶明泽没有同意。蒋敬之身体还是比平常人稍弱,吃食尽量营养丰富些为好。叶家伙食逐渐改善,但还没达到这个标准。叶家现在还没有那个能力,天天吃符合蒋敬之身体需要的饭菜。
叶明泽到家后,叶柳把留好的饭菜端进他房里。此时,叶父已经用完饭,他背着手,慢慢踱进叶明泽房间。自从大儿子成亲后,他还没进过新房。把早上卖鱼的钱递给大儿子,一共一两银子。叶明泽没和自家父亲客气,也不推辞,爽快的收下。
“明泽,你们买那么多人,用来干什么?”叶明泽只跟他们简单说了下,具体原因叶父并不清楚。
“主要是让他们出海捕鱼,农忙时帮着下田。”
“那么些人,一年得消耗多少粮食?你媳妇田地出产还不够他们吃的!出海风险又大,不是每回都能有这次的收获,养这么多人划算吗?”叶父心中忧虑,大儿子一家如果日子过不好,他们也开心不起来。毕竟他还有三个儿女要照顾,不能全都补贴给大儿子。他自然是希望自家孩子日子越过越好。
“爹,不用担心,多了不说,每出一次海,捞个一百来斤还是没问题的。”叶明泽就不相信,他们运气能差到如此,拖一天网却什么也捞不着。
叶父原本不置可否,突然想起,上次他大儿子在海水里拖着渔网到处走,觉得这么做,还真有可能每次出海都不空手,也就不再担心。
☆、第15章 烤鱿鱼
叶明泽吃到油爆鱿鱼卷时,突然想起一个赚钱的法子――烤鱿鱼。他有点懊恼,昨天居然没想到这个!家里现在还有十来斤鲜鱿鱼,不知道蒋宅那还有没有剩下,刚才忙着安置新买的下人,都没注意到,别全部都给他制成鱿鱼干了。
叶明泽匆匆扒完午饭,又返回蒋宅。途中正巧碰上回叶家的蒋敬之,顺道带上。
“这么急?”蒋敬之被他带的脚步趔趄。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刚好想起一个让母亲他们赚点家用的法子,我怕秦妈他们太勤劳,把鱿鱼都制备完了。”叶明泽挠挠鼻尖,脚下的步子却没变慢。
两人到蒋宅时,秦妈几个正在收拾鱿鱼。新买的那几个媳妇丫头都在缝制被褥,不过即使她们闲着,短时间内,叶明泽也不会让她们碰吃食。
蒋敬之主动开口:“秦妈,还剩多少鱿鱼?”
秦妈估算了一下:“不多了,大概还有一两百斤。”
叶明泽:“正好,弄完你们手头上的就行,剩下的我另有用处。”
叶家前院,叶母几人正在廊下做点绣活,都是很简单的样式,复杂的她们也做不来。看到叶明泽又把鱿鱼往家拉,一道道视线都交织在他身上,满眼疑惑。
叶明泽不管她们,去堂屋找叶老爷子。
叶老爷子作为一家之主,什么主意都要他拿,叶明泽自然先得询问他的意见。
“爷爷,我刚想起有一个小本买卖――烤鱿鱼,挺适合伯娘婶婶们做的。你看怎么样?”叶明泽开门见山地道。
“烤鱿鱼?和烤羊肉类似?”
这个世界也有游牧民族,烤羊肉流传的还挺广。只是比较贵,一串烤羊肉要两三文钱,普通人家只能偶尔尝个鲜。
“爷爷,您稍等,我让娘她们先做一些尝尝。对了,爷爷,咱们村有烤架吗?”叶明泽记得叶家好像没有烤架。
“董家那有一个,行了,这个我去帮你借。”叶老爷子收到二孙子期盼的眼神,举手投降。
董家是叶家村里唯一一个地主。不过这个地主很小,只有三百多亩田。董家人都不下田,田地都佃给了别人,靠收租过活。租子五五开,交了田税之后,他们每年能收到三万多斤粮食,和叶家收的差不多。董家也有仆役,只是不多。没法子,董家人口也不少,董老爷还纳了两房姨娘,开支很大。光靠这点租子,自然支撑不起董家的排场,他家还有两艘渔船,只比叶明泽新买的渔船小一些,一条租给村民,一条由自家仆役使用。
这样的人家,自然和村里往来不太多,叶老爷子恰好是其中一个。
董老爷听说叶老爷子的来意后,挥手就让家仆搬来烤架,倒是没有唧唧歪歪。
董夫人见自家老爷答应的这么爽快,略感诧异。
“你懂什么?叶家出了两个举子,叶则全还不好说,叶明泽已经能看出点端倪,早晚发达。”做到董老爷这样的,只要不是纨绔子弟败家子,总有点独到的地方。
这点董夫人也赞同,要是她家也能出个秀才举人就好了!
董家这边略过不提,叶家已经忙活开了。
在叶明泽指挥下,大点的兄弟削木签子,伯娘婶婶们清洗鱿鱼。大个的鱿鱼分拆成鱿鱼须鱿鱼卷,小个的直接整个串上。
大概洗了十几斤,叶明泽就没让他们再弄。
此时,烤架已架上炭火,伯娘几个开始轮流烤制。烤法没什么新奇,在叶明泽口述下,几人很快掌握了要诀。麻烦的地方在调料上,叶明泽翻遍厨房,找出叶家所有的调料,拼拼凑凑,总算配出一份还算可以的所谓‘五香粉’。
孜然粉、辣椒粉、椒盐、甜酱、咸酱和五香粉,调料算是齐活了,再多他一时也想不出了。
在场众人按自己口味放上调料,顿时整个院子里都弥漫着烤鱿鱼的诱人香气。甚至都飘到了院外,引得几个小孩子在门外驻足。
一岁的叶岚蹒跚地走向大伯娘,口齿不清地嚷嚷着:“奶,囡囡,吃,吃。”
这么小的孩子吃太咸太辣的东西不好,大伯娘单独挑了还没调味的鱿鱼卷,刷刷几下弄好,待凉了喂她孙女吃。
小家伙那小米牙只能慢慢地啃,半天才能吃下一个,却始终抓着不肯放手。
其他几个稍大点的,听说家里有好东西吃,纷纷赶回家里。等不及洗手就要上前抓,结果被自个娘亲打发去洗刷,还满脸不甘愿。
等几个小的人手一串后,大些的也忍不住出手,一个个吃的满脸都是酱。最先烤的那些,火候掌握的不到位,等到后来逐渐熟练后,烤出来的品相越来越好,香味更是越发浓郁。
看着门口的小孩子眼巴巴地望着,蒋敬之眼神示意叶明泽。叶明泽倒也干脆,让自家小孩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串。鱿鱼很有嚼劲,味道又鲜美,大人小孩都吃的很满足。
蒋敬之还不太习惯太重口的膳食,叶明泽索性调了几串微辣的,两人分着吃。
大家吃的很快,特别是小孩子。叶明泽怕他们吃坏肚子,给他们限定了份量,急的几个堂弟妹围着他转圈。等他好不容易安抚下去,洗好的鱿鱼即将告罄。
叶明泽大致估算了一下,一斤鱿鱼,串个十来串问题不大。按一串一文钱来算,这个买卖做得。
叶老爷子别看已年近六十,牙口还不错,闷声不响吃了好几串。
不用问,叶明泽也知道叶老爷子肯定会赞同。
“爷爷,你看,一串卖个一文没问题吧?”
“问题不大。你准备让谁来做?你伯娘他们?”叶老爷子眼睛不瞎,自然看到都是他四个儿媳妇在烤制。
“嗯,现在不是农闲吗,我想着四家轮着来,留两家在家里帮忙,另两家一家去镇子上,另一家去阳山县城。爷爷,您看怎么样?”
“明泽,就这么点,能卖几天?卖完去哪进货?这个可还算新鲜货,想买都找不到卖家。”
“爷爷,等烤鱿鱼卖开了,还怕担心没货?大家都精着呢,知道这个能吃,虽自己不太会弄,捕到顺便拿市场上卖还是很容易的。”叶明泽一点都不担心这个问题。
“行,就按你说的做。县城和镇子每家轮一次,不用固定哪家城里,哪家镇子,这次赚的钱不用上交。对了,明泽,这个鲜鱿鱼你准备出多少价?”叶老爷子把账目算的很清楚。
“这次就按一文算,以后再看情况。等烤鱿鱼卖开后,肯定有跟风者。烤鱿鱼配料比较麻烦,短时间内,很难弄出类似的味道。不过,很可能出现其他不错的风味。也就今年能卖的比较火,等明年大家伙都研究出独特的口味,咱家就没有优势了。”叶明泽知道,要不了多久,烤鱿鱼会从高利润行业变成只能糊口的行当。
晚饭前,伯娘他们就把明天要用的鱿鱼都收拾完毕。这次由于只有一个烤架,决定去县城卖,顺便再定制两个。
第二天轮到大伯娘做饭,娘也就没去,三婶四婶两人商量好如何分配收益后,决定两人一起去。
这天不是赶集的日子,西市人口没有集日那么多。两人半早上才到,找了个吃食摊点较多的地方,摆开架势烤制起来。
鱿鱼多数人都见过,只是做成吃食却几乎没有。
卖烤鱿鱼有一点好处就是不用吆喝,光是香味就能吸引一堆人。偶尔还能吸引来隔壁街道的行人。
一文一串,不算太便宜,自然也不算贵。糖葫芦都要两文钱一串,吃个肉食只要一文,也还划算。
最先被吸引的自然要属小孩子,拽着大人的手使劲朝鱿鱼摊子上走,不走大哭大闹的也不乏其人。
他们并不担心吃坏肚子,往常捕到鱿鱼都是用来喂猪的。也不是没有人尝试过,只是腥味重,又没处理好,味道自然不好,也就放弃了。
这回看到有人卖,他们也很开心,以后又多了种吃食或多了个收益不是?
一开始,大家还只是一串一串的买。后来尝出味道后,但凡手头有余钱,又爱这个味道的,果断下手多买几串,不要说三串五串,连十串八串的都有。
桶里的鱿鱼串,一串一串减少的很快。眼看没剩几串,被排在最前面的都包圆了。后面的人气得吹胡子瞪眼,却也无可奈何。
这次出来带了五十多斤鱿鱼,只卖了一个多时辰,就全部卖光。毛收入六百文,扣除原料和调料钱,纯收益四百多文。对小摊子来说,简直是暴利。
三婶四婶直到回到家,还乐呵呵的笑个不停。叶家人也不去打扰她们的美梦,任她们在那自得其乐。
叶明泽早就预见到这个情况,大致的收入他都能算清楚。对于此事,他乐见其成。
☆、第16章 晒盐
新买的仆役要养个几天才能出海劳作。这几天里,叶明泽只让孙老和两个能力最强的哨兵向导跟船,不用他们干体力活,只是帮忙指点方向,增加捕获鱼群的能力。
这边旱情一直在持续,只是秋收完成后,农田进入冬歇期。对于今年来说,已不再有影响。
一条两米宽的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叶家村的田地,穿村而过,最后流入大海。多亏这条河流,它的源头在紫青山脉深处,是由高山雪水汇聚而成。因而虽然田地干旱,河流水位降得却不多。叶家村人因此多收了不少粮食。
村子里老人们都在担心明年,今年还算好过,明年还如此就麻烦了。感叹归感叹,对解决问题来说却毫无帮助。叶家村人只能根据以往血一般的教训,紧缩银根,缩衣节食,尽可能增加存活的机会。反正也是农闲,不需要吃太饱。
叶明泽的担忧只大不小。凡是能出海的日子,他都间隔着跟船。期间收获有大有小,多数时间收获都很普通。毕竟他在海水中的视野,相对大海来说还是太小。
这天,又是个艳阳天。
一大早,叶明泽挑着一对空桶,拿着一把锄头、一把铁锹,带着蒋敬之,避人耳目,尽拣着人少的地方走。一直走到没人的地方,方才拐往沙滩。
一直往北,沿着海岸线走了半个小时,叶明泽才停下来。
“明泽,这么神神秘秘地,是为哪般?”蒋敬之开口问过一次,没得到答案后,一直忍到现在才发问,忍功颇为强悍。
“很快就知道了,帮我挖几个坑。”叶明泽选了几个不容易被人看到,又离海不远,潮水不会涨到,阳光还能直射的地方,“呐,在这里挖个一米见方,半米深的坑。”
他们停下来的地方,离村够远,和村子里的田地又隔着几座小山头,被人发现的几率不大。
蒋敬之听了后,不再发问。等叶明泽用锄头挖松泥沙后,他就在后头用铁锹铲土。两人一挖一铲倒也配合默契。
蒋敬之还是第一次使用铲子,感觉颇为神奇。只是新鲜感过后,双手的酸麻感逐渐侵袭神经,不太好受呢!平时看着人们劳作,常感叹农人辛苦,不过也就是感叹罢了。只有亲自领教过,才能深刻体会其中的艰辛。
坚持挖了两个泥沙坑,蒋敬之觉得双手发麻发痛,都要罢工了。叶明泽觉得差不多到了蒋敬之的极限,赶紧叫停。拽过他的双手一看,果然都起泡了。叶明泽挑破水泡,抽出早就预备好的两方纯白棉帕,简单包裹后,示意他先休息一会。
他自己则继续挖坑。叶明泽还记得现代的他第一次下地,握着锄头没干一会,就磨出了水泡,父母尽管心疼,却只让他当天休息。第二天照样跟着下地。这样没几天,手掌就磨出茧子,轻易不会再被磨破皮。
当然,蒋敬之和他的情况不能相比。他当初是农家子弟,即使没下过地,搬搬抬抬也是没少做的。蒋大少爷长这么大,是真正没干过半点活。以他大少爷的身子,能坚持挖两个坑,就已经很了不起。他一点也没有嘲笑他的意思,真的。
蒋敬之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也没有逞强,找了块平坦的石头,拿出桶里放着的一块油布铺上,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欣赏自家男人挖坑的“风姿”。哼,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看起来是早有预谋。
叶明泽看着蒋敬之难得有点脾气,很是享受的接受。又挖了三个坑后,叶明泽没有再挖,倒是开始在坑底铺起干净的细沙。弄完后,他陪着蒋敬之静静地坐了会,便开始挑海水。
一桶又一桶的海水灌进沙坑里。刚挖的坑,倒上水后,海水很快变得浑浊。蒋敬之看着这些,难得皱起眉头,实在想不出做这些有何用处。
叶明泽没有理会蒋敬之,自顾自忙着,一直灌满五个沙坑才停下。接着又挑了几次水,直到沙坑不再往下渗水后,才收工,准备打道回府。
回去的路上,叶明泽面对蒋敬之时不时拿着他那双澄澈又深邃的眼眸瞅他一眼,举手投降。
“你是说你在制盐?”蒋敬之受的刺激有点大,情绪难得起伏。
“嗯,就你所看到的那样,方法很简单。那些海水干了后,坑底会铺满海盐,再过滤一下就可直接食用。我打算每隔几天来一次,一次性多晒制一些,以后就不用老偷偷摸摸的过来。”
“就这么简单?”蒋敬之一时有些难以接受。这真不能怪他,盐铁可都是朝廷管制的。能影响到朝廷的东西,能简单吗?
“这还不是最简单的。更简单的是,在潮水能够涨到的地方挖大池子,然后筑坝拦住。涨潮时打开,海水自动灌满池子,连挑水的工夫都省了。”
“这个,你打算以后都瞒着?”蒋敬之总算回过神来,他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一旦被人知道法子,必会占为己有,被人害命都有可能。毕竟为了利益,人是什么事都有可能干出来的,何况是这样一本万利的事。
“那是当然,我们又没有靠山,自己做肯定是不行的。给别人,我也不乐意。何况卖给别人,我还怕被杀人灭口呢!”叶明泽未尝没有过这个打算,却最终放弃。利润空间太大,自己现在还无法驾驭。
“那个地方安全吗?”蒋敬之有点担心。
“凑合吧,我挖的不多,那边本就没人会去,被发现的机会不大。嗯,为安全起见,以后我们清早摸黑过来。”
说说笑笑,两人很快就接近村子。
蒋敬之还没赶过海,叶明泽干脆在路经的沙滩上,寻了个合适的地方,教他认识海滩上能吃的物什,顺便摸一些虾蟹贝类回家。
现在这个时候并不是赶海的好时机,两人却也无所谓。特别是蒋敬之,从来没接触过这些,看着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感觉特别新奇。
他没什么明确的目标,看到哪个顺眼,就去抓哪个。偶尔看到漂亮的贝壳,他也会停下来看一番。毕竟他还只有十八岁,平时再端得住,某些时候也绷不住。就比如现在,只有他和叶明泽两个人,他没必要顾忌。
叶明泽看着他难得露出小孩子脾气,也配合着疯,毕竟他也不大,不是吗?
“明泽,这些都是什么蟹?”蒋敬之挖出一个个头不大的螃蟹,还拖着一个贝壳,很有特色。
“哦,那个啊,是寄居蟹。这种蟹味道不好,你不要抓了。呐,你边上那个招潮蟹不错,抓那个吧!”
“好的。”蒋敬之放下手中的寄居蟹,转手小心抓起所谓的招潮蟹。蟹钳挺大个,样子比寄居蟹好看不少。
沙滩上东西还剩不少,只是分布的很稀疏,谁让他们选的时机不好。两人一路抓,一路往家的方向赶。再不赶时间,真要错过饭点了。
等两人收获大半桶时,已到了叶家村村东沙滩处。这里东西更少,都被村民赶海时抓走了。
两人没在这里耽搁。幸亏蒋敬之穿的是靴子,在沙滩行走很方便,也不会进水。要不以他那爱干净的性子,穿着几个小时的湿鞋,不难受才怪!
看着自己亲手抓的虾蟹贝类,蒋敬之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一上午都不见人,干什么去了?”叶母接过水桶一看,就没继续往下问。
“这不正闲着,这个正好打发时间,顺便为家里添点菜。”叶明泽打着哈哈。
“行了,你们俩快去洗洗,马上就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