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就得靠这些孩子了
第34章 就得靠这些孩子了
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祭酒,副职称国子司业,均是造诣深厚的饱学之士充任。
除了直系的国子监,旁系学校包括崇文馆、弘文馆、崇玄学等等。
但是无论直系官学,还是旁系官学,都有着很大的弊端。
像国子监,就属于贵族学校,其中的庶子与贵族比例甚至不足十比一。
而地方官学,只有那些上州以及部分发达的中州才会设立。
像黔州这种地方,连饭都吃不饱,就更别提读书了。
只要能走路、并且有力气的孩子,都是下地干活,好赚钱养家。
至于读书…整个黔州就只有那些有钱人才有能力学习,而普通百姓,只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年复一年,世世代代…
总之,现在阶级已经固化,有钱人越来越有钱,而穷人则依旧是穷人。
被固化的不仅仅是阶级,还有思想。
“李公爷,你怎么了?”
诸葛亮发现他的异样,不由得开口问道。
李承乾望着那些辛苦劳作的孩子,火红的太阳将他们脸蛋晒的通红,连挥动锄头都是有气无力的。
“诸葛亮,你说要想让一个国家经久不衰,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承乾问道。
诸葛亮抿嘴想了一会儿,“开明的政策,扎实的经济。”
“嗯,对,也不对!”
李承乾点头,笑着道:“那你说说,如何能做到这些?”
诸葛亮沉吟道:“要靠人。”
“没错!”
李承乾看着那些孩子,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未来,就得靠这些孩子了…”
“这么说也对,可…唉,李公爷,黔州的情况亮也了解了不少。”
诸葛亮叹了口气,有些无奈,“黔州没有学府,黔州那些富户都是将自家孩子送到千里之外的越州。”
越州,是整个江南道最大的城市,设有越州大都督府,负责江南道的政务。
那里不仅有官学,更有私学。
私学属于私人教育的范畴。
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成人教育,多由名师指授,主要是教授儒经举业。
二是童蒙教育,多由乡间儒士教授,主要是讲授启蒙的基本知识。
在私学中学到知识后,并且想参加科举的,就可向当地州、县官府报考,等通过州县考核之后,就可以去长安参加科考。
相对而言,大唐的教育还是比较开放,所以私学比较多。
但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创办私学的,你必须得在文坛中有地位,才能吸引别人来报名。
不过在黔州,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反正大家都是目不识丁,只要有点学问的人,都可以创办私学。
“诸葛亮,回刺史府之后,你便写一则公告,说刺史府召集天下有学识之人,只要有能力,俸禄不是问题!”
李承乾道。
“喏!”
…
而就在李承乾准备为黔州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时,千里之外的长安,却掀起了一场风暴。
大明宫,紫宸殿。
紫宸殿是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三大内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
在大明宫的三座主殿中,紫宸殿的作用稍逊于其余两座主殿。
它的作用,相当于皇帝的“私人住所”,皇帝的日常起居均在此处,平日里还会在这里批阅奏章,接见入阁大臣。
这里并非朝堂,有资格被召见到紫宸殿的官员,大多是皇帝的心腹。
得以入阁的大臣,会将进入紫宸殿当成一种荣耀。
倘若皇帝在紫宸殿中召见大臣,君臣之间的相处会比在朝堂上更加随意。
在紫宸殿中,坐着四个人!
主位上的李世民,底下分别坐着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三人。
说实话,现在三人已经有心理阴影了。
几个月前,他们莫名其妙同意了李承乾的无理要求,以国公之位被流放,还能有五千将士护送。
这哪里像是被流放,分明就是去渡假嘛。
这件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是朝堂,还有民间,都对此事议论纷纷。
事后三人也很郁闷,因为他们那天也不知抽什么风,明明是要拒绝的,但话到嘴边,却突然就同意了。
三人事后还讨论了一番,都觉得有些诡异,那时候,他们的身体行动跟思想完全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反应。
最后,三人统一了结果。
那就是李承乾肯定会妖术,或者说他手底下有会妖术的人。
所以现在,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三人都不想再谈关于李承乾的事,因为那是三人心中的痛。
本以为李承乾被发配黔州,这辈子都不会听到他的名字,可没想到…李世民却突然把他们叫来紫宸殿,并且说要一起商量关于李承乾的事情。
这就是在三人心口上撒盐啊,但皇帝的话,他们又不得不听。
“三位爱卿,朕打算复设黔州都督府,并立李承乾为黔州都督,如何?”
李世民淡淡的问道。
三人面面相觑,随后长孙无忌站起身,说道:“陛下,复设黔州大都督,臣并没有异议,但对于李承乾任都督一事…臣觉得,还是得重新考虑一下。”
李世民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皱眉道:“诸位,朕也不想立李承乾为都督,但是黔州地处偏僻,且民风彪悍,百姓更是尚未教化,若是将都督一职交由外人,朕很怕他们会利用百姓做出对大唐不利的事来。”
“但是朕的几个皇子,都已经封了职位封地,若是随意改封也不太好,所以思来想去,就决定让承乾任都督一职。”
“可是…”长孙无忌还要说话,李世民却摆了摆手,然后将一封奏折递给他。
“这是关于黔州刺史沈良的奏折,你们看看吧。”
长孙无忌打开奏折,而房玄龄和高士廉纷纷凑过来,共同浏览起来。
良久,长孙无忌才放下奏折。
“当官不为民做主,反而想方设法鱼肉百姓,当真是该死!”
长孙无忌愤恨道。
而房玄龄和高士廉脸色也有些难堪。
李世民叹了口气,“大唐疆域辽阔,朕虽自认是个明君,但也鞭长莫及,天下之大,总有朕管不到的地方。”
长孙无忌咂摸着嘴,算是品出李世民的话了,“陛下,依您之言,让承乾当这个都督,倒真有些道理。”
李世民摇摇头,将另一封奏折递给他们,“这是黔州如今的情况,你们看看吧。”
长孙无忌再次拿起来。
当看到第一句话时,三人都不禁皱了皱眉。
“黔国公诛杀黔州刺史沈良…”
这件事就有些大逆不道了,诛杀朝廷官员,可是相当于造反。
但长孙无忌三人又知道沈良犯下大错,死不足惜,这么一想…他就算被杀,也好像很正常。
所以,三人便自动忽略了这句话,继续往下看…
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祭酒,副职称国子司业,均是造诣深厚的饱学之士充任。
除了直系的国子监,旁系学校包括崇文馆、弘文馆、崇玄学等等。
但是无论直系官学,还是旁系官学,都有着很大的弊端。
像国子监,就属于贵族学校,其中的庶子与贵族比例甚至不足十比一。
而地方官学,只有那些上州以及部分发达的中州才会设立。
像黔州这种地方,连饭都吃不饱,就更别提读书了。
只要能走路、并且有力气的孩子,都是下地干活,好赚钱养家。
至于读书…整个黔州就只有那些有钱人才有能力学习,而普通百姓,只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年复一年,世世代代…
总之,现在阶级已经固化,有钱人越来越有钱,而穷人则依旧是穷人。
被固化的不仅仅是阶级,还有思想。
“李公爷,你怎么了?”
诸葛亮发现他的异样,不由得开口问道。
李承乾望着那些辛苦劳作的孩子,火红的太阳将他们脸蛋晒的通红,连挥动锄头都是有气无力的。
“诸葛亮,你说要想让一个国家经久不衰,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承乾问道。
诸葛亮抿嘴想了一会儿,“开明的政策,扎实的经济。”
“嗯,对,也不对!”
李承乾点头,笑着道:“那你说说,如何能做到这些?”
诸葛亮沉吟道:“要靠人。”
“没错!”
李承乾看着那些孩子,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未来,就得靠这些孩子了…”
“这么说也对,可…唉,李公爷,黔州的情况亮也了解了不少。”
诸葛亮叹了口气,有些无奈,“黔州没有学府,黔州那些富户都是将自家孩子送到千里之外的越州。”
越州,是整个江南道最大的城市,设有越州大都督府,负责江南道的政务。
那里不仅有官学,更有私学。
私学属于私人教育的范畴。
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成人教育,多由名师指授,主要是教授儒经举业。
二是童蒙教育,多由乡间儒士教授,主要是讲授启蒙的基本知识。
在私学中学到知识后,并且想参加科举的,就可向当地州、县官府报考,等通过州县考核之后,就可以去长安参加科考。
相对而言,大唐的教育还是比较开放,所以私学比较多。
但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创办私学的,你必须得在文坛中有地位,才能吸引别人来报名。
不过在黔州,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反正大家都是目不识丁,只要有点学问的人,都可以创办私学。
“诸葛亮,回刺史府之后,你便写一则公告,说刺史府召集天下有学识之人,只要有能力,俸禄不是问题!”
李承乾道。
“喏!”
…
而就在李承乾准备为黔州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时,千里之外的长安,却掀起了一场风暴。
大明宫,紫宸殿。
紫宸殿是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三大内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
在大明宫的三座主殿中,紫宸殿的作用稍逊于其余两座主殿。
它的作用,相当于皇帝的“私人住所”,皇帝的日常起居均在此处,平日里还会在这里批阅奏章,接见入阁大臣。
这里并非朝堂,有资格被召见到紫宸殿的官员,大多是皇帝的心腹。
得以入阁的大臣,会将进入紫宸殿当成一种荣耀。
倘若皇帝在紫宸殿中召见大臣,君臣之间的相处会比在朝堂上更加随意。
在紫宸殿中,坐着四个人!
主位上的李世民,底下分别坐着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三人。
说实话,现在三人已经有心理阴影了。
几个月前,他们莫名其妙同意了李承乾的无理要求,以国公之位被流放,还能有五千将士护送。
这哪里像是被流放,分明就是去渡假嘛。
这件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是朝堂,还有民间,都对此事议论纷纷。
事后三人也很郁闷,因为他们那天也不知抽什么风,明明是要拒绝的,但话到嘴边,却突然就同意了。
三人事后还讨论了一番,都觉得有些诡异,那时候,他们的身体行动跟思想完全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反应。
最后,三人统一了结果。
那就是李承乾肯定会妖术,或者说他手底下有会妖术的人。
所以现在,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三人都不想再谈关于李承乾的事,因为那是三人心中的痛。
本以为李承乾被发配黔州,这辈子都不会听到他的名字,可没想到…李世民却突然把他们叫来紫宸殿,并且说要一起商量关于李承乾的事情。
这就是在三人心口上撒盐啊,但皇帝的话,他们又不得不听。
“三位爱卿,朕打算复设黔州都督府,并立李承乾为黔州都督,如何?”
李世民淡淡的问道。
三人面面相觑,随后长孙无忌站起身,说道:“陛下,复设黔州大都督,臣并没有异议,但对于李承乾任都督一事…臣觉得,还是得重新考虑一下。”
李世民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皱眉道:“诸位,朕也不想立李承乾为都督,但是黔州地处偏僻,且民风彪悍,百姓更是尚未教化,若是将都督一职交由外人,朕很怕他们会利用百姓做出对大唐不利的事来。”
“但是朕的几个皇子,都已经封了职位封地,若是随意改封也不太好,所以思来想去,就决定让承乾任都督一职。”
“可是…”长孙无忌还要说话,李世民却摆了摆手,然后将一封奏折递给他。
“这是关于黔州刺史沈良的奏折,你们看看吧。”
长孙无忌打开奏折,而房玄龄和高士廉纷纷凑过来,共同浏览起来。
良久,长孙无忌才放下奏折。
“当官不为民做主,反而想方设法鱼肉百姓,当真是该死!”
长孙无忌愤恨道。
而房玄龄和高士廉脸色也有些难堪。
李世民叹了口气,“大唐疆域辽阔,朕虽自认是个明君,但也鞭长莫及,天下之大,总有朕管不到的地方。”
长孙无忌咂摸着嘴,算是品出李世民的话了,“陛下,依您之言,让承乾当这个都督,倒真有些道理。”
李世民摇摇头,将另一封奏折递给他们,“这是黔州如今的情况,你们看看吧。”
长孙无忌再次拿起来。
当看到第一句话时,三人都不禁皱了皱眉。
“黔国公诛杀黔州刺史沈良…”
这件事就有些大逆不道了,诛杀朝廷官员,可是相当于造反。
但长孙无忌三人又知道沈良犯下大错,死不足惜,这么一想…他就算被杀,也好像很正常。
所以,三人便自动忽略了这句话,继续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