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救济有度
第108章救济有度
若是再来一件事,怕是刚刚觉得人手松一些,立马就又要指使人团团转,自己也要跟着受累了。
于是李承乾就先把另外想办法赚一笔钱的事情,暂时放下。
第二日早朝,李二果然提起了难民和襄州之事。
因为当时李二是立刻让京兆府尹和杜如晦等人将难民安置好的,此时李二也先问了这些难民的情况。
杜如晦知道李二看重此事,事关那么多的难民,他也不敢松懈疏忽,当时就与京兆府尹商量了要如何安排。
让难民修路,也要让他们身体恢复一点,有力气了,才能让人干活。
而且,既然他们知道了,肯定不能让那些难民就挤在城外,肯定要找地方让他们暂时居住着。
想要搭建个简易的居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毕竟人数太多,一时半会儿的就算能够找到足够大的宽阔地方,也不可能立马搭建其能遮风挡雨的好住处。
“陛下,昨日臣与京兆府尹商量过,将那些难民暂时安置在周边的寺庙观宇中休息。同时,也找到了地方,正在建造给这些难民暂住的棚户。”
“我们也暂时从粮仓中拿出部分粮食,给这些难民做了粥,如今他们性命暂时无虞。”
李承乾一边听着杜如晦的话,一边在心里吐槽。
【哎呀,这样还不是要花一大笔钱给这些人养身体?】
【难道就不怕有些人就是想要朝廷养着,故意一直一直身体都不好呢?】
【这些就应该说清楚!全部都要从他们之后的工钱里面扣!】
【就不能说是朝廷在赈灾!修路是修路,赈灾是赈灾。一定要分开了!】
【不然那些人就都分不清自己的身份。】
【到时候路也不好好修!】
【那这以工代赈还有什么意义?】
杜如晦不知道李承乾在吐槽些什么,他依旧将自己昨日与京兆府尹做的那些,以及现在这些难民的情况,一一说了出来。
李二本来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以往他们赈灾的时候,大多都是这样,朝廷有粮,就是朝廷开仓放粮。
没有的话,就要劝大户募捐。
然后就是将灾民安置在那些寺庙当中。
每逢灾情,那些寺庙都会开放庙宇,给那些灾民暂时居住,也会捐出些吃食衣物之类的,来积攒功德。
不然的话,这些寺庙,下次怕是就没有人再去了。
之后还有什么劝富足之家捐出钱粮谷米,还有什么布匹衣物以及药材之类的。
毕竟每逢灾情,那些难民都是受罪的,总有些人生病。
一旦生病,就有可能熬不过去。
但是朝廷的力量有限,做不来给每个人治病。
那就只能用一些常见的药材,配出一些大家都吃的药,驱寒或者什么能够强身的。
也只能说是尽力而为。
但是李承乾的想法却是比较新颖的。
以工代赈,若是办得好了,可以省下一大笔赈灾银子。
但这也仅限于那些灾民没有受到太多的损伤时,比较适用。
不然的话,灾民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身子疲惫或是染上了病,那又要如何做事呢?
李二对于此法还不够了解透彻。
此时听到李承乾提起这些,也是头脑顿时清晰起来。
这些难民是能够长途跋涉到长安的,并非动也动不得只能等着朝廷救济的。
既然打算以工代赈,那就不能让这些难民觉得,他们就是不做事,也能够得到朝廷的救济。
不然的话,到时候,还有几人肯老老实实的做事呢?
所以这两者一定要分开了。
救济是要做的,但是不可太过。
让这些人暂时性命无虞便是了,至于攒钱什么的,就不用提了。
“此事需特别注意一点,朝廷的救济与修路一事无关。朝廷不能拨太多的钱粮,若不做事,便不能有工钱。”
“这些人也只得每日一顿粥,让他们暂住在庙宇,顶多每人再给一件稍厚的衣裳。多的就没有了。等几日后,见他们身体稍有恢复,便不再供给吃食。”
“若有谁发善心给他们施粥给东西的,那不在朝廷管辖范围之内。但是几日后,便叫他们去做事。但凡做事的,按日发工钱。”
“但是要比寻常少一些,少的这部分用来给他们准备吃食,以及建造住处。当然了这钱是长长久久慢慢扣的,一次不能扣太多。要保证他们手里时能够拿到些许工钱的。”
这就是要给他们希望,指给他们一条活路。
但是朝廷不能一直负担他们。
现在还要预备着襄州那边的事情,到时候也不光是要查清此事真相,还要救济那边的在明,还要考虑灾后重建。
这些难民既然逃过来了,想必在得知此事朝廷已经知道,开始处理了,也会想要回去。
但是却不能事朝廷出钱粮送人回去。
那样抛费也太大了。
倒不如他们做一阵子的工,到时候就自然而然的赚够了能够回乡的钱。
这样他们可以回去,也不用朝廷多余拨出一笔钱来,也是一件好事。
到时候灾后重建的工作,也可以用以工代赈的办法,让他们还有余力的灾民参与建造,还能够让那些人有个赚钱的办法,有个指望。
“陛下,朝廷出面救济难民,本是应当的。怎么还能几日后就不给了呢?”
李二听到这话,眼神顿时变了。
他看向说话的那个官员,神色有些叫人分辨不清,究竟是喜是怒。
“就连官员都觉得这事应当的。那些百姓何尝不觉得是应当的?他们能够长途跋涉到长安,难道是身子骨弱的?都是些壮年男子,稍微养一养就能恢复了。这样的人,难不成要朝廷养一辈子?”
“朕也不是不给他们活路!只要做事自然保他们生活无虞,也能够攒下一笔钱回乡。帮朝廷做事,也不会有人坑骗他们!这也是给了他们一条明路了!”
“难不成,你觉得,不管男女老少,只要受了灾,就可以名正言顺靠朝廷养着了?”
李二声音不高不低,也没有带上特别的情绪。
若是再来一件事,怕是刚刚觉得人手松一些,立马就又要指使人团团转,自己也要跟着受累了。
于是李承乾就先把另外想办法赚一笔钱的事情,暂时放下。
第二日早朝,李二果然提起了难民和襄州之事。
因为当时李二是立刻让京兆府尹和杜如晦等人将难民安置好的,此时李二也先问了这些难民的情况。
杜如晦知道李二看重此事,事关那么多的难民,他也不敢松懈疏忽,当时就与京兆府尹商量了要如何安排。
让难民修路,也要让他们身体恢复一点,有力气了,才能让人干活。
而且,既然他们知道了,肯定不能让那些难民就挤在城外,肯定要找地方让他们暂时居住着。
想要搭建个简易的居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毕竟人数太多,一时半会儿的就算能够找到足够大的宽阔地方,也不可能立马搭建其能遮风挡雨的好住处。
“陛下,昨日臣与京兆府尹商量过,将那些难民暂时安置在周边的寺庙观宇中休息。同时,也找到了地方,正在建造给这些难民暂住的棚户。”
“我们也暂时从粮仓中拿出部分粮食,给这些难民做了粥,如今他们性命暂时无虞。”
李承乾一边听着杜如晦的话,一边在心里吐槽。
【哎呀,这样还不是要花一大笔钱给这些人养身体?】
【难道就不怕有些人就是想要朝廷养着,故意一直一直身体都不好呢?】
【这些就应该说清楚!全部都要从他们之后的工钱里面扣!】
【就不能说是朝廷在赈灾!修路是修路,赈灾是赈灾。一定要分开了!】
【不然那些人就都分不清自己的身份。】
【到时候路也不好好修!】
【那这以工代赈还有什么意义?】
杜如晦不知道李承乾在吐槽些什么,他依旧将自己昨日与京兆府尹做的那些,以及现在这些难民的情况,一一说了出来。
李二本来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以往他们赈灾的时候,大多都是这样,朝廷有粮,就是朝廷开仓放粮。
没有的话,就要劝大户募捐。
然后就是将灾民安置在那些寺庙当中。
每逢灾情,那些寺庙都会开放庙宇,给那些灾民暂时居住,也会捐出些吃食衣物之类的,来积攒功德。
不然的话,这些寺庙,下次怕是就没有人再去了。
之后还有什么劝富足之家捐出钱粮谷米,还有什么布匹衣物以及药材之类的。
毕竟每逢灾情,那些难民都是受罪的,总有些人生病。
一旦生病,就有可能熬不过去。
但是朝廷的力量有限,做不来给每个人治病。
那就只能用一些常见的药材,配出一些大家都吃的药,驱寒或者什么能够强身的。
也只能说是尽力而为。
但是李承乾的想法却是比较新颖的。
以工代赈,若是办得好了,可以省下一大笔赈灾银子。
但这也仅限于那些灾民没有受到太多的损伤时,比较适用。
不然的话,灾民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身子疲惫或是染上了病,那又要如何做事呢?
李二对于此法还不够了解透彻。
此时听到李承乾提起这些,也是头脑顿时清晰起来。
这些难民是能够长途跋涉到长安的,并非动也动不得只能等着朝廷救济的。
既然打算以工代赈,那就不能让这些难民觉得,他们就是不做事,也能够得到朝廷的救济。
不然的话,到时候,还有几人肯老老实实的做事呢?
所以这两者一定要分开了。
救济是要做的,但是不可太过。
让这些人暂时性命无虞便是了,至于攒钱什么的,就不用提了。
“此事需特别注意一点,朝廷的救济与修路一事无关。朝廷不能拨太多的钱粮,若不做事,便不能有工钱。”
“这些人也只得每日一顿粥,让他们暂住在庙宇,顶多每人再给一件稍厚的衣裳。多的就没有了。等几日后,见他们身体稍有恢复,便不再供给吃食。”
“若有谁发善心给他们施粥给东西的,那不在朝廷管辖范围之内。但是几日后,便叫他们去做事。但凡做事的,按日发工钱。”
“但是要比寻常少一些,少的这部分用来给他们准备吃食,以及建造住处。当然了这钱是长长久久慢慢扣的,一次不能扣太多。要保证他们手里时能够拿到些许工钱的。”
这就是要给他们希望,指给他们一条活路。
但是朝廷不能一直负担他们。
现在还要预备着襄州那边的事情,到时候也不光是要查清此事真相,还要救济那边的在明,还要考虑灾后重建。
这些难民既然逃过来了,想必在得知此事朝廷已经知道,开始处理了,也会想要回去。
但是却不能事朝廷出钱粮送人回去。
那样抛费也太大了。
倒不如他们做一阵子的工,到时候就自然而然的赚够了能够回乡的钱。
这样他们可以回去,也不用朝廷多余拨出一笔钱来,也是一件好事。
到时候灾后重建的工作,也可以用以工代赈的办法,让他们还有余力的灾民参与建造,还能够让那些人有个赚钱的办法,有个指望。
“陛下,朝廷出面救济难民,本是应当的。怎么还能几日后就不给了呢?”
李二听到这话,眼神顿时变了。
他看向说话的那个官员,神色有些叫人分辨不清,究竟是喜是怒。
“就连官员都觉得这事应当的。那些百姓何尝不觉得是应当的?他们能够长途跋涉到长安,难道是身子骨弱的?都是些壮年男子,稍微养一养就能恢复了。这样的人,难不成要朝廷养一辈子?”
“朕也不是不给他们活路!只要做事自然保他们生活无虞,也能够攒下一笔钱回乡。帮朝廷做事,也不会有人坑骗他们!这也是给了他们一条明路了!”
“难不成,你觉得,不管男女老少,只要受了灾,就可以名正言顺靠朝廷养着了?”
李二声音不高不低,也没有带上特别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