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摇摇头,冲着摊主说道:“再来一碗刀削面吧!”
不管是不是专业“乞讨团伙”,这小孩可怜却是真的。
“您心善。”
摊主说了句,将臭豆腐舀起来,熟稔的洒上佐料,端到吕方桌上,又去削面。
一片片面条很准确的落进油锅当中。
吕方吃着臭豆腐,等摊主把刀削面端过来,冲小孩道:“坐下来吃。不够,我再给你买。”
小孩狠狠咽了口口水,有些怯怯模样,却是看向那头老人。
这让吕方有点儿意外。
他看得出来小孩对那个老头真正的关切和心疼,而并非是胆怯。
这也就意味着应该不是“乞讨团伙”。
吕方微微一笑,“他是你亲爷爷?”
小孩摇摇头,紧接着却又点头。
吕方奇怪了,“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孩怯生生道:“我是个流浪儿,爷爷领着我六年了。”
吕方轻轻点头,“原来是这样。”
不是爷爷,胜似爷爷。
随即便冲着那还在偷偷抠着裤裆的老人喊道:“老人家,过来吃点东西吧!”
老人偏过头,然后屁颠屁颠走过来,腆着笑脸,却是道:“公子哥,能不能给糟老头点实在的银两?”
看年岁竟然也不是特别大的样子,大概五十出头。
“葛老头。”
摊主在那边喊了声,“这位公子心善,你也莫要得寸进尺。”
老头讪讪地笑,又问吕方,“那……能不能请公子赏我们十四碗面?”
小孩伸手拽住老头的衣角,泫然欲泣,“爷爷……你都两天没有吃东西了。”
吕方却是注意到老头的双手。
手背关节处有泛着黑的老茧。
这种老茧,可不是种地、干活能够弄出来的。常常握着锄头的人,有茧子,也是在手心。
唯有练拳,茧子才会在手背上。
他深深打量老头几眼,道:“老人家行伍出身?”
老头只是些微讶异,然后道:“公子好眼力。”
但那浑浊双眼中却也有那么一刹那的恍惚闪过,大概是想到往事。
吕方只又问:“能否请老人家解惑,为何要十四碗面?”
老头道:“因为糟老头子有十四个孩子。”
“那你自己呢?”
“呵呵。”
老头轻笑,“就担心要十五碗面,会给公子留下个贪得无厌的印象。而且,这刀削面的面汤残渣也是美味,够填饱肚子了。”
吕方摇摇头,“我若是舍得这十四碗面,那也就不会吝啬那一碗了。”
老头也不失望,只摸摸小孩的脑袋,柔声道:“小八,快将这碗面吃了。谢过公子,咱们就回去吧……”
他以为吕方说这话,是不愿意施舍。
小孩眼眶有些泛红,低头看着眼前的刀削面,迟疑不决。
他吃了,其他兄妹可就没得吃了。
可他要是不吃,那这碗面大概就更是浪费了。
爷爷的性子他知道,可以替他们出来乞讨,但自己,却绝对是不吃嗟来之食的。哪怕是啃树皮,哪怕是饿肚子。
“快些吃。”
吕方也摸摸小孩的脑袋,“吃完了有力气,去把你的兄弟姐妹都叫过来。”
老头有些诧异看向吕方,吕方却是已经又低头吃臭豆腐了。
很快,小孩吃完刀削面,便跑开。
吕方从兜里抓出两把瓜子放在桌上,看向河面,对老头道:“老人家以前是哪个军伍的?”
其实也是闲着无聊,随意问问。
姓葛的老头却只是摇头,道:“不过是个打杂的,不提也罢。”
也不伸手去拿桌上的瓜子。
吕方耸耸眉头,也不再问。
过不多时候,那被唤作小八的男孩领着十多个孩子过来。最大的怕也就十多岁,有男有女。
吕方对他们说道:“你们想吃什么,和摊主说。”
一众孩子却都是看向老头。
待老头点头后,才拥挤到小摊前面,要的,都是刀削面。
因为刀削面最容易填饱肚子。
只吕方知道,这种面食吃起来容易饱肚子,但饿起来也快。
看着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想想,对老头道:“其实我有个酒坊可以安顿他们,平时做活,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老头却似乎有些纠结。
直过去半晌,一个个孩子端着刀削面蹲在地上吃起来,他才说道:“我能去看看?”
吕方点点头,“当然可以。不过,得明日才行,你带着他们在这等我?”
老头点头,深深看了吕方半晌,不再说话。
吕方从兜里掏出十两银子,放在桌上,起身离去。
老头到底是个什么出身,他不在乎。只是见不得这些孩子如此可怜而已。
老头虽是行伍出身,但他也看出来老头脸色并不好看。也许,以他的身体,未必还能再撑几年。
……
皇城上京城。
距离禹元纬带着夫人还有老仆老李回到上京城已经有半个月光景了。
当初他致仕归田离开上京城时,相送者不过寥寥十数学子,都是当年他亲自教导过的学生。再就是几个同朝多年的同僚。
除此外,别无他人。
翰林院本就是个清贵到让寻常官吏轻易不愿沾染的衙门。
而如今他回来,前来拜访者也不过是这些人。
当然,他自己也并未曾去拜访过谁。
但今日,禹府门前却是车水马龙。
从大早上直到现在,前来拜访的人已经有过数十拨,而且还陆陆续续有人过来。
多数都是放下礼物就走,能进门的都是当朝从三品以上大员。
甚至连当朝最是实权在握的王宰、苏宰两位宰相都派人送来贺帖。
因为今日早朝时,本已经致仕归田的禹元纬突然受召入宫。大渝皇帝梁翰民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了两封圣旨。
其一,原工部尚书贾朗自觉年迈不适,精力不足,准其告老还乡。
其二,任命禹元纬接任工部尚书之职。
这两个消息,都来得十分突兀。以至于让王宰、苏宰两位宰相在内,都当朝露出十分震惊之色来。
这事,皇帝可是不曾和他们他们半句招呼。
而此举,当然不可能是无的放矢。
以众朝臣对梁翰民的了解,都知道这位皇帝深谋远虑,从不会做任何没有意义的事情。
贾朗身体不适告老?
这些年来,贾尚书的身体可是不错,怕是被皇上逼的吧?
若非是不满工部近些年的做为?
可将告老的禹元纬又重新任用,又是怀揣着怎样的圣意?
不管是不是专业“乞讨团伙”,这小孩可怜却是真的。
“您心善。”
摊主说了句,将臭豆腐舀起来,熟稔的洒上佐料,端到吕方桌上,又去削面。
一片片面条很准确的落进油锅当中。
吕方吃着臭豆腐,等摊主把刀削面端过来,冲小孩道:“坐下来吃。不够,我再给你买。”
小孩狠狠咽了口口水,有些怯怯模样,却是看向那头老人。
这让吕方有点儿意外。
他看得出来小孩对那个老头真正的关切和心疼,而并非是胆怯。
这也就意味着应该不是“乞讨团伙”。
吕方微微一笑,“他是你亲爷爷?”
小孩摇摇头,紧接着却又点头。
吕方奇怪了,“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孩怯生生道:“我是个流浪儿,爷爷领着我六年了。”
吕方轻轻点头,“原来是这样。”
不是爷爷,胜似爷爷。
随即便冲着那还在偷偷抠着裤裆的老人喊道:“老人家,过来吃点东西吧!”
老人偏过头,然后屁颠屁颠走过来,腆着笑脸,却是道:“公子哥,能不能给糟老头点实在的银两?”
看年岁竟然也不是特别大的样子,大概五十出头。
“葛老头。”
摊主在那边喊了声,“这位公子心善,你也莫要得寸进尺。”
老头讪讪地笑,又问吕方,“那……能不能请公子赏我们十四碗面?”
小孩伸手拽住老头的衣角,泫然欲泣,“爷爷……你都两天没有吃东西了。”
吕方却是注意到老头的双手。
手背关节处有泛着黑的老茧。
这种老茧,可不是种地、干活能够弄出来的。常常握着锄头的人,有茧子,也是在手心。
唯有练拳,茧子才会在手背上。
他深深打量老头几眼,道:“老人家行伍出身?”
老头只是些微讶异,然后道:“公子好眼力。”
但那浑浊双眼中却也有那么一刹那的恍惚闪过,大概是想到往事。
吕方只又问:“能否请老人家解惑,为何要十四碗面?”
老头道:“因为糟老头子有十四个孩子。”
“那你自己呢?”
“呵呵。”
老头轻笑,“就担心要十五碗面,会给公子留下个贪得无厌的印象。而且,这刀削面的面汤残渣也是美味,够填饱肚子了。”
吕方摇摇头,“我若是舍得这十四碗面,那也就不会吝啬那一碗了。”
老头也不失望,只摸摸小孩的脑袋,柔声道:“小八,快将这碗面吃了。谢过公子,咱们就回去吧……”
他以为吕方说这话,是不愿意施舍。
小孩眼眶有些泛红,低头看着眼前的刀削面,迟疑不决。
他吃了,其他兄妹可就没得吃了。
可他要是不吃,那这碗面大概就更是浪费了。
爷爷的性子他知道,可以替他们出来乞讨,但自己,却绝对是不吃嗟来之食的。哪怕是啃树皮,哪怕是饿肚子。
“快些吃。”
吕方也摸摸小孩的脑袋,“吃完了有力气,去把你的兄弟姐妹都叫过来。”
老头有些诧异看向吕方,吕方却是已经又低头吃臭豆腐了。
很快,小孩吃完刀削面,便跑开。
吕方从兜里抓出两把瓜子放在桌上,看向河面,对老头道:“老人家以前是哪个军伍的?”
其实也是闲着无聊,随意问问。
姓葛的老头却只是摇头,道:“不过是个打杂的,不提也罢。”
也不伸手去拿桌上的瓜子。
吕方耸耸眉头,也不再问。
过不多时候,那被唤作小八的男孩领着十多个孩子过来。最大的怕也就十多岁,有男有女。
吕方对他们说道:“你们想吃什么,和摊主说。”
一众孩子却都是看向老头。
待老头点头后,才拥挤到小摊前面,要的,都是刀削面。
因为刀削面最容易填饱肚子。
只吕方知道,这种面食吃起来容易饱肚子,但饿起来也快。
看着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想想,对老头道:“其实我有个酒坊可以安顿他们,平时做活,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老头却似乎有些纠结。
直过去半晌,一个个孩子端着刀削面蹲在地上吃起来,他才说道:“我能去看看?”
吕方点点头,“当然可以。不过,得明日才行,你带着他们在这等我?”
老头点头,深深看了吕方半晌,不再说话。
吕方从兜里掏出十两银子,放在桌上,起身离去。
老头到底是个什么出身,他不在乎。只是见不得这些孩子如此可怜而已。
老头虽是行伍出身,但他也看出来老头脸色并不好看。也许,以他的身体,未必还能再撑几年。
……
皇城上京城。
距离禹元纬带着夫人还有老仆老李回到上京城已经有半个月光景了。
当初他致仕归田离开上京城时,相送者不过寥寥十数学子,都是当年他亲自教导过的学生。再就是几个同朝多年的同僚。
除此外,别无他人。
翰林院本就是个清贵到让寻常官吏轻易不愿沾染的衙门。
而如今他回来,前来拜访者也不过是这些人。
当然,他自己也并未曾去拜访过谁。
但今日,禹府门前却是车水马龙。
从大早上直到现在,前来拜访的人已经有过数十拨,而且还陆陆续续有人过来。
多数都是放下礼物就走,能进门的都是当朝从三品以上大员。
甚至连当朝最是实权在握的王宰、苏宰两位宰相都派人送来贺帖。
因为今日早朝时,本已经致仕归田的禹元纬突然受召入宫。大渝皇帝梁翰民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了两封圣旨。
其一,原工部尚书贾朗自觉年迈不适,精力不足,准其告老还乡。
其二,任命禹元纬接任工部尚书之职。
这两个消息,都来得十分突兀。以至于让王宰、苏宰两位宰相在内,都当朝露出十分震惊之色来。
这事,皇帝可是不曾和他们他们半句招呼。
而此举,当然不可能是无的放矢。
以众朝臣对梁翰民的了解,都知道这位皇帝深谋远虑,从不会做任何没有意义的事情。
贾朗身体不适告老?
这些年来,贾尚书的身体可是不错,怕是被皇上逼的吧?
若非是不满工部近些年的做为?
可将告老的禹元纬又重新任用,又是怀揣着怎样的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