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军营的将士怨声载道,眼看着哗变是迟早的事。已经有不少的将士觉得前途渺茫,与其在军营混吃等死,倒不如参加反贼搏一把。据说,参加闯贼的人中,已经有人做了大官发了财的。
这种不满情绪在军中迅速蔓延,尤其以左掖军最为明显。
五军营是明朝的主力部队,分为中军、左掖军、右掖军、左哨军、右哨军,“五军营”之名便源自于此,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五军”之名源自五军都督府。
左掖军因参加过京城保卫战出力最多,却得到的赏赐和待遇最差。几年前,建奴皇台极南下,兵临北京城下。
己巳之变,也就是建奴攻明京畿之战。大战开始,皇台极带着手下的猛将精兵狂攻北京城。
明军与后金军在广渠门和德胜门先后爆发了大战,后金军都被打退了回去。
而当时,负责广渠门和德胜门的,正是三大营的左掖军。当时,左掖军确实也拼尽了全力,会同袁崇焕的辽东军,给予了皇台极沉重的打击。
北京城守住了,左掖军也立下了一份功劳。可事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左掖军得到了并不怎么公正的待遇。
比如说犒赏,虽然没法和中军比。但没怎么出力的左哨军、右哨军比他们功劳大,就连右掖军的将士都得到了犒赏,他们左掖军只是给了个口头嘉奖。
也就是说,左掖军毛都没有一个。口头嘉奖又不能当饭吃,于是左掖军的将士们开始闹事。大概后来此事捅到了御前,崇祯皇帝自觉也说不过去。据说,后来朝廷拨付了两千两银子给左掖军。
可是,这笔银子的去向成谜。左掖军的将士,依旧连根毛都没看到。于是,再次的闹事。
但这次,左掖军的提督清远侯王何福,私自斩杀了几名带头闹事者。后来,此事便被生生压了下来。
在左掖军中,流传着最广的一句话就是:“爹不疼、娘不爱,左掖军,真是后娘养的!”
“不行,不过了!老子当兵就是想混口饭吃,现在倒好,把咱们打发到了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老子不干了!”左掖军中,有人开始煽动闹事。
这种事,大头兵是不行的,煽动闹事的大头兵最终的结果要么就是挨军棍,甚至于砍头枭首示众。
煽动闹事的是个把总,把总是明代陆军基层军官名,在明代属京营、边军系统,秩比正七品,次于军中统率千名战兵之千总,麾下约有战兵四百四十人。
把总属于基层军官,好处捞不到,气没少受。下面将士的怒气都发泄在他身上,而他又没有能力捞油水。油水,都被上面的官员捞走了。
这个把总叫苗柘,他这一扇呼,下面早就怨声载道的将士们,登时应者云集。
“就是,苗大人都说不干了,兄弟们咱们还在这喝西北风干嘛!大家伙儿走啊,找提督大人说理去!”
他们说的提督,就是左掖军的指挥官,清远侯王何福。
可当这名大头兵提出要到提督大人那里闹事的时候,其他的将士明显沉默了。
为什么,当初因为待遇不公,也是有人闹事,这个王何福一言不合就杀了几个带头的。可不去讨个说法,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在京城防卫也就罢了,日子难熬,总还能过得去。
可皇帝一道圣旨,一纸调令将五军营调出京城。左掖军去了武清县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原本一天两顿饭被缩减到了一顿。吃的还是稀的,更别提别的待遇了。有的将士实在过不下去,甚至于将自己的军装都拿出去当了。若不是畏惧于军中严规,不得私当武器,否则鞭笞至死。许多将士,早就把手里的武器也拿出去变卖了。
一提起左掖军的指挥官王何福,将士们登时气馁起来。许多将士唉声叹气,但觉只能听天由命罢了。
而把总苗柘坐在军营瞭望台的木梯上也是一言不发,突然,他狠狠的拍了一下木梯:“他娘的,这日子过不下去,老子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大家不怕死的,跟老子去提督大人的营帐,要个说法去!”
大头兵们怒火万丈,甚至有人想半夜悄悄溜走做逃兵的打算。虽然出去军营日子依旧难过,到处都是流民,可也比留在军营受这窝囊气强。
他们不敢闹事,是因为没有领头羊。而这个把总苗柘做了领头羊,下面的将士们登时振臂高呼起来:“走!讨要说法去!”
苗柘气势汹汹,带着手下不到百人,直闯左掖军提督王何福的营帐。为什么不到百人人,按理说,一个把总麾下应该有四到五百人的编制,这就源自于三大军营吃空饷的弊端了。
苗柘账目编制下有四百七十九人,实际上连他在内仅有九十八人。剩下的,都被上面的官员吃了空饷。就这,基层将士的军饷,也是时常被克扣。
这在左掖军中迅速引起了骚动,王何福听说麾下将士有人闹事,于是迅速带领亲兵,出了营帐。苗柘等人来的时候,迅速被王何福手下围了起来。
王何福的手下,手持长矛弓箭,纷纷将苗柘等人当成了敌人围起来。这让苗柘极其手下大惊,他们只是来讨要说法的,手里并没有携带武器。
若是带着武器闯营,那就是哗变谋反了。可没想到,就算他们赤手空拳而来,还是被王何福的手下用强弓长矛给团团围住。
苗柘手下的将士害怕了,苗柘本人也吓得不禁退了一步。
王何福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冷着脸问道:“苗柘,你想造反么!”
苗柘吓了一跳,慌忙拱手:“提督大人,小人万万不敢。小人只是想代手下弟兄,想找提督大人问问,我们的军饷一年多没发下来了。这几日军营的将士一天只有一碗稀粥,实在饿的过不下去了。许多弟兄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这几十个大活人挤在一个营帐,提督大人,小人只是想来问问,军饷什么时候发下来,将士们的军粮如何解决。”
这种不满情绪在军中迅速蔓延,尤其以左掖军最为明显。
五军营是明朝的主力部队,分为中军、左掖军、右掖军、左哨军、右哨军,“五军营”之名便源自于此,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五军”之名源自五军都督府。
左掖军因参加过京城保卫战出力最多,却得到的赏赐和待遇最差。几年前,建奴皇台极南下,兵临北京城下。
己巳之变,也就是建奴攻明京畿之战。大战开始,皇台极带着手下的猛将精兵狂攻北京城。
明军与后金军在广渠门和德胜门先后爆发了大战,后金军都被打退了回去。
而当时,负责广渠门和德胜门的,正是三大营的左掖军。当时,左掖军确实也拼尽了全力,会同袁崇焕的辽东军,给予了皇台极沉重的打击。
北京城守住了,左掖军也立下了一份功劳。可事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左掖军得到了并不怎么公正的待遇。
比如说犒赏,虽然没法和中军比。但没怎么出力的左哨军、右哨军比他们功劳大,就连右掖军的将士都得到了犒赏,他们左掖军只是给了个口头嘉奖。
也就是说,左掖军毛都没有一个。口头嘉奖又不能当饭吃,于是左掖军的将士们开始闹事。大概后来此事捅到了御前,崇祯皇帝自觉也说不过去。据说,后来朝廷拨付了两千两银子给左掖军。
可是,这笔银子的去向成谜。左掖军的将士,依旧连根毛都没看到。于是,再次的闹事。
但这次,左掖军的提督清远侯王何福,私自斩杀了几名带头闹事者。后来,此事便被生生压了下来。
在左掖军中,流传着最广的一句话就是:“爹不疼、娘不爱,左掖军,真是后娘养的!”
“不行,不过了!老子当兵就是想混口饭吃,现在倒好,把咱们打发到了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老子不干了!”左掖军中,有人开始煽动闹事。
这种事,大头兵是不行的,煽动闹事的大头兵最终的结果要么就是挨军棍,甚至于砍头枭首示众。
煽动闹事的是个把总,把总是明代陆军基层军官名,在明代属京营、边军系统,秩比正七品,次于军中统率千名战兵之千总,麾下约有战兵四百四十人。
把总属于基层军官,好处捞不到,气没少受。下面将士的怒气都发泄在他身上,而他又没有能力捞油水。油水,都被上面的官员捞走了。
这个把总叫苗柘,他这一扇呼,下面早就怨声载道的将士们,登时应者云集。
“就是,苗大人都说不干了,兄弟们咱们还在这喝西北风干嘛!大家伙儿走啊,找提督大人说理去!”
他们说的提督,就是左掖军的指挥官,清远侯王何福。
可当这名大头兵提出要到提督大人那里闹事的时候,其他的将士明显沉默了。
为什么,当初因为待遇不公,也是有人闹事,这个王何福一言不合就杀了几个带头的。可不去讨个说法,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在京城防卫也就罢了,日子难熬,总还能过得去。
可皇帝一道圣旨,一纸调令将五军营调出京城。左掖军去了武清县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原本一天两顿饭被缩减到了一顿。吃的还是稀的,更别提别的待遇了。有的将士实在过不下去,甚至于将自己的军装都拿出去当了。若不是畏惧于军中严规,不得私当武器,否则鞭笞至死。许多将士,早就把手里的武器也拿出去变卖了。
一提起左掖军的指挥官王何福,将士们登时气馁起来。许多将士唉声叹气,但觉只能听天由命罢了。
而把总苗柘坐在军营瞭望台的木梯上也是一言不发,突然,他狠狠的拍了一下木梯:“他娘的,这日子过不下去,老子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大家不怕死的,跟老子去提督大人的营帐,要个说法去!”
大头兵们怒火万丈,甚至有人想半夜悄悄溜走做逃兵的打算。虽然出去军营日子依旧难过,到处都是流民,可也比留在军营受这窝囊气强。
他们不敢闹事,是因为没有领头羊。而这个把总苗柘做了领头羊,下面的将士们登时振臂高呼起来:“走!讨要说法去!”
苗柘气势汹汹,带着手下不到百人,直闯左掖军提督王何福的营帐。为什么不到百人人,按理说,一个把总麾下应该有四到五百人的编制,这就源自于三大军营吃空饷的弊端了。
苗柘账目编制下有四百七十九人,实际上连他在内仅有九十八人。剩下的,都被上面的官员吃了空饷。就这,基层将士的军饷,也是时常被克扣。
这在左掖军中迅速引起了骚动,王何福听说麾下将士有人闹事,于是迅速带领亲兵,出了营帐。苗柘等人来的时候,迅速被王何福手下围了起来。
王何福的手下,手持长矛弓箭,纷纷将苗柘等人当成了敌人围起来。这让苗柘极其手下大惊,他们只是来讨要说法的,手里并没有携带武器。
若是带着武器闯营,那就是哗变谋反了。可没想到,就算他们赤手空拳而来,还是被王何福的手下用强弓长矛给团团围住。
苗柘手下的将士害怕了,苗柘本人也吓得不禁退了一步。
王何福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冷着脸问道:“苗柘,你想造反么!”
苗柘吓了一跳,慌忙拱手:“提督大人,小人万万不敢。小人只是想代手下弟兄,想找提督大人问问,我们的军饷一年多没发下来了。这几日军营的将士一天只有一碗稀粥,实在饿的过不下去了。许多弟兄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这几十个大活人挤在一个营帐,提督大人,小人只是想来问问,军饷什么时候发下来,将士们的军粮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