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藩王很是担心暴露关于吕宋的问题。
    然而却不知道,这个问题早就不存在了。
    “这几个小兔崽子,当真是越发胆子大了,从前出了京师,一个个本性就暴露无疑,现在都排跑到倭国了,越发是肆无忌惮。”
    “还有老四这家伙,咱还以为就他最是听咱的话,原来他才是藏得最深的那个,这四海商会,就是老四在背后捣鬼吧。”
    华盖殿里,朱元章看着手上的情报骂骂咧咧。
    亏他还一直觉得除开老大外,几个儿子中就老四最听话,现在终于是把狐狸尾巴给露了出来。
    朱英闻言,没有去接老爷子的话茬,转而说道;“没想到火绳枪散布得这么快,连这苏禄苏丹国都有如此多火铳了。”
    四藩王以为自己派兵去吕宋的事情,朝廷这边并不知道,还特意走了关系,封锁海域。
    可是他们忘记了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朱英的京师军事学院。
    即便是朱棣,曾经在草原军事基础见过类似的培训,也没能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大明军事学院结业的学子,基本上都流入了大卫所中。
    受过专业的培训,即便是朱英从后世里照猫画虎的一些办法,那也不是如今这个时代可以比拟,毕竟这是时代的相差。
    是以这些从军事学院结业的学子进入到军队中后,从各方面都很容易出彩。
    在倭国,新生代的中层军官,几乎都跟大明军事学院或多或少有牵连。
    哪怕不是直接结业的,那也是受过结业学子的操练。
    思想教育,一直都是朱英特别在乎的地方,这股风气从军队的底层刮起。
    站在藩王这个高度,自然很难感受得到。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四藩王派去吕宋的这些中层军官中,几乎有七成以上,都保持着对朱英的忠诚。
    尤其是朱棡这里。
    早起朱棡在倭国立足,靠的就是群英商会,渗透这可是朱英的拿手好戏。
    当朱棡作为第一批派兵去吕宋的时候,朱英这里差不多同步收到了消息,包括金矿的发现。
    不得不承认,即便是知道了吕宋有金矿,朱英也不好下手。
    毕竟大明是礼仪之邦,怎么能直接派兵去吕宋抢夺呢,本身挖矿也是个难题,这可是需要大量人手,从大明招人去,显然有些划不来。
    而且这地方又遥远,愿意去的人估计不多。
    四藩王的计划,可谓是正中下怀。
    前期的资本积累,终归是要流血的,这黑手让四藩王去下,还不会影响到大明的名声,多好的事情。
    自然就放之任之了。
    终归大明现在的贸易顺产极大,四藩王手里的钱财再多,也只能是流入到大明的市场中来。
    纵观整个亚洲地区,哪里的市场还能比得上大明,即便是如今南洋海贸的兴盛,那也是因为大明开海了。
    不过海贸兴盛的同时,有利也有弊。
    比如说,火绳枪。
    火绳枪本身就有扩散的苗头,这个在去年朱英抵达占城的时候就发现了。
    火铳这样的火器,本身随着蒙元,或者说蒙古帝国发展的时候,就已经是在全世界扩散开来。
    甚至于在明初的时候,即便朱元章注重火器,其他国家也并不是差得很多。
    在跟安南的对抗中,安南的火器就表现出很多地方并不弱于大明。
    如果不是有朱英的存在,对于火器的打造,改良,大明的火器在安南可能还会呈现出弱势的情况。
    历史上朱棣派兵打安南的时候,确实在火器上并没有取得优势。
    哪怕是后来发展出的神机营,也只能算是局部武装,哪有现在的大明火器兴盛。
    如今的大明,火药司的分部早就已经在每个省建立火器工厂,大力出产火器。
    只是这样,也导致更加容易泄密,火绳枪的建造方法,很快就被其他国家学了去。
    主要火绳枪这个东西,本身就不存在什么设计壁垒。
    大明目前几乎四成的军队已经装备了火绳枪,只需要拆分一下,就能了解火绳枪的结构并且复刻出来。
    火药颗粒化也不算大秘密。
    在重金的诱惑下,终归会有那么一些工匠成为汉奸。
    大明的盘子这么大,不可能说面面俱到。
    不过暂且来说,就数量和质量上,大明军队自然是装备最多。
    “大孙最近经常跑科研司,要搞出那蒸汽铁甲船来,现在可是有了成效。”
    朱元章其实对那些小国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哪怕是说吕宋已经发现了金矿。
    目前的大明国库已经不存在缺钱了,内帑除开所有开销后,每月还能有数百万的进账,朱元章对于钱钞早就没了曾经那么多兴趣。
    对于大孙描述的蒸汽铁甲船,能够不借助风力航行,尤为好奇。
    朱英闻言,无奈说道:“现在卡住了,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造出来。”
    朱元章问道:“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咱们大明现在如此多的人才,集思广益定能解决。”
    朱英无奈道:“不是人的问题,是材料的问题,对于保温,隔热,密封这块,哪怕是用黄金融铸,效果也很差,就算是造出来了,航行所需要的石炭也太多了,并无太大意义。”
    朱元章想了想说道:“黄金不行,那就找点别的来试试,咱们大明地广物博,哪能被这个事情难住,即便是咱大明没有,也可去海外寻找。”
    “李景隆不是去了西洋吗,再派个船队追上去,让他去找大孙所需要的东西。”
    朱英微微沉默。
    想要解决密封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橡胶,橡胶的作用不可替代,目前这玩意,哪怕是西洋也没有。
    天然橡胶树,原产地好像是在南美吧。
    如此遥远的距离,寻找起来简直是难如登天。
    朱元章好似是看穿了朱英的想法,开口道:“咱大明如今有兵两百万,天下除却仅限的几国,谁能与咱大明抗争,有些小国,或许数千上万人,就能轻易的灭国。”
    “大孙无须顾忌太多,时间长点又如何,大不了多派遣些远征军出去即是。”
    “只要这东西有,那么必然就能寻回来。”
    朱元章的话震耳发聋。
    对呀。
    我既然知道地方,为什么不能派人去找。
    难道就因为太遥远吗?
    大明跟南美之间,隔着偌大的太平洋。
    以现在的航行手段,想要跨越重重大海去到南美,九死一生都不足以形容。
    目前可行的有两个办法。
    一是走陆地,自亚洲东北部经由白令海峡先行前往北美,然后一路南下,直抵南美,寻找橡胶树。
    其次是派遣远洋舰队,顺着目前李景隆的方向一路前进,抵达欧洲,再从欧洲西班牙沿海出发,模彷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前往南美。
    毕竟美洲大陆的发现,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从安全系数上来说,其实走白令海峡去北美,再到南美最为安全。
    因为现在的美洲大陆没有形成强大的国家概念,还处于部落文明。
    哪怕只是万人的远征军,都可以一路横推过去。
    唯一的缺点就是时间上会比较久。
    走哥伦布的路子,时间上会稍微短一些,毕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坐船,速度自然要快些,就是海上的风险不可计算。
    既然两条路都行得通,那该怎么选择呢?
    作为大明太孙的朱英表示,熊掌跟鱼我都要。
    不管是陆地,海路,以目前大明的能力,自然是都可以走。
    这个时候,朱英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人来。
    赵元弘。
    这个曾经让朱英极为欣赏的赵秀才,派遣到安南谋国的军师。
    上次收到的信件里,说是已经在欧洲君士坦丁堡成为御前大臣,财政大臣。
    这完全是极大的助力啊。
    “大孙似乎有了方向?”朱元章见到大孙沉思,开口问道。
    朱英略微迟疑下后回道:“我在西域的时候,曾经听说过这么一种树,叫做会哭泣的树,把它的树皮切开,就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这种汁液不可食用,含有剧毒。”
    “但凝固之后,会变得极为封闭,且受到冲击能够复原。”
    “如果能够找到这种树,那么蒸汽铁甲船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微微停顿下,朱英补充道:“我是从一个流浪的老者嘴里听说,也不知是否真实,他说那树种植生长在非常炎热的地方,感觉更像个传奇故事。”
    朱元章思索一番问道:“他可说过此树在何处见过。”
    朱英点点头:“说是在遥远的东方,是一个全新的大陆,从大明的东北方一直走,走过四季寒雪,跨过数个岛屿,便就是广袤大陆。”
    “再一直南下,有着数丈高大树的森林,危险的河流,那里还处于远古部落的时代,野蛮丛生,甚至有以人为食的土着。”
    朱元章闻言眉头微皱,神情像是在回忆什么。
    半晌才有些犹豫的开口说道:“或许,大孙遇到的这位老者所说之地,确有存在。”
    朱英一愣,有些没反应过来。
    老者自然是假的,但美洲大陆是真的,可老爷子怎么就这么说。
    朱元章解释道:“咱好读书,无论是正史野史皆看。”
    朱英微微点头,这个他知道,即便是再忙的时候,朱元章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读书。
    就说现在的华盖殿,满墙满墙的全是书籍。
    且这些书籍,大半朱元章都是读过的,即便没读过的,以后也会会读。
    所谓是活到老学到老,说起来简单,但朱元章是真正做到了。
    朱元章继续道:“在民间野史中,有记载关于秦始皇寻海外仙丹之事。”
    “其中最为出名的,自然是徐福。”
    “然秦始皇何等人也,岂会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徐福身上。除开徐福外,自然还有更多人派遣出去,寻仙问道,求取长生。”
    “秦十五载而亡,然在西汉之初,却有这么一段记载,说是有数十人而归,为老秦人,他们说自己去了极其遥远的东方,历经数十年而归。”
    “他们说去了东山经所在之地,看到了只存在于古籍中的犰狳,还有许多异兽。”
    “此事仅记载于野史之中,并无人信,所着书者,也仅仅只是寥寥几笔。”
    “可今日大孙言来,咱却觉得并非空穴来风。”
    其实关于美洲大陆,在后世很多观点中,有觉得最早发现的并非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原,甚至是先秦之时。
    比如山海经东山经的记载,比如象形文字等等。
    当然,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这种可能并非是没有。
    横渡太平洋不可能,但跨越白令海峡不算多大的难题,哪怕是普通的船也就两三天能跨过。
    朱英也没想到老爷子如此博学,自己随便扯个幌子点美洲大陆,还真有些零星记载,更是被朱元章读过。
    “既古亦有之,大明当也可行,我想派遣一支远征军前往此地,寻那流泪的树。”
    气氛都到这里了,朱英自然顺势开口。
    朱元章自然不反对,并再提醒道:“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既然此树如此重要,我大明亦可发布悬赏,寻求此树。”
    朱英点点头,这确实也是个办法。
    即便是瞎猫抓死耗子,也说不定真有一定的可能。
    橡胶作用巨大。
    如果真的能有橡胶树,那么大明如今的工业体系,将会进入到质的提升。
    不仅是蒸汽机上。
    比如车辆的轮胎,燧发枪的制作等各方面,都会呈现出巨大进步。
    这足以让现在的大明工业迅速拉高,远超世界。
    次日。
    朱英就直接发布告示,通传天下。
    悬赏宝钞一千万贯,亦或白银一千万两,寻哭泣之树。
    若能有活种者进献大明,另封大明万户侯,赐京师府邸。
    告示一出,满城震动。
    因为这次的悬赏,不仅是在大明范围内,而是在‘全天下’内。
    也就是说,不管是谁,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之人,都能得到这个封赏。
    关于橡胶树的具体描述,也在告示中详细的写明了。
    一千万两白银,另加大明万户侯,这样的赏赐,足以让所有人疯狂。

章节目录

大明皇长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执笔见春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执笔见春秋并收藏大明皇长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