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观察这块玉时,整块玉通体圆润,触之温暖而不寒,可见这块玉的价值不菲了。能够拥有这块惊世绝伦的宝贝,可知这家的地位是官宦人家了。
既然前世母亲说这块玉是赵家的家传宝玉,那这户人家十有bajiu应该姓赵,只是自己现在还不能确认自己穿越到了哪朝哪代。刚刚那个自称为自己奶奶的夫人好像说什么“德”字,那应该是什么赵德吧!那么这会是谁呢,历史上叫赵德的,恩,我好好想想。
好像是有那么一个,他是唐朝人,号天水先生,海阳人,祖籍广东潮安。元和十四年(819年)潮州刺史韩愈抵任请他为海阳县尉掌管军事之外,还请他主持州学,以督学风。韩愈离任后,赵德将韩愈的75篇文章,编成《昌黎文录》。后人将他附祀于韩文公祠中。
自从穿越之后,赵小昭明显感到自个儿的记忆力也变强了。
“呵呵,难道我就是他,那我也是在唐朝的广东潮安了。”很明显他想岔了。
自从接到洛阳家中的消息,赵弘殷和赵匡胤两父子连忙向朝廷告了事假,日夜兼程地离开汴京城西去。
过了一日半许的样子,父子两人终于到了洛阳城中。
洛阳依旧如往日般那样繁华,而热闹喜悦则是属于赵家的。
当府门口的老仆人看到老爷和少爷回来了,连忙躬身。
“恭喜老爷和少爷!”然后想到了什么,赶紧地通知家人去了。
“夫人,老爷和少爷回来了!”老仆人上次不接下气,粗喘道。
“赵安,你快去吩咐厨子去街市上买点酒肉菜回来,顺便让厨房烧点热水,另外再把这个消息通知贺娘和三郎!”妇人说道。
“是,夫人!”赵安躬身退了下去。
等贺娘和三郎过来,三人一起高高兴兴地去了。
“老爷,二郎你们回来了!”
“我们在汴京城中看到了家信就急急忙忙赶回来了!”
“走,二郎,我们去看看孩子!”说着就往孩子的房间赶去。
爷儿两人迫不及待地推门而入,见到了孩子安然地在摇篮里吐着泡泡。
“二郎,你看孩子长得真俊儿,跟你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赵弘殷忙不迭地抱起睡着正熟睡的孩子,“孩子的天庭饱满,一看以后就是个大富大贵的命!”
“果然是儿子!贺娘给我生了个儿子!”想到自己作为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随时可能,终于有后了,“嘿嘿,是么,爹爹!”
听到耳边有人在说话,赵小昭猛然间睁开惺忪的睡眼。只见到面前的是一位穿着深色的长衫,长着一张方正的国字脸,脸上蓄满了略显灰白的山羊胡子,浓眉大眼的,眼光很犀利,眉宇间透着一团和气,只是眼角的皱纹很深很深,只是其中一只眼睛有点灰暗,不知道为什么,他的两边的鬓角有些发白,明显是个中老年男子,站在他旁边的是一个穿着白衫的青年男子,样貌跟中老年男子酷似bajiu分,剑眉星目,一副器宇轩昂的样子。“这两人想必是两父子吧,应该是我的亲人。”仿佛错愕了,这两人身上的气概十分不凡。
“孩子醒了,爹爹,你看看他正在盯着我们看呢!”赵匡胤说道,然后从他爹手中抱走了孩子,“爹,你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那就叫‘德昭’吧,德者,品德高尚,德者兼济天下,仁者无敌;昭,显著,又为太阳发出亮光!”中年男子想了想,细细斟酌着,尔后脱口而出,从此不难看出赵弘殷自己的远大志向及对孙子的莫大期望。
“德昭,赵德昭,恩,好名字啊!爹!”青年男子喃喃道,发出一声赞叹。
“二郎你的名字可是我取得,也是好名字哦!”当初赵弘殷给儿子取了“匡胤”两字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匡救后世。
“赵德昭,赵德昭,跟自己前世的名字好接近啊!赵德昭,好像在哪儿听到过。”赵小昭摇摇头,看来自己现在不是在唐朝。
“不对啊,似乎很熟悉的样子!”赵小昭从头到脑想了一遍,忽然之间脑洞打开,“赵德昭不是赵匡胤的儿子吗?”
于是乎一段段历史仿佛在赵小昭的脑袋瓜子里鲜活了起来,“赵德昭(951年—979年),字日新,宋太祖赵匡胤次子,母孝惠皇后贺氏。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
眼前的那个青年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唐宗宋祖”的宋太祖赵匡胤,而那名中老年父子不用猜,就是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
“啧啧,怎么在历史上这么悲惨,本来可以当皇帝的,被那个赵小三给‘阴’死了。”或许是后世穿越而来的人,“不,我一定不会让历史按照原来的轨迹走下去,既然我来到这个世界,那么我必定要主宰这里的一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赵小昭捏紧了拳头,整张脸开始变得严肃起来,目光中充满了愤懑。
“奇怪,我怎么在孩子的眼睛中发现了不一样的‘意思’,那种……”赵弘殷毕竟浴血沙场了很久,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场的战斗,“可能是我看错了吧,不过这孩子看起来一本正经的,像个小大人似的!呵呵,有趣,有趣!”赵弘殷内心想到。
外面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于是赵匡胤抱着自已的儿子出去晒太阳去啰。
院子里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院里的建筑上下错落,虽然算不上很繁华,再加上这里的空气十分新鲜,远远不是后世那污浊不堪的空气,赵小昭感到心里舒畅极了。
汴京在经过改朝换代之后终于稳定下来了,如今又是当今大周的国都。当初因为汴京上演着后汉和周朝相对立的戏码,环境十分混乱不堪,而杜氏、赵光义和怀有身孕的贺氏等妇孺小儿这手无缚鸡之力暂时被安排在相对稳定的洛阳老宅之中。
这次回洛阳一是为了看看家人,二是把家人都接回汴京城的家中。
然而这一切现在都发生了变化,因赵家在汴梁有房子,赵氏父子又都在京城为官。为了能够和家人在一起,赵弘殷下决心要把赵府举家全部迁往汴京了,于是乎一家人行驶在去汴京的途中。
既然前世母亲说这块玉是赵家的家传宝玉,那这户人家十有bajiu应该姓赵,只是自己现在还不能确认自己穿越到了哪朝哪代。刚刚那个自称为自己奶奶的夫人好像说什么“德”字,那应该是什么赵德吧!那么这会是谁呢,历史上叫赵德的,恩,我好好想想。
好像是有那么一个,他是唐朝人,号天水先生,海阳人,祖籍广东潮安。元和十四年(819年)潮州刺史韩愈抵任请他为海阳县尉掌管军事之外,还请他主持州学,以督学风。韩愈离任后,赵德将韩愈的75篇文章,编成《昌黎文录》。后人将他附祀于韩文公祠中。
自从穿越之后,赵小昭明显感到自个儿的记忆力也变强了。
“呵呵,难道我就是他,那我也是在唐朝的广东潮安了。”很明显他想岔了。
自从接到洛阳家中的消息,赵弘殷和赵匡胤两父子连忙向朝廷告了事假,日夜兼程地离开汴京城西去。
过了一日半许的样子,父子两人终于到了洛阳城中。
洛阳依旧如往日般那样繁华,而热闹喜悦则是属于赵家的。
当府门口的老仆人看到老爷和少爷回来了,连忙躬身。
“恭喜老爷和少爷!”然后想到了什么,赶紧地通知家人去了。
“夫人,老爷和少爷回来了!”老仆人上次不接下气,粗喘道。
“赵安,你快去吩咐厨子去街市上买点酒肉菜回来,顺便让厨房烧点热水,另外再把这个消息通知贺娘和三郎!”妇人说道。
“是,夫人!”赵安躬身退了下去。
等贺娘和三郎过来,三人一起高高兴兴地去了。
“老爷,二郎你们回来了!”
“我们在汴京城中看到了家信就急急忙忙赶回来了!”
“走,二郎,我们去看看孩子!”说着就往孩子的房间赶去。
爷儿两人迫不及待地推门而入,见到了孩子安然地在摇篮里吐着泡泡。
“二郎,你看孩子长得真俊儿,跟你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赵弘殷忙不迭地抱起睡着正熟睡的孩子,“孩子的天庭饱满,一看以后就是个大富大贵的命!”
“果然是儿子!贺娘给我生了个儿子!”想到自己作为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随时可能,终于有后了,“嘿嘿,是么,爹爹!”
听到耳边有人在说话,赵小昭猛然间睁开惺忪的睡眼。只见到面前的是一位穿着深色的长衫,长着一张方正的国字脸,脸上蓄满了略显灰白的山羊胡子,浓眉大眼的,眼光很犀利,眉宇间透着一团和气,只是眼角的皱纹很深很深,只是其中一只眼睛有点灰暗,不知道为什么,他的两边的鬓角有些发白,明显是个中老年男子,站在他旁边的是一个穿着白衫的青年男子,样貌跟中老年男子酷似bajiu分,剑眉星目,一副器宇轩昂的样子。“这两人想必是两父子吧,应该是我的亲人。”仿佛错愕了,这两人身上的气概十分不凡。
“孩子醒了,爹爹,你看看他正在盯着我们看呢!”赵匡胤说道,然后从他爹手中抱走了孩子,“爹,你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那就叫‘德昭’吧,德者,品德高尚,德者兼济天下,仁者无敌;昭,显著,又为太阳发出亮光!”中年男子想了想,细细斟酌着,尔后脱口而出,从此不难看出赵弘殷自己的远大志向及对孙子的莫大期望。
“德昭,赵德昭,恩,好名字啊!爹!”青年男子喃喃道,发出一声赞叹。
“二郎你的名字可是我取得,也是好名字哦!”当初赵弘殷给儿子取了“匡胤”两字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匡救后世。
“赵德昭,赵德昭,跟自己前世的名字好接近啊!赵德昭,好像在哪儿听到过。”赵小昭摇摇头,看来自己现在不是在唐朝。
“不对啊,似乎很熟悉的样子!”赵小昭从头到脑想了一遍,忽然之间脑洞打开,“赵德昭不是赵匡胤的儿子吗?”
于是乎一段段历史仿佛在赵小昭的脑袋瓜子里鲜活了起来,“赵德昭(951年—979年),字日新,宋太祖赵匡胤次子,母孝惠皇后贺氏。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
眼前的那个青年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唐宗宋祖”的宋太祖赵匡胤,而那名中老年父子不用猜,就是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
“啧啧,怎么在历史上这么悲惨,本来可以当皇帝的,被那个赵小三给‘阴’死了。”或许是后世穿越而来的人,“不,我一定不会让历史按照原来的轨迹走下去,既然我来到这个世界,那么我必定要主宰这里的一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赵小昭捏紧了拳头,整张脸开始变得严肃起来,目光中充满了愤懑。
“奇怪,我怎么在孩子的眼睛中发现了不一样的‘意思’,那种……”赵弘殷毕竟浴血沙场了很久,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场的战斗,“可能是我看错了吧,不过这孩子看起来一本正经的,像个小大人似的!呵呵,有趣,有趣!”赵弘殷内心想到。
外面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于是赵匡胤抱着自已的儿子出去晒太阳去啰。
院子里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院里的建筑上下错落,虽然算不上很繁华,再加上这里的空气十分新鲜,远远不是后世那污浊不堪的空气,赵小昭感到心里舒畅极了。
汴京在经过改朝换代之后终于稳定下来了,如今又是当今大周的国都。当初因为汴京上演着后汉和周朝相对立的戏码,环境十分混乱不堪,而杜氏、赵光义和怀有身孕的贺氏等妇孺小儿这手无缚鸡之力暂时被安排在相对稳定的洛阳老宅之中。
这次回洛阳一是为了看看家人,二是把家人都接回汴京城的家中。
然而这一切现在都发生了变化,因赵家在汴梁有房子,赵氏父子又都在京城为官。为了能够和家人在一起,赵弘殷下决心要把赵府举家全部迁往汴京了,于是乎一家人行驶在去汴京的途中。